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从毒贩到PPT:汇丰银行的牛排馆大戏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7132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fuMbqm2.jpg!web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等深线(ID:depthpaper) ,记者:郝成,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随着孟晚舟案庭审程序推进,逐步公开的证据文件里,拥有155年历史的汇丰银行,露出了完全不同的另一面。

汇丰银行高管,曾在一家牛排馆主动约见孟晚舟,后者则用一份PPT,介绍了华为与香港星通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Skycom”) 在伊朗的客户、产品、合规要求、合规制度,并如实陈述了华为和Skycom在伊朗的业务。不仅如此,2020年7月,孟晚舟律师团队提交的证据材料显示,这次会面前,汇丰银行始终知晓华为与Skycom的关系。

这场下午4点左右的会面,发生在2013年8月22日。7年后,那份PPT,成为美国司法部门指控孟晚舟最重要的文件,其认为,孟晚舟对汇丰“隐瞒”了华为与Skycom的关系,“误导”汇丰继续向华为提供银行服务,汇丰可能面临违反美国制裁法律的民事和刑事责任的“风险”,孟晚舟对汇丰构成“欺诈”。

关于那场牛排馆会面,汇丰银行一直声称是华为主动约其高管见面。而知情人告诉《等深线》 (ID:depthpaper) 记者,事实上是汇丰银行主动约孟晚舟。 “一般银行约见客户都是通过正式邮件往来,但汇丰银行此次并没有发邮件。”

更加蹊跷的是,美国的《案件起诉记录》证实,牛排馆会面后,汇丰银行反复索要英文版PPT,孟晚舟随后安排将PPT给汇丰银行。

知情人士透露,索要PPT的人,正是与孟晚舟在牛排馆会面的阿兰·托马斯 (Alan Thomas) 。这位汇丰银行时任亚太区银行业务负责人,随后转手将PPT发给了该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而那份PPT,变成导致孟晚舟被捕的唯一关键材料 。

一家国际大行,何以有如此行为?这需要人们回到7年前,甚至更久远一些,在走进那间牛排馆之前,汇丰银行面临的,则是为毒贩洗钱的指控,美国司法部门派驻监管……

汇丰的“毒贩时刻”

1865年3月3日,汇丰银行在香港创立。名字上,就能看出与中国的深厚渊源——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HSBC,香港和上海银行有限公司) ,汇丰二字,则被阐释为“汇款丰裕”。

1864年,供职于大型船运公司的托马斯·苏石兰 (Thomas Sutherland) ,在沿着中国南海岸航行时,阅读了一篇关于苏格兰银行业的文章,获得启发。他认为,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日本迅速增长的贸易活动,正在呼唤更好的、本地化的银行机构。

汇丰银行官网称,在此之前,托马斯·苏石兰甚至从未拥有过自己的银行账户,但这个年轻的苏格兰人,决定创立一种本地化管理、支撑国际贸易的银行。他以招股方式获得初始资金500万港元 (2万股,每股250港元) ,由此创立汇丰银行。

中国人更熟悉的,是王槐山、席正甫,两位华人买办。1864年,上海三余钱庄的“跑街”王槐山,挪用客户2000两白银,给回英国筹资的大卫·麦克林 (David McLean) 做盘缠,年底被发现后遭开除。而大卫·麦克林筹资归来,成功开办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后,出于感谢,邀王槐山出任上海分行首任买办。

比香港晚一个月开业的上海分行,依靠王槐山等中国班底,不久营业额便远超香港总行,并逐渐成为业务中心,向内陆扩张。王槐山之后,上海分行第二任买办席正甫更为传奇,其依靠“大单”上位——以盐税为担保,年息8厘,汇丰银行向清廷出借200万两白银,借款期10年。

后续多任买办,均为席正甫家人。汇丰银行更成为《马关条约》清政府赔偿白银2.3亿两的重要放款人,也在李鸿章、左宗棠清廷重臣政治斗争中明确站队。后世评说,汇丰银行的崛起,离不开其与清廷的政治结缘。当然,从抵押物和回报率看,这更像是“吸血”。

出身的特点、悠久的中国业务历史,让汇丰银行一度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外资银行。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人、企业多选择汇丰银行作为出海的金融渠道。

但现在,随着孟晚舟案越来越多细节曝光,人们开始用困惑的目光,打量着这位曾经的“老朋友”:在“牛排馆事件”中,汇丰银行对自己的客户,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或许要把中国人的念旧情感习惯放在一边,在另一场“单纯的”、利益的逻辑里,寻找到答案。

在孟晚舟走进那间牛排馆时,汇丰银行最大的风波,是为墨西哥毒贩洗钱事件。牛排馆会面的一年前,2012年7月16日,美国参议院发布调查报告,美国司法部认定汇丰银行不是反洗钱不力,而是银行自己参与洗钱活动。

墨西哥著名调查记者安娜贝尔·赫南德兹 (Anabel Hernandez) 发现,当贩毒被严厉打击,贩毒所获得的钱财,却可以轻易洗白,成为贩毒者源源不断的动力。也因此,南美洲的“毒贩战争”持续数十年,死亡超10万人却仍未见终点。银行,是整个洗钱环节中最关键一环。

“只要在名字中间加一个字符,比如一个点、一个下划线,那么这笔钱就可以畅通无阻地汇过去。”在2010年~2011年担任汇丰银行合规经理的埃夫特·史登 (Everett Stern) ,出镜讲述了该行的荒诞:雇用并不具备相应能力的人员,组建风控部门,对美国等下发的禁止通汇的毒贩、恐怖分子名单,视若罔闻。

汇丰银行是《洗钱银行》 (CARTEL BANK) 的主角,作为Netflixde的纪录片《Dirty Money》第一季第四集,记者、执法者、汇丰银行前员工等多方出镜,讲述了墨西哥毒枭案中,这家银行的角色——其遍布世界的网点,以及收购墨西哥的银行,均成为贩毒者洗钱通道。

除上述纪录片外,英文媒体曾连篇累牍报道此事,人们期待通过严惩,来有效震慑、打击金融机构洗钱行为。

2012年12月,由于涉嫌为贩毒集团、恐怖分子洗钱等违法活动,汇丰银行被美国司法部调查,随后与美国司法部签署了DPA (延期起诉协议) ,并被监管。协议到期前,其同意在任何调查中配合司法部,“配合监控和持续合作”。 汇丰银行前行政总裁John Flint曾向媒体透露:“银行中随时有200位到400位美国监控人员,他们可以查看银行所有讯息。”

至此,汇丰银行进入漫长的被监管状态。而那场牛排馆会面,恰发生在被监管8个月后。

闹市牛排馆会面

2013年8月22日下午16时左右,孟晚舟和她的几位同事,走进国际金融中心商场 (IFC) 的Le Pain Grille La Loggia,一个被华人称为牛排馆的外国餐厅。这里是香港的金融街,高楼林立,距离汇丰银行亚太总部不过数百米。

7年后,牛排馆早已难觅踪影,被一家开放式的甜品店所取代。从当年的照片上看,虽然受到高级白领青睐,但牛排馆灯光昏暗、空间狭小,加上热门购物中心IFC人流穿梭,尽管拥有包间,仍不是一个适合谈论复杂话题或者商业“隐私”的地方。

EBRV7fe.jpg!web

IFC平面图 图片来自IFC官网

《等深线》记者试图联系这家牛排馆的老板,但最终无果,周边商家和IFC物业,均不知道其去向。对该餐厅有印象的一位香港商业人士告诉记者,就隐秘性而言,这家店绝不在选择范围内。

唯一的便利,是此处紧邻四季酒店,孟晚舟当晚要前往参加一场晚宴。

在牛排馆里等候孟晚舟的,是时任汇丰亚太区全球银行业务负责人Alan Thomas,其当时职责范围,即包括联系华为业务。如今,他早已经离开汇丰银行,尽管一些职场互联网平台仍有其信息,但众多媒体都无法联系上这位“神秘”当事人。

feuiYrA.jpg!web

早年图片显示,牛排馆并不具备较好的隐秘性

知情人士告诉《等深线》记者:“ 汇丰银行一直声称是华为约的他们,但事实上是汇丰银行主动约的 。一般银行约见客户都是通过正式邮件往来,但这次汇丰银行并没有发邮件。”

在这之前,2012年、2013年,路透社发了两篇报道称,Skycom与华为有密切关系,华为通过Skycom在伊朗从事违反美国制裁规则的业务,包括转卖美国电脑设备给伊朗。而这两篇报道成为后续所有事件的开端,据说汇丰银行看到报道后,多次要求华为高管出面澄清,于是,孟晚舟踏入了那间牛排馆。

a2aYvqN.jpg!web

如今,牛排馆位置已是一间开放式甜品店,再无当年痕迹

双方均为世界500强企业,但从常见的企业组织层级来看,Alan Thomas系汇丰银行亚太区域某个银行业务的负责人,而孟晚舟则是华为整个集团的CFO,两者地位显然不甚匹配。

但知情人称,考虑到以前的合作关系,孟晚舟还是带着一份中文PPT进入牛排馆,并按PPT的内容,介绍了Skycom和华为公司在伊朗的业务情况、相关合规制度与措施。

美国的《案件起诉记录》证实,会面后,汇丰银行反复索要英文版PPT,孟晚舟随后安排将PPT给了汇丰银行。据知情人士介绍,索要PPT的人,正是Alan Thomas。在得到PPT后,Alan Thomas转手就发给了该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孟晚舟不会想到,就是那份PPT,成了导致她被捕的唯一关键材料。而近期律师团队提交法庭的证据显示,在牛排馆会面之前,甚至汇丰银行始终都知道Skycom与华为的关系,美国的《补充案件起诉记录》中也明确称,多年以来,汇丰银行处理Skycom的业务时,都是与华为员工用华为邮箱进行沟通和联络。

而孟晚舟律师团队新近提交的证据显示,在汇丰内部,Skycom被“白纸黑字地”标志隶属于华为集团 (Huawei Group) ;从2010年起的多封业务往来邮件,都可以证明汇丰知晓华为与Skycom的关系。

此外,华为曾把Skycom的财报发给汇丰,财报对Skycom业务有着清晰的描述。汇丰银行不同区域、不同业务、不同层级的员工,都在持续和华为直接沟通Skycom的银行业务。

此外,汇丰一位高级副总裁还曾直接就更改Skycom账户权签人一事,发邮件给华为员工。

上述各种证据,实际让牛排馆会面变得更加不可思议: 既然汇丰银行早就知晓华为与Skycom有伊朗业务,那么其“主动约见”,以及会面之后,反复索要英文版PPT的举动,与其国际大行的“排面”极不相称,颇显怪异。

受害的证据提供者?

根据现有公开文件,那份PPT,是导致孟晚舟被捕仅有的关键文件材料。

美国《引渡案件记录》在讲述如何获得那份PPT的同时,也讲述了要求加拿大警方逮捕孟晚舟,并引渡美国的理由:孟晚舟曾于2013年与汇丰银行有过接触,且就“华为伊朗业务”撒谎、导致汇丰银行面临被美国处罚的风险。

依照美国对伊朗制裁规则,将美国相关技术、产品出口至伊朗的企业,为伊朗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将受到制裁。而 这个“相关”的范围,则被美国限定标准并时有变化。结合美国长臂管辖制度,制裁的指向范围,则是任何与美国有关的世界各国企业。

比如,上述文件讲述的汇丰银行面临美国处罚的风险,即指其在为华为和Skycom在伊朗的业务清算时,使用了美元清算,属于美国划定的“清算汇款金融信息服务”。具体在孟晚舟案中,美国指控孟晚舟欺诈汇丰银行,导致后者违反对伊经济制裁禁令《伊朗金融制裁条例》 (ITSR) ,违规为Skycom提供了美元清算。

总结美方指控,其讲述的是这样一个以汇丰银行为受害者的欺诈故事:孟晚舟被指未向汇丰银行如实陈述华为与Skycom公司的关系,导致汇丰银行因不知情,以美元帮Skycom公司结算,导致面临制裁风险。

而孟晚舟案件的引渡法官Heather Holmes,在其关于双重犯罪的判决中指出,只有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禁令,才可能给汇丰银行带来损失或风险。也因此, 上述指控逻辑中,汇丰银行的客户,是否在伊朗有业务,才是评估风险的唯一要素,至于华为和Skycom是什么关系,并不重要

孟晚舟律师团队向法院提交的材料表示,上述牛排馆会面时,孟晚舟已向汇丰银行高管介绍了华为与Skycom公司在伊朗有商业合作,华为并不存在欺骗行为;邮件等均证明汇丰知道华为与Skycom的关系;是否通过美国进行美元结算,取决于银行自己,和华为没有关系。

“选择何种货币清算,除非客户主动、特别要求,否则,这个选择很大程度取决于银行。甚至,客户对这个路径未必完全知情。如果认为付款可能违反制裁法律,银行可以冻结或者拒绝付款。”有外资银行人士介绍,如果涉嫌违规操作,当事银行要负主要责任,而不是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在驳斥美方提及,汇丰银行未将华为和Skycom的关系通报银行高层,仅“初级”员工知情时,辩方陈述文件称,未经高层审批就轻易做出判断,汇丰银行的做法简直“难以置信”。

讽刺的是,2012年时,汇丰银行聘请了履历中与反洗钱、伊朗制裁直接有关的美国官员,出任法务、合规部门负责人: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 (OFAC) 前主任、曾任美国制裁委员会主席和美国反洗钱机构负责人的Robert Werner,出任该行金融犯罪合规全球主管;美国财政部恐怖主义与金融情报办公室前副部长Stuart Levey出任首席法务官,Stuart曾负责反恐和金融情报,美国媒体称,其曾在打击朝鲜和伊朗涉嫌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非法行为中发挥核心作用。

多年前,汇丰银行原首席合规官David Bagley就表示,该行分支众多,且均设有合规部门。高官加盟、分支均有合规部门的汇丰银行,在美国指控表述中,却成了孟晚舟案中的受害者。

美方《补充案件起诉记录》还称,孟晚舟欺诈汇丰银行,获得9亿美元信用额度。而6月份律师团提交的备忘录称,实际上,所指9亿美元中,只有8000万美元额度由汇丰银行提供,且华为从未使用过这笔额度。

孟晚舟律师团队提交陈述认为,美方指控中,遗漏了重大信息,甚至存在故意误导之嫌。

从“毒枭洗钱案”脱身

2017年12月,美国检方撤销了对汇丰的全部刑事指控。《洗钱银行》临末,呈现了美国社会对此事的震惊,人们无法相信,汇丰银行在帮助毒枭洗钱案中,竟然只是缴纳了十几亿美元罚金,被监管5年,便可脱身。

为何会这样?媒体早前披露信息称,国会就此举行的听证会上,有高官表示汇丰银行规模太大了,如果追究,将引发诸多连锁反应。另有报道称,英国财务大臣曾致信美国,表示如果起诉汇丰银行,则可能给全球金融带来不稳定。

尽管这样纯政治,而非法律的“解释”,让民众至今难以信服,但美国司法体制、实践中素有“控辩交易”,而这种交易的具体内容,往往并不透明。

不过,巧合的是,众多公开信源显示,就在汇丰银行被撤销全部刑事指控的2017年,这家银行将那份PPT交给了美国官方。一年后的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押,事发后,华为公司当时刊发的声明内容显示,这家企业对孟晚舟为什么被捕并不知情。

知情人透露,就在2017年8月,汇丰银行突然单方面提出,终止与华为近20年的业务合作。现在回忆这一节点,以及更早之前的那场牛排馆会面的种种怪异,结合各方提交的材料,整件事变得越来越清晰。

颇为矛盾的一点是,据路透社报道,Alan Thomas与孟晚舟会面后的数月,汇丰内部认定,华为作为汇丰的客户,所带来的名誉风险是可接受范围 (可控的) ,并将继续与华为保持业务往来。

事实上,做出这一结论时,汇丰已经处于美国的严格监管之下,且有强大的合规委员会做出风险评估。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也曾公开表示:“我的同事没有发现华为的任何问题”。然而,短短几年间,这一“风险可控”的结论就被自己推翻了,汇丰不仅通过PPT帮助美国论证“风险”的存在,还终止了华为的合作。

对于汇丰而言,2017年才开始发现有“风险”,2013年却没有发现,前后判若两人。5年间,其没有任何损失,反倒是靠华为5年的大规模业务赚取了丰厚利润。

在外媒早前报道汇丰银行在孟晚舟案中的角色后,其中国“老朋友”的形象变得模糊起来。据媒体报道,有中国企业高管担心,一些外资银行,因其他问题,在被美国监管之后,出于“控辩交易”或其他因素,成为配合者,甚至做出伤害客户的行为。

财报显示,汇丰银行2019年利润下跌33%,全年税前利润133.5亿美元 (103亿英镑;934.5亿元人民币) 中,近90%来自香港。

时至今日,汇丰银行及美国相关部门并未明确指出,在孟晚舟案中,汇丰银行究竟遭受了何种损失。汇丰银行也未作出任何关于被欺诈的权利主张。

在毒枭洗钱案中悄然渡过的汇丰银行,在孟晚舟案中,虽被美国描述为“受害方”,但却依然沉默着。只是,眼下不断曝光的相关资料,令其在该案中的角色越来越清晰。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等深线(ID:depthpaper) ,记者:郝成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