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自动驾驶下半场,没有弯道超车的奇迹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column.iresearch.cn/b/202104/910595.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自动驾驶下半场,没有弯道超车的奇迹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华为的智能驾驶,真的有宣传中的那么强吗?”

华为在4月15日发布了公开道路测试体验视频、4月17日在上海发布了首款Huawei inside智能豪华纯电轿车北汽阿尔法S后,普通群众一片叫好,但大佬们却发出了这样的质疑。

“特斯拉终于遇到一个技术实力和忽悠能力都旗鼓相当的对手了”,美团创始人王兴以此发表自己的观点。

质疑针对的点,主要落在华为的芯片的400 TOPS算力、视频的测试路线说服力、发布会用激光雷达替代了智能驾驶,等等。

拿芯片来说:很多媒体认为这是量产芯片里最顶尖的,超过了特斯拉和NVIDIA,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现在400 TOPS的算力,是很多块12纳米的昇腾310芯片组成的;“华为前员工”和苏箐则对群众兼叫好的测试路线提出质疑,这是一个固定路线测试,在这种路线方式下,这条路线上的感知预测和规控肯定还是不断优化过的,所以大家能看到一个比较吃惊的城区自动驾驶结果,这种测试结果不够让人信服。

「于见专栏」认同上述的质疑,智能驾驶真的不是发布一辆车那么简单,结合近期车展发生的维权事件(特斯拉)、模型展示事件(恒大),如果真要细数,国内做智能汽车在干正事的,位列前茅的可能是百度的Apollo。

激光雷达降价,时候未到

华为花了很多时间在讲激光雷达,但激光雷达在现阶段,并非是重点。

从技术格局上分,智能驾驶的感知层有两条路径:

华为、小鹏为代表的激光雷达路线,这个派别,重数据,轻算法,优点是传输距离远,缺点是成本高、受到天气的影响。

以百度、特斯拉为代表的视觉路线,这个派别,轻数据、重算法,优点是成本低,可以快速实现量产,缺点是探测角度小。

华为在发布会前几个月,预热了很久激光雷达,发布了96线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号称可以把成本降到了几百美元的区间,未来甚至有望降到200美元以下,激起业内热议。

支持者认为:华为96线激光雷达可以量产,那么以激光雷达为技术路径的厂商很快就能打破成本高的压制,可以被大规模应用在智能驾驶汽车上。

这一次的阿尔法S,普通版车型的入门价格为25.19万元,而搭载华为自动驾驶的华为HI版极狐阿尔法S,其售价更是来到了38.89万元,价格将近高了13万元;如果基础参数对标的是普通顶配34.49万版的话,对标HI版最高配,42万也包含软件,那么华为这套自动驾驶系统软硬件价格在8万多左右。

这一套8万多的自动驾驶系统,对标特斯拉FSD的6.4万元,小鹏的NGP的4万元,有了比较高的溢价。

这个高溢价,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激光雷达的成本尚且不能做到华为宣称的那样低。

也就是说,激光雷达价格没降下来,量产尚有门槛,激光雷达要达到200美元以下的条件,也是在量产后不断拉客户,形成规模效应后进一步降低成本。

参考特斯拉FSD的装车量,就可以知道要不断拉客户有多难,特斯拉目前在国内一个月能卖一两万辆,也就只能卖出200-400的FSD,装配率仅有2%,华为HI版极狐阿尔法S如何以更高的价格,获得更高的装配率呢?

只能说,难啊。

如果我们回归本质,现在智能驾驶所处的阶段,不是比较激光雷达和视觉方案孰优孰劣,因为两者仅仅是为了自动驾驶技术落地而采用的不同方案而已,而是两者谁能率先落地,率先让更多车型和用户使用,做的主要事情是抢占市场,更快落地自动驾驶技术。

而从这个角度来对比,引用集度汽车CEO夏一平的话:“激光雷达只是自动驾驶一小部分价值”,即便是宣称可以降低激光雷达成本的华为,即便假设其激光雷达足够成熟安全,但如果仅因为采用激光雷达方案就比其他车型卖得贵,那么给用户的体验很难做到最优。

因此,激光雷达不需要做得最好,只需要做到足够安全和价位能让消费者接受,也基于此,「于见专栏」不认同华为HI版极狐阿尔法S具备很好的市场卖点。

相反,目前来看,虽然做视觉方案更难,但是在国内能坚持下来的,却更容易获得正循环。

因为视觉方案轻数据、重算法,因为数据质量不高,所以需要更复杂的算法来从低质量数据提取有效信息,这就要求有更大的算力,因此这条路越往上越困难,如果没有之前那么多年技术积累,可能真实现不了,特别是中国路况和场景,路口多、红绿灯多,人流车流密集,还有外卖车等等,复杂性更上一层楼。

这种复杂性,就要求使用视觉方案的厂商要经过大量的仿真环境测试,反向推动智能驾驶的安全性。

路侧的成绩上,以百度遥遥领先,2020年在仿真环境测试公里数超过112万公里,其次是小马智行,2020年测试里程数超过4万公里,但在这份报告里,却没有看到华为、小鹏、理想等炙手可热的造车和智车厂商。

多路况的积累才是实打实的硬核能力,继续以百度为例,叠加量产车型的上路产生的海量高价值数据,配上成熟的 AVP 自主泊车方案已经在量产车上搭载,深度机器学习让系统更出色,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例如威马和百度Apollo联手量产的W6,首次搭载了Apollo的汽车智能化的智驾方案,自主泊车AVP和领航辅助驾驶ANP,让车辆拥有了学习能力,关键是售价区间仅为16.98-25.98万元,无人泊车学成,比其他车型更快实现无人泊车,再也不用眼巴巴盯着合资车进口车的自动泊车了,这不香吗?

有积累+有实践,才是真的脱离了PPT造车。

智能驾驶这事,真没法弯道超车

「于见专栏」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顶级的智能驾驶公司,需要具备三种能力:

1)首先是具备完全无人化技术的能力;

2)其次是大规模L4级自动驾驶落地的能力;

3)第三是具备辅助驾驶量产能力L2.5级别。

目前的电动三傻(蔚来、小鹏、理想)、特斯拉和华为,只在第三项L2.5级别的辅助驾驶沾了边。

位于智能汽车第一梯队的谷歌Waymo,能够符合前两项条件。

在技术端:在自动驾驶上的技术沉淀近15 年,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已实现完全自主研发,在2020年,Waymo就已经向公众开放了无人驾驶打车服务,满足第一项能力。

在产能端,它建立了世界首家L4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工厂,加速L4级自动驾驶量产,满足第二项能力。

除此以外,在数据端:海量数据是训练高等级自动驾驶算法、吸引人才、加速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之一,长期的积累让它在自动驾驶数据丰富。

但由于Waymo主动宣布直接放弃了智能驾驶L2,直接从L4进攻,因而第三项条件不吻合。

但如果将这个条件放在百度Apollo上,它是三个能力都满足。

首先,Apollo早在2013年百度就已启动无人车项目,在2015年就已经推出了无人驾驶汽车,2020年度,百度共有5辆车获批开展无人化第一阶段测试,已具备完全无人化技术的能力,目前,仅有百度Apollo一家通过考试,获得了北京无人化测试(第一阶段)的许可,是中国官方唯一无人车路测报告。

从这个角度来看,Apollo领先了国内其他厂商。

其次,在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车展上,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现场宣布,百度L4级自动驾驶累积测试里程数突破1000万公里,且L4级自动驾驶技术打造的车型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开启量产自动驾驶体验。

2021年年内,百度Apollo智驾区域将会覆盖20个城市的城市道路与高速道路,2023年前完成100城覆盖。

而且,百度实现L4级自动驾驶落地的能力,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即前面说到的激光雷达和视觉技术的区别,Waymo可以实现L4,它的技术方案是激光雷达,但Apollo实现L4级自动驾驶落地,采用视觉方案。

最后,具备辅助驾驶量产能力L2.5级别,从与威马合作的W6中已经实现了。

未来亦是可期,百度全面发力了,2021年1月,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依靠百度强大的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基因、Apollo 领先的自动驾驶能力,将着眼于智能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

因而,从智能驾驶的角度来看,称百度Apollo为“平台级领军者”,不为过。

能做到领先,非一日之功,而是水滴石穿,是长时间资本和技术的双重叠加。百度自2013年开始布局自动驾驶,长期的技术投入大于15%(R&D/Rev〉15%),经历了“场、路、区”的测试阶段,才到了现在的商业化运营阶段,后面还有全面实现无人化阶段。

这些积累不是仅仅依靠“PPT造车募资”,与传统车企合作、有手机行业供应链积累等等就能实现的,资本、技术和时间的积累缺一不可。

缺少了资本,压根造不成车,如今的造车门槛已经被小米提高到了100亿元,但过几年再来看,这能造出几款车呢?

缺少了技术,只有造车的空壳,缺少了时间,在智能汽车赛道上,翻车的概率要比超车大很多,看看2017年的Uber翻车,今年的特斯拉事故,“短时间超车的可能性不大,翻车的可能性不小。”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王云鹏如是说。

这个角度看,百度,真的很良心。

一级市场投融资是对产业的直观反映,在经历了2016-2018的疯狂后,产业和投资者意识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没有想象中容易,因而投资在2019年熄了火,进入2021年,进入了智能汽车的下半场,资本度过寒冬,仅仅3个月的时间国内自动驾驶投融资额就超过了2019年全年。

拿到入场券的厂商争妍斗艳,生怕慢一步就被其他厂商领了先,想要争当第一。

这个时候,百度反其道而行,百度没有走Waymo等自动驾驶企业初期的封闭道路,

提出了乐高式汽车智能化方案,这是实力和开放心态的证明。

通过智云产品,Apollo 能够支持车企快速构建智能化能力,比如将原本需要至少7年才能完成的自动驾驶研发周期,缩短至6个月,让智能转化为产品。

这也是“乐高式”的含义,跟拼乐高一样,取长补短,保持敬畏,合作共赢,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进入量产高速通道。

相信智能驾驶这块看不到边的大蛋糕,合作远比单打独斗重要,愿智能驾驶,早日百花齐放!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