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顾老侨居新西兰随笔(二): 生态环境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ack-liu.com/post-7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顾老侨居新西兰随笔(二): 生态环境

Jack Liu 12/Aug/11 阅读(17,723) 评论(0)

第二篇 蓝天白云之乡 ——谈新西兰的产业结构与环境保护

  在新西兰住久了,许多人包括洋人和华人都会问我们同一个问题: 你们喜欢新西兰吗?那么喜欢它什么?我们始终如一地回答:新西兰的环境好,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绿树青草,鲜花飘香,气候宜人。

  新西兰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在澳大利亚的东边,由南岛和北岛两大岛屿以及一些小岛屿组成,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三个浙江省的大小,但人口只有428万(2008年9月的统计),平均每平方公里祗养育着16人。最早移居新西兰的是毛利人,他们是在14世纪第一批移居新西兰的波利尼西亚人。毛利人把新西兰称为A0TEAROA,意为“白云朵朵的绿地”。这就是说新西兰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新西兰的产业组成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现在新西兰被认为是世界上少有的净土之一,有“世外桃源”之称。我认为新西兰至今没有被现代化进程所污染,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净土,这得力于新西兰产业结构的组成,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受现代化工业所污染。新西兰是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畜牧业产品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总产值的50%,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占世界第一位。再就是海洋渔业和林业也是新西兰的主要产业。海产品年产量50万吨,主要用于出口,因海洋基本上未受污染,而且海产品都是自然生长,因而新西兰的海产品也为国际市场所青睐。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29%,总资源有810万公顷,其中天然林有630万公顷,人造林有180万公顷,出口原木,圆木,木浆及木板。水果是林业的大宗产品,出产苹果,生梨,柑橘等温带水果。从中国引种的猕猴桃,经过品种改良,称为“KIWI FRUIT”(译名为奇异果),成为新西兰的特产水果,现培养出黄肉,扁绿肉和圆绿肉三大品种,大量出口,颇受世界各国欢迎。

  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组成的新西兰第一产业,成为新西兰的经济命脉。第二产业,都是依附于第一产业,如乳制品工业,葡萄酒酿造工业,纸浆,造纸和木材加工工业,以及食品加工工业等。电力能源80%是水力发电,还有地热发电和风力发电,火力发电只占很小一部分。全国几乎没有冶炼工业,机械制造行业也是为进口设备和日用品修理服务。铁钉,缝衣针都得进口.再就是为基本产业服务的金融业,进出口贸易,商业,通信邮电等第三产业。由于生态环境好,自然风景优美,加上属于英语体系国家,所以无烟工业如旅游业,海外留学生等行业也是新西兰的一大收入,旅游业占总收入的10%,仅次于乳制品行业成为新西兰第二大创汇产业。海外留学生产业每年也有五亿纽币的创汇收入。这些产业组成的新西兰的经济实体,几乎没有黑色的烟雾,使空气清新,也没有很多的工业废水,使河水清澈。总之,这种产业组成,保障了新西兰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这种产业结构,对于人口密集的中国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只有对某些具有特别条件的地区,也许可以作为参考。

新西兰居民很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西兰全国被森林和青草覆盖着。农牧业中耕植粮食蔬菜的农场为数不多,粮食中大米是进口的,麦子也有相当部分是进口的,蔬菜大部分自给,也有小量进口补充谈季。由于农场不多,因耕作需要裸露的土地也不多。畜牧场都用栅栏分割成小块,虽然全国牧养着5000万头以上的羊群(最多时7000万头),但由于实行轮流放牧,所以草场保护得非常好。

  居民的住房80%是Garden House(花园房子),每幢住宅占地在500--1000平方米左右,有较多的空地可以绿化,因而家家户户绿树成荫,青草盖地,四季花香。所有的城镇,都是名符其实的“花园城市”。每天特别是休假日,整天可以听到隆隆的割草机声,不论是私家的草地还是公共的绿地,每隔一,二个星期都要修剪一次,修树割草的服务行业也很发达。所以公共绿化和私家绿化都保养得很好。使我们十分感动的是在城镇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所有空地都被青草覆盖,大树树荫下不能长草的地方,裸土则用碎块树皮覆盖。建筑工地不论大小,规定在完工之后,都要在裸露的土地上种上草子,没几天青草又都长上了。所以我们在新西兰从来没有见到过尘土飞扬。居屋的灰尘也很少,玻璃上的积灰也不多见,要有也是白色的灰尘。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得井井有条。垃圾分成三类:一类是肉类骨皮瓜果菜皮等有机生活垃圾,每只60立升的塑料袋垃圾收费约纽币2元,由政府环保部门(也有不少私营小企业从事垃圾收费收集)每星期收集一次。二类是塑料玻璃和金属瓶罐,居民都自动将这些废瓶罐清洗干净,放在政府免费发放给居民的塑料桶内,由政府的环卫部门每二星期免费收集一次。三类是废纸,居民将废纸集中整理成捆,由废纸回收部门每二星期免费收集一次。

  重视公共卫生都已成为居民的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丢弃废品垃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能做到(做不到的是有些他国来的新移民,他们在原来的国家养成的习惯不容易改掉)。所以在道路和公共场所,以及海滩等几乎见不到垃圾。道路上也会有些被大风刮下的枯枝黄叶,也由环卫部门定期清扫。新西兰居民爱好养育宠物,宠物狗比人还要多。每天出行遛狗成为许多居民的必修课,他们在外出时都会带着塑料袋(当然也有些年轻人会例外),狗随地拉上的狗屎,居民都会自动收拾起来带回家中处理。

新西兰生态环境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同任何现代人居住的地方一样,即使像新西兰这样的净土,难免也有一些现代化所产生的不尽人意之处。废气和噪声的污染。新西兰全国有二百多万辆汽车,每户平均有二辆多,而且集中在城市里。新西兰人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有汽车,出行都开汽车,乘公共汽车的人很少,更不用说步行了,所以私人汽车的使用率很高,汽车排放的尾气也多,同样污染着这块净土。加上新西兰都是丘陵地带,道路崎岖,为了增加上下坡的附着力,道路路面都是用粗碎石铺成,车辆行驶时发出的噪声很大,也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污染源。我们有个朋友,买了一幢很高级的住宅,主卧室临街,晚上汽车的噪声使得他们无法入睡,只得放弃主卧室而睡在不临街的偏房。这个例子也证明汽车噪音已是城市的污染源。但新西兰也有一个好习惯,驾驶汽车时很少按喇叭,路上能听到只有救护车,救火车,警车,工程急救车之类的特种车辆发出呜呜声,听不到其他车辆的喇叭声。

  即使是农村,由于全国嗣养着大批羊群,牛群和其他各种牲畜,每天排放的大量粪便,也是产生二氧化碳的源头之一,新西兰政府曾提出要征收牲畜放屁税,以用于改善这个方面的环境,但遭到农牧民的反对而作罢。在部分居民中还保留用燃烧木柴取暖的习惯,每到冬天,也有不少排放的木柴烟雾,空气中飘浮着焦臭的树木烟味,不过这类取暖方式正在逐渐减少。还有BBQ的烟味,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污染。新西兰人喜欢用BBQ烤肉,火直接烧肉,既有肉的香味也有肉被烧的焦臭味,同时也会产生致癌物质。

  另外在自然生态环境下,也会产生一些危害人畜的生物的存在。2009年冬天,有些狗到过海滩之后就莫明奇妙地死亡。经过勘查检验,是一种有毒的蛞蝓污染海滩,人畜如误食这些毒蛞蝓会中毒死亡。新西兰地处南半球,接近南极大陆,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就在新西兰上空,紫外线的照射非常强烈。据专家研究,在夏天,人若在烈日下暴晒15分钟以上,患皮肤癌的机率会增高,所以新西兰是皮肤癌的高发国家,我女儿的婆婆就死于皮肤癌。新西兰政府不断劝告居民,出门要檫防晒霜,载太阳帽,穿长袖衣服,以防护皮肤不受阳光灼伤和生皮肤癌。

——外公外婆 2009年10月1日

[转载来源: 新浪博客 博主: 外公外婆]

如果你认为我做的这些对你来说是有价值的,并希望我做得更多,以资鼓励将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点此捐赠
blog-75.png
扫描二维码 手机查看本文
继续浏览有关 移民故事 的文章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