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远离公众视野的通信业正在复苏的路上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baijia.baidu.com/s?id=1588618756556154844&wfr=pc&fr=idx_top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远离公众视野的通信业正在复苏的路上

远离公众视野的通信业正在复苏的路上
2018-01-04 08:16财经领域创作者

2017年,中国的通信市场正处在5G的前夜,一派祥和的景象。从用户数来看,三家电信运营商依然在增长,盈利能力普遍增强。从消费者口碑来说,2017年的3.15晚会上,虽然电信运营商依然心惊胆战,却最后证明是躲过一劫,非常罕见的是,三家电信运营商没有一家上榜。当然,这也被解读为,电信运营商已经彻底沦为管道,不被关注了。

运营商价格战变成降价战,提速降费继续中

此前,运营商们是比拼价格,看谁的便宜,以此了招徕客户,但在2017年,降价除了冲动还有必须。有关方面持续的建议运营商提速降费,包括移动上网、固定宽带等的资费水平大幅下降,确实是让利于民。

不过,我们还是得看到,通信资费大幅下降的好处并非只有消费者。在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多上网流量使用的同时,也会感觉自身的总消费并未减少,而收入增长爆棚的却是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

与资费下降同步的,就是各种互联网公司合作套餐的兴起。以中国联通最为热心,几乎与所有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合作定向流量套餐。确实,半年的数据就显示,中国联通为此新增了2000多万的用户。

一方面是降价持续,一方面是流量定向,由此引发的后果也应该引起监管层注意。我们原来所期待的创业创新百花齐发的格局根本就未出现,大型互联网公司依靠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而强引导流量,更加让小互联网公司没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降价是好处,但虚拟运营商和民营宽带商们却心里哇凉。本来就姗姗来迟的牌照,正当希望通过资费为手段分到一杯羹的时候,基础电信运营商的“被迫”降价来的越来越凶猛,以至于这些民资进入电信业之后出师未捷身先死。至今,正式的牌照也未落地,倒是有虚拟运营商倒下闹得沸沸扬扬。

从提速降费到流量不清零,从取消漫游费长途费到跨境大优惠,电信运营商正在将降价进行到底,而流量也正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爆发式增长。我们得看到,短信业务量竟然不再下滑,语音通话正在被引导到流量之上,种种迹象表明,在高带宽、低时延、广覆盖的5G时代到来之际,电信运营商拥有了复苏所需要的春风。

中国移动宽带逆袭成功,联通混改基本完成

在2017年,中国移动基本实现了十几年来的夙愿,这家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宽带用户数上已经超过了依靠分家合并等掌控北方十省市场的中国联通,以这样的步伐,很有可能在未来一年中超越中国电信。可以说,中国移动已经彻底改变了当年中国电信业改革让移动和电信分家而形成的市场格局。

当然,中国移动的付出也是巨大。首先,中国移动抓住了4G最关键的发展期,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不得不将主要资源投放在移动网络运营,中国移动以雄厚的资源强力的扩张利用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移动电话相对宽带拥有了更强的用户粘性和牵引力,特别是已事实上成为了网络空间身份证的手机号码。此外,如今的宽带基本完成了“光进铜退”,50M以上带宽用户占比超过了三分之二,这样的光改及提速造就了市场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联通显然不能坐以待毙,也必须有所改变。于是,中国联通成为了混合所有制改造的典型,最后成功的几乎联姻了中国所有一线的互联网回头,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京东,也包括苏宁这样的零售巨头。

中国电信没在物联网方面走得很快,做得风生水起。中国电信在全球首家推出了物联网套餐,还与华为合作帮助共享单车品牌上市智能锁。作为国内首家完成4G低频全网重耕的电信运营商,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建成全球首个全覆盖NB-IoT商用网络,并计划在2018年正式商用eMTc网络。截止2017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建成了31万基站的NB-IoT网络。

用户增长红利基本用尽,新兴业务发展正在路上

对于几家电信运营商而言,最痛苦的领悟就是多年来始终无法在内容应用方面成功。正是如此,电信运营商的增长越来越缓慢,每年6%左右的应收增幅根本不能与阿里腾讯这样每年60%左右增长相比。

这种情况也并非中国独有,考察全球的运营商都是一样的命运。于是,就在2017年快结束的时候,美国传出了对电信运营商最利好的消息,所为的“网络中立”法案被废除,电信运营商在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中的话语权大大提高,这被广泛认为可以提升运营商业绩,从而提升网络建设方面的积极性。

改变是必须的。中国移动已经将很多板块专业化,以独立公司的形势运营。最早独立运作的咪咕文化已经走出了不错的探索之路,更具活力,更具创新力,让中国联通也看到了希望,联通在线公司随之成立,力争弥补多年来最大的短板。

在这方面,中国电信却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有所收获。官网信息显示,翼支付2016年交易额突破了10000亿元,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基于安全芯片的近场手机支付服务提供商。据说,中国电信旗下互金产品品牌翼支付已宣布启动“东风行动”,将组织全生态投入100亿+资源,连接1000万+活跃商户,协力打造1000亿+消费市场。在这个被蚂蚁金服、腾讯、银联等掌控绝大部分份额的市场上,电信运营商撬开了一道缝,这给了另外两家以信心和勇气。

面对汹涌发展的人工智能浪潮,运营商正在行动。中国移动在力推套餐等基础上,更是大卖自有品牌智能硬件,从魔百盒到智能电视,从智能手机到无人驾驶汽车,不甘心沦为管道的中国移动依然坚持独立自主的路线。

新零售已经兴起,电信运营商最可宝贵的渠道资源已经成为了香饽饽。中国移动在几年前就开办了咪咕咖啡馆,将卖咖啡与用户体验结合起来,让营业厅变成了休闲娱乐场所,甚至成为了年轻人的创业集散地。中国联通最近正在上海进行营业厅改造,与快递公司合作,使得营业厅与物流中心的功能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营业厅的商业价值和服务能力。京东、阿里、苏宁与联通的体验店也在不久前开张,实现了电子商务平台与运营商的线下渠道的有机融合。

fm=173&fmt=auto&h=426&img_JPEG=&s=7E84C5009C7D458C63FC7CC90300F0B8&u=585738991%2C1344274446&w=640

人员流动趋于平静,但行业薪资依然不涨

提速降费也让几家电信运营商基层员工期盼多年的涨工资理想再次落空,在大投入、低产出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为了完成考核只能内部挖潜,提高效率也就成为了不涨工资的借口。

前几年,虚拟运营商的诞生让很多通信骨干看到了人才流动的希望,很多人纷纷跳槽,然后是铁塔公司的成立,但最终,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虚拟运营商至今已经花开花落,铁塔公司的上市依然遥遥无期。

当然,收入增长还是可以的,主要还是靠业务的转型与人员价值的提高。在未来新零售时代,营业厅可以参与更多的电商、快递等增值业务,还可以在理财、保险等方面赚钱外快。在线公司、呼叫中心也可以对外服务,将自己的能力云化。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运营商并非只能抱着网络和基站吃饭,只要有人,只要有资本,只有要资源,为何不跨界呢?

举报/反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