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上海核心地段的豪宅,变成老破大了

 3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62796952774272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上海核心地段的豪宅,变成老破大了

魔都财观·2024-01-31 03:11
归根结底是错配!

最近,上海市区核心地段的一些老商品房,正在经历一场惨烈的价值重估。

以黄浦,老静安、徐家汇等核心区域为主。

比如老静安南京西路老豪宅中凯城市之光,一房单价从去年年初的16万跳水到10万。

interlace,1

虽说一个板楼,一个塔楼,但价差也不至于如此之大,市值缩水是真的。

我们研究院认为,从整体的估值和供需来看,当下上海楼市,越核心的地段,老房子(商品房)反而越不值得买。

事实证明,这些核心地段的大龄商品房,正在被有钱人抛弃。

背后的逻辑很耐人寻味。

 核心地段老商品房跌狠了 

上海核心地段的一些老商品房,价格已经接近五年前(2019年),算上通胀和利息,妥妥亏了。

比如徐家汇的阳光名邸,汇贤雅居;

interlace,1
interlace,1

老静安南京西路的国际丽都城:

interlace,1

老静安曹家渡的达安花园,更是接近2016年的价格,

interlace,1
interlace,1

还有上文提到的中凯城市之光。

这些小区的特点是房龄偏老,户型奇大,小区物业维护差。

中凯城市之光,整个小区观感仿佛家道中落的中年男子,公共区域不是没开灯,很昏暗,就是残缺失修;

一点都不符合市中心“豪宅”的标签,三房还要两千多万。 

interlace,1

虽然地段超好,内部装修也可以自己把控,但是整个小区都给人没落的感觉。

老静安国际丽都城也是一样,地段无敌,未老先衰。

外立面的阳台和空调挂的到处都是,阳台样式不统一,大堂电梯间各层走廊也是破旧失修。

廉颇老矣,美人迟暮。

这些小区,就像老豪车,中产买不起,富人看不上,流动性堪忧。

次一点的达安花园,黄浦明日星城,因为房龄原因,价格也大幅回调。

背后的一个逻辑是:

上海楼市的新增购买力,和活跃购买力,主要是新上海人,这些人没有地段情结,更注重产品力。

中环以内,大家配套差不了多少,新静安还是老静安,普陀还是黄浦,都不重要。

房子新、房子好才是根本的。

未来核心地段的大龄老式商品房,流动性会越来越差。 

现在的上海,真正的好房子只有1%!您买房焦虑吗?

 新房夹击 

上海核心地段,接下来会有大量新房上市,首先冲击的就是这些面积大总价高的大龄商品房。

以黄浦区为例,接下来会有大量的新房豪宅入市。

虽然今年不会都上,但看这密密麻麻的供应,定会抽走不少市中心高端购买力。

interlace,1

第一批被冲击的就是高总价房间少的大龄商品房。

反倒是中环附近的紧凑三房,四房,房龄新的次新房,因为总价、功能性控制到位,不缺流动性,也比较抗跌。

比如新静安的大宁静安府四房,依然坚挺;

interlace,1

1月份成交的1套137平的四房,单价仍在13w以上。

而且,中环附近的新房价格,也不便宜了,因此中环老二手房的压力,就比内环内小得多。

一方面是自身价格低了很多,没有那么多情怀加成的溢价; 

二就是中环一圈新房的也不便宜。 

举几个例子,静安天悦107㎡(封阳台,面积=99㎡不封阳台)总价也要1100多万了,堪比内环新房; 

西岸传媒港中海14.2w地块、中铁峯汇里13.1w的价格,早已反超内环。 

同等价位,与周边新房比较的话,中环老二手房至少有套内面积大很多的优势,不至于被全方位吊打。 

再往外环看看的话,新房相对二手的优势更小了—— 

新房本身档次不高,与二手房拉不开差距。 

老二手房户型也紧凑,且价格已经降了很多。

 成本差异大 

不建议买核心地段的大龄商品房的另一个原因,是每个房东的成本都不一样。

近几年的新房次新房,大家的买入成本价都大差不差,不太会有人愿意割肉砸盘;

如果是二十年前的房子就不一样了,他几千块买的,你十几万买的,他卖十万血赚,你卖十万血亏。

就跟股票一样,每个价位段买入的人,抛盘的时候心态是不一样的。

房子是投资品,但也是消耗品,新的比旧的贵,才是正常的表现。

另外,次新房,新房的物业,公区,会所,装修,户型,吊打大龄商品房。

另外物业管理太重要了,但是上海物业好的老商品房小区真的不多。

在香港每十几二十年会做外墙维修,同时会高压清洗外墙,因此几十年的房子外立面看起来还OK;

管理也很严格,空调不可乱装,必须装在指定的位置,阳台更是不让封。 

 归根结底是错配 

大龄商品房,市区老标杆,在市场上严重错配

定位中产总价太贵,功能性不足;定位豪宅产品太老公区太差,就靠一个地段撑着。

真正有实力的业主只会卖出置换到新贵小区,而非买入。

只有地段情节特别浓重的人会买入,但此类购买力是越来越少的。

产品错配,竞品太多,产品力肯定打不过同在核心区的次新豪宅,性价比又打不过中环边上的次新改善。

新房价格是扁平化的,内环中环差距不大,但二手房内中环差距就很大了;

中环附近的大龄商品房,跌出性价比,相比次新还是要便宜很多的。

而2000-3000w以上的总价,如此老产品,小区维护也不到位,很难吸引有钱人的眼光‍‍‍‍‍‍‍‍‍‍‍‍‍‍‍‍‍‍。

同总价、地段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品质差距实在太大。

‍‍‍‍买房不仅小区地段要和总价匹配,品质也一样要和总价匹配。

如果真的中意这些核心地段的老标杆商品房,楼层户型一定要选好;

毕竟已经牺牲产品力了,所以要在楼层和户型上弥补短板。

举个例子,新天地的标杆是翠湖四期五期,一二期已经有点老了:

一期(雅园),已经很残旧了。

物业进出口管的很严谨,但是公共走道和电梯都老旧了。

二期(御园)质量好些,不过窗户不够大,所以采光有点暗。

同样的总价,不如往别的地段看看新房和次新房,比如苏河湾,北滨江,南外滩。

总结来讲:上海核心地段老房子,面积冗余严重。

中产追求功能性,不需要这么大面积。

不计较面积浪费的有钱人,又完全看不上小区的品质。

上海老二手房有一个现象,核心地段面积段都偏大,越往外越紧凑。 

而当下的趋势是, 不管内环还是外环,新房面积段都比较统一。

内环150㎡三房老破大,遇上120㎡三房改善新盘,可以说是毫无招架之力。

两房120㎡、三房150-160㎡的市中心老二手房,劝你别看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魔都财观”(ID:moducaiguan),作者:观观,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