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乘风而起的宁德时代,守业掠地均两难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MjE2OTM2NA%3D%3D&%3Bmid=2651813866&%3Bidx=1&%3Bsn=0fa98cb88dc8f6f65f81a14a9c6ebd6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vqIRjii.png!mobile

本文系深潜atom第173篇原创作品

宁德时代曾毓群常说,“ 假如我们不是世界第一,我们没有存在的价值 。”

2020年以来,宁德时代市值一路高涨,逼近万亿大关。在福布斯中国发布的2020年中国汽车富豪榜中,榜首不再是一直垄断榜首的吉利汽车实际控股人李书福。曾毓群以158亿美元位居榜首,李书福与长城汽车实际控股人魏建军分别以150亿美元和80亿 美元位列紧随其后。

然而, 在市值爆棚与财富飙升背后,宁德时代的业绩和营收却双双出现下滑,负债总额继续上升

一直以产品说话、快速奔跑的宁德时代,能否摆脱“盛极必衰,月盈必亏”的规律呢?面对毛利下降、企业合作隐忧、政策红利消失、产品质量、内外竞争加剧等问题,这家龙头企业似已进入守业还是掠地的两难时刻。 如何维护行业地位、如何抵御强势竞品?消化种种利空?宁德时代还剩多少可能呢?

01

宁德速度, 是否会下降

成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仅用两场“战役”,就跃上了动力电池的历史舞台

2012年,当时的宝马想为旗下新能源车品牌“之诺”找一家中方的电池供应商合作伙伴。虽然刚刚成立,但因与ATL(手机锂电池巨头企业)的关系,宁德时代有着大量的锂电池研发经验;另一方面,ATL为苹果长期供货的经历,对宝马来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技术底蕴+高端品牌背书,宁德时代拿下宝马这一大单 。与宝马的合作,让宁德时代受益颇多。正是因为宝马对于技术的严苛要求,反过来促使宁德时代不断提升电池的生产及检测水平。

2015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在200多家企业的激烈竞争中,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抢占近八成市场份额 。其中,宁德时代的锂电池增长率同比增加八倍。

2017年,宁德时 代动力电池出货量高达11.84GWh,同比增长50%,一举超过比亚迪,电池装机量位列世界第一 。2018年,宁德时代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4天过会速度刷新历史记录,创业板最大规模的IPO,也让其风光无限。

a2yuYbA.png!mobile

△宁德时代历代电池

与此同时, 在“技术路线”上,宁德时代也占了上风

在2011年,宁德时代刚成立时,主流观点认为三元锂电池技术难度高,专利被日韩把持,磷酸铁锂电池更易突破,包括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也认同此观点,“比亚迪只有做车载磷酸铁锂电池,在世界、在中国才有出路。”。

但次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年)》政策公布,三元锂电池成为当时唯一能在2015年达到150Wh/kg以上的动力电池,押注三元锂方向的宁德时代,抓住了机会开始乘风追赶。此后, 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继续攻城略地 ,伴随着消灭里程焦虑的呼声,众多品牌纷纷搭载,拥趸厂商从蔚来、威马、广汽、华晨宝马、到北汽新能源、小鹏、宝马iX3等等等等。

据动力电池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 2017-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I3aq6ba.png!mobile

△宁德时代电池生产空间

不过 就在其一骑绝尘时,几起有关明星单品NCM811电池自燃的事件却让宁德时代略显苦闷;与此同时,LG化学也在装机量上给宁德时代巨大的压力 ;而过去几年被长期压制的磷酸铁锂电池,也随着比亚迪推出续航能力、安全性更高的“刀片电池”后被更多主机厂商选用,电池市场的格局开始悄然发生一系 列微妙的变化。

1月27日,宁德时代透露了中长期战略规划,将于2025年前后正式推出高度集成化的CTC(Cell to Chassis)电池技术,最大程度降低电池包重量和空间来提升续航能力。相较于竞争对手目前最前沿,最具亮点的固态、半固态电池,石墨烯基电池,无钴电池, 宁德时代寄希望通过结构的优化来提升能量密度的空间是有限的 。因为续航提升的核心还是在于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

如何不让引以为豪的速度,沦为失速。是宁德时代的一道新考题。

02

增长乏力,

营收与市场双降

1月13日,SNE最新数据显示, 2020年宁德时代以34GWh(电功单位:亿瓦时)的装机量,成 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企业 ,市场份额24.82%。

neYRr2Y.png!mobile

△宁德时代增长率

这也是2017年以来,宁德时代第四次获得装机量冠军。然而四连冠的背后是增长率的大幅下滑。

与2019年相比,LG新能源的装机量增幅达150%。而宁德时代的数据为3%。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3-8月,LG新能源曾赶超宁德时代。最终市场份额为22.63%。与宁德时代相差不过2个点。

有对手是一件好事,能推着自己前进,但对手太强就不知道是喜是忧了。

2020年前三季,宁德时代营收达到了126.93亿元,和去年同期同比增长0.8%,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4.2亿元,同比增长4.24%。但 和2019年相比,宁德时代营收、利润的增速下滑趋势就非常明显 。在2019年,宁德时代的营收增长率为54.6%,利润增长率为34%。而在三季度财报中,宁德时代营收增长率却下滑53.8%,跌至2019年的一半。

LG化学的电池业务,第三季度营收为31440亿韩元(约人民币186.31亿元),同比增长42.3%。其营业利润为1688亿韩元(约人民币9.9亿元),同比增长168%。

更明显的是毛利率的下滑 。自2016年开始一路走低:从43.70%、36.29%、32.79%、29.06%下滑到2020年三季报的27.41%。

2019年3月26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文,自当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相当于在2018年基础上平均退坡50%。

从Q3财报来看,2020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达到了9.2亿元,相当于当期净利润的近三成。虽然受疫情影响, 2020年的退补潮并没有如期到来,但 延长2年的新政,对宁德时代来说,这个缓冲时间仍不宽裕

Q7VN7zr.png!mobile

△补贴将退坡

而与宁德时代主要扎根于国内市场不同,LG化学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全球化产业布局,不仅拿下了韩国本土市场的起亚、现代,还把欧洲市场的沃尔沃、奥迪等大部分车企收归囊中,在北美也拿下了通用和FCA。

虽然从2014年开始,宁德时代就以先后在德国、法国、美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 开始在海外市场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但随着LG、三星SDI的频频发力,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拓展受到阻碍 。资料显示,2019年宁德时代在海外的营收为20亿元,仅占总营收的4.37%。

随着政策退坡,海外企业涌入,主机厂商有了更多选择,不少二线电池企业也有更多空间,宁德时代在本土的优势也将会逐渐消退。

03

宁德时代需要新故事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公开表示,“ 电池产量是制约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月2日晚, 宁德时代连发3份扩产公告,拟总投资不超过290亿元建设/扩建三大基地 ,包括“投资建设四川省宜宾制造基地五 、六期项目”、“控股子公司时代一汽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建”和“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肇庆项目(一期)”。

根据晚点团队报道,宁德时代从2020年至今,宁德时代在扩产方面的总支出已超 1000 亿元,比2019年翻了一番。

根据中信建投的预估,到2023年,宁德时代已披露的项目将全部建成,待这批新项目达到设计产能后, 2025年宁德时代电池总产能至少将达600GWh,即 2020 年产能的6倍

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5年动力电池在电动车上的装机量为1163GWh,宁德时代预估总产能将占比一半。以2020年近25%的市场份额、3%的增速,这样的扩张是否略显激进呢?

JNfQfeb.png!mobile

△扩大产能被质疑

尽管宁德时代大手笔扩产,但市值仍然未能突破万亿目标 。有投资者对宁德时代并不看好,认为公司持续扩大产能而非多元化经营,等产能过剩时,公司或将重走钢铁、煤炭曾经的道路。

最新的Q3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负债总额已经达到了711.87亿元,较去年三季度末的558.22亿元同比增长27.52%;负债率达到51.6%。

动力电池这个市场现在正处于新技术的前沿,技术路线会随时发生变化,行业龙头的位置也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尽管业内的主要电池厂商基本两条路线都会兼顾,但各自的技术领先路线却各有不同。三元锂路线是宁德时代着重投入的路线,按2019年宁德时代高达90%的产能利用率来看,如果乘用车领域出现路线变更,它的产能无疑将面临巨额空置。

U7fUviz.png!mobile

△宁德时代生产线

梳理宁德时代的发展路径,不难发现, 快速圈地式的大体量合作,是成就其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在宁德时代的朋友圈,既有一汽、北汽、广汽、东风、上汽、长安六大国有车企,也有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还有特斯拉、宝马、大众等国外巨头。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面临跨越式发展,没有人愿意被“七寸”捏住 ,占汽车总成本约40%的动力电池已成为许多公司的突破。 被新能源汽车“带飞”的宁德时代,也不再是车企们唯一的选择

特斯拉的订单分散给宁德时代,LG化学和松下;宝马把部分订单分给国内的亿纬锂能,大众则入股国轩高科。上汽、蔚来开始着手布局固态电池。脱胎于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制造商——蜂巢能源,正式发布了两款新型无钴电池,续航里程达到800公里。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电池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合作关系也在变化,不可能电池企业来控制整车企业,整车企业也会去造电池,不会完全去用宁德时代的电池,也可能会用一部分 。动力电池会像发动机一样,作为核心部件在未来会被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自主生产。

政策的保温室已成历史,内忧外患蜂拥而至,技术攻克也任重道远。如何捍卫自己霸主之位,宁德时代似已进入了自己的忧患时刻。竞争日益白热化,老旧的打法已不再适合。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无论守业还是掠地,都需要探寻新的突破口

来来来,媒体专访、行业沟通

快来扫码撩我

RBVZVf3.png!mobile

往期阅读推荐

ryMfu2b.png!mobile

7bIBnuV.png!mobile

eIbemeM.png!mobile

本文系原创作品

商务合作请联系:shenqianatom

已入驻平台:头条号、搜狐号、百家号、虎嗅、企鹅号、大风号、新浪看点、知乎、创业邦、一点号、雪球、大鱼号、ZAKER、趣头条、南财号等

点个“在看”吧谢谢

新的规则,及时看推文要给公号星标

别忘了星标一下~不然就错过了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