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从产业政策出发,看未来微短剧生态

 1 month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75600477205171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从产业政策出发,看未来微短剧生态

娱乐资本论·2024-05-01 03:29
从国家与地方广播电视局、各平台的微短剧相关政策出发,探讨微短剧产业生态建设方向

2024年,4月,一纸微短剧新规引发行业震动。根据网传《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各平台要将目前未经备案上线播出的微短剧剧目相关信息,于2024年5月31日前报所属地省级广电主管部门备案。从2024年6月1日起,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

在刚刚过去的北京电影节中,短视频主题论坛对微短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圆桌论坛环节设置了“微短剧的新质生产与内容突破”、“亿万神话背后:新挑战新机遇新征途”两项热门议题。

在监管政策趋严但扶持力度渐显的当下,微短剧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的微短剧产业何去何从?

娱乐资本论从国家与地方广播电视局、各平台的微短剧相关政策出发,试图给出微短剧产业未来的3个方向:1)从内容上看,微短剧向精品化转型是监管要求下的必然趋势;2)从产业上看,传统影视行业中心+部分新一线城市是微短剧制作的主要阵地;3)从生态上看,微短剧可以纳入现有IP生态中,“微短剧+”将成为行业主要探索方向

interlace,1

广电政策:我们如何看待微短剧?

国家广电总局对于微短剧的指导始于2020年12月的《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但当时还主要局限于传统的播出平台,还有“首页首屏”概念。到了2022年末,随着微短剧、特别是小程序剧的井喷式爆发,国家广电总局开始了多轮对微端剧的治理并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措施。

interlace,1

图1广电总局监管政策梳理(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interlace,1

图22022年12月以来国家广电总局的治理工作情况(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纵观一年多的微短剧治理,不难发现广电总局的监管政策主要有三点核心趋势:1)微短剧治理常态化;2)微短剧治理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3)对平台承担角色提出新要求

广电总局的监管要求作为微短剧行业治理的首要标准,对整个微短剧产业的发展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当下的微短剧产业必须通过转型找到新的创作方向与发展方向。国家广电总局不仅对微短剧提出了监管与限制,同样也对微短剧表述出重视和扶持。

2023年3月的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提出了网络微短剧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剧有品质”。毋庸置疑的是,不管是从行业规范还是从观众需求来看,高品质已然成为微短剧行业不争的发展方向。

interlace,1

图3主流活动中对于微短剧的要求与表述(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那么,如何发挥微短剧这一媒介的特有优势,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微短剧作品?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该计划旨在将微短剧与文旅结合,“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营造跟着微短剧去全国各地‘打卡’的新风尚”。

从这一表述中,不难发现微短剧这一创作形式除了前文所述的上新速度快、数量多、题材丰富的特点外,最主要的竞争优势在于受众广、可以综合呈现多种复杂元素,因此是“文化+消费”商业模式的重要承托媒介。

总的来说,我们如何看待微短剧?与过去的高速发展的红利期不同的是,未来的微短剧产业必将走向主流,而“微端剧+”将成为产业拓宽与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interlace,1

地方产业政策:微短剧产业往哪里走?

在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发布后,各地广电总局积极响应号召出台相应扶持计划,推选优秀微短剧作品。事实上,除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外,部分地方广电局与政府已然发布相关微短剧产业政策,当下的微短剧产业格局逐渐形成。

从2024年第一季度头部关联方注册地来看,现有的微短剧头部公司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区。

interlace,1

图42024年Q1TOP20关联方注册地(资料来源:Dataeye,公开信息整理)

从地方广电或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当前的微端剧产业已经形成了杭州、西安等多个地区产业中心。地区微短剧产业中心的形成存在如下几个路径:

interlace,1

图5部分地区微短剧相关支持政策内容(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1)依托现有影视产业设施发展微短剧产业:以上海(车墩影视城)、浙江横店为代表,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2)依托承制方建设微短剧产业:以西安、郑州为代表,大量广告承制方聚集;3)通过创投等扶持政策创建微短剧产业:以四川、广东为代表,鼓励微短剧在当地立项。

从产业角度来看,微短剧行业固定资产较少、人员流动性高,能带来的集聚效应相对有限;伴随着微短剧产业走向成熟以及头部逐渐形成,当前“传统影视中心+部分新一线城市”的微短剧产业布局将很快步入稳态。

interlace,1

平台政策:微短剧创作如何进行下一步?

前文提到,国家广电总局的监管政策中多次强调平台的自查责任。微信、抖音、快手作为小程序剧的主要阵地,响应广电总局要求多次开展小程序剧治理活动。显而易见的是,在现有的治理体系下,以极端、猎奇等方式营造爽感的创作模式和同质化的批量生产模式将逐渐被淘汰出市场,加速微短剧行业向高质量精品方向转型。

interlace,1

图6各平台小程序剧治理公告(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对于优质的短剧,各个平台从不吝提供流量与资金的支持。短视频平台(包括抖快、腾讯微视及百度百家号等)对创作主体的限制较少,鼓励影视公司、MCN、个人创作者等参与创作;而长视频平台(爱腾优芒等)则以和头部制作公司合作为主,力求精品化。随着大量主流影视制作公司入局微短剧,长视频在微短剧的加码将帮助承接这一部分的产能。

interlace,1

图7各平台微短剧扶持计划情况(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在各平台关于微短剧扶持计划的表述中,“IP”是一个高频词汇。IP改编是微短剧剧本的主要来源,而微短剧的IP来源覆盖网文、动漫等多个渠道。不难发现,众多IP平台都启动了微短剧改编的相关计划。而微短剧的兴起也使得腾讯系的阅文、字节系的番茄等发挥先前的产业生态布局的作用。可以说,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可以被自然地纳入其现有的IP开发体系中

interlace,1

图8各IP平台微短剧开发计划情况(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interlace,1

结语:围绕IP打造微短剧生态

过去,小程序剧有着上新速度快、所属小程序或账号较为分散、数量众多等监管难点。未来,随着监管政策按上述趋势不断演进以及观众对于小程序剧审美要求的不断提升,小程序剧限制少、周期短等相对优势将受到影响甚至逐渐消失。

要完成向高质量微短剧的转型,必须发挥微短剧的正面价值、挖掘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强化微短剧承载的文化内核。在当前的IP生态开发模式下,国家广电总局从大局上领导行业发展方向,地方主要通过提供摄制方面的便利性协助微短剧产业发展,平台(包括IP供应平台与视频平台)把控内容质量,最终将微短剧的优势与产业延伸需求相结合,打造健康且可持续的微短剧生态。

interlace,1

图9围绕IP打造微短剧生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作者:张逸虹,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