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获金沙江天使轮投资,「园钉」想做符合校内老师使用习惯的“钉钉”

 7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36kr.com/p/5110550.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获金沙江天使轮投资,「园钉」想做符合校内老师使用习惯的“钉钉”

郝方舟·2018-01-01 23:37
产品功能主要瞄向自发、高频的小测周考和“家校互动”场景。

36氪获悉,校内教师服务工具园钉于近日完成来自金沙江创投的6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上海隽泰担任FA。CEO王旭表示,本轮融资后,园钉将继续扩充团队、优化产品体验、加强教师间传播、深耕区域市场。

王旭所在的IT团队曾有5年为银行做交易流程监控系统的经验。2年前,这支团队转向教育领域,基于微信服务号,开发了园钉,包含一键录入成绩、发送学情分析、个性化布置作业和考题、定向发布通知等功能,帮助一线中小学教师减轻日常教学、沟通和管理中的负担。

v2_574cb442c4604ec188f6951a44434c7a_img_000

产品部分功能截图

园钉创始人王旭表示,从金融跨到教育,是因为爱人在人大附中任教,遇到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家长关心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喜欢横向比较,向老师寻求个性化建议等;再比如老师在微信群里发通知得不到反馈,同时要照顾各位家长的情绪和班级群内的“话风”。

虽然大多高中都已在使用管理系统,但从校长层面(采购决策者)落实到老师群体(实际使用者),接受程度不高。举个例子,为了分析成绩,老师申请使用全校一台的机器,逐张扫描纸质考卷进系统,机器并未节省工作量。而数据化正是园钉团队的技术长项,老师可用手机拍照考卷,上传到园钉,后台自动识别并生成学情分析报告。

产品形态选择服务号是因为班级都有微信群,老师在园钉创建班级,分享二维码到群里,无需初始化数据,同体系内避免用户习惯的迁移。园钉与负责学术进修、联考中考题目的成都教科院建立成绩分析合作,与菁优、阿凡题开展题库合作,老师再通过园钉推荐个性化培训班和练习题,更容易获取家长信任,也增加了家长在园钉上购买课程和服务的可能性。

园钉的另一特色是权限管理。学校与企业不同,老师、校长、学生和家长间的关系无法套用上下级管理流程。班级的微信群更像是小B网状结构。园钉定位于服务老师的工具,支持用户在多角色、多班级、多孩子、多家长间切换。不同的权限下,年级组长能看到跨校、跨班的成绩比较,老师能看到自己班级内的信息,家长间的横向社交被弱化,只能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和学习建议。园钉建立的单向多通道通讯机制,方便老师管控“舆情”,查看通知未读情况,又不会公开批评某个学生。

园钉目前使用用户超过18万人,覆盖近6000个班级,日活用户6.6万人。用户中家长占到90%,老师和学生各5%,学段集中在考试最密的初中。后台每天收获5-8万条关于成绩和作业的增量数据。王旭表示,园钉将继续沉淀数据,把数据颗粒度切得更细。

同年级或学科的老师间关系紧密,有利传播,因此园钉选择纯开放式to C路线,和进校的排课、教师管理软件错位竞争。虽然也尝试门槛较高的to B整校推广,但一个班“想用也能用起来”。

从竞争的角度,园钉似乎和to B进校做排课、布置电子化作业和教师管理软件的产品,以及针对学生的工具类产品都不太一样。王旭认为,园钉最大的竞品是微信群。园钉的核心价值在于数据加工,并希望用工具将使用微信的教师的个人圈子和工作圈子隔离开。当用户积累到一定规模,还可以成为合作方进校的渠道入口。

园钉的商业模式是用高粘性的使用场景沉积学习数据,根据学情分析推送低价格门槛的个性化练习(单次1-2元,包月10元),由家长付费。

团队现有30余人。CEO王旭,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计算机硕士,项目经历包括十二五军工项目,国企、银行、电信业大型IT项目。CMO王帆,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有教育行业创业经历。

本文由「郝方舟」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寻求报道 。

本文图片来自:123RF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