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1.59 万起,顶配 29.99 万,小米 SU7 化身「价格杀手」上市

 2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fanr.com/157941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1.59 万起,顶配 29.99 万,小米 SU7 化身「价格杀手」上市

小米 SU7 的首次亮相,已经是 3 个月之前的事了。在这 3 个月的时间里,雷军和他的第一辆车成为了整个汽车行业绝对的舆论焦点。

从概念设计到技术参数,小米 SU7 的每一处细节都被放大解读,经过媒体和分析师一轮又一轮的剖析、挖掘、评估、预测,「收手吧雷军,外面都是吉利」成为了主论调,到底是「雷总」还是「避雷」,众说纷纭。

价格永远在路上,小米永远在辟谣。

但今天,小米 SU7 的正式售价终于出来了:

  • 小米 SU7 标准版价格为 21.59 万元,CLTC 续航 700km
  • 小米 SU7 Pro 版价格为 24.59 万元,CLTC 续航 830km,配备激光雷达,支持城市 NOA
  • 小米 SU7 Max 版价格为 29.99 万元,CLTC 续航 800km,双电机四驱,配备激光雷达和城市 NOA
adsf.jpg!720

在雷军看来,这是一个让人为之疯狂的价格,买到就是赚到。但倘若我们平复发布会的激昂,忽略雷军那极富感染力的口音,小米 SU7 的售价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数字,在价格愈发透明的汽车行业里,它就像是路边随手派发的一份报纸,质轻、无声。

但这份报纸所呈现的内容,足以轰动一时。

50 万以内速度最快的量产车

巅峰性能和极致的驾驶体验是我们造车的原点。

就如雷军所说的,一辆好车的本质,还是要回归到驾驶体验上。

从各项参数来看,小米 SU7 下了挺大的功夫。

小米 SU7 采用的双电机全轮驱动,最大马力为 673PS,峰值扭矩是 838N·m,性能可与 4.0 升涡轮增压 V8 发动机的跑车一较高下。

su73.jpg!720

哪怕在 -15℃ 的低温天气,SU7 依然能够达到 3.38s 的零百加速,而 Model 3 Performance 下降到了 6.35s。

su78.jpg!720

这是因为车上采用了创新的低温高功率电池技术,而雷军自信的表示:「冬天对 SU7 的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su710.jpg!720

强大的自研电机,让小米 SU7 的 0-100km/h 加速达到 2.78s,在 50 万以内纯电动轿车中,都属于第一梯队里的领先水平。

与其价格处于同一区间的 24 款极氪 001 WE 版四驱是 3.5 秒,Model 3 高性能版是 3.3 秒。即使到了中后段的加速,SU7 也能展现出不凡的实力,0-200km/h 用时仅为 10.67 秒。

su75.jpg!720

SU7 拥有目前全球量产轿车中最低的风阻系数:0.195 Cd,这使得它的最高车速能达到 265km/h,能耗也进一步降低。

fengzu.png!720

加速快、极速高这件事,除了能够简单粗暴地展示性能,其实还代表着车子本身有着更多的驾驶模式可以选择。

小米 SU7 还有许多的细节,帮助驾驶者提升「驾驶乐趣」,把车子的可玩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依靠较高的性能上限,小米推出了「自定义驾驶模式」,包含加速、转向、悬架等十项可调节,部分单项可调 100 档,据小米官方称,组合起来的驾驶模式多达 16.8 亿种。

boost.gif

这当中的 Boost 模式,可让整车立刻提速,提供持续 20 秒的超额扭矩输出;弹射起步模式,可在起步时同时踩下双踏板,松开制动踏板的 170ms 内,提供 0.95g 的加速度。

tanshe.gif

另外,小米还成立了中德团队联合调教出了「运动声浪」,在新能源上,也能找回一点油车驾驶的感觉。在赛道上的小米还能开启漂移模式,雷军说他还专门去学了一下,日后有机会就会给大家展示他速成的漂移技术。

su719.jpg!720

新能源时代,底盘依然是「车是否好开」的决定性因素。好的底盘,能极大程度地提升车辆的舒适度、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

除了能够为上述的极端场景提供保障,在上下班通勤等大部分日常场景,底盘系统也有用武之地。

su79.jpg!720

首先是悬架,小米 SU7 选用了前双球节双叉臂+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并采用了全铝制的悬架连杆。这对组合能更有效地控制车轮,为良好的优操控提供一个不错的硬件基础。

其次,小米 SU7 搭载了与拓普集团联合开发的闭式空气弹簧系统,和采埃孚提供的 CDC 阻尼可变减振器,其中闭式空气弹簧系统比传统开式系统的调节速度提高了 100%。

111-4.jpg!720

既能跑得快,还要刹得住的车,开起来才安心,SU7 的百公里制动距离只需要 33.3 米,按照目前市场主流车型的制动距离:40 米算及格,38 米算还行,36 米算优秀,34 米则是能拿来当成亮点宣传的成绩。

依靠 Brembo 四活塞固定卡钳、博士的 DTB 智能解耦、ESP. 10.0 的车身稳定等刹车系统,才能将把距离控制在 34 米以内。

轮胎是全车唯一和地面接触的部分,因此一台车的动态性能、续航、舒适性等,也和轮毂和轮胎息息相关。

su71.jpg!720

小米汽车团队从 5000 多张设计稿中,为 SU7 定制了四款轮毂设计,以及轮胎搭配:

su74.jpg!720
  • 19 英寸低风阻轮毂+米其林低滚阻轮胎,让小米 SU7 标准版的 CLTC 续航里程提升到了 700km,而小米 SU7 Max 也达到了 810km 的超长续航水准,适合需要长续航的用户。
  • 19 英寸运动轮毂+普利司通 TURANZA 6 轮胎,能够给驾驶者提供兼顾运动和舒适的体验。
  • 20 英寸「梅花轮毂」+米其林 Pilot Sport EV 轮胎,因内部设有静音棉,所以胎噪很小,是米其林专门为高端电动车开发的轮胎,在行驶中提供运动、舒适、静音的驾驶体验。
  • 21 英寸运动轮毂+倍耐力 P ZERO 第五代轮胎,抓地力非常强,市场参考价就要 10000 元左右。适合追求运动操控的用户。

在上次发布会后的 3 个月里,小米又对整个补能体系进行了优化。

871V 碳化硅高压平台,在 15 分钟为车辆充电补能 510km,5 分钟充电补能 220km。

su713.jpg!720

486V 全域碳化硅平台,能在 15 分钟内为 SU7 充电补能 350km,5 分钟充电补能 138 km。

su712.jpg!720

在车辆满电情况下, SU7 Max 的续航里程可达 810km 的 CLTC 续航里程;

su715.jpg!720

SU7 标准版的 CLTC 续航里程也能达到 700km。

asd.jpg!720

雷军说,像这么一款干到 2 秒多加速、800 公里以上续航的四驱性能车,

在中国市场,小米 SU7 是唯一一款。

总得来看,小米的第一辆车,是一台综合性能极具竞争力的性能轿跑,我们也期待 SU7 今后在市场上的表现。

不过,最晚入局新能源赛道的小米,并没有选择竞争相对较小、更受国内用户欢迎的 SUV、MPV 车型,而是在一开始,就加入了「厮杀最为惨烈」的轿车车型,从大的市场环境来看,这无论如何都算不上「聪明」的选择。

关于小米为什么第一辆车选择了轿车,雷军在先前的采访中也有自己的考量。他认为在所有车型中,轿车的驾驶体验相对较好,加上目前传统的大家庭没有以前那么多,适合一个人开的同时,也兼顾现代小家庭的二人世界。

轿车赛道的确竞争大,但最大的市场也在这里,正值油电交接的时代大风口,传统油车的保有市场中,还是会有非常多的用户会选择新能源的轿车,从月销量很好的「34C」(宝马 3 系,奥迪 A4L,奔驰 C 级)就能看出。

zuzu.jpg!720

同级别的新能源车型中,相比于已经成功的 Model 3 ,和未来可期的极氪 007,小米 SU7 仍然是一辆在驾驶感受上很有竞争力的轿车,在追求智能化、集成化的今天,SU7 上保留了很多传统油车上的元素,比如实体按键;也有很多突破传统的设计:超大 56 寸 HUD 抬头显示、翻转式仪表屏、座椅主动侧翼支撑。

从这些细节不难发现,小米十分注重 SU7 的驾驶感受,而这些细节的总和,就是 SU7 今后的重要竞争力。

并且,小米 SU7,也还有一战之力。去年在全球销售了 1.46 亿只手机,连续 14 个季度全球第三,小米手机和小米平板的用户全球达到了 6.41 亿人,这更为小米汽车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高喊「人车家全生态」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到苹果终止造车,非常非常的震惊,如果我是 Tim Cook 的话,我绝对不会这么做。

向来有着「雷布斯」称号的雷军,不久前还自己当了一回「雷库克」,表示苹果放弃造车项目是一个错误决定。他认为,从战略角度来看「人车家全生态」,汽车是生态闭环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苹果来说是如此,对于小米来说也是如此。

fgtes.jpg!720

进入小米 SU7,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个渲染惊喜的 SU7 模型,车模状态也会和车辆状态实时同步。点击车模上对应的点位便能进行快速操作,整个过程丝滑流畅,一镜到底,体验直逼华为鸿蒙座舱和魅族 Flyme Auto。

做车机,果然还是造手机的更在行。

细腻流畅的车机体验离不开软硬件协同,小米 SU7 全系标配 8295 旗舰芯片平台,配合小米澎湃 OS 优异的异构兼容性,实现硬件资源的精准调度。雷军表示,在 SU7 上,他最喜欢的就是这块中控屏,「超大」、「非常精细」,是他对这块屏幕的评价。

008AGV4Yly1ho4g9omol2j32010u0q75.jpg!720

如果你是小米手机用户,细看屏幕你就会发现,小米 SU7 车机的 UI 设计,与 MIUI 一脉相承。

作为一家生态科技厂商,小米澎湃智能座舱在设计之初就将手机、平板视作座舱的一部分,实行多端一体化原生设计。当车主同账号的手机、Pad 进入车内时,就能与中控屏无感连接,自动完成识别、安全认证、连接等一系列复杂步骤。此时,统一的设计就避免了使用时产生割裂感。

当然更重要的是系统底层的融合,不仅视觉上要统一,交互也得统一。

得益于系统框架层的打通,在 SU7 的中控大屏上,我们能够直接调用手机镜像,或是将手机应用以窗口卡片的形式固定在中控屏上,与车机彻底融为一体。

008AGV4Yly1ho4gbz5t03j31c00u0jxy.jpg!720

▲ 最右为固定在车机里的小红书 App

在前排座椅后方,小米澎湃智能座舱还支持再挂载 2 个 Xiaomi Pad 6S Pro 12.4 作为后排拓展屏。平板接入后,会自动切换至控车桌面,不仅能同步导航信息,还允许乘客调整空调、座椅加热、全车音乐等功能。

008AGV4Yly1ho4gcnmczxj30zk0iqgn4.jpg!720

此外,小米自研「MiLM-1.3B」端侧大模型在 SU7 上首次上车,小米表示,SU7 上的小爱同学全链路都得到了大模型的加持升级,不仅能实现文生图,还可以融合车的位置、方向、视觉等信息,像人一样理解真实世界。

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最实用的应该还是用它来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毕竟,连车都买了,高喊「人车家全生态」的小米,可不会放过你这个「米系全家桶」的潜在客户。

「选一辆智能电动轿车,本质上就是在选智能科技的实力。你要相信这个品牌有足够的能力,能把智能科技持续做好,」雷军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小米肯定是全球最好的几个车厂之一。」

asdrts.jpg!720

如果你始终无法放下手中的 iPhone,也不会有任何问题,雷军给你准备了 Plan B。小米澎湃智能座舱支持接入无线 CarPlay,且后排支架兼容 iPad,乘客可以通过小米汽车拓展屏 App 实现后排控车。

除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也是小米迈出的重要一步。

去年年底,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首次发布了包含道路大模型、超分占用网络和变焦 BEV 等领先算法在内的技术架构,同时确认了端到端大模型技术的上车。

asdf-6.jpg!720

硬件方面,小米智驾系统分为两套方案,分别是小米智驾 Pro 和小米智驾 Max。两套方案都采用英伟达 Orin 算力平台,全系标配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但要注意的是,只有 Max 版本才配备激光雷达。

小米表示,SU7 目前已经能够实现 5 厘米精度的极窄库位泊入和 23km/h 巡航的代客泊车,城市 NOA 功能将在 4 月开始用户测试,5 月开通 10 城,最后在 8 月份全国开通。

小米比你想象中更强势

小米 SU7 正式发布的前一天,雷军在微博上预告了小米 SU7 强悍的续航表现,他表示,配置 19 寸低风阻轮胎和米其林低滚阻轮胎的标准版车型起步就是 700 公里,同为 19 英寸轮毂的情况下,小米 SU7 标准版续航甚至超越了特斯拉 Model 3 的长续航版本。

用入门产品来打对方的高配,是小米的惯用战术。

asd.jpg!720

更夸张的是 小米 SU7 Max,这辆车成为了国内唯一辆同时拥有 2 秒级零百加速和 800 公里 CLTC 续航的纯电车型。

asdftvr.jpg!720

而且雷军还称,小米 SU7 的长续航,不止体现在数据上,在广东的高速公路上满电开始连续行驶,小米 SU7 标准版在平均车速 97.7km/h 的情况下,实现了 495km 的续航成绩,平均电耗只有 15kWh。

SU7 能有领先行业的续航水平,光靠小米肯定是不够的。

今天下午,宁德时代在小米 SU7 正式发布前推送了一篇名为《欢迎新同学》的文章,公布了神行电池全能系列和麒麟电池全能系列,并表示首发落地车型将在今日官宣。

dgsfnbs.jpg!720

完全没提小米,但又处处都是小米,合着标题欢迎的不是自家的「新同学」,而是小爱同学。

具体来看,神行电池全能系列在续航上更进一步,体积成组效率达到 77.8%,能量密度提升超过 10%,能够带来超过 800km 的 CLTC 续航;麒麟电池全能系列则注重性能,电池动力储备超过 1000 马力,同时散热面积也提升了 4 倍。

宁德时代这次在小米 SU7 上首发新品,不仅做成了一桩生意,也体现了他们对于小米的信任。另一方面,「造车新兵小米拿货难、拿货慢」的谣言也不攻自破。毕竟,作为 Tier 1 供应商,深陷降价漩涡的宁德时代不可能不关注主机厂的健康程度。

实际上,小米在供应端的布局,多年前就已开始。

自 2017 年成立以来,小米产投共投资了 110 家芯片半导体与电子相关企业,包含光电芯片、汽车芯片、半导体制造设备等领域。

不仅如此,从 2021 年开始,小米一举投资了 10 多家动力电池、自动驾驶领域等整车上下游企业。无论是深入到底层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的黑芝麻智能,还是自动驾驶公司 DeepMotion,亦或是国内激光雷达龙头企业禾赛,小米都默默插上一脚。

fvsaf.jpg!720

总之,小米目前在汽车领域的投资已经完全涵盖了关键传感器、自动泊车、三电系统等供应商,一条完整且庞大的汽车供应链,早就掌握在雷军手中。他在小米 SU7 发布前自信说道:

最近不少朋友都问,现在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小米汽车有信心打开市场吗?当然有信心,因为,我们是小米汽车,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雷军赌上尊严的最后一次创业,不可能打没准备的仗,对于 21.59 万元的小米 SU7,他信心十足。

*肖凡博对本文亦有贡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