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假货太多,宝洁又起诉了超百家店

 2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71053219122163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假货太多,宝洁又起诉了超百家店

青眼·2024-03-29 11:40
维权之战。

近日,广州宝洁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宝洁”)与一百货店的纠纷案引发广泛关注。青眼进一步调查发现,广州宝洁今年以来作为一审原告,在江苏东台、浙江绍兴、深圳宝安区、山东蒙阴等地,共有65起民事一审案件待开庭。这些案件均属于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被告多为超市、日用品店、杂货店等。

另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家化、广州蓝月亮同样作为一审原告,分别面对六神、蓝月亮商标被侵权的情况,今年以来共起诉了超200家便利店、商超等。由此可见,进入2024年,国内外日化巨头商标维权之战已然打响。

开年发起超160起维权诉讼

据企查查公开资料显示,截止今年3月27日,广州宝洁作为一审原告,针对侵害商标权纠纷开年已发起超160起诉讼。青眼注意到,广州宝洁的诉讼对象涉及全国各地,且案件在各地分批次进行了审理。比如,1月23日,广州宝洁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5家百货经营门店的诉讼案件在同一天开庭。

而在4月9日-4月11日,广州宝洁与江苏东台市的8家日用品店、超市、杂货店的案件将相继开庭等。在这些案件中,广州宝洁起诉的理由无外乎是:相关店铺销售的“舒肤佳”香皂、“海飞丝”洗发露、“潘婷”洗发露为假冒广州宝洁商标注册专用权的商品,侵犯了广州宝洁注册商标专用权,要求侵权主体停止销售相关产品,并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

比如,今年2月20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了《广州宝洁、宁波市鄞州姜山季梅副食店侵害商标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广州宝洁方面称,2023年6月7日,其在开展打假维权活动期间,调查人员在公证人员的陪同下至被告季梅副食店营业场所,购买了海飞丝丝质柔滑型去屑洗发露一瓶。经鉴别,季梅副食店所售商品为侵犯广州宝洁注册商标权的假冒产品。

季梅副食店答辩称,2023年3月31日,其从美团优选平台以27.99元每件的价格采购了两瓶海飞丝丝质柔滑型去屑洗发露500克,并且开具了销售方为杭州丹奇商贸有限公司、购买方为广州宝洁、开票日期为2023年11月30日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其中一瓶产品自用,另一瓶被广州宝洁取证时买去了,由此质疑广州宝洁取证后是否更换了产品才检验出是假货。

不过,经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调查,季梅副食店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从美团优选平台购买的产品与该案被诉侵权产品的关联性。另从进货及销售价格看,被诉侵权产品的价格远低于正品价格。最终,该法院判定被告季梅副食店立即停止侵犯广州宝洁海飞丝商标专用的行为,并赔偿后者4000元。

而将时间拉长来看,宝洁作为原告发起的商标侵权案起始于2019年。在2019年-2023年期间,宝洁作为原告,一审侵害商标权店铺个数分别为2个、50个、7个、154个、1094个,共计1307个,呈递增趋势。

从案件结果来看,少部分案件以广州宝洁撤回起诉而终结,绝大部分案件均以便利店、商超被判侵犯商标专用权而告终,赔偿金额在500-73000元左右。按最低赔偿金额500元计算,5年内,广州宝洁索赔金额达65.35万元。

为何选择向终端零售渠道发起维权

事实上,不止国际巨头广州宝洁,进入2024年以来,上海家化、广州蓝月亮等国内头部日化企业也均开启了新一轮维权。

据企查查公开资料显示,截止3月27日,广州蓝月亮作为原告在今年已发起了36起侵害商标权纠纷诉讼,起诉对象涉及副食品店、百货商店、杂货店等。往前追溯,自2016年以来,广州蓝月亮作为一审原告,已发起超1500起商标侵权诉讼。青眼调查发现,在这些案件中,广州蓝月亮起诉理由均是:相关店铺销售的“蓝月亮”洗衣液侵犯了“蓝月亮”注册商标专用权,要求侵权主体停止侵权行为,并支付一定侵权赔偿金。

与此同时,自今年以来(截止3月27日),上海家化作为一审原告也已发起超180起商标侵权诉讼。将时间拉长来看,自2018年以来,上海家化发起的商标侵权案件高达14000多起,起诉对象包括便利店、超市等,涉及品牌几乎均为“六神”。

青眼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发现,在蓝月亮商标侵权案件中,存在不少民事二审案件。比如,在《浚县黎阳办事处静宾副食超市、广州蓝月亮侵害商标权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中,上述人(一审被告)静宾副食超市提出了几点上诉理由:其一,静宾超市是预包装零售超市,非专业造假工厂;其二,该超市销售的产品由供货商王某北提供,申请追加王某北为当事人;其三,打假人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该超市所售蓝月亮洗衣液为假货;此外,该超市对一审判决赔偿数额存在质疑,并认为公证处的取证不合法。

最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一审判决中判定的“静宾超市立即停止销售广州蓝月亮享有的蓝月亮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以及赔偿广州蓝月亮经济损失8000元”,认定事实清楚,应予维持,而静宾超市的上诉请求予以驳回。

“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商标保护已经成为企业合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申友福告诉青眼,“一个商标从默默无闻到成为驰名商标,企业对此注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个好的企业商标,不仅意味着企业享有的知名度、信誉度,还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体现。而企业商标保护的方式,除了注册防御商标等非诉手段以外,还包括受到侵权时的诉讼手段,即提起商标侵权等案件。”

那么,面对商标侵权时,为何上述企业均选择对便利店、商超等终端零售渠道发起维权呢?

“一直以来,三四线城市的大型化妆品批发市场,以及县城、乡镇化妆品小店等渠道知假卖假售假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严重影响了品牌声誉和利益。”青海美丽达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宇称。

“日化巨头起诉便利店和超市不一定真是因为假货,很有可能是渠道不可控引发乱价现象,从而导致企业自身利益不受管控。”日化经销商刘庆则直言,“当下日化行业同质化严重且产品过剩,品牌方和渠道商均需要现金流,由此通过起诉以规范终端日化产品的价格体系。”

靓点化妆品连锁机构总经理刘嘉琦也称,“终端门店维权相对简单,而且门店数量多,影响力大;而中间渠道,会面临取证和执法困难等不利因素。且同时因为渠道商数量较少,即便被处罚,造成的影响面也会小一些。而日化巨头无论是出于打击制假售假,还是重整渠道的目的,都希望形成的影响越大越好。”

假冒日化产品屡禁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销售假冒知名日化产品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事件,在全国各地均广泛存在。譬如,去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月15日)和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6日)前后,全国各地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均公开了一批侵犯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典型案件。其中,不少案件都与假冒日化产品相关。这当中,国际美妆巨头宝洁、联合利华旗下的日化品牌,以及阿道夫、立白、蓝月亮等知名国货品牌为被侵权的重灾区。

针对日化产品造假层出不穷,刘嘉琦直言道,“日化产品作为快消品,其市场需求非常大。另外,由于缺乏参照,以及短期效果不明显等,很多顾客在使用前后无法分辨出产品真假。”

上海某化妆品品牌创始人则表示,“日化产品本身的制假难度并不高,一些小作坊均可以生产。另外,日化产品一般出现在流通渠道、批发市场,这导致品牌维权的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呈现出泛滥的局面。”

针对日化行业造假、售假乱象,近年来我国已经明显加强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力度。就在今年2月底,邯郸市市场监管局、邯郸市公安局、邯郸市海关联合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打击侵权假冒日化产品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侵权假冒日化产品专项执法行动。

另据青眼号外梳理,在化妆品行业目前开出的6张禁业令中,就有两张是因为涉事人员销售大量假冒洗发水、沐浴露,被常熟市人民法院判处“禁业三年”。

“近年来,监管方对制假、售假打击力度有所加大,但假冒日化产品利润高,导致不少人铤而走险。另外,直播带货售卖假货更方便,也更难查处。”碧云天化妆连锁创始张煜东说道。唐山市一品净日化厂李相亭也指出,“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的兴起,相应也带来了监管上的滞后,这扩大了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渠道,使得日化行业呈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

从长远看来,要肃清市场,根治日化产品造假售假乱象,还需监管、平台、品牌三方共同努力,标本兼治,久久为功,才能还行业一片清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眼”(ID:qingyanwh),作者:青禾,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