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携手构建丹东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纺织业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51cto.com/article/69994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携手构建丹东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纺织业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
作者:张诚 2022-01-22 13:39:44
华为云在工业互联网上的演进,就是建立在对现代制造的思与行之上。华为正在以自身能力,携手行业伙伴,打造全场景化解决方案,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

  在国家“新基建”和智能制造等战略的推动下,传统制造业对工业互联网的热情越来越高,尤其是自疫情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意识到,工业互联网为精准调配生产、物资供需对接、远程设备管理等提供了便利。因此,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素。

 打破数据孤岛,破解行业发展难题

  丹东,坐落于鸭绿江畔,拥有雄厚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丹东就已经拥有化纤、棉、毛、丝绸等多门类产品,形成了由棉纺、织造、印染、服装行业构成的完整生产体系,纺织服装产业也成为丹东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早期的纺织服务产业,大都按照来料加工生产的模式运作,属于典型的传统制造型行业,数字化程度较低。虽然一部分企业为了更加方便的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建立了自己的生产经营系统,但是由于选用了不同的软件供应商,致使数据异构不标准,面料贸易商与印染生产商之间相互难以协同连接:打样、下单、坯布进仓、生产进度、成品发货五个核心环节的数据无法实现共享,难以完成线上线下的生产协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严重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a6f712048c8975e425d54622b827ef3769273b.jpg

  近年来,在全球消费需求多元化、快时尚强势崛起的背景下,纺织行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然发生改变,传统的大批量制造模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个性化定制生产的服务制造模式正成为新业态。在此态势下,需求端的不断改革,势必让供给侧承压,逼迫着纺织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f4b96f5701d2d0242b79023c15426d253c78f1.jpg

  作为丹东纺织服装业的龙头企业,丹东华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洋纺织)下设梭织服装厂、针织印染厂、针织服装厂、绣花厂、毛衫厂,是一家集服装设计、服装制作、服装面料、绣花、印染、羊毛衫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产品出口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年创汇6000万美元,入选2021年度丹东市“专精特新”企业,在丹东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华洋纺织面临着利润率不高、创新性不强、人才支撑不足、要素成本上升、产业链延伸受阻等挑战,进行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改革成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为此,华洋纺织急需一个中立平台,对纺织软件提供商进行撮合,使其成为供应链之间的协同工具,连接面料贸易商与印染生产商之间:打样、下单、坯布进仓、生产进度、成品发货五个核心环节,完成线上线下的生产协同,打通数据,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为此,华洋纺织积极协调,快速推动,并联合省纺织服装协会和本地一批优势企业,依托华为在云服务、工业大数据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建设了丹东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

 携手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丹东纺织业成功转型

  众所周知,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加速器。通过搭建网络化、数字化平台,将管理对象、业务流程、产品质量把控、市场需求等信息通过网络采集数据并加以比对分析,既能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减少资源损耗。丹东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既是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

  丹东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华为(丹东)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技术和团队优势,联合省纺织服装协会,聚集华洋纺织、环思科技等一批本地优势企业,共同打造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该平台以提升丹东服装产业整体供应链竞争力为主要目的,以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为基础建设,以平台运营为落地保障,由华为云基础设施、边缘系统、APP应用、决策分析等功能组成。首先,平台通过与外部品牌、电商连接进行业务合作、订单获取,提供了供应链能力以及高效供应链管理工具;其次,平台能够与本地服装加工企业连接进行订单分发,具备供应链网络管理的能力,提供了业务拓展机会以及生产经营模式转型,提高了供应链响应效率与生产制造效益;最后,借助与当地、外区域面料商的连接,为平台内加工企业提供了面料资源,提高了面料选择与交易效率。

  丹东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支持对数据进行抽取和清洗,形成销售分析、生产分析的管理看板,为营销管理提供了及时的决策支持。对于边缘端较复杂的现场业务,还能够通过ERP和MES提供接口的方式同步处理数据,不但支持硬件通过IoT平台直接上传硬件数据功能,还支持通过边缘MES处理后再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真正实现了数据的聚集,为发挥数据价值夯实了基础。

  丹东服装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在开拓更多市场需求的同时,为供应链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空间。此外,除供应链业务以外,平台还为当地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咨询以及解决方案。通过经济测算,平台在正式的运营过程中能够保持良性循环、健康发展,通过前面的第一年利润测算,以及每年接入企业约2-3倍以上的增速。

e23320453bc2ab447f1586cc885c5e2270a17e.jpg

  对于华洋纺织而言,通过牵头建立丹东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强化了与本地纺织企业的协作能力,为工业互联网基础较好的企业提供先进技术,提高企业云化率,提升企业在生产全流程中的数字化管理水平。此外,还为有一定工业互联网基础的企业,鼓励其加大设备数字化改造力度,在员工管理方面初步实现信息化,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同时,通过丹东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面向企业内部生产数字化管控、仓储物流管理,供应链协同管理等场景,为产业内的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以及产业聚集集群,提供了数字化方案与能力,打通了产业上下游,实现了用户在线,业务在线,产能在线,使得丹东服装产业带在国内服装生产加工订单的承接能力以及响应能力大幅得到提升,在巩固供应链加工优势之下,进一步推动了对当地服装产业的进一步投资,以核心能力带动了其他产业能力的提升。

 以全场景解决方案,赋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工业互联网是以降本提质增效为最终目标,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凭借过去30多年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积累和制造方面的能力,以及企业客户的服务能力,华为打造了华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聚焦三方面构建能力:华为云工业智能体、联接管理平台和工业应用平台,以“云+AI+联接”赋能工业互联网建设。

  近年来,华为云致力于将自己的工业互联网能力落地在不同的企业之中,助力企业产业信息化升级。丹东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既是纺织服装行业的优秀案例,大幅推动了丹东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

  实际上,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上,华为还联合行业伙伴和行业Know-How,提供了工业全场景的解决方案。目前在石油、化纤、石化、钢铁、煤焦化、电子装备、汽车制造、电动车制造等多个领域,华为云已经拥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可以说,华为云在工业互联网上的演进,就是建立在对现代制造的思与行之上。华为正在以自身能力,携手行业伙伴,打造全场景化解决方案,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

责任编辑:张诚
zanpc.bd208a1.png zanpchover.fdd60ba.png
weixin.23cd8b3.png 分享到微信
weibo.16d6b4f.png 分享到微博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