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疫情发展未来和2020三条投资主线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966361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疫情发展未来和2020三条投资主线

人力资源(HR)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

从2月3日开盘看多后市疫情之下的第一个工作日,你是怎么度过的?,到2月3日-到3月31日,李石:用行动为认知下注,用盈亏迭代认知,对新冠疫情的整体判断。4月1日的行业分析如何看待全国院线继续延迟复业? 谈到了今年投资的三条主线,很多观点逐渐被市场验证。

很多投资人比较关注后续的观点,先回顾下之前的思考过程,然后继续分享一下。

4月1日的分析

2月份复工/开盘第一天开始,我们基本每天都要开很长时间的策略分析会议,部分的结论如下:

今年所有行业分三条线:

一是抗疫相关

中国疫情严重的时候,疫防护情的企业第一优先级,比如检测试剂、口罩;

欧美疫情爆发的时候,疫情医疗的企业第一优先级,比如呼吸机;

全球疫情爆发的时候,疫情疫苗的企业第一优先级。

中国、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应对疫情的重点并不一样。中国是防护为主,目的是减少感染人数;欧美是无能力控制,治疗为主,目的是减少死亡人数;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是没能力控制,也没能力治疗(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或没必要治疗(人均寿命低,平均年龄低),目的少影响经济,减少饥荒产生的灾难,静等中美赠送的疫苗,比如非洲。

二是民生相关

前两天在是否屯粮的问题中,我写了一个观点,没有政府能在无法保证食品、药品供应的情况下,通过隔离控制疫情。

随着疫情的发展,各国的封城封国隔断了全球供应链,其他需求能够延缓,两个产业必须确保不受影响。

  1. 食品供应。农业和食品相关,比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相关行业;
  2. 药品供应。慢性病药物相关行业。

医疗物资还好,多数医疗物资的原材料是石油,只要石油可以稳定供应,24小时三班倒,我们不仅能满足内部供应,还敢进行出口。

食品安全不一样,粮食的种植最少需要半年的时间,鸡鸭生长周期相对短,猪牛羊生周期相对长,在这些领域前期一个错误的决策,关键时候没有就是没有很难弥补。

传统食品出口国停止出口,全球食品供应链被隔断,猪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草地贪夜蛾,今年问题和挑战不在少数。

这时候一方面无论官方还是企业应该抓紧时间全球采购储备,另一方面食品相关的行业政府也会更加重视,配合各种产业政策,保证食品稳定供应。

按目前疫情的发展趋势,今年因饥荒产生的死亡人数很可能比疫情影响要多,埃及、印度非洲各国都会受到很大冲击。

三是就业相关

美国治理目标很多元要经济、要指数、要控制医疗成本,要竞选。中国治理国家的第一优先是稳定压倒一切。指数跌了,国家不一定管,GDP增速降低,关系也不大,但就业率必须要保住。

所以,吸纳就业数量多的行业会优先获得政府的支持和救助。越是人力需求多的领域,比如基础建设领域(非新基建)越会获得政策订单,将会上马更多铁公基项目。近一月来的政策也验证了整体判断,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推动重大工程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复工,预计2020年基建投资将高位运行。

从2月3日开盘,到4月1日的行业分析,观点逐步被市场验证,相对整个市场相关公司在此期间变现亮眼。

站在今天4月13日,投资观点的延续

为什么只关注这三条线,站在当下节点,新冠疫将可投资范围压缩到极限,面对全球疫情多数公司无论长期如何乐观,一季报、半年报都会承受真实的业绩压力。

本周,我们先针对医药行业分享一些我们的观点,下周我们再依次聊聊民生与基建。

医药方面最多的疑虑可能是,疫情要持续多久,医疗股的究竟是热点概念,还是有长期投资价值。

这个问题要分三个层面来谈:

一、疫情未来将会如何发展

世界疫情发展的预期和之前保持一致:

  1. 病毒将会和人类长期共存,乐观估计全球最终感染1000万人,中性估计全球最终感染3000万人;
  2. 多数粮食、产业链不能自给自足的国家,事实上无法主动控制疫情,比如欧洲、新加坡;
  3. 疫情考验的是治理能力和治理储备,治理能力决定传播速度,医疗储备决定死亡率;
  4. 短期内不用期待疫苗,如果一个疫苗的不良反应率是1%,就比新冠更加可怕,所以,疫苗的本质是平衡, 最快预计疫苗能在今年面世,但是大面积接种最起码要到2021年;
  5. 封城封国控制疫情,需要是三个提前:充足食物、药品供应、良好的经济基础,高效的治理能力。这使得多数国家的封城实际上只能减缓,而不能阻止疫情爆发;
  6. 欧美国家并不是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治理能力差、经济基础差的国家,疫情的挑战将会更严峻;
  7. 应对疫情不是某个国家的事情,只要没有高度安全的疫苗,或者完全的群体免疫,控制住疫情的国家必须帮助有经济往来,但没控制住疫情的国家应对疫情;
  8. 疫情影响的体现不只重症率和死亡率,更是聚集度,任何没有完全控制疫情的国家的复工复产,都要额外成一个抗疫的成本,在疫情的经济压力下,高成本的产品更没有竞争力,所以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不是更小,而是更大了;
  9. 考虑到各国政治基础和抗疫成本,事实上全球供应链会被极大冲击,对于没有相对没有完备产业链的国家,中国制造优势明显;
  10. 中国疫情爆发时,我们有理由担心未来;中国疫情控制住了,世界疫情爆发。短期,各国对中国制造的依赖程度将会提高,在特定行业我们看多后市长期,在坚持科学决策、重视教育、长期主义的治理逻辑下坚定看多中国。

二、什么样的医药企业将会受益于疫情

另外和很多人想象中不一样,多数医药企业并不能受益于新冠疫情:

  1. 目标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医药企业难以收益。国内疫情控制良好,疫情涨价将会受到严格监管;短期供需不平衡,产能可以快速补充;
  2. 新冠相关治疗药物的医药企业确定性很低。药物研发的成功率本身较低,研发的周期较长,临床试验周期更长。考虑到新冠的重症率,多数不良反应未明确的药物意义不大;
  3. 供应链主要在海外的公司。这类公司最多就是清一下库存,短浅没办法恢复或扩大产能。

对医药行业进行细分,当前我们重点布局满足如下条件这一类公司:

  1. 过往业务以出口为主,有对应资质与出口经验;
  2. 上游供应链主要在国内,可以快速扩充产能;
  3. 未来需求将会继续放大,比如医疗耗材;
  4. 相关业务在主营业务中占比足够大。

这类公司第一季度业绩已经十分亮眼,考虑到一季度1月底疫情爆发,2月有春节影响。我们认为,二季度这些公司业绩会在一季度基础上再增长50%。三、四季度除了维持,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增长。全年计算,这类公司2020年一年甚至可以赚到过去2-10年的钱。目前这类公司PE估值普遍是在30-50(基期为2019),因此,我们判断当前依然是较好的持有节点。

其它方面,疫苗相关也可以适度关注,提前布局。 此处我们主要以平常心适当持有相关企业。最终新冠疫苗花落谁家,是否政府强制诸多企业一起生产,目前都是未知数。我们判断集体生产的可能更大。 届时,新冠疫苗的生产也会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疫苗生产活动。

三、未来市场看法

基于对疫情的未来判断,未来人类和病毒共生将会有三种形式:

  1. 一是类似中国的严格管控+清零。 这个除了少数管理与科技能力俱佳的国家,其他国家几乎都不可能做到。
  2. 二是群体免疫,感染到足够多人,再也没有新的可供传染的人,自然也就停息。60%以上的国家会被迫或主动走上这条路。
  3. 三是疫苗, 发达国家或与中方关系友好的国家,或许可以坚持到这一天。

因此,2020防疫物资的采购依然会是各国的主流。 有钱的出钱买,没钱的借钱买。 中、越、马来这些能一定程度维持防疫物资出口的国家将或多或少的获利。

2020并非一片黯淡,而是风险与机遇并存。 医疗、基建、民生这三个领域会给很多公司翻倍的机会,除此以外诸如航空、境外服务业等会迎来伤痛的数年。

我们的投资理念是守正出奇,识别与把握时代潮流,顺着潮流的主轴,持有优质的资产获利。 今年这种情况下,对于我们的股票多头策略,反而是更适合乘风破浪的一年。

这次疫情的全球大考,至今为止中国表现良好,利好所有长期看多中国,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投资者。

无论中美贸易战,还是中国疫情爆发期,我们都始终坚定看多中国,欢迎理念相同的合格投资者携手共共赢。

山高路远,让我们纵马扬鞭。

参考:

美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呼吁美公司撤离中国,美国将支付搬家费,这意味着什么,动机是什么?

李石:用行动为认知下注,用盈亏迭代认知

B站:疫情后的中国经济未来十问

油管:疫情后的中国经济未来十问

今年需不需要存粮食?

李石:2020年,是否会是解放台湾的最好时机?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