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春节消费观察|市场难觅3元以下瓶装饮料,行业将向高价高质发展?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anjinger.com/d/22708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春节消费观察|市场难觅3元以下瓶装饮料,行业将向高价高质发展?

原创 蓝鲸财经 张静伦 · 2024-02-04 10:37:33 阅 13.7w
过去一年以来,多家饮料公司宣布涨价。
101149_ogfevsmqklhlm.jpeg@!thumb80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张静伦

春节将至,食品饮料的消费旺季来临。蓝鲸财经记者发现,今年在商超中很难找到3元饮料的踪影。

近日,蓝鲸财经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大型商超,发现大多数瓶装饮料的价格集中在5元至8元之间,其中5元至6元较为常见,3元钱左右的已经很难见到。在部分小型商超,几乎找不到3元以下的饮品。

如今终端市场上,真的见不到3元以下的饮料了吗?马上赢曾发布一组线下零售监测数据,数据统计了2023年整年。数据显示,在Top100中,3元以下产品仅有10款,占比为10%左右;3-4元价格带的产品占比24%,4元~5元价格带产品最多,占比29%;5-6元占比也达到了28%。可见,3元及以下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饮料种类确实不多。

饮料告别“3元时代”,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也并非坏事,他认为,饮料行业将向高价与高质发展。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也在逐渐降低,这为企业提价提供了空间。因此,越来越多的饮料企业开始调整价格策略,以提高利润空间。

多家饮品企业调价

过去一年以来,多家饮料公司宣布涨价。

2023年2月,农夫山泉宣布调整杭州区域19L桶装水价格涨价2元。养乐多也宣布原味产品单价从11.7元涨到12.8元。2023年3月,“味动力”品牌部分产品的出厂价调整,上调幅度为3%-6%不等。2023年5月,可口可乐在便利店、商超等终端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这也是自2022年可口可乐迈入3.5元后又一次涨价,价格直逼4元。2023年11月起,康师傅饮料全面涨价——康师傅茶、果汁系列产品中包装零售价由3元/瓶调整为3.5元/瓶,1L装零售价由4元/瓶调整为5元/瓶。

从历史来看,这已是饮料行业的第五次涨价潮。自2006年起,国内食品饮料行业出现过4次涨价潮,分别是2010年、2012年、2017年、2021年。

饮料为何越卖越贵?

一瓶饮料涉及多个领域的原材料,通常包括蔗糖、PET树脂和纸箱。据海通证券研究所测算数据,软饮料行业的成本中,制造与人工、PET、纸箱、白砂糖、果汁、其他原材料分别占比20%、20%、20%、15%、10%、15%。

而对于含糖饮料来说,白砂糖价格的起伏决定着饮料价格的高低。

2023年2月以来,受国际地缘局势和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白砂糖价格快速走高。据媒体报道,2023年5月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食糖价格指数4月平均为149.4点,环比上涨22.4点(17.6%),连续三个月上行,创2011年10月以来的新高。

在国内,糖价也在上涨。中国糖业协会2023年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2023年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897万吨,同比减少59万吨。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270元/吨,同比回升516元/吨。8月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最高达7035元/吨,而在2022年8月价格仅为5747元/吨,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

不仅仅是含糖的饮品,蓝鲸财经记者发现,此轮涨价潮中,部分无糖饮料价格也出现上涨。例如,2023年1月起养乐多不仅调高了普通版价格,添加三氯蔗糖的低糖版也从12.7元调至13.8元,涨幅约8.6%,与普通版相当。此外,三得利无糖乌龙茶、无糖版维他奶也都相继提价,涨幅也在1元左右。

目前,饮料使用的代糖产品包括阿斯巴甜、三氯蔗糖、赤藓糖醇等。

代糖产品价格上涨,与其原料上涨相关。代糖生产企业康宝生化9月的调价函显示,三氯蔗糖产品价格调整为大包装180元/千克,小包装182元/千克,此前为140元/千克;另一家金禾实业更在9月连续两次调价,三氯蔗糖价格由13.8万/吨提到15万/吨后,又调整至18万/吨。

除糖价上涨外,饮料包装瓶的主要原材料pet的价格也在上涨。

根据东鹏特饮的财报,企业核心原料为PET和白糖,合计占成本比重超60%。PET价格受原油价格影响。2018年,石油价格上涨导致PET价格达到历史新高,东鹏特饮同年毛利率大幅下滑;2019年,石油价格下跌导致PET价格下降,东鹏特饮毛利率也有所回升;2022年PET价格再次走高,企业毛利率大幅下滑。

农夫山泉也在2022年年报中提到,2022年原油价格上涨,作为原油的下游产品PET等原料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这加大了以PET等材料作为产品包装主要原料的饮用水和饮料企业的成本压力。

江瀚告诉蓝鲸财经记者,客观上讲,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冲击了3块钱饮料的生存空间,导致其在市场上逐步减少甚至消失。

“但原材料价格上涨并非3块钱饮料消失的唯一原因。事实上,心理预期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饮料企业涨价的决策。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品质的需求逐渐提高,饮料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些投入都需要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获得回报。”江瀚补充道。

“涨价潮”和“价格战”并存

还一个有趣的现象,如今的消费市场,有人在涨价,有人在降价。与康师傅、农夫山泉等饮品集体涨价相对应的是,喜茶、奈雪、乐乐茶等新茶饮品牌不约而同地调低了价格,产品彻底告别了30元时代。

在朱丹蓬看来,这是符合商业逻辑的。“饮料行业因为原来就是“三元时代”,但是三元的饮料已经不能够匹配消费端对于高品质饮料的需求,所以价格会往上走。”

那么在“性价比”时代,涨价的饮料能否被消费者接受?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健康,消费者更加注重品牌和饮料口感,比如元气森林和一些其他新茶饮产品,他们的价格都比康师傅之类的高,并不妨碍消费者消费。品牌影响力和潮流性会起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艾媒数据显示,软饮料消费者以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为主,这个群体总体对价格不敏感。根据其调查数据,以碳酸饮料为例,年轻人每月在碳酸饮料上的消费支出,50元到100元的占比最高,达到46.4%。50元以下占36.5%,100元到300元之间的占据14.5%。说明该群体在日常消费中对饮料的需求偏向刚性。

电商平台的数据也体现了这一点。消费数据平台星图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食品饮料全网销售额558亿,占比5.7%,相比2022年增长39亿,提高了0.5个百分点。

一面是饮料厂商涨价,一面是市场正寻求消费降级。就如京东在最新的消费趋势报告中指出:“消费者愿意买贵的,不愿买贵了。”2024年,饮料品牌商将不得不在这种看似“割裂”的趋势下寻求发展机会。

“尽管消费者对于饮料价格的接受度有所提高,愿意为更高质量或者更具特色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限制的涨价不会带来负面影响。”江瀚表示,如果频繁或大幅度的涨价超过了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范围,可能会导致部分消费者回归至更加经济实惠的选择,或是减少购买频率,从而引发饮料市场需求的短期或长期衰退。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