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两笔美元债利息未按时兑付,碧桂园:将优化资金安排

 9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anjinger.com/d/21615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两笔美元债利息未按时兑付,碧桂园:将优化资金安排

原创 蓝鲸财经 黄嘉敏 · 2023-08-09 00:38:35 阅 5.9w
坚守一年多后,碧桂园坦言,“仍难言曙光。”
161212_orinkrrodrnng.jpeg@!thumb800

图源:图虫创意

“碧桂园爆雷的消息传一年了,没想到撑到了现在。”在听闻碧桂园未如期兑付两笔美元债的利息后,一位地产行业人士感慨道。

过去一年,碧桂园已历经多次“被传要爆雷——辟谣”的情景,直至昨日出现第一个“苗头”。

8月8日,接近碧桂园人士向蓝鲸财经确认,公司本应于8月7日兑付的两只美元债利息未如期兑付,但仍在30天宽限期内,目前不算实质性违约。

不过,与此前热衷于提前兑付债务、向外界展示财务安全性的作风相比,碧桂园这两笔利息的兑付仍显得不寻常。当日,碧桂园股价收跌14.39%,为1.13港元/股。

上述两只美元债,其一为票息4.2%、期限5.5年的可赎回债(ISIN:XS2210960022),将于2026年2月6日到期;另一只为票息4.8%、期限10年的可赎回债(ISIN:XS2210960378),将于2030年8月6日到期。两笔债券的总额均为5亿美元。

针对利息未按时兑付,接近碧桂园人士表示,自2021年以来,行业持续低迷,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行业销售持续下滑,公开市场融资失效,行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公司一直在坚守,却难言曙光。

“受近期销售额与再融资环境持续恶化,叠加各类资金监管的影响,公司账面可动用资金持续减少,出现了阶段性流动压力。公司高度重视债务风险化解,目前仍在积极优化资金安排,努力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截至去年末,碧桂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82.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土地市场和债券兑付方面的表现都显示,其并未到“无钱可用”的地步。

过去几个月,碧桂园在佛山、杭州、太原三城拿了多宗地,同时参与了北京、上海等城市土地竞拍。

而就在8月4日,碧桂园宣布提前兑付“20碧地02”债券金额共13.599亿元并将债券摘牌,这只债券的到期日为2025年7月7日;7月24日,碧桂园则宣布兑付“19碧地02”的最后一个年度利息和本期债券本金,总额近22.1亿元。

换言之,两笔未按时兑付的美元债利息与拿地、提前兑付需要的资金支出相比,规模并不大。

不过,正如碧桂园所说,销售久未回归增长轨道、融资仍旧不力,企业的流动性压力几乎难以避免。步入8月以来,有关碧桂园流动性问题的传言也更加密集地涌现。

8月初,有市场消息称碧桂园将按1.3港元/股的价格配售18亿元新股。该公司8月1日回应称,并未就订立最终协议,且现阶段并不考虑配股融资。

8月5日,市场传言称,佛山市副市长带队的工作组进驻碧桂园,要求该公司亮出家底,包括海内外、直系亲属和自己关联企业资产,并将资产变现,由此政府再考虑支持其发债的事。8月7日,接近碧桂园人士向蓝鲸财经表示,“传言不属实”。

8月7日,一份落款处盖了“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印章的文件截图显示,碧桂园本应于今年7月15日前缴纳佛山市南海区一宗地的首期土地款约13.7亿元,但截至8月7日仍未缴纳。

接近碧桂园人士向蓝鲸财经表示,目前未收到政府相关文件,针对各方关切的问题,公司已第一时间沟通各级部门推动解决,积极按协议履约。

此外,向来在“保信用”方面表现颇为坚定的碧桂园,在7月31日的一份公告中称,正在积极寻求政府及各方监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其信号意义明显。

体量庞大的碧桂园未如期兑付债券利息,不可避免地引起市场将其与已爆雷的另一家大体量房企进行对比。

2022年全年,碧桂园交付房屋数量总和接近70万套,预计今年还要交付70万套房屋,上半年已顺利完成27.8万套交付任务,交付量居行业第一。

庞大的交付数据显示了碧桂园在行业中曾经无可比拟的龙头地位,但也揭示了可能存在的“黯然收尾”将带来的风险。

接近碧桂园人士表示,碧桂园始终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做好保交付、保刚兑、保安全工作。

在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尽管都是万亿级房企,与恒大相比,碧桂园并没有搞非理性的多元化经营,没有搞资本运作,且在物业管理、建造技术等方面做出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向新模式转型的重大贡献。

“碧桂园的规模体量摆在那里,发生风险不仅将影响预期,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也太大,建议地方国企金融机构,央企金融机构(AMC,政策性银行)进场托底,稳定市场预期。”李宇嘉说道。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认为,碧桂园的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优于很多房企,是有机会获得转机的。

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迎来转机,碧桂园还在“寻找曙光”。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