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眼见为实的产品设计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beforweb.com/node/85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眼见为实的产品设计

倒是个秋天味道十足的周末,除了没有遍地的落叶。说起来也是常年被上海的气候折磨到失去了一些底线,仅仅因为气温伴随着一轮所谓的冷空气而降至最高31度,便几乎要大呼小叫到“好凉快,的确舒适又怡人”,而转眼看看北京、天津的下周天气预报,才略为尴尬的忆起自己在最初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所熟悉的“夏末秋初”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

所谓入乡随俗,入了也有十多年,可以真切自然的随起来的却少之又少(什么么,分明是越来越少),对于“气候”这种既然生存就永远无法脱离干系的基本要素都要几年如一日的在几乎每个周末絮絮叨叨的抱怨一番(有些看上去只是中性的描绘,但抽象到本质也无非是“什么么,又湿又晒的鬼天气呢”一类),我也着实应该认真反省才是。然而说起来,追溯至十到十五年前,无论考取上海的院校,还是全家搬迁并落户,究其根本还是有着“实现爸妈叶落归根的夙愿”这个层面的原因;至于自我的角度,则并不能看到什么实际的动机,或是曾经有,而如今忘却了也未可知。总之整件事仿佛一场误会,时至今日无论对于双亲还是自己都更显尴尬。

本不属于这里,本不属于沪上文化所孕育出的任何生存与价值体系。而严格讲来对于“究竟属于哪里”这样的问题也难以回答,若如今得以回归北方城市,便当真可以释然与安心么?也未可知 - 简直一副归属感尽失的样子。唯一可以勉强确认的是在人生最为纯真的阶段所结识的一票故友还真真切切的生活在京津区域,若自己得以叶落归根,则至少不会形同如今这般孤独。

是的,孤独就是孤独,故作无畏的否认和回避这两个字并不会让人生显得更强大更洒脱。

然而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前面用到“入乡随俗”这个词,色彩上略为不当。对于多数异乡人而言,来到上海这座城市,怕是要改称“入城随雅”才好。所以道理上讲确实没什么好抱怨,毕竟是寄身于如此流光溢彩、绚烂多姿的所在,有机会经历这里的林林总总便已然是造化了罢。

作为卑微的异乡人,通常会在这种尴尬的感恩的同时,极为渴望拥有一个具有真实暖意的家可以安心与栖身。这样的一个家甚至与“故乡”或是“异乡”无关。

今天说到这些,怕是有些认真的过了头。实际只因前面听到一位算不上朋友的朋友偶然谈起家乡和老友的事情,看到眼光里那种微微开心起来却很快暗淡下去的神色,便也略作共情,放任意识自流而已。

那么说正经的。中断一次吧,持续了几个月的VR话题,暂时回归到“传统”UX相关领域,来自Julie Zhuo的新文,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Use。之前仅仅将译文片段发到朋友圈,就有朋友留言“女神的新文儿”,一点不假。瞧这京腔,简直能让我着迷。下面进入译文。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和伙伴们在旧金山的一幢loft里住了一阵子。

我们一共住过两个房间,房型大体相似,面积都在1000平方英尺左右,落地窗,光照充足;自带厨房,工业风格的楼梯直通开放式的卧室,门是中空的,开开关关的动静有些恼人。

区别在于,其中一个房间的楼层较高,而另一间位于底层。两个房间都有各自的室外活动区域:底层的房间自带庭院,而楼层较高的房间离楼顶的天台很近。

我们一开始住在楼层较高的那间房,天台的样子大致可以参考下面这张照片。我们第一次上来的时候有些小激动,桌椅一应俱全,景观很棒,大家可以喝喝香槟,玩玩桌游或是看看书。

接下来,我们换到了底层的房间。下面的照片依然只是用来参考,你可以了解到庭院大致的样子,不过我们的那个没有草坪;面积到是不小,足够摆放沙发和遮阳伞,周围有一些盆栽,还有一个烤肉架。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想,这两套房使用起来的感觉应该差不多,毕竟一间离天台很近,而另一间则直通庭院,都还不错的样子。

但实际上,我们去天台的次数用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而住在底层房间的那段日子里(基本与住在上层房间的时间相同),我们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到庭院里休息娱乐。

这件事着实让我思考了很久。

我的结论是,无论在我们住的loft那里,还是任何其他地方,天台的使用率都不会超过庭院,即便前者装修的再美观、设施再齐全。

我们住在底层房间的日子里,向窗外瞥一眼便可以看到庭院 - 每天二十次、五十次甚至上百次的看到那些令人感到舒适的沙发和遮阳伞 - 它们就那么自然的摆在眼前。我们甚至会有的没的找些借口到庭院里享受一下好天气,抱着笔记本做做事情,大家一起聊天或是烧烤一类。

而住在上层房间的时候,我们并不能直接看到天台。当然,从距离上来说并不远,爬半分钟楼梯便可到达,但问题就在于它不在眼前 - 你必须首先想起天台的存在,然后再决定上去那里 - 即便离的再近,你也只会在意向足够强的情况下才会去做,就像拜访邻居或是去街边的公园那样。当然,如果我们需要邀请朋友过来,希望给他们留下不错的印象,那么还是会带他们到天台去的,但那些桌椅或景观也很难再让人感到欣喜,我们甚至逐渐忽略了它们的存在,所以这个地方的利用率变得越来越低。

在设计产品界面的时候,我总会想到庭院和天台的事情。

作为设计师,我们总会为极简的、充盈着空白空间的事物所着迷,我们乐于将内容和功能塞到界面的边角或缝隙后面 - 藏在什么菜单当中或是抽屉式的导航面板里,而用户必须通过手势或是点击一个什么按钮才能看到它们。

我们似乎总是有着充足的理由,譬如“人们一旦学会使用,就不会忘记了”,甚至“无论我们将这些功能放在什么地方,人们终归可以访问的到,有什么可担心的”一类。

只是我们在太多的时候忽视了“默认可见”的重要性。

曾几何时,Facebook还在app里使用着汉堡包菜单的模式 - 也就是左上角的那个三道杠图标 - 点击之后,整个导航面板会从左侧滑出,你可以在这里访问到各种功能;收起时不会占用任何空间,整洁而简约(为了保持一致,桌面端的页面也采用了这种模式)。我们甚至将这种模式推广到了整个业界,如今你还能在很多app甚至是网站当中看到它。

然而不幸的是,汉堡包菜单在本质上就是天台一般的存在。你只有在想到“我需要导航到X功能”的时候才会去点击菜单图标,除此之外,便真是眼不见为净了。

最终,我们通过回归tab栏的方式,将“天台”改造为“庭院”。纵使这样会向界面中添加更多的元素,但在功能可见性和导航便捷性上,tab栏远远优于将一切隐藏在背后的汉堡包菜单 - 用户始终可以“瞥到”这些常用功能,操作起来也更为轻松 - 相比于“简约”,这对于我们和用户来说更为重要。

归纳起来,对于产品界面设计来说,涉及到“天台还是庭院”这个问题的场景大致会有以下这些:

  • 内容入口:我们在设计新功能时,往往会聚焦在当前的需求范围内,直接入手这个功能本身的原型制作,探索其工作方式。这有些像是在没有弄清“这是庭院还是天台”的情况下盲目的设计室外空间。首先想一想人们应该经由怎样的入口到达这里,这个问题比从一开始就纠结于功能内的设计方式要更优先、更重要。
  • 菜单:将功能放置在默认不可见的菜单里,隐藏掉,表面看来一片整洁 - 设计师们在面对这样的诱惑时,通常会假设人们一旦有需要便可以毫不费力的找到这些功能。实际上,多数用户难以做到这一点,除非你将常用功能显性的摆在他们面前。即便你一开始就引导用户发现了隐性的功能,要让他们准确的记住并最终建立操作直觉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某个功能对于大多数用户非常重要,那么就将其显性的呈现出来,不要出于自己的简约嗜好而耍小聪明;如果这个功能并非那么重要,那么可以考虑将其与同级别的功能一并隐藏到次要位置,降低复杂度及相应的认知负荷。
  • 默认选项:在难以抉择默认呈现怎样的内容时,我们很容易妥协于“随便展示一个选项,其余的收起,让用户根据需要自己去查看好了”。但是要知道,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用户会接受产品提供的默认选项,而忽略掉默认不可见的信息。作为产品设计者,你有责任制定最优的默认选项(不提供任何默认选项的做法则更糟,你会流失掉那些根本不会去做出任何选择的用户)。
  • 情境化:当人们正在执行功能或阅读内容的时候,可以试着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类似的信息。正在看关于奥运会的文章?你可能会对更多奥运会赛事的报道感兴趣;对这张中世纪风格的卫生间照片有兴趣?不妨看看这些关于家装的内容;正在给邮件标星?别忘记那些你曾经标注过的其他事务,或许它们是你现在需要立刻办理的。将原本不可见的信息情境化的呈现给用户,这是重要的体验设计范式之一。
  • 信息渠道:现有信息渠道的优势在于人们早已熟知它的存在。譬如,我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发了一篇文章,这就是“天台”行为;而在Medium、Facebook或Twitter一类社交平台上发布,则属于“庭院”行为。这个概念适用于任何有可能创建用户内容的产品。在设计产品时,不妨问问自己:真的需要重新创建一种信息渠道吗?充分利用现有平台是否有可能更高效的帮助用户完成任务并实现产品目标?

记住,如果你希望某个重要的东西被用户看到、用到,那么很简单 - 把它放在用户一定看得到的地方,别让他们去找

彩蛋 from C7210

种彩蛋时间。可曾想过为什么要用“种”这个字眼?并没有认真想过,感到是类似将什么东西埋在某个地点的行为,便一律称之为“种”。

日复一日,早晚爵士,日间匪帮说唱的音乐模式已经固化了起来。今天尝试在跑步时循环Tupac与Ice Cube,效果奇佳,跑出了从未有过的速度并坚持了一小时,虽然想必对于真正的跑步锻炼者而言仍是微不足道的。

Me Against The World,Tupac:

I know it seem hard sometimes, but uh...
Remember one thing
Through every dark night
There's a bright day after that
So no matter how hard it get
Stick ya chest out
Keep ya head up
And handle it

你可知这歌简直让我入了迷。

该让部长露一面了。起初还对一张张唱片怕的不要不要的,熟悉之后便也肆无忌惮起来,这般大模大样的一屁股坐在John Coltrane的脸上卖萌不止:

公司健身房门口的墙画也是有点魔性,鹅的眼神也似有若无的有些空灵,但总的来说还是很棒的一幅画:

出售着宫保鸡丁蛋包饭的咖喱风味餐厅,装修风格或多或少有些不伦不类,牵强的混搭着一些美式元素,右下角的牌子上分明写着“抱歉诶,我们关门大吉了”:

提供冰啤酒的招牌也是完完全全的扯谎;老板当真不懂英语不成?

村上接力进行到了第十八本,封面着实可爱:

而大桥步女士笔下的村上春树在形状方面与我简直一般不二:

好了,本周便是这样;不妨在凉快的夜晚趁着微醺尽早睡去。下次见,各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