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一万小时真的能成为专家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xs.io/article/188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一万小时真的能成为专家吗?

2022-09-20 分类:程序猿进阶 阅读(1) 评论(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今天不聊具体的技术问题,聊一聊个人成长的问题,大家可能对一万小时定律耳熟能详了,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说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作者的原意是要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至少要投入一万小时的时间。

  那么只要在某个领域投入超过一万小时,就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我们来做个简单的计算,我们就按每周工作5天 每天8小时算,一万小时也就是5年时间,然而绝大多数工作5年的人在其所在领域都算不上是专家。拿国内的程序猿来说,可能工作3年就能攒到一万小时,但3年工作经验的程序猿能算是专家的真是凤毛麟角,可以说绝大多数程序猿都无法用一万小时成为专家。

  一万小时定律只是夸夸其谈? 其实不然,只是大多数人误解了一万小时定律。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也提到了“一万小时定律”只是成为专家的必要条件。 我们高中数学就学过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别了。 这里说直白点就是成为专家一定需要一万小时的训练,而训练一万小时却不一定成为专家。 大多数人工作十年并没有积攒十年的工作经验,而是将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

  那么如何才能让一万小时定律变的有效呢?直白点就是如何能提升自己一万小时就能成为专家的概率呢?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有个视频总结了一万小时定律的其他4个必要条件,感觉说的很对,这里总结整理后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及时的反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就是反馈,为什么说反馈很重要?做完一件事之后只有得到反馈你才能判断出自己做的对不对,反馈可以是做事的结果或者别人的意见。比如其实编程就是一件很容易获得反馈的事情,你写完代码点下编译运行,编译器会很快告诉你代码有没有问题、执行结果也会告诉你你代码逻辑对不对、新功能上线后用户也会通过行为告诉你这个功能好不好用…… 所以程序猿的世界其实不缺少反馈,而是缺少对反馈的关注。

  再比如,大学时期参与过竞赛的同学可能深有体会,为准备参加竞赛而刷题是学习算法最好的途经之一,我们使用的OJ(Online Judge)平台有很多算法题,你写完代码可以迅速验证自己代码的准确性,相当于迅速得到了反馈。 以我大学ACM队长和近些年面试校招生的经验来看,参与过算法竞赛的同学在算法方面明显强于没有相关经验的同学,这也是各大厂在校招时不约而同强调了竞赛的原因。

  如果你关注自身成长,你就必须寻找或者创造出一个能快速获得反馈的环境。如果你是学生,我建议你刷Leetcode来提升自己的算法能力,如果你身处职场 建议你多和自己的用户沟通下,听听他们对你做的功能的反馈。

有效的环境

  第二点其实算是对第一点的补充吧!这里先强调下,反馈是很重要的,但并不一定所有的反馈都是对的,都是有用的。在有些特殊的环境下,有些反馈可能是错误的反馈或者随机的反馈。这时候你虽然快速得到了反馈,但这些反馈和你的行为之间没有任何规律可言,你也就无法从这些反馈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这里有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股票市场。假如你现在学习炒股,你买入或者卖出股票后很快就能知道你是赚是亏,然而你很难从中找到任何规律,这种情况下所以不管你买卖过多少次股票,你也很难提升你炒股的水平。

  作为程序猿你大可不必太担心这些,因为在计算机这个领域绝大多数都是确定性的,极俱规律性。只有那些纯做业务的同学需要关注下,本身业务问题就不是纯的计算机问题,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可能会出现反馈失常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还是建议多主动和你的用户多沟通,从真实的用户口中获取到真正的反馈,而不是那些随机的噪声。

有效的指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反馈帮助你发现自己和目标之间的差距,那么成长就是抹平你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但是很多时候,你可能无法只凭借自己的力量抹平差距,甚至有时候还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这时候如果有相应指导的话,你就能更容易突破自己。有了有效的指导,你可以少踩一些坑、少走很多的弯路,事半功倍。 当然这里的指导是广义的,不局限老师的指导,也可以是优秀课程的指导。

  初入职场,如果你能遇到一个靠谱的团队和靠谱的导师,以上三条都将全部满足,你出任CT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也将指日可待[狗头]。 有句老话 名师出高徒 相信你肯定听过,有优秀的人指导你肯定也能变的更优秀。

  如果你想系统性学习某个知识,最好是能找个在该领域比较资深的人来指导你(不过这个要么就成本高要么干脆找不到),其次就是找一份相关的比较优秀的教程,互联网如此普及的今天,早就不缺乏各类知识的相关教程了,但是还是需要做好甄别和筛选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三条都是外界因素,有时候很难去把控。而刻意练习是自己所能控制的,有本书就叫《刻意练习》,书中最重要的一条结论就是“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刻意练习”,很推荐大家阅读下。书中的《刻意练习》其实是中学习的方法论,而我这里的刻意练习主要强调的是练习,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论外部给你了多少的指导和帮助,只有自己努力消化吸收后才能成为自己的。


  虽然以上这四个条件都是一万小时定律能生效的必要条件,但我觉得这最后一条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最后一条前面三条不会有任何意义。今天的文章就到这了,大家觉得有用请点赞,喜欢请关注。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现在还相信一万小时定律吗?

</article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