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次澄清:数据分析思维五大误区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yunying.org/seo/dataanalysis/24229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一次澄清:数据分析思维五大误区_爱运营

很多同学在问:数据分析有没有标准思路,有没有分析思维模式。答案当然是:有。但绝不是大家日常在公众号看到的各种炫酷名字。什么SOWT,PEST,二八法、切割法、多维法、业务法……这些名字炫酷有余,可解决真实商业问题的时候没一个靠谱的。今天我们正本清源,一次性跟大家解释清楚:哪些数据思维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数据分析思维是4P,4C,SWOT,PEST,五力模型……

澄清:这些太过宏观,完全没法具体分析。

这些概念是营销学、战略管理、产业经济等等课程的理论模型。在真实企业中,往往是一组人干的人,不是某一个人干的事。比如营销讲4P,在真实企业中,如果是传统企业,至少有一个营销总监管着营销部门,下边分为:产品管理、市场推广、品牌宣传、会员中心、促销活动、公关联盟等多个小组。如果是互联网公司,往往新客户获取由市场做,老客户维护由运营做。在运营里,又有用户运营、产品运营、活动运营、社群运营、新媒体运营、渠道运营、商品运营……

每个部门的负责内容、工作流程、数据来源、考核KPI都不一样。不结合具体工作具体分析,而是洋洋洒洒写4P,每个P写了一堆东西,结果就是完全不具体,不知道给谁看,看了有什么用。那感觉,就像我们看大学生写的课后作业《腾讯发展的十大成功要点》一样

(~ ̄▽ ̄)~

优化策略:在企业里工作,要解决真实商业场景的真实问题,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做分析前,搞清楚我们是在服务:

XX企业(行业、商业模式、发展阶段)

XX部门(销售、市场、运营、供应链、风控……)

XX小组(品牌、产品、活动、会员、公关、广告……)

XX问题(我不知道目前情况,我们发现了XX问题,我们有XX困惑……)

这样才能真正做出有商业价值,而不是自娱自乐的东西来

误区二:数据分析思维是用户留存、用户画像……

澄清:这些是具体的指标,是分析的素材,不是结果

如果把题目完整,其实应该还有用户拉新、用户促活、用户留存、用户转化、用户推荐、用户画像……你看,这就是用户运营这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吗。对应在数据上的,是一个具体的指标,比如:

  • 用户拉新(用户来源渠道、新用户数、拉新转化率、拉新漏斗、拉新质量)

  • 用户促活(用户活跃率、活跃用户质量、各层级用户活跃率)

  • 用户留存(次日、3日、7日、30日、季度、年度留存率;留存用户数)

  • 用户转化(转化率、转化行为、转化MOT、首次、二次、多次消费,RFM)

  • 用户推荐(参与率,有推荐行为人数、人均推荐人数、推荐质量)

  • 用户画像(以上所有指标+用户基础信息+用户设备信息)

然而,单单列出这些指标,并没有达到“分析”的目的哦。比如用户留存,有的把用户登录APP定为留存,有的把消费定为留存,当定义不同时,留存含义都会变化,指向的业务动作当然也会变化。只看一个数值多少,是没法解答具体商业问题的。

而且,针对留存这个问题,还有个经典困惑:如果我们把3个月内有付费定义为留存,一个月买1000产品,连续买3个月,和一次买6000,半年买一次的有什么区别?看似一次买6000,半年买一次是“流失”了,可有的消费者就是喜欢囤货,就是喜欢蹭618,双11(刚好上下半年各一次)……那这个定义本身都有问题,要怎么“分析呢?”

优化策略:结合商业场景定义指标,从商业问题入手,而非从指标入手,构建分析思路。单纯看一个指标,屁都看不出来。可企业经营遇到的问题是活生生的:我们增长遭遇瓶颈,我们收入不够,我们的商业化速度太慢,怎么办!从这些具体痛点入手,把“增长遭遇瓶颈”对应到数据指标上(新用户数,GMV,……)这样就能真正开始脚踏实地的分析了。

误区三:数据分析思维是象限法、多维法、二八法、对比法

澄清:这些其实都是一个基础操作→分组对比。

通过分组对比,找到数据差异。

  1. 二八法:一个指标按二八开做分组

  2. 象限法:两个指标,先各自分类,再交叉分组

  3. N个指标:聚类分析,聚成N组

这些都是具体的分析手段,是分析的一个环节,不是分析本身。如果大家把它和上一个误区连起来看,就发现其实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有了指标,没有标准,拿什么判断好坏!于是需要对指标做分类对比,先树立起“好/坏”的标准。或者业务上已经有了“好/坏”的定义,我们做分组对比,看看“好”到底在哪里好,“坏”到底在哪里坏,明确一个清晰的数量分界线,这样才好做后续深入分析。

优化策略:标准至关重要,数据+标准=判断。有了判断才能深入分析。因此没有标准,就通过分组对比找标准。有标准,通过分析对比,找到“好/坏”的点。分组的方式可以根据数据多寡来选。但思路一定要清晰。经常有同学来问老师:老师,我要聚类,我有一堆数据,我该怎么聚?老师肯定反问:你想聚了干什么啊。去餐馆吃饭,你都得先问客人:客官想吃点什么。而不是在这想:我有大米、蘑菇、牛肉、所以我要怎么做客人才爱吃呢?

误区四:数据分析思维是漏斗法、多维法

澄清:这些其实是一个基础操作→构建指标体系。

指标背后具体商业动作,指标体系是按商业动作的逻辑,把一顿指标串行/并起来,从而观察商业问题的基本方法。单一的指标本身就是很难说明问题的。

商业动作的逻辑关系有两个基本类型。一类是串行关系,比如用户看到我们的站外广告然后到网站注册买东西,就有看到广告→落地页→注册→浏览→购买,这样一个顺序动作。需要先做完一个再做另一个。每一步会损失一些用户,因此摆在一起像个漏斗,是所谓漏斗法。其实只要是串行指标都能做漏斗,不限于“互联网AARRR漏斗”。比如B2B企业的跟单,就是一个典型串行关系:接受销售线索→首次联系→二次跟进→打样→竞标→签合同

另一类是并行关系。比如用户购买会带来收入和利润。

  • 利润=收入-成本

  • 收入=销售收入+广告收入+投资收入

  • 销售收入=日用+百货+3C+餐饮+……

这种整体与局部、总分关系的都是并行关系。基于这种关系有一个分析方法叫杜邦分析法。在追查问题的时候,可以从总体到局部,从宏观到细节层层深入,比如发现利润未达预期,再往下看,是收入不够,还是成本飙升;再往下看是哪些区域、产品、用户贡献的收入不够;哪些项目成本飙升。这样的推进方式,是所谓“多维法”“分解法”“拆解法”——其实就是总分看数的意思。

优化策略:

其实看完前四个误区,大家已经发现了,本质问题是,这四种误区其实是一件事,就是:把一个完整的分析思路,人为割裂成若干个炫酷的名字。名字看起来是牛逼了,可真正操作的时候,单纯靠某个环节是无法解决问题的。真正做分析,是把上边四类打通,一步步的深入,逐渐逼近真相。要

  1. 理解商业背景

  2. 建立指标,用数据说话

  3. 明确指标背后的商业含义

  4. 把商业问题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问题

  5. 梳理指标关系,建立指标体系

  6. 寻找判断问题的标准

  7. 按图索骥,找到问题点

  8. 提出假设,推测原因

  9. 验证假设,归纳结论

  10. 提出预测,判断走势

  11. 跟踪走势,发现新问题

如此循环往复,逐步积累经验,就会分析的越来越准确。只可惜这个过程太复杂,需要一步步详细解释。因此很难给新人们直观的感受,并且不够炫酷啊!新人们总在问:分析思维模型是什么?老师你有哪些模型可以讲?于是为了吸引新人,很多教数据分析的老师就忍痛割爱,咔嚓几刀把原本完整的分析思路切成“矩阵模型”“二八模型”。看起来卖相好多,哈哈。

如果把上边的一堆方法,连同统计学方法打包,大概可以归纳如下

当然,还有一类误区是直接把统计学方法当做数据分析方法。不过这个误区一般存在于没有见过真实商业数据的在校学生群体。真正进入企业工作后,大家都被糟糕的数据质量和混乱的问题搞得晕头转向,没人迷信这个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接地气学堂)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