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案例:集团公司如何做好360评估反馈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beisen.com/res/34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案例:集团公司如何做好360评估反馈

2017-06-1298058

J集团的360度评估反馈成功案例

传统的绩效评价,主要由被评价者的上级对其进行评价;而360度评估反馈则由与被评价者有密切关系的人,包括被评价者的上级、同事、下属和客户等,分别匿名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被评价者自己也对自己进行评价。然后,由专业人员根据有关人员对被评价者的评价,对比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向被评价者提供反馈,以帮助被评价者提高其能力水平和业绩。

作为一种新的业绩改进方法,360度评估反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世界500强所有的企业都已经采用了这种评价方法。目前,的一些企业也开始采用这种评价方法。但是,有一些公司斥巨资进行360度反馈评价,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造成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关系紧张,给公司带来了不利的后果。

其实,作为一个工具或技术,360评估反馈应该用在合适的场景里,如果用到不对的地方会出现偏差。北森推崇用360度评估反馈做发展项目,以下是一个成功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

J集团是北森陪伴多年的360度产品客户,这个客户很多人也都听过,它是一个互联网电商客户,我们陪伴它从人员不到8千人到现在几何级人数增长阶段,它本身的业绩和人员增长量都相对可观。

360度评估反馈演化史

跟大家分享几个J集团实施360评估反馈的关键时间点。2009年,他们当时次做360度,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当时他们的老板在商学院进修时做了360度,觉得非常不错,发现了一些问题。回来后就在公司倡导做全员360度评估,当时全员大概有8000人左右,每个人的评价内容是价值观评估,类似于诚信、团队、激情、创新等。

当时我们访谈CEO时,问他为什么一定在这个时候做。他说当时他在中关村起家时,人员只有两三百人,他对每个人都非常熟悉,甚至都是他面试进来的,他很清楚每个人是不是都有创业精神。可是到了1000人时,他发现自己已经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还跟他是同道中人,到8000人后,不清楚了,所以他特别想看看这些人是不是有他想要具备的品质。

这个结果可以想象,我们从几个层面来看2009年的状态。数据上,你会发现好的跟坏的还是能拉得开的,你能知道好的价值观践行的人什么样、不好践行的人什么样。但第二个层面上员工的感受,其实非常糟糕,因为这个结果直接跟淘汰相关,且跟绩效做了强相关,大家会想这是一个政治运动吗?我是不是应该在上面做一些有利于我自己的举动?

年很多人在做时,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到了2010年时,要控制评价人的幅度,所以这次并没有涉及全员而是只针对管理层,大概从三千人左右的管理层开始做评估,这时评估内容已不只是原来的价值观,他们还是有能力构建的,他们发现对管理者来说会有一些关键性的能力需要展现。这一年比去年好的地方是不涉及淘汰了,但仍然跟绩效强关联,也会跟晋升、期权、评优有一定的关联,这时不好的现象就出现了。

去年大家了解评估情况以及一些后续动作等,都知道游戏规则了。但是出现了一个特别不好的现象:大家拼命给同事打低分,于是出现给同事打低分后,总体的结果是大家的分数根本拉不开,分数的集中趋势非常明显,他们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能力显得突出。

到2012年,这些现象有了明显的转变,这时不是全员管理者都做,而只做中高层。M2层级以上才做360,内容还是能力价值观评估。当时做360度评估的人数已经小于1000人了,不淘汰也不关联绩效、晋升、培训,结果也只是做参考,职业发展也只是借用,主要还是上下级的沟通。但你会发现他们的状态会好很多,因为在一开始做启动会时,就已经宣扬了我们的游戏规则是什么,不再像之前有那么大的利益冲突了。

而且在2012年做360度时,有两个关键的意义凸显出来了:

一是梳理人才标准,并且引领员工,让员工知道组织在倡导什么,你发现组织让你答了一些题,你会自己获得一些结果,比如我离M2的能力要求还有多远,这时就会有很明确的行为倡导。

二是不只流于形式。当时他们做的是中高层,会要求C级领导对M3、M4做反馈,M3、M4要对M1、M2做反馈,这样一层层的反馈做下来,每个领导可以很清楚地掌握这个员工的能力优势、不足、自我认知的盲区各在什么地方,且这样一个被评价者与上级的反馈过程中,也与上级达成了一些发展建议上的共识,这样的沟通是非常良性的。

直到今年,他们还在用360度,J集团内部已经有非常良性的反馈氛围了。有一个在其他组织可能不太出现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为了保护大家的匿名性,比较推崇的情况是下属一定要有"三秒",这样的话你可以保护下属不会受到不会开放、包容的上级的责难。但在J集团,因为特殊的组织架构原因,矩阵式管理交叉,还有这种事业部管理的情况,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某些这样的评价对象,他只有一个下属,一般情况下,其实很多人都可以预想到,这个下属的反馈肯定是被往高了打。

不过在J集团这个情况就比较客观,下属对上级的反馈非常直接,敢于指出他的错误,也不太遮掩对他的能力(如:培养下属、经营上)的一些不满。 这时你就知道这个组织的文化已经有足够的包容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会考虑要不要做类似于选拔晋升这个方向的。

从该案例来说,J集团在360的演化史中是从偏考核选拔类,慢慢转到发展类的,这时组织的文化才慢慢变成良性,而360所做的那个结果才足够可信,这里并不是说360度完全不适合做考核选拔,北森在这方面的观点还是比较明确的,如果发展做不好的话,就不要做考核了,特别是在360上,因为这样的结果基本上是不可信的。

360度反馈适用于哪些场景?

360度评估反馈应用场景

实践证明,当360反馈用于不同的目的时,同一评价者对同一被评价者的评价会不一样;反过来,同样的被评价者对于同样的评价结果也会有不同的反应。

当360度评估反馈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员工的发展时,评价者所做出的评价会客观和公正,被评价者也愿意接受评价的结果。当360度评估反馈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行政管理,服务于员工的提升、工资确定等时,评价者就会考虑到个人利益得失,所做的评价相对来说难以客观公正;而被评价者也就会怀疑评价者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因此,360度评估反馈的适用场景,块是我们比较推崇的培训发展,第二块是偏考核发展,主要是绩效考核,选拔晋升这类特别关注排名的。一般要先把发展搭好,然后再去想,如果我做考核选拔,应该怎么做起来,我们可以先建立类似于三年规划,先把发展做好。

我们建议HR先想好发展怎么一步一步做好,然后再考虑考核选拔类怎么把它做起来,等组织氛围起来了,再跟绩效弱关联,从权重的5%-10%开始,特别是年,如果能不用考核选拔就尽量不用。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