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理财中的异类:有知有行App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pd/566228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理财中的异类:有知有行App

2022-10-31
0 评论 4 浏览 0 收藏 23 分钟

如今,人们对于理财越来越注重,市面上也有很多的理财产品。而在理财产品中,有知有行App在流量为主的现在,用一套用户主义,反其道而行之,并慢慢地影响了其他的行业玩家。本文从创始人、产品、内容、商业等方面对有知有行App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uVeHjClJjNaMfgy0c5e2.png

Take Away:从创始人经历到第一性原理,整个产品是有主线的;它依然有两个“阿喀琉斯之踵”:创始人IP和牌照。

它是一款理财产品,理财中的异类,听说很多竞品都在关注它,学习它,到底有什么特殊呢?我们先看看App Store上面它们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投资成功,是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之后自然的结果。有知有行没有能力把每个人培养成投资大师、也无法提供稳赚不赔的财富密码。但我们会尽最大的真诚与努力,帮助你增进对投资的理解,获得长期合理的投资收益。

【使命】 我们憧憬这样一个世界:人们不因理财而焦虑,更好地专注当下、安心工作、享受生活。

是不是很走心,看起来挺独特?

这款产品叫“有知有行”App,Super会从创始人、产品、内容、商业四个角度展开来聊聊它。

一、创始人

2006年,程序员出身的孟岩,放弃了当时在微软2万的月薪,投入到web2.0的浪潮中,观察到父母每日用excel手动记录基金净值变化的刚需,做了一款基金净值的查询工具,后来加上了社区,叫做财帮子。

牛市期间6个月拿到了100万用户,好景不长,08年金融危机,用户流失、VC撤资、股市亏损,孟岩说,这个经历,让他意识到,利用人性做的产品,即使商业成功,也没有意义

怎么理解呢?股市好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大量的基金在做广告,说哪个基金涨得多么好,为啥这么宣传?不就是为了刺激我们去购买嘛。但事实上,基金不可能一直上涨,所以基金公司可能赚钱了,但基民通常会亏钱。这就是典型的利用人性的贪婪。

但市场上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觉得不对。

2012年,孟岩关闭了财帮子。2016年,在盈米基金CEO的邀请下,带着对财帮子和自己投资经历的反思,他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做了且慢。

且慢的定位是给用户sell一个理念,或者说一种生活方式,基金只是完成的一个工具。这些理念在大量用户使用App的触点中完成传递。

整个公司氛围会非常的用户主义,产品的核心指标是用户的信任,非常的不可思议吧?

结果到19年底,发生了一些事情,孟岩从且慢离开,到了2020年中创办了现在的有知有行。

有知有行的OKR也有些让人匪夷所思?十年,让中国股市的波动下降一半。

如何做到呢?这里就用到了:

二、第一性原理

我们来梳理一下:

  1. 股市波动会带来财富的转移,有研究表明2015年牛市里散户的钱转到了富人的口袋里。
  2. 降低股市波动,财富转移就会减少,更多的人就都能享受到由于国家经济整体上升,带来的财富增长。这是宏观的。
  3. 微观的是从基民自己的行为来说,买什么、何时买、何时卖,都会影响基金的收益。
  4. 那如何“控制”基民的行为呢?
  5. 比如说,发型封闭式基金,或者美国的401K计划。要么是封闭起来不让动,要么是通过税收递延来诱惑。
  6.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影响基民的认知:有知有行就是希望通过传递理念来影响基民的认知

通过内容、工具、产品来构建这个矩阵,传递理念,影响认知。

换个角度理解,对于基民的认知,如果这个矩阵可以影响,获得信任,那大多数基民就愿意用真金白银在上面投资来回报它,并且也希望从这里获得回报:

  1. 长期获得较好的收益,而不是超额收益

那这个闭环中,很重要的是,基民的认知被改变了,放在有知有行内的投资获得了回报。

理财中的异类:有知有行App

这里还蛮重要的是,跟随有知有行的方式投资,是否能获得对应不低于市场的回报,是需要时间的验证的。

理财中的异类:有知有行App

我们可以看到,在长钱账户的引导页面里,有说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整体看,是针对指数基金,这里会倾向于选择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基金。

因为Super并非投资专业人士,在这一块不过多展开。总之来说,宽基指数确实能大面上代表中国的长期经济情况,所以只要中国整体向好,那所持有的宽基指数基金,大概率来说是也能享受到上涨的。

理财中的异类:有知有行App

从迭代来看,今年一年是没有看到很明显的产品变化,主要就是长期投资这一辅助功能,实际的购买功能也是需要跳转到蛋卷基金App。

从本文最后也能看到,Super的感觉是,有知有行App产品功能已经超前于内容了,我们需要想明白的是,要影响用户,内容是更核心的,产品只是辅助,如果产品太强,某种程度上来说,内容太弱。

我们接着看看有知有行的App,0.43.1版本:

由几个大部分构成:

  • 投资理财:长钱账户,这个是理财投资,引导用户到蛋卷基金App买入,注意啊,蛋卷基金App是另外一个公司的产品。
  • 工具:知行温度计,用来看市场的热度;还有一个记账工具,更加倾向于记录投资资产的变动。
  • 内容:投资入门手册、投资第一课,类似课程的内容来帮助我们了解投资 还有很多的专栏,比如E大干货合集、知行播客、知行黑板报、我们的故事、投资知识体系等等。

其实还有一个社区的概念,但社区更多是通过内容的评论来体现的,有点类似B站。留言是先审后发,放出来的都是认可产品理念的用户,所以是有共同话语的。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实际的工具,产品更多是一个辅助的角色,帮助内容更好的表达。

在细节体验和交互层面,有知有行做的很棒,体验非常丝滑,我举几个亮点啊:

第一个是对播客的点赞,可以看自己点赞的时间点汇总,这一点是小宇宙现在还不支持的,建议Kyth加一下啊。

理财中的异类:有知有行App

第二个是分享的卡片你感受下,很流畅(动图就不展示了,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这些细节的用心随处可见。

其实整体来看,产品能做的都比较有限,投资理财部分是一个中转站,产品会配合内容运营最大程度的降低用户的顾虑。

工具则是一个容器,容器本身迭代也有极限,目前相信已经做到了不错的地步。内容层面,产品更多也是帮助内容呈现的衬托。

当前的App已经做得非常的不错了,功能绝对超出用户需求了,即:产品设计的绝对很难让用户挑出毛病。

我们再展开聊聊内容。

除了APP投资第一课、投资知识体系这些经典内容的产出外,日常更新的主要是孟岩自己的公众号、播客《无人知晓》,还有品牌的播客《知行小酒馆》:

理财中的异类:有知有行App

公众号可以看到过往的图文能有3-4万的阅读量,按10%的打开率能有40万左右的关注用户。

另外两档播客相得益彰,经常能上小宇宙首页,订阅数也都有6万以上,今年可能都会过10万订阅:

理财中的异类:有知有行App

播客《知行小酒馆》是周更,每期播放量在1.5万左右,打开率20%以上。

作为品牌理念传播的阵地,有知有行通过播客闯出了一条路,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宇宙的Shownotes里会引导用户打开有知有行的App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这一点是非常的有意思。

理财中的异类:有知有行App

我也有朋友和我说是通过播客下载他们App的,而且播客由于声音的特性,粘性是非常好的。这种外部内容获客引导到自有App里,播客是天然的好渠道:

理财中的异类:有知有行App

内容的背后还需要理解的一点是:影响力,我们看了好的内容,很容易产生认可,为了获得影响力,有知有行还会联合其他大V来共同构建一个长期有影响力的平台,典型的比如:张潇雨、E大、简七,等等。

即使是没有和平台本身强绑定的,孟岩也会用个人的影响力去连接更多有影响力的朋友,典型的是《无人知晓》里的对谈节目,来传递理念。并通过有意无意的将个人和公司关联,进一步的为公司赋能。

好好琢磨有知有行更新的内容,会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的理念,既然说有知有行希望通过矩阵来传递认知,影响基民理念,这里内容绝对是最大头。

如果我是竞品,有几个方向可以去调研:

  1. 首先肯定是自己要浸淫其中,多看多留言多互动,然后:
  2. 用户为什么喜欢有知有行的内容?
  3. 喜欢哪些点?
  4. 什么样的特质突出了这些优点?
  5. 这些特质和用户信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6. 如何才可以复制这些特质?

作为一个公司,肯定是要赚钱的,有知有行鼓励大家通过它(平台)购买理财产品来获得抽佣,

理财中的异类:有知有行App

可以发现,用户是通过销售渠道(有知有行)来选择基金的。

基金公司通过交易的三笔钱来获得收入:

  1. 1.5%的申购费(现在基本都打1折,或者免费)
  2. 1%左右的赎回费(也有些基金鼓励长期持有,超过一定持有天数就免赎回费)
  3. 每年1%-2%的管理费

了解没有,你买入、卖出都要被抽手续费,另外,即使你不操作,每年也要被收管理费。

这里面1和2基本都归渠道收走,然后管理费也会被渠道分成。渠道分成多少取决于流量,渠道流量大话语权就大,就能分得多。

从长期来看,这条利益链里,基金公司的北极星指标是AUM(Asset Under Management),也就是资产管理规模。AUM越高,基于AUM产生的管理费就越多,这是基金公司赚钱的大头。

OK,所以我们说,传统的基金行业,都是流量逻辑,你是通过什么收益,也会由于什么受伤。

流量是没有忠诚度,用户因为你许诺的高收益而来,就会由于回撤快速离开,这导致基金不能做出长期的策略。

有知有行通过上面的种种方式,传递了自己的理念,获得了用户的信任,或许这群用户不是很多,但都对有知有行有极强的认同感,也会由于这种信任把自己的大量资产长时间的投入进来。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有知有行的用户,会在上面放很多的储蓄,假如说有1万用户,每人放10万,这就是10个亿的资产管理规模。

以及,由于信任,会长期把资金留在有知有行上,所以也就会有稳定的管理费分成产生。

很多用户之前都在担心有知有行能不能活下去,就是因为有知是内容和工具,有行是交易,只有真的上了自己的交易,才能源源不断的获得流水和收入。

商业之增长飞轮

有知有行的商业模式挺简单的,就是用内容获得用户的信任,信任转化为投资,投资抽佣获得收益,进一步滚动更多的内容。

理财中的异类:有知有行App
  1. 使用内容,在现在流量价格高昂的时代,是非常划算的买卖,也是有长尾价值的,特别是播客,播客属于爆发力稳定且长期的一类,别小瞧了它,短视频时代的忠诚度可没法与它相比,恰恰是由于流量更加偏向快速变现,所以大家都想割韭菜。
  2. 通过有温度的内容获得的用户,天然的就能筛选出认可自己的朋友,认可后会产生追求,拉长来看,用指标来理解就是LTV很高。
  3. 变现是“投资”,只有大家最终掏出钱放在有知有行上,才能帮助这家企业获得商业收入,基于理财的分成逻辑,企业才能获得收益。

也正是收益才能支撑一家公司雇佣员工,开展产品开发、投研和内容生产,才能进一步吸引更多用户。

这是有知有行的增长飞轮。

第一推动力,就是内容,内容,还是内容。

内容很依赖创始人基因,基于个人IP的品牌,也很担心人设崩塌,以及,孟岩个人是很难放手的,因为个人IP很大程度上捆绑了企业的商业价值,你敢想象失去了孟岩的有知有行么?

我们假想一下得到失去罗胖,樊登读书会失去樊登。

没有了内容,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用户的信任,强相关于用户的投资本金,股市的波动是长期性的,这个过程也很需要内容来持续按摩,稳固“本金”不离开资金池,即使有知有行认为这是对用户好的事情,也需要内容来持续影响用户认知。

六、阿喀琉斯之踵

有知有行有两个“阿喀琉斯之踵”。

1. 创始人IP

必须要像永动机一样,源源不断的产出内容,就如他坚持了5年的周更,如果有一天停了,大家都会担心吧。

包括,个人IP对于形象的依赖度是极高的,任何负面都有可能极大的影响IP的价值。

为何不能在自家平台上完成基金销售,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牌照一日没有下来,实际上有知有行的闭环始终没有完成。

Super也在蛋卷上面买了长钱,但给我发消息调仓的也是蛋卷,终归觉得有些别扭,要不是因为对孟岩的信任,以及好友的背书,相信很多人会犹豫。

退一步说,即使在其他家基金平台上购买赎回没有问题,你的利润也要被分走一部分对吧,再说了,数据始终是不好掌握。

还有一点不大能算上,姑且放在这里吧。就是有知有行仍然需要通过时间证明,在这里跟车,可以保证不低于外界平均水准的投资收益,否则仍然会有大量低信任度的用户选择迁移,内容是按摩,但不是治病良药。

七、可借鉴的部分

有知有行尽管并没有完全证明自己,但从已知的情况来看,已经在开始改变行业了。

过去基金公司强依赖渠道去完成销售,导致非常被动,渠道也是更加关心如何获得更高抽佣,不关心用户,旧世界是如此的丑陋,以至于新力量崛起时,大家既恐惧又贪婪。

恐惧是担心被抹杀,贪婪是希望取长补短。

从Super的理解来看,有知有行App至少有这么几个要点是很值得借鉴的:

  1. 用内容获客,特别是播客。如果企业坚信长期主义,那播客千万别错过了;
  2. 坚持用户主义。只有从创始人到基层员工都把用户当亲人,当朋友,才可能做出很多有爱的动作,内容、产品、工具都是最终的结果;
  3. 坚持长期主义。做一款App的成本可不低,更可怕的是这个产品上线2年还没有收入,如果不是之前在且慢已经验证过一遍,我也不敢相信会有投资人愿意拿钱陪着静待花开。也正是因为长期主义,才会承担这么一大笔产研费用来慢慢打磨产品。

说回来,在流量为主的现在,有知有行用一套用户主义,反其道而行之,并慢慢地影响了其他的行业玩家,也逐渐渗透到更多的用户身上。

对于竞品来说,一味的模仿是行不通的,学我者生像我者死,Super经常说这句话,回归本源,真正的理解有知有行产品的理念,才可能更好的知道自己可以怎么做?

如果你要抄,是不是真的能做到用户为本呢?每一次在用户和利益之间的选择,你会怎么做呢?一次次的选择最后会塑造你。

有知有行给我最大的感受还有一点是,产品功能其实超前于内容,内容更新有点单薄,对应的产品又迭代的太好,从产品经理的视角会觉得产品抢了内容的风头。

用户的需求消耗不了那么高的产品细节,孟岩对自己的严苛体现在了方方面面。

另外,要说的还有一点是,我估计整个产品的日活也就是1万左右(盲猜),大量的忠诚用户并不需要天天消化有知有行App上的内容,当下生活很忙,只要认可了你,接下来的就等着能在平台上投资了,即使是真的把钱放进来了,也不需要天天看。

所以理论上,有知有行的用户日活不会高,但长期留存一定还不错。

记得孟岩在微博上发布招聘运营的一段文案,还是很让人震惊的,大家可以自己看.

最后,其实还有很多内部的视角,Super全部给摒弃了,所有阐述的内容都是外部能够找到的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作者:look,公众号:Super黄的念想,专注于深度产品拆解+商业分析。

本文由 @look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