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看了火爆朋友圈的《人世间》,我终于读懂了这9个情感真相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MyMzg2MA%3D%3D&mid=2655866428&idx=1&sn=743e545da7a30ce2d834cd445c733097&chksm=bdff6bc78a88e2d1f6ae8c40b60f7d889b44a50aeb3d1ec474ab00b361b0fb83be211e79679a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看了火爆朋友圈的《人世间》,我终于读懂了这9个情感真相

2月22日晚上19:30

中医养生专家佟彤

分享《春宜养肝,多数人“养肝”只对了一半》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预约直播

十点读书雅君
将在02月22日 11:30 直播
春宜养肝,多数人“养肝”只对了一半
看了火爆朋友圈的《人世间》,我终于读懂了这9个情感真相 音频: 00:00 / 19:22

这两天,在家里看了央视推荐的热播电视剧《人世间》。

由于这部剧太有共鸣了,追得我根本停不下来,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

这部剧,是根据著名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启用的演员一准儿是沉稳有演技的老戏骨。

没有人给我一分钱,但我还是要拍着胸脯说:这是一部良心好剧。

它从一个家庭的视角,讲述了中国半个世纪来的时代蝶变、社会变迁、政治动荡、家庭伦理、手足亲情、朋友情谊和人际关系。

剧中,大器晚成的男演员雷佳音,扮演了周家的三儿子周秉昆。

640?wx_fmt=png

周秉昆自幼就没有哥哥和姐姐聪明,是周家最没有出息的那个孩子:

知识青年下乡时,哥哥去了兵团,姐姐去了贵州,作为家里的“老疙瘩”,他留在城里,照顾母亲。

后来,哥哥娶了省长的千金,姐姐嫁给了北京著名诗人,他爱上的却是一个被人强奸过、带着盲人弟弟和幼小儿子的寡妇。

再后来,高考制度恢复,哥哥和姐姐双双考上了北京大学,他因为成绩不好,家中事儿多,工作也不顺心,还是酱油厂一名普通的工人……

但,就是这个最没出息的周秉昆,却成了周家最靠得住的人:

他心地善良,特别孝顺,日日守护在母亲身边,在父亲、哥哥和姐姐在外地工作的10多年里,撑起一个家的正常运转;

他在母亲突然变成植物人后,和殷桃扮演的知心爱人,在受政治迫害的情况下,一边瞒着兄弟姊妹,一边伺候母亲两年多。

擦屎刮尿,穿衣喂饭,翻身按摩,硬是把母亲从死神手中抢回来,恢复了神智,康复如常人。

他不仅伺候母亲,还照顾寄养在家里的外甥女(姐姐的孩子)。

他甚至为了堵住流言蜚语,把曾遭遇强奸的妻子的儿子,对外宣称是自己未婚先孕生的孩子。

他没知识,没文化,没本事,无法给父母撑起门面和荣耀,却是一个大家庭里最朴素、最实在、最无私、牺牲最多的那个孩子。

雷佳音出神入化的演绎,把窝囊又纯良的周秉昆演活了,也让很多人看哭了。

640?wx_fmt=gif

这部剧有太多可看可圈可写的地方,我就不再剧透。

作为一个多子女家庭长大的80后,我对这部剧有着太多的共鸣。

我在看剧的同时,也总结出了这部剧里朴素又深刻的9个情感真相。

640?wx_fmt=png

雷佳音饰演的周家老三周秉昆,像极了很多家庭里,最没出息却对父母最孝顺的那个孩子。

多子女家庭里,争气的那些孩子,当了官,发了财,出了名,成为父母的面子。

与此同时,他们也忙得成了父母一年到头见不到一面的人。

而那个没有出息的孩子,天天守护着父母,跑里跑外,忙上忙下,给父母做好吃的,带父母就医看病,知道父母任何细微的衰老,也明白父母内心隐秘的感受。

640?wx_fmt=png

他时常会和父母有矛盾,有冲突,有彼此看不惯的时候。

但这种较劲和怄气里,却藏着亲情之间细水长流的陪伴,和至深至爱的感动。

640?wx_fmt=png

剧中有个细节,看得我眼睛都哭肿了:

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历经艰难,周家人终于在春节团聚了。

丁勇岱老师饰演的周父,高高兴兴地带着儿孙,给街坊邻居拜年。

所有人都在夸周父教子有方,大儿子考上了北大,还成了省长的女婿。

女儿也考上了北大,还嫁给了诗人。但没有一个人提老三周秉昆。

为父母付出最多的那个孩子,因为做了太多庸常琐碎的事儿,反而理所当然地被忽略。

就连日日享受他照顾的父母,也觉得如此。周秉昆第一次生气了。

他整个春节都过得气鼓鼓的。尽管整个春节里,家里大小事务,吃穿用度,都还是他和挺着大肚子的老婆准备。

640?wx_fmt=png

因为内心里聚集了太多委屈,他和出息的哥哥干了两架,还生平第一次在众目睽睽的火车站,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他替内心里那个委屈的自己正名。

后来,他辞掉了酱油厂的工作,到出版社下属的饭店上班,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了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赚的钱比哥哥姐姐都多。

但他还是不敢给父亲写信,说出自己辞职,成了没有编制的临时工的事实。

为了整个家族付出太多的他,最畏惧的是父亲的失望,最渴望的是父亲的认可。

640?wx_fmt=png

那个最没出息的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是多么期待成为父母的荣光。

640?wx_fmt=png

同样的年代,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但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命。

有的孩子聪慧,运气好,又肯努力,自然就会走上更好的平台。

有的孩子愚笨,运气差,即便很努力依然拿不到属于自己的王炸,就会成为人群中垫底的人。

世俗的眼光下,人们只会看见那些出息的孩子,很难看见那个没出息的孩子。

这时候,一种微妙失衡的关系,就会在兄弟姐妹之间蔓延:妒忌和轻视,误解和纷争,就会由此产生。

兄弟姊妹之间,也是有嫉妒和比较的,这是人性的弱点,要承认并看见这一点。

640?wx_fmt=png

所幸的是,血缘和沟通,手足和深情,最终会让兄弟姊妹之间,学会换位思考,进而懂得这样的道理:

看似风光混得好的那个人,其实也有很多不得已。因为众生皆苦,风光高处,同样不胜寒。

看似窝囊没有本事的那个人,其实也有伟大的地方。因为他的隐忍和托举,一家人才有了靠山。

640?wx_fmt=png

周家唯一的女儿周蓉,是个倔强又任性的人。

她瞒着父母,跑到贵州大山里,嫁给出身穷苦、比自己年长很多、戴着政治帽子的丈夫。

为了爱情,甚至愿意和父母断绝关系。也为了爱情,多年把孩子寄养在娘家,饱受肉体和精神之苦。

即便如此,周父还是不远千里跑到深山中看望她,给她带去那个年代难觅的白面,只因她胃不好,吃不得硬米。

剧中,有句话,是周父说给“私奔”的周蓉的:“你可以不要我这个父亲,但我还想要你这个女儿。”

640?wx_fmt=gif

一句话,道尽了全天下父母的心声:

在纷争和伤害中,孩子可以决绝,但父母最终都会心软。

所有的父母,都将败给他们的孩子,是因为当父母的人,最终选择了爱和包容。

640?wx_fmt=png

萨日娜老师在剧中饰演周母。

周母是太阳一般的女人,温柔,善良,朴素,勤劳。

她像极了我们很多人的母亲:没有什么文化,没有看过世界,懂得不多,但为人善良,与人和善,坚守着一个人最纯良的底色。

周父是就像我们很多家庭的大家长:

普通工人,没啥太大本事,做事讲原则,特别爱面子,把家族荣耀看得极重,但明事理,不糊涂,有远见。

周家的三个儿女,虽然各有命运,但底子都是正直、善良、公允、厚道。这是家风和家教潜移默化的结果。

640?wx_fmt=png

我从中看见了那个时代很多家庭的影子:

60后、70后也好,80后、90后也好,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

我们从农村来到城市,从贫困来到富裕,始终保留着内心的正直和善良,某种程度上是父母教化的结果。

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纯良。是时光带不走的民族气质。

640?wx_fmt=png

谈到男欢女爱,年青一代看年老一代,子女一代看父母一代,总爱说的一句话是:“你不懂。”

其实,自古至今,任何时代的爱情,都是狂热而坚韧的。

周家的三个孩子,都是长情的“恋爱脑”:老大周秉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爱上了“黑五类分子”的女儿,甚至为了爱情放弃推荐上大学的名额。

老二周蓉,把爱情当成信仰,不管不顾从省会跑到贵州的深山中。

老三周秉昆,一眼定终生,爱上了身世坎坷、拖家带口的郑娟,非她不娶。

剧中最诚实的地方,写出了在那个政治动荡的年代里,年轻人从言语到行动,对爱情的炽热追求和泼辣大胆。

640?wx_fmt=gif

这是爱情的魅力,也是人性的真实:

社会越动荡,人们越在恐慌中,紧紧攥住爱情,把它当成救赎。

反倒是盛世今日,人们物质富足,精神安逸,不再把爱情看成必须。

所谓倾城之恋,讲的就是人如浮萍时,把爱情当作救命栖木的投射。

640?wx_fmt=png

剧中,周家老大周秉义,爱上了省长的女儿。省长被打倒时,他不离不弃,和爱人生死相依。

省长平反后,他和爱人的感情没有问题,但两家人太大悬殊。

他家住在脏乱差的棚户区,岳父是省领导一把手,住在高干小区。

因为怕他家穷亲戚找上门,岳父岳母一度对他极其冷淡。这让他和妻子都很受伤。

“这里面,没有误解,只有差距。”

一句话,道尽了多少门不当户不对婚姻的苦衷:

不是一个圈子、一个阶层,处境、格局和站位,完全不一样。

同样一件事,理解、感受、表达和处理方法,完全不同。

这并不是“看得起”或“看不起”的问题,而是差距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640?wx_fmt=gif

门当户对,之所以有道理,就在于:

我们总是被异类吸引,但最终还是愿意和同类共生。

640?wx_fmt=png

剧中,有很多吵架的对手戏:

恋人之间吵架,夫妻之间吵架,父与子的吵架,母与女的吵架,兄弟姊妹之间的吵架,发小哥们之间的吵架……

每一场吵架,都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自然,那样地解恨,那样地让人泪流满面。

吵到激动之处,哥哥一脚踹倒了弟弟,父亲一巴掌打了儿子,母亲扇了女儿脸。

但吵完之后,内心深处的愧疚和爱,又让他们都不约而同选择坐下来,沟通,沟通,再沟通:

说出委屈,说出恐惧,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说出自己对对方的期待,说出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

然后,在眼泪和拥抱中,彼此搀扶走向前去。凡是能吵架的关系,其实都是有救的关系。

因为,愤怒和对抗,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吵架,是一种能量的互动。

但一直吵架,永远用争吵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不可取的。

因为,吵过之后,我们还要看见问题,习得改变,学会成长,用非暴力合作,给爱的人温柔和耐心。

这样,才能换来关系良性且长久的持续。

640?wx_fmt=png

知识青年下乡,文化大革命,高考制度恢复,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繁荣,网络科技到来......

《人世间》犹如一张画卷,讲述人间真情的同时,也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嬗变,以小切口的方式囊入其中,彰显出个体的厚重和质感。

个人的奋斗和家国的命运,休戚相关。在时代面前,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但这并不代表,个人的努力、善良、珍重和坚持没有意义。

那些跨越时代的宝贵财富,都是无形且珍贵的:

比如爱,比如希望,比如善良,比如真诚,比如永不放弃的坚持,还有小民大义的忠贞。

640?wx_fmt=gif

就像剧中主题歌儿唱的那样:

T002R90x90M000003UbE560Ml6gx.jpg

草木会发芽

孩子会长大

岁月的列车 

不为谁停下

命运的站台 

悲欢离合都是刹那

人像雪花一样 

飞很高又融化

世间的苦啊 

爱要离散雨要下

世间的甜啊 

走多远都记得回家

平凡的我们 

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

不管人世间多少沧桑变化

祝你踏过千重浪

能留在爱人的身旁

在妈妈老去的时光

听她把儿时慢慢讲

也祝你不忘少年样

也无惧那白发苍苍

我们啊像种子一样

一生向阳

在这片土壤

随万物生长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