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我这艰难的五年移民之路(加拿大)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ack-liu.com/post-2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我这艰难的五年移民之路(加拿大)

Jack Liu 27/Mar/11 阅读(58,039) 评论(4)

  “所有的日子,让所有的日子都来吧,像缨络一样编织未来”,和我同时代的人也许会记得“青春之歌”里的这句台词,那部曾在我的中学礼堂拍射的影片也曾让我如此憧憬过未来。然而当我离开故土,“暂别”我亲爱的丈夫和孩子,只身一人在异国他乡跌跌撞撞的时候,我意识到,对像缨络一样编织的日子,也像是蚕丝,一丝丝一层层为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织起了茧。

(一)转行

  四月的上海已经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只是2000年的那个春天,对我有些不寻常,我将要离开我生活成长了30年的这座城市,离开我的故友亲朋,奔向一个未知的未来。

  四月的加东一如既往的平静,并不以我这个陌生游子的到来而显出任何不同寻常之处,天空不紧不慢的飘着淅淅沥沥的雪,高速公路上奔跑的车流毫不在意这冬季最后的留恋,经过长达5个月的风雪的洗礼,这飘扬的小雪,只能是告知人们春天将义无反顾的光临这片富饶的土地。

  从小在江南长大的我,对雪有着特殊的喜好,这四月的雪让我觉得新奇,多伦多高速公路上高速奔驰的车流,让我觉得是如此壮观,宽宽的来回八车道的道路,一条红色的车灯,一条黄色的车灯,沿着道路的走势蜿蜒流淌,我恍如梦境。

  新奇和兴奋并没有持续很久,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我没有朋友,没有亲戚,连唯一的一个朋友的朋友,也在离我200公里远的另一个城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打起精神来安排好我的生活,努力工作,为了女儿和先生的将来做准备。于是我买了月票和中文报纸,每天早出晚归,找房子,找工作,去图书馆上网,向所有我能遇到的人打听情况,我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精力,就像是穿上了红舞鞋,不停地奔忙。

  在登陆的第一个星期,办完了所有需要的证件,开了银行账号,并拿到了初级驾照。接着,登记ESL,上就业辅导班,修改简历,在对自己的情况作了初步的分析后,就开始投递简历,两个月里,我投了200多份和我专业相关的简历,从绘图员到工程师,从建筑公司到设计事务所。在此同时,我参阅了很多有关面试的录像和书籍,根据要找的工作,归纳了20多个面试最常见的问题,准备了不同的面试提纲,所有的回答都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所面试的工作可能的要求来作答(这样一来,由于说的都是自己的真实的事情,在面试中表现就会比较自然,即便是在刚开始时,英文的表达有些不妥,但面试你的人决不会认为你在说谎。同时,我也列出了面试注意清单,用于面试的前一晚浏览一遍,就能忙而不乱。我的这些功课在我到加拿大第一年JOB HUNGING中,起了很大的作用。)200份简历,我拿到了一个面试,对方是个欧洲的老移民,注册工程师,我坐了灰狗去面试,结果当然是不幸运。在此同时,我还尝试了打工,在多伦多湖边的一个礼品店的卖太阳眼镜。打工毕竟辛苦,我一心想要找一份能在办公室工作的活。

  在找房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当时在新移民中的名人-王又新,他的移民日记在网上广为流传,记得当时,当他听说我是学工程的,他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完蛋了”,同时,他连想都不想就说,“上海人,脑筋活法点,转行啊,我太太是学医的,她都转行了,很多人都转行学电脑,找到工作,生活得很好。”不仅是他,我所接触到的每个人,网上的每个故事都在讲述转行而后生的事实,于是到处出现的电脑学校的广告终于在我到达这座城市的第五天,把我带到了DOWNTOWN 的一所中国人开的电脑学校。现在想来我当时实在是头脑简单,但是,不甘心打工,一心想证明自己的我,在当时,也许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也曾经想过去大学深造,拿个学位,这对大多数从国内来的移民来说,是个正道。可是,当我意识到我银行账号里的钱在短短2个月里就消失了一半,我知道,我不可能在现实条件下去走那调正道。我不断地问自己:“如果别人能行,我为什么不行?”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博一次。

  专业,似乎也是留存于我们思维中的一个茧,毕竟那是我们大学四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努力和梦想,但如果,我们的专业竟不能成为我们谋生的工具,那么专业对于我们来说又有何意义?如果抱之不舍,其不如蚕茧裹身?(写到这里,我要声明,并非蛊惑大家都去转行,只是觉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来权衡,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未免不是出路。很多前辈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我只是又一个后继者而已。)我撕破了我的第一个茧。

  转行毕竟不是一条平坦的路,刚开始上学的时候,我捧着厚厚的英文JAVA编程,花2分钟读一行字,10分钟读一段,回过头,什么都没看懂。我有时竟弄不明白,是英文看不懂,还是不理解电脑术语或是理论。好在我还会自我安慰,英文不懂—我就是个外国人嘛,大不了多查字典;技术不懂—我确实是个菜鸟,不耻下问,苯鸟勤飞。这样的日子过了大约有三个月,每天早上7点起床开始啃书,中午休息一小时起来继续,为了减少干扰,我把自己锁在洗手间(当时是合租的房子)继续傻读到一点。当时很多人学了初级JAVA之后,马上就专攻ADVANCED JAVA, 而我应为上课时曾听到老师又讲,很多大公司在找人的时候还是很看重证书之类能衡量你的水平的东西,于是我决定去考SUN CERTIFIED JAVA PROGRAMMER证书,我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我要证明自己,那个这不就是一个有凭有据的证明吗?三个月之后,我顺利的一次就通过了考试,当我看到成绩报告的时候,我发现我真的人都软了,三个月,这辈子从来没有这么用功过,我是把我全部的希望,都注入了那本JAVA PROGREMMING了。

  然而,我的最初判断没有错,当时IT业已经到了高潮的尾声,找人的公司要求越来越高,市面上什么样的简历都有,可是有些一面试就能发现问题,所以很多公司在筛选简历时都会看看有没有证书或实际工作经验,我的证书成了我得到面试的敲门砖。于是,我又开始了我找工作的旅程,为了早日上班,我同时发放两份简历,一份是秘书工作,一份是电脑。在九月份,我在一家建筑公司找到了多伦多分部秘书的工作,在十一月底,我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电脑专业工作。

  十二月二日,我到曾经打工的礼品店的对面的大楼里上班,开始我短暂的IT生涯。十四个月后,我工作的那家通讯公司,在911之后,受通讯业不景气的影响,先后裁员700多,我也有幸下岗,做回我的无业游民。

(二)彷徨

  无业的彷徨在我失业之后持续了很久。

  开始的日子还好过,有公司的遣散费和失业金可拿,我还梦想着找回电脑行业的工作,经过一年多,我已经很喜欢,也对自己从事这一行很有信心。于是我出于兴趣和经验考虑,花了2个多月又考了SUN UNIX系统管理员的证书,并想继续考数据库管理员的证书。同时,我还去考了TOFEL为申请上学做准备。可惜,当时我的TOFEL成绩不够好,而且当时由于就业困难,很多人都去上学,无形中也使竞争加剧了。经历了几个月的学习,发现马上找到工作很有些难度,就在这时,有个老朋友想去美国做生意,邀我一起做,能去美国转转,同时也不耽误学习和找工作,觉得也不错,就帮他一起做起来。

1 2
如果你认为我做的这些对你来说是有价值的,并希望我做得更多,以资鼓励将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点此捐赠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