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润饮料携怡宝高调赴港IPO,包装饮用水混战再升级

 1 month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75605833701965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华润饮料携怡宝高调赴港IPO,包装饮用水混战再升级

全球财说·2024-05-01 02:00
激荡三十年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财说

作为包装饮用水行业重要玩家,怡宝的三十年,何尝不是中国饮用水行业风云激荡的三十年。

怡宝出列

近期,纯净水品牌“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饮料)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其实早在2022年,业内就有传言称,华润集团考虑让旗下包装饮用水子公司华润饮料赴港IPO。

据报道称,华润集团一直在寻求将资产变现,鼓励旗下子公司自筹资金。除华润饮料,华润集团旗下连锁超市品牌华润万家也在近年来屡次被传将寻求在香港募资上市。

若华润饮料成功上市,华润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数量将增至18家。据华润集团官网,目前所属企业中有8家在香港上市,9家在内地上市。其中,华润置地、华润啤酒、华润万象生活和华润电力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招股书显示,华润饮料与华润集团旗下相关业务在销售渠道、数字化、原材料采购、工程管理等方面协同发展。在销售渠道,其产品通过华润万家遍布全国的商超进行销售,增加品牌曝光和消费者触达。

可见,长期佛系的怡宝,正走向华润集团的主舞台

激荡三十年

谈及怡宝,众人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瓶标有法文C’estbon的绿瓶纯净水,可却鲜少人知中国第一瓶纯净水便产于这个品牌。

上世纪80年代,怡宝前身中国龙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龙环)在深圳蛇口成立,彼时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是“刺梨汁”碳酸饮料。

1990年,中国龙环首次将“怡寳”商标用于瓶身上,法文“C’estbon”意为“美好的”,寄托着怡宝传承至今“让生活更美好”的品牌理念。

作为纯净水的开创者,怡宝却未能第一时间大展身手,反倒因频频股权变动,发展一度受困。

1991年,中国龙环被万科收购51%的股份,直接废除了以往的饮料业务,将纯净水作为主营,并进行了人事大换血。

然而好景不长,仅过去五年,万科自身经营状况便出现问题,中国龙环作为非主营业务被万科决绝抛弃。1999年,正四处搜刮啤酒饮料资源的华润集团将怡宝所有权全部收入麾下。华润接盘后,怡宝更换瓶身包装,沿用怡寳、C’estbon等字样,开创怡宝“绿瓶”时代。

而在这个时候,中国纯净水市场已建雏形。娃哈哈、乐百氏、康师傅等品牌后来者居上,不断攻城略地,在纯净水市场构成三足鼎立之势。

彼时的华润集团正处于宁高宁的掌舵下,一路高歌猛进。对比医药、地产、能源、金融的业务,包装饮用水只是一个不算起眼的板块。

据媒体报道,直到2008年,怡宝才被列入华润集团一级利润中心序列,并更名为华润怡宝食品饮料(深圳)有限公司。而彼时,华润啤酒旗下的雪花已发展成行业头牌,华润集团开始逐渐加大对华润饮料的重视程度。

然而在这一期间,包装饮用水市场格局早已发生巨变。2000年,农夫山泉开创性提出“天然水”概念,利用营销舆论,重锤以纯净水为主导的包装饮用水市场。

一夜之间,包装饮用水行业变了天,一场轰动圈内外的“世纪水战”就此打响。娃哈哈、乐百氏等69家纯净水企业公开讨伐农夫山泉,最终以农夫山泉被罚20万草草收尾。

但在这一过程中,“天然水比纯净水更健康”的理念却已植入消费者心智。经此一役,农夫山泉生生从牢固的行业格局中敲出一席之位,2001年农夫山泉以19.63%市占率超越娃哈哈,成为行业第一,亦是最大赢家。

暗潮涌动

值得玩味的是,农夫山泉这条行业“鲇鱼”,当年凭借天然水将一众纯净水企击败,多年之后,却反被纯净水出身的怡宝推下头把交椅。

尼尔森数据显示,2015年12月,怡宝、农夫山泉的瓶装水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4%、20.1%,怡宝成为包装饮用水行业的“一哥”。

华润饮料迅速扩张,还要受益于背靠“大树”华润集团的渠道优势。

与同处于华润大消费板块下的华润啤酒如出一辙,华润饮料采用“蘑菇战术”,即先占据小市场中的大份额,再逐渐向外渗透,打造全国性的饮品集群。

有分析表示,由于瓶装水本身的成本较低,而真正影响到瓶装水的成本其实主要是运输和物料,华润饮料通过“蘑菇战术”可以快速确定自己的经营范围,利用工厂密度的优势就可以进一步决定产品的销售情况和成本的优势。

凭借这种策略,华润饮料迅速扩张,在2015年实现零售额突破100亿元,首次在市占率中超过农夫山泉。

只可惜,华润饮料还是后劲不足,很快在2016年被农夫山泉再次超越。

此后多年时间华润饮料一直位居包装饮用水第二名的位置。在这期间,农夫山泉不仅率先实现港交所上市,并正与华润饮料拉开距离。

据灼识咨询,按零售额计,2023年在包装饮用水市场,农夫山泉为绝对的龙头,市占率达到23.6%,华润饮料则以18.4%的市占率位列第二,排在第三的乐百氏仅有6.1%。

财务数据来看,2023年,华润饮料实现营业收入135.15亿元,净利润达13.31亿元。

对比来看,同年农夫山泉营收规模达429.16亿元,是华润饮料的3倍之多。深究根本,或还是源于华润饮料尚未实现“两条腿走路”。从营收结构来看,华润饮料超9成的营收来自于包装饮用水产品。

事实上,在进入华润系时华润饮料就意识到,若想加速扩容,不能只靠“卖水”这一个单一业务,产品多元化势在必行。

2011年,华润集团与日本饮料巨头麒麟公司订立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华润麒麟饮料(大中华)有限公司(简称:华润麒麟),将华润饮料业务注入其中,随后相继引进了午后奶茶、火咖及源自世界的厨房等品牌作为产品组合的一部分。

宁高宁曾指出,华润饮料业务跟麒麟全面整合后,蒸馏水业务“怡宝”作价超60亿元,市场彻底承认了“怡宝”的品牌价值。

截至招股书披露前,华润饮料拥有“怡宝”、“至本清润”、“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及“佐味茶事”等13个品牌的产品组合,合计56个SKU,包括包装饮用水、茶饮料及果汁饮料等。

不过十多年的布局,似乎并没有让华润饮料的第二条“腿”变得更强劲。2023年,华润饮料茶饮、果汁、咖啡等即饮软饮品营收占比仅7.9%。

反观农夫山泉,除饮用水基本盘外,茶饮料产品营收占比近3成,功能饮料及果汁饮料合计占2成。根据农夫山泉2023年年报数据,其茶饮料品类已突破百亿营收大关,达126.59亿元,近乎一个华润饮料。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2月,麒麟宣布作价10亿美元将其持有的华润麒麟40%股权出售。出售完成后,麒麟与华润集团仍保持中国软饮料业务合作,包括知识产权许可等方面。

11年老友“分道扬镳”,对于麒麟控股的这一举动也引来不少猜忌。有业内人士猜测,可能是对中国饮料市场竞争格局等因素作出预判后的战略性选择。

半路杀出程咬金

2024年初,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病逝,社会掀起一阵追思浪潮。同时,二十多年前那场由农夫山泉挑起的“世纪水战”重新被翻出,而主导舆论的钟睒睒成为众人笔诛口伐的对象。

然而,仅仅过去一个多月。曾声称“纯净水对人体无益”的农夫山泉,在转产天然水的第24个年头,或将重返纯净水市场,并直击怡宝“绿瓶”。

4月23日,在怡宝递表港交所次日,有媒体报道,多位农夫山泉员工在朋友圈转发一张有关纯净水产品的宣传图,瓶装包装一改往昔经典红色,尝试绿色包装。网友直呼:“撞衫”怡宝。

目前,在线下线上平台尚未有农夫山泉纯净水销售的消息。不过,有农夫山泉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农夫山泉纯净水即将上市属实,且该项目非常紧急。”

interlace,1

图片来源:网络

诚然,如今的纯净水市场,华润饮料具备绝对优势。但面对从不按套路出牌的农夫山泉,华润饮料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尤其是年初的舆论风波后,座次未必会重洗,但各包装饮用水企势必都在跟时间赛跑。若此次华润饮料冲击港股成功,便会成为继农夫山泉之后第二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国内包装饮用水企业。

这是一个机会,亦是一个挑战。未来华润饮料所面对的会是更加复杂、激烈的竞争场景,势必要以枕戈待旦的状态全面备战,方有一线“胜”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