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内卷的新茶饮,能否靠茶馆突围?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20706-a2dfb9e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内卷的新茶饮,能否靠茶馆突围?

• 2022-07-06 19:40:57  来源:红餐网 E1526G0
1

作者|邹通 来源|红餐网(ID:hongcan18)

当新式茶饮进入茶馆赛道,未来会以何种方式开辟新的消费场景?这样的路子真的行得通吗?

水和茶叶的组成诞生了“茶”,也由此诞生了茶饮行业。随着茶饮行业发展,为迎合年轻人“口味”,茶的基础上开始增加“奶”,于是又有了各种形式的奶茶。

但随着新茶饮行业竞争的加剧,传统茶饮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近年来,个别新茶饮品牌们又开始重新审视起了“茶”。像以茶颜悦色为代表的茶饮品牌们开始逐渐回归“茶”本身,开启新的模式,通过打造新茶饮+中式茶馆,为“茶”搭配上“第三空间”和“社交”,做起了传统“茶”生意。

但这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20220706-93df61d5d3ca88e0_600x5000.png

茶颜悦色推出“小神闲茶馆”

探索“新盈利空间”

疫情期间,为寻求新市场,新茶饮品牌们纷纷开启新经营模式。如喜茶探索下沉市场,推出了面积小,装修风格为黑金风的子品牌“喜下茶”;奈雪为了扩大消费群体,摸索出小酒馆、梦工厂、书屋等多种业态门店。

而茶颜悦色选择了切入“茶馆”业态,打造了“茶+社交”的“小神闲茶馆”,并在长沙正式展开运营。那么,茶颜悦色的茶馆模式有哪些创新升级表现呢?

20220706-c4b51e3b2fe75df3_600x5000.png

△“小神闲茶馆”,图片来源:茶颜悦色官微

外观上延续原有风格,内部进行了“茶馆”方式改造。据了解,“小神闲茶馆”的外观和茶饮悦色标准店的外观在视觉上差距不大,走的都是古典+现代风。与此同时,门店的门头上仍标有“茶颜悦色”字样,下方则是“小神闲茶馆”与品牌LOGO。

突出“茶馆”形象,“小神闲茶馆”内的陈列采用了传统茶馆的样式。桌子为原木桌、椅子为藤条编织椅、吊灯为中式吊灯,门为拱形门,甚至还设置了独立包厢,提供静谧雅致的私人空间。

上新17种产品,为保持“茶口味”不设置外卖。“小神闲茶馆”设置了两个水吧,一个是普通水吧,有4款经典口味的茶饮品:幽兰拿铁、声声乌龙、三季虫、栀子生椰;另一个是精品原叶手冲茶区,提供原叶现萃奶茶、精品挂耳手冲茶、创意原叶茶三款茶饮品,价格在16-18元左右。

此外,为保持“茶口味”,强调体验感,“小神闲茶馆”在各个角落特意标上了仅限堂食不打包的字样。

整体来看,“小神闲茶馆”的茶饮品为那些“喜欢茶,对茶有讲究但又嫌贵的年轻群体”提供了新的多样选择。

根据此前环球网的报道,茶颜悦色针对开设“小神闲茶馆”曾表示,初营业期间,茶馆门店客流量不错,店内饮品性价比较高,在社交平台上有一定的讨论度。不过因为营业时间比较短,还看不太出来销量的整体趋势,但茶颜悦色自身对“小神闲茶馆”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

20220706-0b5846bc60787318_600x5000.png

△图片来源:茶颜悦色官微

事实上,过去几年,部分新茶饮品牌为寻求增量,纷纷脱离奶茶,开启跨界模式,但大部分都是盲目的跨界,也吃了不少亏。像茶颜悦色这般重回“茶”产品本身,进行“空间”上的探索则还相对较少,这样的探索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也值得我们探究。

20220706-db1d3df6a455b9d5_600x5000.png

新茶饮布局中式茶馆

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首先说优势,我认为有两种,一种是市场优势,一种是自身优势。市场优势,即“茶”市场本身正在崛起;自身优势,则指茶饮品牌做“茶”生意所具备的“优越条件”。

市场优势:“茶”市场正在崛起

(1)茶叶消费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年轻人也喜欢上了喝茶。

据公开数据,2021年,全国茶叶销售额达到3120亿元,同比增长7.99%,销售额再创新高。2021年,全国茶叶消费量为230.19万吨,较2014年的150.25万吨增长近80万吨。可以看到,人们对茶的消费需求还在不断增长。

在固有认知里,喝茶的群体基本为高年龄层。可这一观念也正在被“粉碎”。

20220706-abc1ed1a4b813a4c_600x5000.png

△老茶馆,图片来源:摄图网

伴随茶叶天然、健康特点的普及、中国茶文化的推广,以及过去几年新茶饮品牌对茶的口味年轻化的探索和市场教育,已经让越来越多年轻消费群体喜欢上了“茶”。根据去年双十一天猫的数据统计,茶饮的消费群体以中青年为主体,其中18-24岁与25-29岁人群的占比排在了前两位。

(2)多方布局“茶”市场,并已验证了可行性。

如康师傅针对零售场景,推出了瓶装茶,并长期占据商店的销售柜;喜茶针对上班或在家泡茶的场景,设计了茶包,并在电商平台稳定销售;还有不少品牌针对线下场景,研发了口味不同的系列茶饮,并在店铺长期售卖。这些都在佐证着:脱离奶茶范畴的“茶市场”,依然有着可观的前景。

自身优势:先天具有做“茶”生意的优势

对新茶饮品牌来说,做茶馆生意,它们“天生”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产品优势。近几年,注意到年轻消费者开始愈加重视长期饮用奶茶对身体的影响,新茶饮品牌也开始从单纯出售“茶+奶”相关饮品,到如今将奶+茶分离出来,进行组合式创新,纷纷推出“茶+丰富口味/水果”类产品。将来茶馆若提供此类相关产品,可能会比传统茶品更能打动年轻群体的“心”。

20220706-4020bc11d9712ba8_600x5000.png

△图片来源:丘大叔

供应优势。新茶饮品牌在原料采购、原料制作等方面经验,完全可迁移运用于茶馆经营中。另外,新茶饮品牌建立的供应链体系,也为茶产品的稳定供应提供坚实保障。

经验优势。经过多年和年轻消费者打交道,新茶饮品牌已建立丰富的用户运营经验;同时,疫情期间,新茶饮品牌为寻求“第三空间”增量,也尝试了多种模式,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方法论。这些经验在茶馆的运营上多半可以借鉴。

接下来,再来看新茶饮品牌布局茶馆可能存在的劣势。我认为也有两种,分别为竞争劣势和模式劣势。

竞争劣势:面临更多竞争对手

新茶饮品牌跨界做茶馆生意,除了面对新茶饮品牌的竞争,还不得不面对行业外的一些竞争对手。

《2021中国茶馆行业发展报告博鳌国际茶馆业发展论坛先行版》报告中提到,四川省正式注册的茶馆已达到5万余家,从业者上百万人;湖南的茶馆数量达2万余家;广州及周边地区茶馆数量超过了两千家……全国多地茶馆数量正在不断递增。

20220706-d13631c6dd19cc35_600x5000.png

△简约风格的现代茶馆,图片来源:摄图网

而这些茶馆经营者大部分已在行业深耕多年,“圈养”了一定的粉丝群体,构建起了品牌壁垒。这对于既要做“奶茶”又想走“茶饮品”生意的新茶饮品牌来说,可谓挑战不小。

模式劣势:重资产运营带来高成本

新茶饮品牌想要融合茶馆,做“茶+社交+休闲”的生意,就意味着店面面积需要进一步扩大,与之相应的便是租金和人工成本的飙升。而疫情本就让实体经营的房租、人员成本压力大增,现在如果还要在这些方面增加支出,绝大部分企业可能就算有心也无力实现。

另外,考虑到未来疫情的不确定性,茶馆里的产品大部分又要在“堂食”环境下消费,不能外卖,那茶馆要真正实现收益就成为一大难题。

20220706-5b9e23259ad5504b_600x5000.png

“新茶饮+茶馆”未来的创新之路

虽然新茶饮品牌拓展茶馆业务存在一定劣势,但在我看来,也并不是不可解决,毕竟市场的真实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在具体探索过程中,企业需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发展之路,通过在产品、模式、体验等方面的创新,于万千茶室中突围,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收益。

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稳定利润

目前,中式茶馆经营的产品结构较单一,如果想要实现稳定盈利,就需要进行产品创新。具体可以从产品本地化、人群细分、品类细分这三方面入手。

产品本地化:满足当地人“口味”,适时调整产品策略。像成都一个叫锦城吃茶的品牌,为了迎合成都当地消费者,在产品研发时,就将成都的“三大炮”“糍粑”等融入到产品中,还推出了一系列成都特色饮品。这些产品备受欢迎,也带动了该品牌茶饮品销量的提升。

20220706-cc64ff774ffee149_600x5000.png

△成都茶馆,图片来源:摄图网

人群细分:对人群分类,根据他们喜好研发茶品。如“小满茶田”针对喜欢车厘子人群推出的车厘子炸弹、十二颗车厘子雪酪等车厘子系列茶品;再如长沙“来杯米饮”,针对养生人群,将“米浆”作为茶底,再配合各种流行的辅料,推出了燕麦米米乐、桂花酒酿米乐等多款“建康、低脂、低热量”茶品。所以,新茶饮品牌想要在茶馆方面进行突围,未来可以向更加细分的人群迭代和升级产品。

品类细分:针对某个茶品类推出系列产品。如王老吉布局茶饮市场,便以“凉茶”为特色推出了黑凉茶、无糖凉茶、无糖气泡凉茶、茉莉凉茶、气泡凉茶等产品。茶品类也很多,大多数已被市场验证,所以茶馆在增加产品时,也可以根据一些热门品类开发出系列产品,也可以降低试错成本。

模式创新:数字化管理,提高效率

茶馆/茶室这样的“第三空间”也可以出现一些新的经营方式。如共享茶室便是对传统茶室的改革,产品和服务要线上预约,下单和结账可自助消费,不提供太多人工服务,这样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也省去了一大笔人工成本。

体验创新:丰富体验,吸引更广泛人群

为“第三空间”融入各种场景,吸引更多类型的群体。如将图书相关的元素融入茶馆,可以吸引到“爱看书”的人群;将“元宇宙”“宇宙”“三体”等元素融入茶馆,科技感满满,可以引发更多年轻群体,科技发烧友的关注。

20220706-4df115ca8787dfbb_600x5000.png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另外,通过优化喝茶的一些环节,也可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如杭州一家叫做哈福茶的店铺,为了让消费者感到“茶”氛围,整个店内陈列了100多种茶叶。调茶师现场调制,为饮茶者沏上一杯好茶,且每个茶杯上还标明茶的种类、冲泡时间。递茶时,茶饮师也会温馨提示,每泡茶可反复冲泡三次。

结  语

总的来看,新茶饮品牌拓展茶馆市场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因为消费者这几年逐渐爱上喝茶,且茶的口味也成功的进行了“年轻化”的改造,市场也验证了这条路是可行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茶馆模式对所有新茶饮品牌都能行得通。有人测算过,一个茶室投资下来至少100万左右,目前投资茶馆可能更适合一些大的茶饮品牌。而那些资金实力不足、或未在茶饮市场深耕的餐饮企业,与其将眼光投向别处,不如还是先好好修炼自身内功吧。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ID:hongcan18),作者:邹通 

本文来源红餐网,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