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张一鸣,想低调,很难!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36kr.com/p/511051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张一鸣,想低调,很难!

犀利财经·2017-12-29 05:01
风口上的张一鸣,高调不是他的风格,但想低调,很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犀利财经”(ID:xili-caijing),36氪经授权发布。

“心中无敌”的程维,数天前的12月21日,刚刚宣布获40亿美元融资,预计估值500亿美元;

“树敌无数”的王兴,2个月前的10月,也刚刚宣布完成一轮40亿美元的融资,估值300亿美元;

12月上旬,外媒The Infomation爆料,今日头条正以300亿美元或更高的估值寻求融资,目前已经开始与一些投资者进行接触。对此,今日头条“不予置评”。

2016年在乌镇一起喝茶的三个人:程维、王兴、张一鸣,一起聊天,一起火了,也一起卷入了舆论的漩涡。

2017年,TMD(头条、美团、滴滴)继BAT之后,成为了江湖上的热点话题。

这一年,张一鸣的老乡和前老板王兴,因为采访的“高调”,跟阿里巴巴算是公开“掰”了;也因为不停跨界餐饮、外卖、旅游、酒店、出行等领域,王兴被认为“树敌”无数。

这一年,张一鸣的同龄人、满脸胶原蛋白的程维,因为美团点评进入网约车市场,直接摊牌说“美团肯定不是最弱的,但也未必是最强的”,“尔要战,便战。”

这一年,张一鸣在头条号之外,孵化出了悟空问答、西瓜视频、抖音视频……,也和王兴一样被认为“侵占”了很多人的地盘,包括百度、腾讯、新浪微博、秒拍、快手、知乎……

低调、低调、低调!

2017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今日头条的人这样说。

风口上的张一鸣,高调不是他的风格,但想低调,很难!

谈理念和边界:不做O2O,也不造车

今日头条到底像谁?跟腾讯、搜狐等新闻客户端是同类产品?“很多人对今日头条有认知偏见。”今日头条的高级公关总监杨继斌说。

关于这个话题,张一鸣这样解释: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这边的视频阅读量占比50%以上,那些产品(新闻客户端)可能不到10%。从指标上看就不是同类的,如果是同类的,指标不会相差很大。

在理念上,互联网全平台的三种内容基本上都是从头条平台上起来的,为什么别的平台起不来,因为理念不一样。

传统意义的视角,你也有资讯,他也有资讯,但这个比重的结构很不一样。结构不一样是有原因的,因为理念不一样。

我说句实在的,同样服务这么多用户,我们有12万台服务器,据我所知,别的公司都是小一个数量级的。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东西不一样。

你说我们跟百度像,是也不是。都是覆盖长尾,但接下来,因为理念不同,我们会越来越不同。也有人说,我们跟微博很像。

类比是很好的方式,容易理解,但是它也是很粗糙的。

“类比的好处是好理解,缺点是不准确。偷懒的做法是使用并局限在类比;认真的习惯(是)仅少使用,做冷启动。”11月25日,张一鸣在朋友圈这样说。

张一鸣一直在强调的“理念”到底是什么?当今日头条从资讯涉足到视频、问答等领域时,边界又在哪里?

张一鸣跟王兴一样,信奉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理念。

张一鸣说,最早贝索斯有一个三原则,第一条Customer demand driven顾客需求驱动,这个理念是挺好的。这句话说起来很稀松平常,但是知道和理解再到跟你的企业文化结合,这中间的距离还是蛮大的。

很多人做市场分析是这么找蓝海的,这个没人做,那个又没人做,我这儿有一块蓝海,其实那都是从概念上推导的,我们关注用户需求和价值创造,这个可能更重要。

今日头条什么不做?张一鸣说,不做O2O,也不造车。

O2O,是美团点评王兴的地盘,还有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造车,可能是滴滴出行程维的地盘,也是百度的地盘,还有腾讯的参与。

张一鸣有一个观点:

别人做得不够好的,你有机会做得明显更好,你对社会有增量的时候才做,而不是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你做了好不了多少,做得比别人差的事情,浪费社会资源重复建设。

谈站队和竞争:你们觉得“抱大腿”好还是不好?

在新生代的独角兽巨头中,张一鸣和今日头条是唯一没有站队的。当美团点评的王兴彻底站在了腾讯阵营、当滴滴出行的程维也基本站在马化腾这边的时候,张一鸣选择拒绝。

在乌镇,张一鸣被问到为何不抱“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大腿”时,张一鸣笑着反问,你们觉得“抱大腿”好还是不好?

张一鸣说,未来有很多可能,无论“BAT”还是“TMD”(今日头条、美团点评、滴滴出行),过两三年可能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与其关心所谓派系格局,不如做好自己的产品,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尤其是别人做得不够好、还有进步空间的情况下。

关于站队,张一鸣一定比任何人考虑得都更加深刻,因为直接涉及到未来发展甚至生死。

早在2016年7月有传言称腾讯要“收编”今日头条时,张一鸣认真的发了一封内部信,时隔一年多之后再看,仍余音绕耳。现节选部分:

1、有位同事郑重地跟我说,他来加入头条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成为腾讯员工。

答:我当然也不是。我创立公司,才不想成为腾讯高管,躺在QQ和微信大树下模仿别人,这样多没意思。The big become bigger,全球范围都是如此。

在中国,所有300亿美金估值以上的公司都诞生于2003之前(百度、京东),所有1000亿美金以上的公司都诞生于1998年之前(阿里、腾讯),美国也是如此。FAG(犀利君注:facebook, amazon, Google)的流量和收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有机会打破这沉闷的格局,过程本身就很有意思。

我认为,对我们来说,哪怕只有10%的机会,也值得为此全力以赴,何况我觉得不止。

2、有人问这事是不是真的,难道是空穴来风?

答:报道是传言,不属实。但也不算是空穴来风。随着我们的DAU和收入快速增长,过去两年一直有各种战略投资和头条接触,其中不乏提出收购的、合并的、以及想并给我们的offer。…… 头两年别人理解我们是新闻客户端,理解我们是一个单一应用,比较忽视我们,我们也有意保持低调(当时偷着乐)。

去年以来,业界大公司get到我们4年前的想法,然后国内的门户们、浏览器们、甚至搜索引擎、微信、手机厂商开始集体效仿。

虽然我也看不懂他们怎么这么没有新意,但是领跑的感觉也蛮刺激。从大环境上看,媒体娱乐越来越火、人工智能越来越热、用户的精神生活的比重越来越大,估计这个领域的热闹程度会超过之前的O2O、打车、互联网金融。

尽管如此,我觉得还不够,我们心里的愿景,还是比他们现在所认知得更大、比他们能感受到的更有意思。所以我们可以领先的领域还很多,并且我们已经开始行动。

Let's Go Big!

仔细看这封内部信,里面饱含了张一鸣这个貌不惊人的男人的野心。

时间转到2017年,今日头条屡次传出要被“三巨头”中的腾讯或百度收购,特别是今年8月,一则“百度洽购今日头条”的消息。不过,张一鸣的态度,一如既往。

在乌镇,当被问到TMD(今日头条、美团点评、滴滴出行)格局和力量影响时,张一鸣说:

大家可能比较关注存量和静态,较少关注动态。我觉得世界蛮动态的…… 哪个产品、哪个公司有生命力,它就能继续往前走,逆水行舟,也非常明显。

现在创新又非常多,互联网、物联网、AI,甚至现在不仅AI,很多国外公司也进入到生物基因工程甚至到航天工程

现在大家经常讨论竞争格局,我觉得往前看就好了。

犀利君相信,如果不烧钱,如果不是竞争残酷,需要流量,“站队”不是一个好选择。对美团点评和王兴,以及滴滴出行和程维而言, 大量烧钱,还有资源流量对接,“站队”的选择合情合理。

而张一鸣,理性的他没什么烧钱,就像去年11月在央视《对话》节目中说的那样:今日头条做的都不是烧钱业务,无论投资短视频,做线下广告投放,前提都是在不烧钱的情况下进行的投入。

谈标题党和AI算法:很多人私信问,为什么审核不过?

“我的头条私信收到最多的私信,为什么我的审核不通过?为什么说我标题党?我们确实是审核最严的。”谈到标题党和机器算法,张一鸣这么说。

从今日头条的阅读量来看,分布非常长尾。张一鸣说,增加了“粉丝”,怎样让文章的流量受标题的影响越小,通过关注关系的分发占比提高,这能很大程度解决这个问题。今日头条除了加上智能推荐,还要加上智能社交,也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谈到今日头条的社交化,张一鸣的看法是:社交跟收入没有关系,我们认为社交也是一种信息分发方式,推荐是,社交也是,搜索、导航都是信息的分发方式。……从完善用户体验的角度,社交有利于强化优质作者的品牌效应,我看到你这个作者就愿意点,而不是我看到你的标题愿意点,因为我过去对你信任。

说到AI、人工智能,张一鸣说:“我是不好意思谈了,大家都谈。”

和内容结合,张一鸣提到了抖音:AI技术更有利于创作,在抖音上有什么AI?快速戴一个眼镜、帽子,这个就需要AI技术,要把你的脸识别出来,实时贴上特效。

表面上看抖音可能是一个短视频应用,其实对AI技术要求非常高。它在客户端要进行实时处理,必须在25毫秒内完成人脸识别、加入特效,可以说抖音是现在中国最大的AI应用,它通过AI技术帮助用户降低创作门槛。

试想如果拿传统相机拍,就没这么好看,用抖音拍无论是美颜、换背景、加道具还是手势识别,对用户来说都变得更容易。

因为AI,张一鸣有了更大的野心。看看他前几天的演讲:

我五年前创立今日头条时候的初衷,是希望在信息时代加强人和信息的连接。

文明,CIVILIZATION 的前提和标志,是信息的充分流通,今日头条也是最早把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应用于信息分发的公司。

我们的愿景是做“最懂你的信息平台、连接人与信息、促进创作与交流”。

当我们谈论信息的时候,不只是在谈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交通路况,信息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编码,是人类历史、今天、未来所有思考与表达的总和,信息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部分。

我们要实现自己的愿景,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去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使用场景的问题,这本质上是一个市场问题;

第二是技术问题,人工智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信息传播的信噪比;

第三是规则问题,在连接人与信息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的法律、伦理边界到底是什么?

谈上市:没有计划,真的没有考虑

在今日头条的版图里,除了“头条号”跟公司名字相关,其它的西瓜视频、抖音、悟空问答……看起来,没有一个跟今日头条有关,这起名字有啥玄机吗?

张一鸣说:

你去看《定位》(这本书,犀利君了解,小米科技的雷军也一度在内部推荐)杰克·特劳特说什么情况要做品牌延伸,除了书上的解释,我自己也补充了一些,我认为品牌延伸对短期有好处,品牌独立对长期来说有好处,我们是优化长期的,所以我们品牌独立。

布局了这么多,今日头条有上市计划吗?选择哪个板块和市场?

“没有上市计划。”张一鸣说。

“假如?”有人问。

“确实没有上市计划,真的没有考虑。”张一鸣说。

程维在《财经》的采访中谈到了柳青,柳青在很多维度上帮助滴滴打开了国际市场。而张一鸣有柳甄,两位柳氏姐妹都有着深厚的人脉和国际视野,正如张一鸣所说的,国际化是今日头条未来的路径图。

我们希望在内容方面做得更好,能投入更多,并且这个投入能够更有效。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话题,我们希望国际化做得更好,2017年算是取得了一些成绩。

如果还要说一点的话,我们希望我们做业务过程中锻炼的AI技术不仅服务这个行业,还能服务其它公司、其他行业,进行其它方面的创新。

跨国、跨行业。

最后,让我们看看今日头条的部分数据——

到2017年10月,超过120万头条号,平均每天发布50万条内容,创造超过48亿次内容消费。

到2017年10月,今日头条以及旗下的火山小视频、抖音短视频、musical.ly、topbuzz video等平台上,日均总播放量已经超过100亿,包括OGC、PGC以及UGC在内的短视频发布量超过2000万条。

其中,西瓜视频,去年5月上线,到今年10月,累计用户量已经突破 2 亿,日人均使用时长超过 70 分钟,日均播放量也突破了 30 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0%。

接下来,西瓜视频将拿出20亿帮助平台上的短视频作者变现,以拥抱“短视频全民变现时代”的到来。

音乐短视频产品“抖音”,2016年9月推出之后,目前日均播放量达到10亿。

小视频和直播产品“火山小视频”,在2016年12月上线后,目前日均播放量达到20亿。

截止目前,悟空问答有1亿用户,日均提问数超3万个,回答数超20万个,总阅读量达2亿人次。一年间,悟空问答的签约成本从1万元/月增长到1000万元/月。

微头条和悟空问答将成为今日头条未来两大主要内容生态,计划2018年向悟空问答投入10亿元,签约至少5000名各专业领域的回答贡献者。同时,对“微头条”推出400亿流量扶持计划,计划每天拿出1亿多流量,对优质用户启动流量保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