3

【案例】推动招聘系统时遇到的四大挑战及解决方案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beisen.com/res/37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案例】推动招聘系统时遇到的四大挑战及解决方案

2017-04-1412329

招聘系统内部推广难,如何进行关键点突破?

招聘系统仅仅关注功能就够了吗?

招聘系统的日常运营如何做?

招聘系统的标准化和个性化如何平衡?

信息化的必然中,HR要培养什么新能力?

任君欣女士将以好未来教育科技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为例,为大家答疑解惑!

任君欣女士——好未来独立顾问,前百度人力资源信息化顾问,负责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建设。加入百度前,曾就职华为、新加坡立研究院、威盛电子,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多年各个业务领域的经验。

好未来教育集团是一家的教育科技企业,在全 42个城市,共有 230 万学员走进好未来的课堂。旗下拥有学而思培优、学而思网校、爱智康、励步英语等10多个子品牌。其前身学而思在美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在美上市的中小学教育机构。

挑战一、不是强流程,无法强制使用

招聘管理系统跟HR其他的后端系统不太一样,它并不是一个强流程系统。所谓的不是强流程,是指它里面并不带强制的,类似请假审批、薪资等内容。就像其他互联网产品一样,招聘系统一定要有良好的体验,让大家觉得它真的能帮助我,真的有用,我才会真正把它推广起来,这对企业系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如何解决?

1、寻找线下事务性负担重的环节作为突破口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到他真正能替代线下工作的突破点。

2、把某几项事务性操作完全去掉,而不是部分去掉

把线下工作某几项完全去掉,不是去掉一部分,只去掉一部分会觉得很难受。

3、树立典型的成功实例,逐步推广开

找到典型的实例,给大家找到成功实践的价值。

4、培养内部接口人,改革过程要陪伴

坚持,效益不是产生的,在坚持的过程中服务等都要跟上,陪伴大家在坚持的过程中产生价值。

5、厂商和企业要协同提供服务

好的服务体系是厂商和业务部门、招聘部门,都有相应的服务接口。厂商主要负责前期密集性的服务等,包括平时和系统产品相关的一些服务。内部和厂商的配合,有问题能找到人。不是事事能解决,但是至少有一个途径能不断优化,在使用过程中,其持续性也会比较好。

厂商业务招聘

挑战二、没有长期运营和服务,很难维系

就像刚才谈到的运营方面,并不是上了招聘系统就完事儿的,实际上在招聘团队内部,甚至整个公司内部、HR内部都需要长期的运营和服务,没有这样的支撑,招聘系统也很难有活力存在下去。

如何解决?

1、设计入库时各端平台的搭配方案

既然要平台化,内推机制要统一,并做好设计。要提前到各个事业部进行调研,把他们的状况、之后会采取的机制等都要弄清楚,关于机制,一般会采取两种方式:积分制和奖励制。奖励制又涉及到如果各个事业部差异太大,会不会看起来很奇怪。

什么样的人大概在什么样的范围,可能给大家一些建议,这个不能强求,但可以给一个建议。在积分的方面基本上由集团去承担,还可以提供这样的资源。接下来制定规则,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做活动时,除了集团外,也可以把事业部带上,包括校招中的内推等,几次下来后就会产生资源效应。

2、设计人才库共享的规则

举例来说,像比较公开透明的互联网公司,你会看到其他事业部的简历状况。当其他事业部不招人时,可以放开简历库。所以制定这个技术流转时,我们就要考虑它各阶段的流转天数要怎样制定,怎样触发,转到公开的人才库后,大家如何通过一些标签能便捷地获取到等。

3、专人专职,多需要OP团队承担

OP团队要承担得多一些,运营集中在OP,但是多的还是全团队的共同承担,特别是招聘管理层要有体系化意识。

4、厂商将佳实践或是适合的模板推荐给客户

当然此时也希望厂商能起到一定作用,因为厂商毕竟接触过许多用户,可能在某些方面经验丰富一些,可以把其他类似用户的佳实践或现成的模板推荐给客户,帮助他们形成相应的落地的方案。

5、专项方案的制定和推广落地

方案制定下来后,真正在系统上实现还是需要厂商的配合和帮助的。

挑战三、只关注功能,而体系意义不大

招聘系统能够为招聘体系的打造带来一定价值,而不只是功能层面的好用。但是如何让平台帮助建设招聘体系,这个从概念到落地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因为要有方案设计、落地和后期监控等过程。

招聘体系

解决方案:

好未来集团校招现在基本上实现了线上化,从简历入库到运营端,基本上都靠平台来支撑。运营端不管是对外宣传,校园大使,还是学校的BBS等线上宣传入口,都有一些外推机制,全部在平台上实现。

然后是打造校招串型流程,校招的串型流程从简历初筛到笔试、初试、复试,再到终面结束,整个流程实现了线上流转和与学生的批量互动,不管发通知还是面试安排都是在线上进行。

在评价体系方面用到了在线笔试,也是跟招聘管理系统结合。在面试方面设计统一的面试评价标准,类似于面评表。当学生的面试得到评价后,批量面试时都是在快速地转面评表,这个是与面试官协同流程一起设计的。

整个流程实现了校招全流程体系化建设的打造,同时平台也帮助校招做相应的实时数据分析和校招管理方案。在进行整个流程梳理时,要有一个倒退的策略,就是以终为始,比如要招多少人、发多少offer,如果发10个offer,要有多少面试量才能达到……以此类推。这个以终为始,能否达到目前的目标。如果没有达到,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包括对目标学生、目标院校实时的分析等,这些对校招整个流程的把控,包括决策、调整都至关重要。

挑战四、和其他系统没有打通,价值不能大发挥

招聘是整个HR体系的前端,要真正发挥到像数据分析、决策支持这样的效应,还要跟其他系统联动起来,这需要长期的建设布局,这就相当于整个HER的规划建设。

解决方案:

如果从完整来讲,招聘系统是从职位发布开始的,但是在职位之前往往会有相应的预算、需求的控制。

1、和招聘需求端打通,能分析完成率、周期

有些公司要求发职位时必须对应某一需求,这是强管控的。如果你是弱管控企业,那么招聘需求可以跟其后的招聘状态、完成率,包括招聘周期等一切数据分析方式结合起来。这是在需求时期。

2、和OA打通,应聘者体验流程

很多大集团会打通与OA的连接,就像把offer和入职环节打通,这个在流程上是有可能的。包括录用审批和OA直接打通,相应的offer发放和入职可以从招聘系统中发起。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直接获取招聘人员的基础数据;整个流程串接得会加完整;候选人体验会好,比如与OA系统打通后,在招聘系统可以触发offer发放、入职申请表的完善等,这样还是很专业、线上化的。

3、和后端人才体系打通,实现完整的数据分析

跟后面的系统串接,包括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链条长。包括入职之后的适用期,还有后期的绩效等。招聘控制好前面的人才选拔,但是也能看到选拔进来的人才到了公司后怎么样,公司后面组织的人才体系是怎样的等。当招聘系统与后端人才体系打通后,可以促进整个平台的人才管理数据分析。

推动招聘管理系统的其他思考:

一、招聘系统的个性化和标准化

1、个性化之前的思考

(1)不要影响产品主线主功能:任何一个平台的产生都不仅仅是技术面、产品面的事情,也有对业务的总结、各种成功实践的集成,跟着产品是提升业务或学习别人业务模型的过程。产品的主功能一旦被影响,对未来的升级、变都是不利的,所以主功能方面一定要跟产品一致。

(2)整个公司是统一的

(3)个性化的长远性

2、可以个性化的地方

(1)品牌前端的门户可以定制化;

(2)数据分析,由于每个公司都不一样,所以有些招聘报表需要个性化;

(3)在一些机制上:比如共享机制产生的自动流转,这不是平台必须要支持的。所以在制定规则时,每个公司都有它的不同,此时可以做一些产品外挂,类似于触发器。但是它并不影响产品主功能,可以通过PaaS平台来实现。

招聘个性化

二、厂商和企业HR如何分工与配合?

厂商当然要多理解HR部门,其实并不是所有公司的HR部门都能抽出专人来做平台的;也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有相应的组织,比如有些公司有HRS或IT规划,帮助内部HR做平台建设。理想状态下的配合,是三角互相支撑,OP来协调业务,HRIS或EHR和厂商配合做平台化的策略,然后厂商进行系统实施和服务。

1、OP——协调业务

OP或接口团队负责比较纯业务的方案和需求。

2、厂商——系统实施和服务

厂商偏向于系统产品实施产品服务。

3、HRIS/EHR——平台化落地配合

HRIS组或是EHR组跟厂商对接产品面业务的落地。如果没有HRIS/EHR,就变成OP和厂商两个角色。此时OP团队负责业务和内部服务,包括整理业务需求,需求变记录,内部业务的总结等。然后厂商就要承担起产品落地方案,这些方案要与业务方案配合。

如果连OP团队也没有,那么至少要有一个对接人。对接人需要做基础的内部服务和沟通,招聘经理也要承担起策略方案的定义,然后和厂商配合,包括服务方面和方案方面的配合。

三、HR自身发展要注意哪些呢?

企业人才管理不断信息化是必然趋势,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HR自身发展要注意哪些呢?

要产品化思维、大数据化思维,还需要和业务部门多的沟通,我们要复合多不同领域的能力,才能让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越来越厉害。

1、数据化思维

现在数据化思维这些词比较流行,但是并不是上了平台就产品化了,有报表就是数据化了,而应该在工作中带有一些数据思维。举例来说,做服务时能否通过数据把服务体系做的规范呢?能否跨过静态的数据分析出背后的问题、趋势和方向呢?学习一下产品设计的深层内容,建议看一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样的书籍,来扩展一下自己的思维。你的数据思维也能促使你使用平台时,有一些好的方式和方法,包括不断地探究这些。

2、产品化思维

举例来说,设计产品往往要回答一些问题。HR也是一样,设计方案时要问为什么重视用户体验,在什么场景下会使用,有什么特质,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比如给新兴业务组建团队,关系人是谁,他们的诉求是什么,组建团队有什么功能,什么时间完成工作等。这些跟产品思路、项目管理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处。

3、站在业务角度去沟通

我原来对HR有这样、那样的看法,现在业务都在细分,变化非常大,HR需要多贴近业务、了解业务,不光是了解组织结构,还要切实理解业务在干什么,比如产品生命周期、项目周期、团队组成等。与业务沟通时不要只站在HR的角度,要多站在业务角度,与业务部门进行多的互动、沟通和协助,在角度上进行互补。不要局限住自己,要接触广的面和角度。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