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什么 – 清明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imzm.im/idle-march-202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什么 – 清明

2021年4月2日2021年4月2日 由 陈仓颉

三月结束了。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忙碌的三月。忙碌,却没有感到特别充实。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想不起来,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寻找。干脆不想之,过好每天,记录当下。

昨天和前天,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雷军站台。好像很久没有见到雷军了,可能是我没有好好关注,不过这一次的发布会与以前不同,官方的造势让人觉得这是一个近年来比较重要的一场发布会。果然第一天就有几个爆点,小米11 Pro 和 小米11 Ultra,两台非常有竞争力、非常扎实的高端旗舰机,是小米踏入高端市场的稳重一步(这句话听起来真是官方),比之前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以及小米11的几个版本)更强大。我特别喜欢小米11 Pro,配置拉满的同时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压了前段时间的一加9 Pro一头。我本是一个一加多年老用户,这一次可能真的会选择小米11 Pro。

为什么不选小米11 Ultra?因为它太重了。虽然有市面上最强的影像系统,虽然 DXOMARK 已经不再纯粹,但是143这个分数打出来还是惊讶了不少人。更离谱的是,雷军把黑卡拉出来现场对比。对比过程对黑卡着实有些不公平,但效果却是清清楚楚放在观众面前。我前段时间和朋友说,今年我的目标是买一台微单,可能在黑卡、理光或者富士之间选。雷军掏出黑卡对比完后,朋友问我,“你还考虑黑卡吗 哈哈哈哈”把我给问住了。我一直说微单在成像上永远都会压着手机一头,因为物理条件限制在理论上决定了不可超越,可是这一次 GN2 的底有1/1.12英寸啊!

当天晚上和第二天,几个数码自媒体发布了上手和简单评测的文章。对比对象出现了 一加9 Pro,非常遗憾,在大多数场景下,小米11 Pro都压制了一加9 Pro一头。一加9 Pro发布后的第一个周末,我和好友去一加线下 Pop-up,人山人海不足以形容。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入场,看不到真机,倒是见到了张老板。身形略显消瘦,一脸友善的微笑,不愧笑面虎之名。前几年一加7 Pro发布的时候我也和好友参加了 Pop-up,去晚了没见到张老板,倒是现场买了真机,还参加抽奖活动获赠一个一加背包,一背就是近两年。

Pop-up 没有,我和好友灵机一动,不如去顺电看看?一去好家伙,一共就两个顾客在看一加9 Pro,不用在楼下排长长的队伍。现场放了一款绿色版和一款黑色版,绿色版非常漂亮,漂亮到不论拍照还是亲眼看到都是迷人的,优雅低调又不失品质感,上一次一加这么好看的颜色应该是一加6的电光紫。一加8系列的颜色真的不好看。缺点也明显,一是价格没有太大竞争力,二是指纹模块的位置非常反人类,三是镜头质量有翻车嫌疑,而我已经在一加的影像系统上栽过两次跟头了。如果今年我有换手机的打算(不买相机的前提下),小米11 Pro顶配会是我的首选。


除了11系列,小米还发布了MIX。等了好多年,结果今年出来的MIX是一款折叠屏,MIX Fold,发布会结束后,线下真机让很多人失望了,外屏很小,还特别细长,像一个遥控器;边框特别黑粗大,用一个网友的说法,像小米自家的多亲手机。内屏的折痕也明显,网上一些消息透露,铰链用的是三星初代Fold的技术,已经被华为淘汰了的。前段时间在线下体验过华为Mate X2,那个质感简直了,楔形设计,又薄又轻(其实并不轻,这个造型让持机手感很轻),是市面上最好看最实用的折叠屏手机,没有之一。华为供应链相当成熟,用了一代,就把整机做到如此成熟度,希望小米能迎头赶上。MIX Fold的目标不仅是打开折叠屏市场,最重要的一点我想除了把价格打到万元内,更重要的是在自家黑灯工厂100%制造,为以后迭代铺路。有些朋友认为MIX Fold不该被称为MIX,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初代MIX的惊艳,到现在都叹为观止,可以说只手改变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方向不为过。接下来的几代愈发沉闷,MIX这块招牌都快被打烂了,于是米粉憧憬下半年会有一台真正的MIX,就像DC粉希冀扎导正联的存在一样。

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

正义联盟导演剪辑版是真的存在的!从去年施耐德放出消息,到今年一点一点透露的消息,DC粉的信心越来越充足。4年多以来粉丝、扎导、演职员和华纳之间的恩怨情仇,甚至比电影本身更加让人激动,特别燃,比那什么还燃。许多自媒体和知乎高票答案把这个故事讲得清楚,也有专门的网站展示时间线,我尝试简短总结:AT&T财大气粗,HBO MAX想要打响头炮,扎导藏着心愿,诺兰在各个高管之间奔波,演职员一齐出来发声,还有粉丝们的热情和热爱,华纳看到其中的机会,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一笔7000万美元的投资换回皆大欢喜的结局。

起初扎导想作为4集或6集的电视剧集形式,一周放出一集,后来改为一次性放出全部集数,最后干脆当作一部4个小时的电影来放映。DC粉/扎导粉就像过年一样,我开心到四处奔走欢庆,直到正式放出的前一天,网络上意外流出原片资源。其中有各种可能性和阴谋论,在此不多提。我开开心心下载完,花了2天的时间,把导剪版认认真真看完。不少段落来回拉片,体验和院线版几乎完全不同。

基本一致的故事主线,重做了荒原狼形象,改了大量台词,钢骨和闪电侠人物弧光完整,增加许多篇幅介绍各个英雄,没有院线版工具人的情况出现。蝙蝠侠人物本质还是不太像漫画中的行为逻辑,女侠比院线版也好了不少。超人的复活前中后期说得过去,不会有突兀感。路易斯也比院线版更合理,没有了奇奇怪怪的台词和行为举止,换句话说,导剪版把人物的所有动作合理化了。院线版是导剪版的增删改版,几乎已经是另一部电影。缺点也有,扎导的习惯是升格过多,过于注重油画般的构图和色彩,讲故事的弱势依然存在,但我认为远远好于院线版。期待了这么久,最终扎导和工作团队交出的答卷,十分让人满意。

扎导说后期还会出一个灰版(黑白版)正联,除了色彩以外,和导剪版没有多大区别。我觉得有一个4小时的导剪版,已经足够影迷漫迷们开心很长一阵子了。还有上面提到的恩怨情仇,开个脑洞,不如把这一段故事也影像化?万一真做了呢。


2月18日以来,我在 notion 记录了不少事情,时事类、IT类、影视类,大多为一句话,或者带一个链接。现在时间久了,反而不太想再提起。3月3日我从搜索引擎得知了一款笔记软件 TiddlyWiki,一发不可收拾,当天开始深度学习使用,一步步代替 notion,作为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管理软件。因为其私有、单文件、信息之间强关联的特性,大大戳中了我的笔记需求,甚至刷新了一遍我对笔记该有的使用方式。3月29日,在群里讨论笔记软件时,博友阿钧提到了一款 eDiary,同样地,我也被这个软件的理念和开发者的理想主义击中。那段讨论挺有价值,值得好好记录下来。三月一头一尾,我找到了数码世界的新鲜又亲切的落脚点。

草稿箱里有一篇《人生苦短,我用 notion》,短短几个月,我连 notion 都想逐步脱离,走向私有离线。这能不能算是云时代的PTSD?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