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我在看《国家宝藏》,还是鉴宝版“演员的诞生”?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baijia.baidu.com/s?id=1586281784459823884&wfr=pc&fr=idx_top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我在看《国家宝藏》,还是鉴宝版“演员的诞生”?

我在看《国家宝藏》,还是鉴宝版“演员的诞生”?
2017-12-09 13:11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火爆到一度被央视紧急调整播出平台,《国家宝藏》就算被cctv1抢走,cctv3也应该欣慰了。谁能想到,2017年的最后一匹综艺黑马,竟是在这样的平台、这样的题材中跑出。

fm=173&fmt=auto&h=354&img_JPEG=&s=C882F71B5DE4441B905DA9D802004033&u=3730674786%2C3132003640&w=639

故事甚至还往更加狗血的方向发展。在宣布改档后仅一天,12月8日晚,《国家宝藏》官微又宣布,下期节目还是在cctv3原档期播出。

横空出世的《国家宝藏》,俨然在央视上演了一出后宫抢孩子的大戏,

fm=173&fmt=auto&h=569&img_JPEG=&s=1E20B60A59C742CC8E74E97D0300D073&u=2134254797%2C4058477944&w=463

作为一个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集合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大博物馆各出三件镇馆之宝,角逐最后的故宫《国家宝藏》特展。

而其最具综艺感的地方,就在于国宝守护人“会演戏”。每一件藏品都配有小剧场讲述其“前世今生”,老戏骨、小鲜肉同台飙戏,简直就是鉴宝版“演员的诞生”。

fm=173&fmt=auto&h=601&img_JPEG=&s=CA18AA444FF5F04B1AB6CF6C0300707A&u=797722496%2C2910633572&w=334

也难怪观众齐齐惊艳,上一个世代的“鉴宝”节目什么样,你肯定对王刚老师还有印象。

“去伪存真”、“让我们有请下一位藏宝人”、“鉴赏团请上台观赏藏品并亮出你们的预估价”。这些对文物藏品贩夫走卒式的商业化解读,曾让童年的硬糖君满心忧伤:“为啥我祖上就没留下个青花瓷尿壶?”

fm=173&fmt=auto&h=480&img_JPEG=&s=92E4C6A64C139FDE32222FBA0300D00F&u=4142035809%2C2826119222&w=640

对于《国家宝藏》的出现,看惯了传统鉴宝节目的硬糖君,简直要三呼万岁:终于有节目关心文物本身的审美情趣和流传故事,而不是蝇营狗苟的商业价值了。

基于大家的喜爱,《国家宝藏》在一向严苛的豆瓣已成为9.5分的神作。但是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抛开令人心潮澎湃的家国情怀,硬糖君不昧与诸君理性地探讨三大疑问:

《国家宝藏》留给一件藏品的尊重是否足够?它在娱乐性和艺术性之前的取舍是否均衡?它又是另外一场中产阶级趣味的胜利吗?

天才少年真的会顶撞蔡京吗?

丹青不负少年头,天子江山尽风流。继两年前《清明上河图》引发“故宫跑”后,北宋画师王希孟18岁时完成的《千里江山图》今秋再次引发参观热。观众至少排队3小时,才有机会靠近这幅传世名作。

fm=173&fmt=auto&h=360&img_JPEG=&s=6F600EC618D205DA869C743C0300D040&u=498466293%2C3068630789&w=640

在李晨主演的《千里江山图》故事中,力图还原当年宋徽宗与蔡京以及天才少年王希孟三人之间的关系。

李晨饰宋徽宗的表演水平我们撇开不谈,毕竟这不是演员的诞生,而是国宝的前生。但是这段本着为大众科普的表演,却出现了一些不应该的瑕疵。

该表演中,为了凸显王希孟的书生意气,安排了他顶撞权臣蔡京的情节。蔡京怒不可遏,没奈何王希孟是天子门生,颇得宋徽宗厚爱,他只好咽下一口气。在得知王希孟将用五彩作画时,又以浮夸为由反对。但在看完《江山图》后,又对王希孟赞赏有加,宋徽宗命其题跋并赐画与蔡京。

这段故事从戏剧冲突来看,可以说比较精彩,但却违背了一个重要史实:王希孟虽然天才,但却没有顶撞过蔡京。

恰恰相反,多位学者考证(包括今年余辉先生在故宫博物院院刊上发表的研究)的结果认为,王希孟能够得到宋徽宗赏识,恰恰是得益于蔡京的推荐。

fm=173&fmt=auto&h=360&img_JPEG=&s=3A1209CB1EC8355FC64094AA03006001&u=4169158849%2C891193927&w=640

大观元年(1107),蔡京第三次入朝。约在是年,王希孟欲进画学(也就是北宋皇家画师培优班),最有可能的推荐人,正是促成办画学的蔡京。

政和二年,蔡京第四次入朝。王希孟极可能是通过蔡京的疏通,认识了徽宗。他在这一年数次将画作呈交徽宗审阅,徽宗初评其画“未甚工”,但觉得希孟聪慧可教,便亲传画艺,尤其是青绿山水。

希孟日日进益,不愈半年,在1112年底至1113年初,按徽宗旨意赶工绘成了巨制《千里江山图》卷。徽宗阅后甚感有成,在1113年闰四月一日转赠蔡京。

张国立解说王希孟早亡,果真早亡的话,多半是因赶工所累。这幅画的面积相当于六万多平方厘米,以当代工笔画家的经验和作画的照明条件,仍至少需要大半年时间,更何况当时的北宋。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说,体力和精力都会透支过大。

对于王希孟来说,他是“成也蔡京,死也蔡京”。《国家宝藏》对三人关系的虚构过于戏剧,脱离了“靠谱科普”的初衷。诚然王希孟顶撞蔡京的设计很有趣,但是已经超越了节目组自称的“基于史实合理虚构”的范围。

此外,节目批注也出了纰漏。在李晨饰演的宋徽宗夸蔡京的字当朝第一,与米芾并称的时候,批注出现了“苏黄米蔡”的解释:宋四家,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fm=173&fmt=auto&h=360&img_JPEG=&s=4E7009C75113B9DA52D4C18F03003081&u=2701908924%2C79742327&w=640

这就比较尴尬了,剧目中的人物是蔡京,宋徽宗夸的也是蔡京。那么,批注中的蔡襄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宋四家有两种说法,一种“蔡”是蔡京,另一种“蔡”是蔡襄,两人都是北宋书法家。有说法认为,“蔡”指蔡襄,是因为蔡京的名声太臭,导致徽宗亡国,历史地位无法与前几位相提并论。

台北故宫纪录片“翰墨风雅北宋四家”专题中,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的副研究员金运昌也强调了这一背景。《国家宝藏》的批注,其实选哪一种说法都行。但批注出现的“蔡襄”与剧目出现的“蔡京”相左,会使观众不明就里。

官方吐槽,最为致命

第二段表演,是由王凯饰演的乾隆,展现其守护的国宝“瓷母”各种釉彩大瓶。其中王羲之和黄公望,对乾隆“荼毒”自己作品的吐槽颇为诙谐,网红乾隆也再度发挥个人优势,这段内容在网上最为刷屏。

fm=173&fmt=auto&h=360&img_JPEG=&s=42D018C5649831DE08F9188D03009087&u=530212679%2C2942882278&w=640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被乾隆书写了七十多则题记,盖了几十枚收藏印章;而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也难逃厄运,被乾隆在后来认定的赝品上题跋五十多处,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同一人在同一画中题跋最多的记录。

乾隆的审美情趣,王羲之和黄公望get不到。所以他们一个说“老夫欣赏不来”,一个说“你要做这么个瓶子,你家里人知道吗?”

这些跨越时空的对话,可以视作节目对于乾隆“农家乐”审美借他人之口吐槽。但在督陶官唐英与乾隆的对话中,也出现了唐英对皇帝的顶撞:“自圣祖仁皇帝起,御用瓷器都以素雅为主,现在一个瓶子17种花色,有点过了吧?”

fm=173&fmt=auto&h=360&img_JPEG=&s=F69915C7EC8404DA5E24CCA20300F013&u=1329588637%2C2225858126&w=640

在封建帝制时代,唐英的这一句顶撞可以说非常出戏了。实际上,乾隆元年因督陶官年希尧被革职,唐英奉命出使淮安关的时候,他就身兼“淮安关务”和“督陶”无暇分身。

为此,唐英曾上书乾隆,希望辞去淮安关务,专心窑务。在乾隆三年唐英的奏折中写到:“奴才伏念榷理关务,唯的循谨之员,即可胜任,若烧造瓷器工作琐屑,必熟谙泥土火候之性者,始能通变办理.......”

唐英自称奴才,并在奏折中表达了强烈的专心做瓷器的愿望,理由也真诚殷切。但是封建帝王,唯我独尊,乾隆并未同意唐英的申请。所以在言必称奴才的乾隆朝,唐英是绝无可能像我们现代人一样,去吐槽乾隆的审美的。

此外,无论是《江山千里图》还是多种釉彩大瓶,剧目都夸大了历史名人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戏份。因画《江山千里图》而传言累死的作者王希孟,在剧目中只出场匆匆数秒;而只知道下令让官员和工匠瞎忙活的乾隆,被塑造成多种釉彩大瓶的最大功臣。幕后鞠躬尽瘁的唐英,沦为了配角和吐槽的工具。

讲解员张甡还不无煽情的说到:“乾隆皇帝他就能骄傲地对所有人说,yesI can! I can do it and I did it !”

fm=173&fmt=auto&h=360&img_JPEG=&s=21727A2603330D9C704CC8980300D093&u=3267471298%2C620142425&w=640

有啥can不can的呀,封建帝王一声令下耗费多少物力、财力和工匠的心力。瓶子是难烧,但乾隆除了在紫禁城里题跋名家字画,他去窑场看过一次吗?

司马池跟大家谈信仰

在看到第三个国宝“石鼓”之前,硬糖君还想把前面提到的纰漏,视作《国家宝藏》对文物演绎的“创新”。但是,创新的基础应该是尊重基本历史脉络和人物行为逻辑。一旦脱离了这个基本准则,再精彩的演绎,都没有任何意义。

石鼓这则剧目,出现了多处硬伤:

首先,司马池从未因为石鼓收集而获罪;其次,司马池去世时,儿子司马光已经做官,不会是剧目中的黄口小儿;最后,不知道司马池从何人嘴里听来“都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这句话的,是做着中国梦穿越回去的现代人吗?

fm=173&fmt=auto&h=360&img_JPEG=&s=3D01C01312FA459E8E94FAAA0300F004&u=720826944%2C1967550313&w=640

为了节目组的煽情效果,而硬在剧目中加塞脱离时代和行为逻辑的台词,是否有本末倒置的嫌疑?谁给司马池谈“信仰”,肯定不是张信哲。谁让具有科普作用的剧目变了味,恐怕也不是一心向善的节目组。

黑格尔曾说,“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硬糖君非常认可《国家宝藏》对文物以及中华文明的关怀与用心。但是瑜不掩瑕,剧目对文物故事的失真演绎,的确令节目的审美体验下降不少。

此外,略显聒噪的BGM也适得其反。有些时候,甚至听不清讲解员的声音。一会儿《一代宗师》,一会儿《源氏物语千年纪》,再一会儿《剑三》,倒是能感觉到配乐老师是硬糖君的同龄人。其实,文物本身的故事和守护人的激情已足够波澜壮阔,过多的背景音乐只会画蛇添足。

fm=173&fmt=auto&h=360&img_JPEG=&s=6CF1A8445512967D06C0848A03003083&u=18163015%2C1805377927&w=640

《国家宝藏》对于文物的讲解,大多数时候也浮于表面。未能深入,也未有深入的现实可能,因为守护人的剧目已占据不少时长。整体来看,各大博物馆的参与度也不高,各馆长围坐一处对文物发表一人数语的评论,好似少林寺坐枯禅的神僧。高谈阔论,奈何离地太远,与观众产生了距离。

以九大博物馆收藏文物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是一手五星好牌。但是金无足赤,《国家宝藏》把它打成了四星。作为一档深入浅出的文博探索类节目,它已足够优秀。但是若以国宝的真实魅力来高屋建瓴,它还有长足的进步空间。

国家宝藏总导演、制片人在播出当天写了一封信,表达这个节目的发心是“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既如此,就让我们告别鉴宝时代,迎接全民爱宝时代的到来

举报/反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