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微信音乐和微信音频的天花板,可能相差很多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62983163417421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微信音乐和微信音频的天花板,可能相差很多

深瞳商业·2024-02-01 11:15
至少,在当前是如此

三年前,张小龙“希望微信能保持最初的小而美” 言犹在耳,那是他在2021年1月微信公开课的压轴环节“微信之夜”演讲中的一番话。 

在那次题为《张小龙:微信十年的产品思考》演讲中,他希望微信能一直保持自己的风格,一直像一个小而美的产品一样,有自己的灵魂。 

整整三年过去了,又经过数次更新后,最起码从功能上微信 8.0.38 版本仍未见“小而美”迹象,却继续向“大而胖”发展。 

2024年1月,微信在“发现”页中又悄悄打开了一个入口 “听一听”, 和“搜一搜”、“扫一扫”、“看一看”等功能并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功能目前似乎还在逐步放量测试中。 

interlace,1

点开“听一听”后,出现的是之前微信首页下拉页面中的音乐、音频业务,“听一听”的出现被媒体普遍解读为是微信继续加码提升音频业务权重的信号。 似乎是继视频之后,微信在音乐、音频领域也摩拳擦掌摆出了寸土必争的架势。 

一、微信音乐,向视频号引流的倾向明显

其实微信音乐、音频功能在2023年就已上线。之前我们也关注过,但从这段时间的发展来看,我们可能会需要修正,或者说细化一些看法: 

音乐和音频是两个细分功能,而它们之间的发展空间说不定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其中“音乐”更像是个精简版的QQ音乐,由 “今天”、“最近听过”、“推荐歌单”、“视频号音乐人” 等板块组成。 

interlace,1

但上线大半年与专业音乐APP相比,微信音乐听歌体验仍然不妙,甚至堪称糟糕,虽然你想听VIP音乐可以不用花钱,只要看够15秒广告就可以免费听30分钟VIP音乐,一直看广告就可以获得额外的免费时长。

但对于中重度音乐爱好者来说,这漫长的15秒简直是一种折磨,而且当你看完这15秒广告之后,马上30分钟倒计时开始,而30分钟这个时间长度不得不说设置得相当巧妙,正常情况下一张流行音乐专辑的长度基本都轻松超过30分钟。 

也就是说,忍受完一则15秒的广告并不足以让你从头到尾听完一张专辑,这恐怕只适合偶尔心血来潮的轻度音乐爱好者。 

所以微信音乐是让你把微信当成另一个QQ音乐用来听歌吗?从以往微信的产品逻辑来看,掐指一算事情应该没那么简单。 

马化腾最近在腾讯年会的表态,继续把视频号看成“全村的希望”。回看2023年微信公开课,其中也提到: 

“视频号作为微信生态内的原子化内容组件,已经和通信、社交、公众号、小程序、支付,包括企业微信产生了越来越紧密的融合,在各个微信场景下实现自由流转,为内容创作者、品牌经营者提供更多创作和营销方案的创意可能。” 

除了微信音乐中的“视频号热门BGM”和“视频号音乐人”等板块,能看到微信音乐向视频号引流的倾向明显。

在微信音乐搜索框中搜索任意音乐人的名字,在搜索框下会分别出现音乐人、专辑、音乐、歌单,点击“音乐人”则进入到的是该音乐人视频号主页。

而专辑、音乐、歌单里歌曲版权与QQ音乐互通,可以绑定QQ音乐会员,歌曲当然很全,但是如果你没有开通QQ音乐VIP会员,要么只能试听10秒钟,要么就看15秒广告换取30分钟VIP时间。

interlace,1

和QQ音乐左滑唱片封面会出现歌词不同,当你在微信音乐中点开任意一首歌曲时,左滑封面就会马上看到这首歌的MV视频或者音乐现场视频,同时会显示视频发布者的视频号名字,点击视频号名字就会进入作者视频号主页。

当然,微信音乐对于视频号导流的种种细节还远不止于此。 

点开微信音乐上方的“现场音乐”,你会发现都是横版演唱会等音乐现场视频,也都来自视频号。 

interlace,1

另一个板块“乐迷圈”则是一个对音乐作品和音乐人评头论足的“音乐社交”社区,而无论是“现场音乐”还是“乐迷圈”,内容贡献者都是视频号用户,当然点任意用户头像便可以进入用户视频号主页。 

犹记得从西城男孩、五月天、到崔健、罗大佑的线上演唱会,视频号自从2020年上线后,曾经多次以音乐作为破圈的利器,每次演唱会都能在朋友圈掀起一阵集体怀旧狂潮,动辄几千万人在线观看的演唱会对于扩大视频号的影响力功不可没。 

如今视频号的月活早已超过8亿,基于如此庞大的用户基础,如何持续保持视频号旺盛的活跃度? 

微信音乐为视频号导流也是非常稳定的一项输出,让音乐成为整个视频号生态中重要的一环,而绝非是单独的听歌工具。 你虽然听的是音乐,但视频号可能依然是你最终归宿。 

二、微信版播客,靠什么与老玩家一较高下?

再看音频,“朋友在听”显示微信好友听过的内容,“关注更新”则是用户所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内容,微信音频中的内容目前主要来自微信公众号。 

它更像是“微信版播客”,点击音频可以看到公众号文章自动转换成的语音内容。播放界面和微信音乐如出一辙,左滑封面便会进入到这篇公众号文章。 

interlace,1

虽然自从短视频时代到来后,就一直不乏看衰微信公众号的声音,但事实证明微信公众号并没有因视频号的崛起而一蹶不振,它依然是中文资讯和知识类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 

而微信公众号文章的音频化实实在在解放了用户双眼和双手,就如同微信读书里的听书功能,在不方便阅读的场景中听取文字内容渐渐成为一种用户习惯。 

十几年来积累的庞大公众号创作者资源,或许也是未来微信音频逐步追赶喜马拉雅这样的音频届大佬的资本。 

据新榜日常监测的百万级微信公众号样本库不完全统计,2023年,微信公众号累计产出的 4.48 亿篇文章。其中产出了至少 25.45 万篇阅读数10万+文章,以及 3120.30万篇原创文章。 

可以预见,除了依靠公众号可以产生海量音频内容,未来通过视频号产生的音频内容以及最近两年风生水起的“中文播客”入驻则更值得期待。 

目前在用户视频号主页,视频、音乐、音频三个选项,点击音频即可发表音频,为了与音乐内容严格区分,发布时会出现提示:当前页面不支持发表音乐,音乐作品请前往音乐发表。 

interlace,1

而且对于视频号用户来说特别友好的一点是,当你选择要发表的音频会弹出“已发表的视频”,也就是说你可以将任何一个发表过的视频自动转化成音频发布。 

所以通过“音频”,微信未来不但让海量微信公众号用户找到了“第二春”(虽然这春天的热度可能有限),目前持续增长的视频号用户也是未来微信音频的巨大内容池。 

毕竟操作如此简单就能把视频内容转化成音频,这对于大部分视频号用户来说无非是捎带手的事儿,实在是一举两得,尤其是那些更侧重文案属性的视频号,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等于在一个平台又多了一条内容分发的渠道。而一些著名的中文播客也已经开始在微信音频发布其播客内容,比如日谈公园。 

《2023喜马拉雅中文播客生态报告》显示,2023年在喜马拉雅等平台扶持和助推下,中文播客不再囿于小众圈层,正一步步向大众群体扩展;中文播客听众数超过2.2亿人,播客成为内容创作新蓝海;有50.2%的播客听众曾为播客内容付费,播客的商业化形式正日渐多元。 

interlace,1

在中文播客发展日趋成熟的当下,微信音频以何种方式介入并扩大自己的平台影响力从中分一杯羹?这是个问题。而微信读书目前也已经嵌入到微信“搜一搜”中,未来“听书”功能是不是也可以与音频打通? 

微信音乐向视频号导流,而视频号、公众号、中文播客为微信音频提供内容,简单来看似乎是这样一个内容生产路径——

换句话说,微信音乐和微信音频的内容生产逻辑和商业空间潜力,差别似乎不小。如果微信音乐不能更好解决音乐版权内容与版权体验的话,用户感受不会太好。 

在《2023国民收听趋势白皮书》中显示,超七成受访者认为,音频内容有助于提升幸福感,甚至已经融入生活。 

而随着沉浸式音频和AI等技术不断突破,音频赛道的可能性被进一步挖掘,整个微信生态的社交分发能力有目共睹,用户画像也更为精准,这些都有利于基于用户标签推荐更精确的广告,微信音频商业化之路,在理论上也算相对通畅。 

当然,一切都基于用户习惯的养成,如何避免“微信越来越臃肿”这种用户印象,变成“微信越来越方便”?从一众音频APP手中争夺用户有限的时间?让微信“听一听”变成和微信“扫一扫”一样不可或缺的功能? 

多即少,少即多,大道至简,从现在看,“听一听”未来还有非常大的优化空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瞳商业”(ID:DEEP-FOCUS),作者:雷三杯,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