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为什么说「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4258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为什么说「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 - 知乎

如下图,你能看到12个圆点像表盘一样排列着,那么,你能看出其中哪个的颜色与众不同吗?

只要不是色盲色弱,你一定会说是2点钟方向的那个——简直太明显了,别的都是绿的,就它是蓝的嘛。

然而非洲辛巴族(Himba)使用的语言里并没有哪个词汇能形容这种明亮的浅蓝色,于是,这个民族的原住民就完全看不出这个2点钟方向的圆有什么特殊的。

但是别着急怜悯辛巴族的原住民,他们的色觉没什么问题——你能看出来8点钟方向的那个圆也很特殊吗?

辛巴族的原住民就能!“8点钟方向的圆颜色特殊”对于他们,就像“2点钟方向的圆颜色特殊”对于我们,都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是的,辛巴族的语言里虽然没有描述浅蓝色的词汇,却有3个不同的词汇表示绿色,而他们描述颜色的词汇一共也只有5个。

图中,2点钟方向的圆的RGB是“37,193,233”,8点钟方向的圆的RGB是“98,193,5”,其它圆的RGB都是“83,187,15”。

你也许会好奇自然界中那么多蓝色的事物,他们的词汇里为什么没有“浅蓝色”——首先,这是一个沙漠民族,他们看到的浅蓝色,几乎就只有天空而已,不太需要一个专门的词汇。另一方面,颜色是连续的,不同语言里划分颜色的方案也不一样,辛巴族的语言里非常专注绿色,把绿色分得很详细,而蓝色只被当作一种挺深的绿色而已,并不是一种单独的颜色,这也让浅蓝色没有专门的词汇了。

更具体的,这个关于辛巴族颜色认知的实验由伦敦大学的Debi Roberso等人在2005年之前完成,实际流程要比这条圈复杂一些,感兴趣的同学请搜索“Color categories:Confirmation of the relativity hypothesis.”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语言里从来就没有某种颜色的词汇时,我们就可能真的觉察不到那个颜色——所以语言和认知,究竟是谁在影响谁呢?

当然,语言不可能先于认知,但是,语言已经存在之后,就不只是认知的影子,而会是认知的舞伴,彼此之间强烈地影响。

如果语言对意识的影响对相对“客观”的色觉都有如此强烈的影响,那么,当我们讨论抽象概念,讨论社会话题的时候,语言对意识的影响又该是何等的隐蔽又深刻呢?

当我们说“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时,仅仅是在诅咒那堵墙吗?

————更新线————我又读了遍原文,发现我原先的解读的确有偏颇。当地原住民与我们对色差的感知存在差异,这是事实,但原文中完全用语言差异来解释这种现象的逻辑链确实不严密。感谢评论区的质疑和讨论。祝大家新年快乐!

对外汉语本科,中国现当代研究生ing

现代语言学关于语言局限性的探究

1.语言的线条性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共识地再现立体的多维的世界。因而以语言作为思想媒介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思想和语言存在相同的局限,除非你用图像作为思考媒介,例如自闭症的孩子或者还没学会语言的孩童。倘若如此,你看到的你才能想到,这就意味着图像成为了你思考的限制,这限制比语言给的限制要更容易出现。

2.语言的概括性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充分地表达尽事物所包含的所有意蕴。语言所指称的食物不但在数量上少于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事物,而且它作为抽象概括的符号,并不能提供事物的具体形态,特别是当语言进入人类情感领悟的感觉世界就更无能为力。

3.语言功能的有限性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完全发挥交际与思维作用。

因而,以语言为思考媒介的思想必定要为语言的局限所制约。

希望您满意。

墨俱(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墨子CLUB创始人

确切的说,语言是思想边界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是主要部分,但不是全部,音乐、绘画、体育运动等至少也是一部分。

讨论一个宏大问题的时候,最难的往往是确定起点,如果没有起点的话,不管你有多少内容想要表达,最终还是无从谈起,对不对?例如你想从“本体”这个概念开始谈起,那么就需要解释“本体”是什么,为什么要把他作为起点?他之前就再没有别的东西吗?为什么不以他之前的那个东西作为起点……当我们开始回答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时,“本体”也就不是起点了。又例如我们从“时间”这个概念开始谈起,这样似乎会好一些,至少我们规避掉了“时间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因为“产生”需要以“时间”为前提,既然还没有时间,也就不会有“产生”这个概念,这看起来可能是一个最优的起点了吧?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回避那个“是什么”的问题,即时间是什么?于是我们又要援引“运动”的概念,并试图从人的“感性”、“知性”、“理性”的演化形成的过程来解释这一概念,于是他又不是起点了。

如果“本体”、“时间”这两个概念都无法作为起点,那么所有与他们相关的概念就更加无法作为起点了,对不对?一切“状态”的概念都与“本体”相关,一切“过程”的概念又都与“时间”相关,于是所有概念就都不能够作为起点了吧?

所以,我们只好在“概念之上”去寻找一个起点,好在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甚至更早当你的脑海中开始形成这个问题的同时其实就已经为这个问题规定了思考和沟通的工具,这个工具是什么呢?是语言,而不是音乐、绘画、电影或者行为艺术(例如拈花微笑这种通过行为传递信息的方式)等艺术形式的工具。而在语言之中,你选择了自然语言而非数学语言或机器语言这种更抽象的语言形式。在自然语言中,你选择了汉语而非英语、德语、法语这些外语。所以,汉语就是我们这次讨论的起点,有了这个起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运用汉语中的任何概念来构建一个模型用以抽象这个世界运行的本质。注意,这个起点不是我回答的起点,而是这个问题产生的起点,是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那一瞬间起就已经确定下来的,是你自己不自觉地选择了这个起点,与任何他人无关,当然也与我无关,我只不过是把他明示了出来而已。

确定了“汉语”这个起点之后,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当然是离开这个起点。如何离开这个起点呢?我们需要一个“方向”,没有方向我们就只能原地踏步,有了方向我们就可以迈出第一步,哪怕这个方向是错的,哪怕我们这一步迈错了都没关系,下一步还可以调整,最不济还可以回到起点重新迈出去,无论如何都要比一直原地踏步的好,对不对?

那么方向是什么呢?就是你的目的,问这个问题的目的,你为什么想要知道这个世界运行的本质?

最简单的目的就是满足“饮食男女”的需求,想要“金钱美女”或者叫“财富婚姻”,对不对?这种“想要”在汉语中就叫做“欲”,“饮食”是求生欲,“男女”是繁殖欲,人的这两种欲望与动物没有差别,都是生物演化的结果。其中生存欲完全是排他的,也就是只管自己,完全不顾他人死活,所以也叫“私欲”。繁殖欲就复杂一些,他的排他表现在基因层面,在择偶时还是彻彻底底的私欲,但到了养育后代时,他就把继承了自己基因的后代也当作了自己,于是出现了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后代的现象,这在动物界中也很常见,他是基因的私欲,但是就个人而言这个种私欲就不那么彻底了。

但是你会说,其实我并不是为了寻找“财富密码”,我只是单纯的“好奇”,这就是另一种欲望,我们叫他“求知欲”,表现出来的就是好奇心。这种欲望并没有排他性,我并不在乎别人知道我知道的,甚至我希望别人知道,那样我就可以向他学习。我知道了也想传递给别人,因为大家都进步了,就可以探索更大的未知,进一步满足好奇心。所以,这种欲望在人与人之间是相通的,我们叫他“通欲”。求知欲是动物向人类的过渡,动物有着“粗糙”的好奇心,例如他们遇到新鲜东西也可能去探索,但那只是浅尝辄止的,而人类的探索则要深入得多,我们会不停的追问,正如你提出的这个问题。

当然,如果再把好奇心抛开,有些人可能依然还是会问这个问题,他们已经并不是单纯的好奇答案,而是自己面对世界的纷繁复杂感觉眼花缭乱,这种杂乱无章让他们犯了“强迫症”,就像面对乱七八糟的书桌时无法安心工作,必欲清理之而后快,他们同样希望“清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把他们分门别类地装进一个结构清晰的框架从而使其变得简洁而优雅,让自己觉得“赏心悦目”。那么驱动他们的又是什么欲望呢?这种欲望叫做“美欲”,他当然也受到自然演化的影响,但是更多地则是人类文明这个混沌系统进化出来的一种最复杂的欲望,这种现象我们也叫他“涌现”,也就是复杂系统中出现了某种不同于系统任何组成部分的表现和机制,而这种机制无法用系统规则加以解释。追求这种欲望的能力我们称之为“价值理性能力”,这种能力做出的对“美”的判断我们称之为“价值判断”,而所有价值判断的整体我们称之为“价值观”,也就是“德”。“美欲”与“求知欲”类似,是一种不排他的欲望,比求知欲更进一步的是,人们更愿意将“美”主动地展示给他人,也更希望他人创造“美”以便自己欣赏,所以在这个领域内人与人之间完全没有竞争,因此他也是最彻底的“通欲”。

上面我们谈到了“生性知美”四种欲望,他们就是人类的四种最基本的欲望,所有欲望都是这几种欲望不同比例的混合。那么除了这四种基本欲望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欲望呢?没有了,从纯动物性的到纯人性的,从最自私的到最无私的,起码就程度而言,在这之外再没有更自私或者更无私的存在,因此这四种欲望的分类方式满足了不重叠、不遗漏、相均衡的分类标准,是一个优质分类。

现在我们的目的清晰了,满足“生性知美”四种欲望。欲望“能够”得到满足我们就感觉快慰,欲望“不能够”得到满足我们就感觉恐惧,恐惧和快慰正是我们所有情绪的两个基础,也就是说所有情绪都是这两种情绪不同比例的混合。于是,我们的目的又可以表达为“消除恐惧获得快慰”。这里面要注意“能够”两个字,所谓的“能够”并不是“现实”,而是“可能”,人类永远是面向未来的,我们并不会因为刚才吃饱了而开心多久,反而会为了明天能不能吃饱,明年能不能吃饱,这辈子能不能吃饱这些问题而持续恐惧。所以,我们恐惧的并不是欲望没有被满足这种确定性的现实,而是恐惧“欲望是否不能被满足”这种未来的不确定性。

那么如何才能消解这种恐惧呢?答案就是建立一个模型去预测未来,让未来尽可能地变得确定。而当未来变得“彻底确定”时,我们就彻底消除了恐惧。可问题也随之而来,当未来变得确定,我们变得“绝对安全”的同时也就变得“绝对的不自由”,这反而不能满足我们的“美欲”,毕竟我们还要追求“自由”,失去了自由,人类就变得与机器无异,这怎么可能会让我们觉得“美”呢?那么为了保持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是否应该停止预测未来呢,我们创造的一切知识是否就与我们的“美”背道而驰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希望被“某种存在”异化为机器,但是我们并不介意成为那个“某种存在”,也就是说当那个能够预知一切未来的“某种存在”是我们自己时,我们就成为了“宇宙”,我们即一切,我们之外再无存在,于是我们不会被任何存在所确定,但我们又可以通过预测一切使得所有欲望都必然的被满足,此时恐惧彻底被消除,达到极大快慰,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绝对自由”,而能够预测一切未来的那个宇宙模型在汉语里就叫做“道”。

于是我们的目标进一步清晰,那就是“绝对自由”。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个目标实在太过遥远,确切的说我们并不确定能够达到,或者干脆点说,我们有生之年一定达不到,于是他就从具体的目的变成了大体的方向,这种没有终点的人生观我们就叫他“方向主义”,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正是因为我们的终极目标无法达到,所以死与他比也算不得什么了。

既然只是一个大体方向,我们要如何确定自己走在这个方向上,而没有走错方向呢?答案叫做“学而时习”。我们所说的“人”,不是指某个人类个体,事实是,人类个体无法脱离人类整体而单独存在,或者说人类个体离开了人类文明就无法习得语言,离开了语言工具便无法进行哪怕稍微复杂一点的理性思考,更无法构建价值观,于是他也就不能被定义为“人”,只能是一种“有着人类基因的动物”。当然,这只是在说“现实”,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他当作动物对待,他仍然有“可能”在人类文明中通过“学习”获得语言能力,并开始理性思考,进而构建起价值观,只有到那时,他才应该被成为人。区分“现实”和“可能”是人类具备工具理性能力的标志之一,而能够自己确定那个“应该”才能说明他具备了价值理性能力。

人区别于动物的是理性能力,而人区别于机器的则是价值理性能力,价值理性能力的结果是价值观,因此我们可以说,人就是人的价值观。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价值理性去做出价值判断,并按照那个价值判断去做自己认为“应该”的事情,这就是人的“自由”所在。既然人拥有自由,那么每个人的价值就都是无穷大,所以,在“价值”层面,人人平等。

个人的自由来自于个人的价值观,而个人的价值观并不是孤立产生的,他必然是在人类文明的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上迭代而成的。个人从人类文明中获取给养的过程叫做“学”,在这个基础上自己进行的实践迭代则叫“习”,迭代形成的个人价值观还是通过“习”传递给他人,最终反作用于人类文明。所以,人类个体就是通过“学”与“习”这两个通道与他人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深深的连接为一体。

同时,因为“私欲”的存在,人与人必然存在这冲突,既然每个人都拥有“自由”,每个人的价值都是无穷大,那么如何划定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呢?回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仁”的标准,当然这只是消极的一面,做到这一点就足以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那么“仁”的积极的一面是什么呢?叫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但是,这就会产生“己之蜜糖,彼之砒霜”的问题,因此,后面还要加一个限制,叫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也就是只有当别人有了意愿,我们才能“立人”和“达人”。所以,仁者爱人,广泛的施恩于人,然后呢?“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鼓励他人超量的报恩,这叫做“义”,超出部分的恩又形成了新的施恩,于是人与人之间的恩情日深,整个文明进入“帕累托改进”,也就是一个决策使得至少一方受益,但没有任何一方受损,文明得到发展,人类个体之间也更紧密的分工协作,共同为建立那个可以预测一切未来的宇宙模型而努力,一起追求“绝对自由”。

在这个方向上我们还会遇到几个壁垒,首先就是感官,视听嗅味触,我们所有的输入全部来自于这些感官,这不只是说我们日常生活中获取的信息,而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获取的所有信息全部来自于感官,语言中所有概念的产生与演化就是基于这些信息的。但是感官可靠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怀疑的问题。

时间的单向性导致的“因果”壁垒,而我们的认知又过于的依赖“时间”这个概念,可“时间”究竟是什么?我们并不能直接的感觉“时间”,而是通过感觉“运动”从而间接的感觉“时间”,如此看来,运动是相对可靠的,而时间则并不那么可靠。而一旦时间不可靠,那么我们一切依赖于时间建立的描述“过程”的模型就都失去了根基。

如果概念和过程都缺少根基,那么形式逻辑、辩证法恐怕就都成了空中楼阁。另一方面,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又堵上了从公理系统自身证明的道路。最后,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为混沌系统建立解析模型。这三点,可谓是挡在我们前进路上的三座大山。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