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年度成绩单公布:vivo赢了,苹果赚了;荣耀笑了,小米麻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11046127298394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年度成绩单公布:vivo赢了,苹果赚了;荣耀笑了,小米麻了

雷科技·2023-01-30 23:25
国内手机市场总结出炉

如果说2020年的疫情打乱了大家生活的常态,2021年的芯片短缺是可以预见的疫情余震,那么2022年全年的疫情反复,则是很多厂商都没有料到的。奥密克戎的入侵,让国内一线城市骤然吹起了疫情扩散的警报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不仅对大家熟悉的数码产业带来了关键影响。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292万台,同比下降12.6%;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这也是10年以来,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跌破3亿台大关。 

v2_a0b41bbb41804735b5bd85a522161f5f_oswg33629oswg640oswg500_img_000

事实上,从#年轻人为什么不爱换手机了#话题多次上微博热搜就能看出,过去一年的手机出货量很有可能会创下近几年新低。面对如此萎靡的市场,到底有多少手机厂商选择了稳健保守的运营策略,又有哪些手机厂商选择主动出击,试图在这寒冬抓到一束暖阳?

国内市场:

vivo称王,荣耀逆袭

消费需求的下滑,是今年手机市场的典型特征。 

尽管目前尚未全部出炉,但是目前全球四家主要的权威调研机构IDC、Counterpoint、CINNO Research和Canalys对中国手机市场的全年出货量均做出了接近20%左右同比下滑的调研结论。从工信部旗下的中国信通院数据来看,这个降幅甚至还是相对乐观的估计。 

v2_85b8aeae5fa84af2be9a3e336ef9f9d6_oswg67124oswg711oswg505_img_000

(图源:IDC) 

从结果来看,尽管降幅不低,但是vivo还是凭借自身硬实力以18.6%成功坐上了国内市场出货量第一的宝座。 

如此优异的市场成绩,除了vivo始终坚持的机海战术(全年发布产品超50款)以外,凭借在X系列上的投入研究,vivo去年在高端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去年的X80/X90系列就有很好的线下市场表现,再加上自家的子品牌iQOO实现全年同比增长26.9%,加强线上渠道竞争力,销量表现自然是相当不错。 

v2_b2d5bca4b81e40b2a15ffc23de44c43a_oswg79403oswg1080oswg540_img_000

(图源:vivo) 

在2022年TOP5厂商中,只有荣耀实现了同比增长。从canalys提供的数据来看,荣耀以5220万台的出货量数据成为国内市场出货量第2名,市场份额来到18%,增幅达到30%,手机出货量上升了1200万。 

除了受到重组影响,往年市场份额基数相对较小导致提升空间够大以外,荣耀今年的一系列产品布局才是这家“新公司”取得傲人成绩的扎实基础。去年荣耀发布了包括荣耀70、荣耀80系列等主力走量机型在内的多款产品,价格横跨1699元至16999元,产品布局很好地涵盖了低、中、高三个档次的用户需求,这也让荣耀维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 

v2_62ce98baa6fa468ca4ee291d91c4bf7e_oswg493628oswg809oswg445_img_000

(图源:荣耀) 

凭借iPhone14系列新品的发布,苹果成了2022年另外一家市场份额同比增长的厂商。相较往年产品,尽管iPhone 14/iPhone 14 Plus因为固步自封受到了一定的冷落,但是这两款产品的出现反而让降价后的iPhone 13成了当之无愧的爆款产品,加上配备“灵动岛”设计的iPhone 14 Pro系列,帮助苹果在市场大盘低迷的背景下,依旧获取了市场份额正增长的表现。 

v2_433a0a1334b64409af62e65e195832e9_oswg278001oswg1080oswg640_img_000

(图源:Apple) 

除了上面三家厂商以外,其他厂商的表现就比较一般了。传统巨头OPPO去年市场份额下滑近30%,除了旗舰产品再次风评滑坡意外,线下渠道的困难、入门产品的欠缺和一加转型的迷茫,都对OPPO的销量表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至于小米这边,尽管下半年多款新品评价还不错,但是难以掩盖上半年的趋势,不过整体降幅在国内主要安卓手机厂商中反而算是比较低的。 

全球市场:

集体暴跌,无一幸免

表现不甚乐观的,并不止国内手机市场。根据IDC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8.3%至 3.003 亿部。而从年度数据来看,2022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全年大幅下滑11.3%至12.1亿部,这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低年度出货量。

具体到厂商方面,从2022年年间数据来看,苹果、三星、小米、OPPO、vivo前五大厂商集体出现暴跌,无一幸免。其中,传统国际巨头三星、苹果分别下滑4.1%、4%,市场份额依然位列前两位,国产厂商小米、OPPO、vivo则分别下滑19.8%、22.7%、22.8%。 

v2_e6bc5b9bb91245fb86256f9aac227173_oswg112424oswg1080oswg454_img_000

从结果来看,尽管三星、苹果两家厂商都出现了罕见的下滑,但是因为市场大盘下滑达11.3%的缘故,两者都算是跑赢了大盘,份额反而实现了增长。至于小米这边,虽然份额下跌了1.3%,但是依然能够紧随苹果之后,牢牢占据全球市场第三名的位置。 

有趣的是,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vivo,在全球市场上的总出货量仅为9900万台,落后于小米的1.53亿台跟OPPO的1.03亿台。尽管频频利用欧冠、世界杯等赛事进行宣传,但是因为渠道合作不够、本土认知不足等缘故,vivo在欧洲不敌和运营商深度合作的小米、在东南亚也很难和早有布局的OPPO竞争,可谓是国内“扛旗”,海外“拉垮”。 

v2_9e5b087c8d264c03a6557737e1a3b54d_oswg136051oswg700oswg361_img_000

(vivo在欧洲甚至难以进入前五位,图源:Counterpoint) 

破局关键不明

前景难言乐观

要谈及出货量为何陷入“冰点”,个人认为首先还是要归咎于疫情。奥密克戎变种的入侵,让维持了三年的防控形势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严重影响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主要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居民长期居家隔离的情况下,各家厂商的线下渠道自然成了虚设。 

此外,在上海、深圳等地的周边区域,还有不少手机行业的主要供应商。受此影响,不少手机厂商的零部件供应、产品生产均受到了影响,OPPO Find X5 Pro 天玑版更是出现了反复延期发售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也给各家厂商最终的出货量表现带来了负面影响。 

v2_5268da3b985c4840ad584ee0b64a4b95_oswg50230oswg875oswg404_img_000

(图源:微博@OPPO) 

其次,近年来智能手机的综合体验提升似乎来到了瓶颈期,而疫情确实起到一个雪上加霜的作用。

如今,只要不是入门级的处理器,都基本可以流畅运行目前的热门手游;再高清的手机影像模组,到了用户的手上大部分时候还是用来扫码的;5G推动作用低于预期,市面上缺乏新的杀手级应用。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更换手机所带来的实际体验提升越来越少,驱动换机的动力也越来越少。 

最后,疫情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也让不少消费者更加倾向于保守消费。以往“一年一换”的电子快消品,在某种程度上居然变成了生活耐用品,消费者平均换机的周期也变得越来越长。在行业的头部厂商都没找清楚创新方向的情况下,这样的局面很可能会延续下去。 

为了完成“破局”,国内厂商也在绞尽脑汁,而“冲击高端市场”就是他们得出来的第一种共识。既然产品销量上不去,那就从单品价格入手,以此保证自己的总盈利。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苹果依然稳定地占据着国产高端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高端旗舰整体的市场表现似乎并不太尽如人意。 

v2_e0caf426d2114e17a643bbde5147e4e5_oswg48815oswg768oswg590_img_000

(图源:IDC) 

如果高端不行,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了,而折叠屏手机自然成了厂商的发力重点。根据IDC的数据显示,虽然今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整体市场呈现低迷状态,但折叠屏细分领域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上半年国内折叠屏产品出货量超过110万部,同比增幅约70%。 

在逆风市场环境中,折叠屏产品依然能够逆势而上,这体现出了折叠屏产品的巨大市场空间。不过,目前市面上的折叠屏产品或多或少都有短板,低刷新率、耗电较快、软件无法适配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继续提升产品体验,打造出拥有高可用性的折叠屏产品,将成为国产厂商重点关注的方向。 

v2_dcacf354503a488e903b963617629a51_oswg479403oswg1080oswg718_img_000

(图源:小米) 

除了折叠屏,2022年的手机市场还有一个关键词——自研芯片。去年主流国产手机厂商在自研芯片方面的努力同样成效显著,在快充自研芯片澎湃P1之后,小米又来了自研影像芯片澎湃C1;OPPO自研NPU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开始下放;至于vivo,在V1+芯片之后又将新的V2自研芯片带到X90系列上。 

不可否认,自研芯片的大规模应用是各家厂商在研发、创新能力层面落地的体现,也是不错的“宣传戏码”。问题在于,自研芯片只是提升用户体验中的一环,如何配合自研芯片,打造专属的软硬件体系,构建差异化的用户体验才是“能否重新激活消费欲望”的关键所在。 

无论如何,2023年的手机市场将远比2022年更加激烈。不断降低的需求、增大的库存压力的、多变的市场环境......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整个行业的能力和毅力。在三年疫情过去后,一度陷入停滞的线下市场会悄然复苏,新技术的革命势必将会给移动设备行业带来新机会、新风口,但这意味着智能手机行业能够迎来真正的“黎明”吗?我们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雷科技”(ID:leitech),作者:三明治,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