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Markon Review Express Weekly #28

 1 month ago
source link: https://markonreview.com/2024/04/18/markon-review-express-weekly-2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周报目录

📰 一般资讯

  • Aftermath:《飞艇的艺术》──一本很酷的、关于飞艇的书
  • 《卫报》采访《潜行者 2》开发商:到这个时间点,它已不仅仅是一款游戏
  • VGC:有人把 PS1 主机改装成了手持设备

📊 市场动态

  • GamesIndustry 探讨游戏厂商应如何支持“复古”游戏
  • GamesIndustry:AI 的最大胜利并不是 AI

🎙 观点讨论

  • Game Developer:替换“银河城”(MetroidVania)
  • Game Developer:如何在不耗费太多资金的情况下构建分支叙事
  • Aftermath:请阅读 Jason Schreier 有关严肃游戏报道的、非常有用的指南
  • Crossplay:超级任天堂世界很酷,但……这么多哭泣的孩子?

📰 一般资讯

Aftermath:《飞艇的艺术》──一本很酷的、关于飞艇的书

Book-Shot_large-1.jpg

本文介绍了插画艺术家 Ian McQue、资深作家和独立开发者 Jim Rossignol 合作推出的插画集《飞艇的艺术》(The Art of Mileships)。

🔗 来源:Aftermath,作者 Luke Plunkett

《卫报》采访《潜行者 2》开发商:到这个时间点,它已不仅仅是一款游戏

本文为《卫报》一月底对《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Stalker 2: Heart of Chornobyl)开发商 GSC Game World 的采访稿,细致记录了自 2022 年 2 月俄乌战争开始至今,这支乌克兰开发团队经历的各种辛酸、动荡、悲痛、带来启发的时刻:

🔹 目前在布拉格办公的 GSC 游戏总监、CEO Evgeniy Grygorovych 告诉《卫报》,公司提前一个半月为战争做了准备,雇佣了 24 小时待命的大巴车,凭 Grygorovych 的直觉,GSC 在战斗正式打响前一周转移了 GSC 的员工及家人共 200 多人,最终合计转移约 700 人。

🔹 一些团队成员在战斗开始后决定走上前线,GSC 继续为他们开工资,因为军队的薪水不足以开支,GSC 想尽可能帮助他们;一些同事在战斗中阵亡,包括《潜行者》系列资深设计师 Volodymyr Yezhov。

🔹 截至发稿时,GSC 还有 170 名员工留在乌克兰,GSC 的基辅办公室变成了一个员工及家人可以聚集、驻留的庇护所。Grygorovych 表示,在艰难的战争环境下,继续制作游戏提供了很大帮助,员工们在办公室的 8、9 九个小时里可以不去想战争、过回更正常的生活。

🔹 战争开始已经两年,Grygorovych 感觉世界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乌克兰,去年很多人过问战争的情况,今年几乎已经没人问起,他理解人们忘记一些事情、不愿一直想着坏事,但把人们带回现实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忽视邪恶的正在发生,那么邪恶就会获胜”。

🔹 在《卫报》看来,《潜行者 2》以不仅是一款引人入胜的 RPG 作品,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抵抗的象征,Grygorovych 表示赞同,GSC 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让事情变得更好,他们制作游戏的工作是让人们回到现实、看到房间里的大象,因为“大象正在摧毁一切”。

🔹 Grygorovych 在采访的尾声告诉《卫报》,他希望在自己生活的世界里不必回答 3 岁孩子的困惑:“爸爸,我们什么时候飞回基辅?”Grygorovych 的情绪在此刻崩溃,房间里弥漫着令人心碎的沉默。《卫报》作者在结语中谈到,当泪流不止的 Grygorovych 握着他的手时,他突然意识在自己对游戏报道的轻浮。

🔗 来源:The Guardian,作者 Tom Regan

VGC:有人把 PS1 主机改装成了手持设备

GLIo9myXIAAGald-1280x720.jpeg

据 VGC 消息,电子设备改装玩家 YveltalGriffin 近日在旧主机改装论坛 BitBuilt 发表最新作品:被命名为 PS Hanami 的手持游戏设备,基于原版 PS1 的硬件而非其他模拟硬件,集成了一个无摇杆的 DualShock 手柄,使用虚拟光驱运行光盘映像。

🔗 来源:VGC,作者 Chris Scullion


📊 市场动态

GamesIndustry 探讨游戏厂商应如何支持“复古”游戏

Fortnite_D1LOZQ3.jpeg

一款游戏要多久才能被称为“复古”?

GamesIndustry 认为,随着我们正在迈进游戏寿命相当长的“永恒游戏时代”,一款游戏被视为“复古”的时间窗口似乎变得越来越短,尽管大多数人可能觉得 PS2 时代的游戏称得上“老”,但如今,一些 PS4 游戏甚至都开始有了“复古”标签,Newzoo 近期发布的《2024 年度 PC 和主机游戏报告》(PC & Console Gaming Report 2024)也给出了一定数据支撑:去年全球月活最高的 10 款游戏平均首发年份距今已超 7 年。

文章指出,上述现象代表了游戏行业的重大转变:几十年来,游戏行业一贯由游戏发售头几周的新奇来驱动,而随着技术的迅猛进步,仅仅几年前的游戏要么成了美好回忆、要么就被完全忘记。与此同时,游戏的寿命变得更长,这显示了长尾效应带来的增长潜力,但也诞生了玩家阻止在线服务游戏停服、厂商面临成本压力的矛盾。

GamesIndustry 提出,旧游戏每隔几年便被“淘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游戏未来或许应该向电影、书籍、音乐等其他媒体的情况靠拢:拥有几十年历史的旧作品仍可供大众访问、享受,有成熟的长尾变现机制,更重要的是,一个商业、文化环境已经建立,使得优秀的旧作品称为声誉、价值的源泉。

文章遗憾地观察到,游戏行业还未达到上述状态,仍需要转换观念:一些在追求“长青树”产品中失败的公司正加倍努力地裁员、清仓甩卖,将自己的创意作品视作一次性消费品,将“长期吸引力”视为缺陷,因为商学院教导高管们“持久耐用的消费品不会产生重复销售”。现状需要改变。

🔗 来源:GamesIndustry,作者 Rob Fahey

GamesIndustry:AI 的最大胜利并不是 AI

作者通过这篇长文抒发了行业追捧生成式 AI 趋势的批判性观点。

文章提到,作者一直记得小学时读到的一句话,内容大概是:“如果你读我的作品时哭了,请知道,我也曾在写作时哭过。”这句话塑造了作者对阅读、写作的看法,它们的作用不仅限于传递信息,而是将一个人的思想和感情混杂在一起、传递给另一个人,它们是一种理解他人、被他人理解的途径。

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对创意工作中、面向受众的元素应用的生成式 AI 完全不感兴趣:当一段文本背后只有统计学规律、没有创作者的意图,他该如何筛选文字中的意义和信息?如果创作的过程没有投入任何感情,他怎么能对创意成果产生任何感觉呢?为什么他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去阅读那些没人在意要不要写出来的文字呢?

作者介绍了 GDC 2024 上一些探讨生成式 AI 流程再造功效的演讲,包括 King 分享如何在《Candy Crush》中用 AI 测试、调整关卡难度,以及 Schell Games 分享在《Among Us VR》中使用 AI 监测恶意语音。作者评论到,从演讲内容来看,AI 的上述运用还相当受限,而且并未体现出改变世界的先进性,但它们带来了明显的好处,而作者并不认为这是当前该领域投资火热的原因。

作者将真正的生成式 AI 投资热归因于文本和图像的生成,这对很多投资人来说意味着“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事”,进而导向消除人类雇员的必要性。作者引用了 EA CEO Andrew Wilson 七年前对机器学习的溢美之词,后者称赞神经网络可以生成出与知名艺术家文笔非常相似的内容,让他这样的门外汉无法区分真假。

作者警示到,过去几十年对科技、媒体行业的观察让他确信,永远不要低估人们对免费、便利的劣质产品的接受度,这让他对生成式 AI 能否制作更好的作品深感怀疑。

🔗 来源:GamesIndustry,作者 Brendan Sinclair


🎙 观点讨论

Game Developer:替换“银河城”(MetroidVania)

RitualOfThePrime.jpeg

游戏设计师 Robert Green 今年 1 月发表的一篇文章,探讨了“银河城”(MetroidVania)这个术语的内涵。

作者提到,相对于“第一人称射击”(First-Person Shooter)等指向明确的称呼,“银河城”显然要模糊的多,作者尝试进行解构,提出了他认为属于、不属于“银河城”的主要游戏元素,最终得出结论,认为“银河城”首要关注的应该是游戏世界的结构、而非任何潜在的玩法机制,一言以蔽之即“解锁游戏世界”(Unlocking-world)──这也暗示了某种“钥匙”概念存在于作品中。

🔗 来源:Game Developer,作者 Robert Green

Game Developer:如何在不耗费太多资金的情况下构建分支叙事

imadeatriangle.jpeg

本文梳理了自由游戏编剧 Nessa Cannon 在 GDC 2024 上的演讲,讨论开发者如何能够在不大幅推高预算、烧坏脑筋的情况下,高效率地设计叙事、对话分支──或者按 Cannon 在开篇强调的,演讲内容只是幌子、一切只是为了让大家赶紧去玩《隐迹渐现》(Pentiment)。

Cannon 搭建了一个衡量游戏分支叙事设计水平的座标轴,一头是几乎没有分支叙事的游戏,另一头则是分支连续不断、可能导向完全不同结局的;Cannon 在轴上找到了三种分支设计:

🔹 其一是“后果分支”(Consequential branching),就像内容不断变换的《直到黎明》(Until Dawn)那样,分支选项对玩家来说触手可及,但这会消耗大量时间、金钱、加班、玩家可能永远看不到的内容。

🔹 其二是“主题分支”(Branching in the interest of theme),《隐迹渐现》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特定对话选项不会产生不同后果,但游戏其他部分的分支设计哲学,使得选择的戏剧性、主题性取得平衡,选择与谁交谈、对方的态度都服务于游戏的核心主题,Cannon 个人从中受益匪浅。

🔹 其三是“角色定义分支”(Branching for character definition),典型的例子就是“为玩家提供三种说是和否的方式”,例如《辐射 4》(Fallout 4)中玩家可以用真诚、讽刺、挑衅的口吻回答问题,最终得到的回复都一样,Cannon 认为让玩家决定怎么说“是”或“否”的自主权,是创造可互动世界的一部分。

Cannon 进一步谈到,开发者不必将锁定在某一种方法中,上述内容可以被归纳成一个解法模型(如图所示)。

🔗 来源:Game Developer,作者 Bryant Francis

Aftermath:请阅读 Jason Schreier 有关严肃游戏报道的、非常有用的指南

本文推荐了彭博社记者 Jason Schreier 撰写的长篇指南,谈及了相关新闻术语、开展可信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等。

🔗 来源:Aftermath,作者 Luke Plunkett

Crossplay:超级任天堂世界很酷,但……这么多哭泣的孩子?

17885d66-c0b8-4736-8182-4635d0e4feb9_2048x1744.jpeg

本文来自 Waypoint 高级编辑 Patrick Klepek,他记录了自己带孩子游玩环球影城中的超级任天堂世界(Super Nintendo World)的经历,分享了一些与任天堂行事风格有关的思考。

Klepek 发现了超级任天堂世界迥异于很多主题乐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尽管付费模式、排队情况与其他主题乐园类似,但在这里,孩子们常常会在项目中失败──然后重新排队、队伍逐渐拉长,而且孩子们被要求独立完成项目,或者完全由家长替代完成(更早以前则不被允许),这导致乐园里哭泣的孩子占比明显较高。

作者表示,他尊重任天堂将电子游戏设计理念带进实体乐园的想法,但另一方面,上述情形也反映了任天堂在可访问性、难度调整等问题上多年来一致的忽视态度,或许任天堂可以更好了解其不同类型的玩家,找到更具包容性的解决方案。

🔗 来源:Crossplay,作者 Patrick Klepek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