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袭狂奔中的珀莱雅,功臣却出走了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40119-52869e5c.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逆袭狂奔中的珀莱雅,功臣却出走了

图源:珀莱雅官方网站
作者|周嘉宝 来源|时代财经APP(ID:tf-app)
2024年开年,中国美妆行业“新科状元”珀莱雅迎来一项重要人事变动。
近日,珀莱雅CMO叶伟离职消息在业内传开。据行业媒体《青眼》报道,叶伟在1月11日证实了离职消息。但是对于离职原因及离职后的去向,叶伟未做过多回应。
2017年11月15日,珀莱雅敲响上市钟声后,公司开始大力转型,推动“小集团、大事业部”的组织变革,打造年轻化、扁平化、平台化组织形态。管理层也大量起用年轻人和跨行业人才。
进入资本市场的珀莱雅,开启了新篇章。以2018年为节点,珀莱雅驶入5年“狂飙期”。叶伟正是在这个时候,从宝洁体系转投这家本土企业。
珀莱雅联合创始人兼CEO方玉友曾在采访中透露,与叶伟在国际美妆品牌成功路径的讨论中达成共识。珀莱雅后来在产品与营销层面的频频出圈,叶伟是重要推手。
去年“双11”预售期间,叶伟在朋友圈晒出珀莱雅品牌销售GMV反超国际巨头欧莱雅的成绩,业界哗然。与此同时,财报显示,珀莱雅在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规模52.49亿元,超过了上海家化的50.91亿元,一跃成为本土美妆行业龙头企业。
珀莱雅进入转型收获季之际,营销操盘手叶伟的突然离职,让业内人士感到意外。
1月15日,时代财经就叶伟离职消息联系珀莱雅方面,相关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涉及公司组织架构调整,不方便透露,目前公司正常运营中。
“黑马”珀莱雅与功臣叶伟
叶伟入职时正值珀莱雅的重要转型期。履职的5年时间里,叶伟经历了珀莱雅线上发力和产品驱动品牌等多个重要节点。
近日,方玉友在一次行业演讲中表示,珀莱雅的重要变革始于2017年。彼时,珀莱雅开始由简单的ToB思维转变为精细化运营的ToC思维、单一的线上渠道到线上为线下赋能。
线上红利爆发,以珀莱雅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发起猛攻。
2018年以来,珀莱雅的渠道、产品及营销策略都发生明显变化,其开始押注线上渠道。在抖音刚杀入电商赛道时,珀莱雅率先成为在抖音直播带货的品牌。与此同时,珀莱雅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投放力度也在加大,更是频频出现在李佳琦等头部主播直播间。
发力线上为珀莱雅找到了快速增长的路径,这也成为其营收来源的主要渠道。
据东莞证券研报,2017至2020年,珀莱雅的线上销售收入从6.43亿元逐年增长至26.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9.80%;占主营业务的比重也从36.08%逐年提升至70.01%。2022年,公司线上销售额占主营业务的90%以上。
在方玉友看来,珀莱雅的另一项重要变革发生于2020年至2023年。期间,珀莱雅提出“用产品驱动品牌,研发及营销能力体系的同步升级”。
产品方面,珀莱雅沿用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品牌的大单品打法,以2019年推出泡泡面膜为基础,发力功效护肤赛道,绑定“早C晚A”概念,打造红宝石精华、双抗精华等抗老功效型爆款单品,实现客群拓宽与客单价提升。
作为公司产品、品牌与渠道转型的重要支点,叶伟所在的营销板块得到了珀莱雅的支持。
首先是毫不吝啬的营销投入。2018年至2022年,珀莱雅的销售费用从8.86亿元增至27.86亿元,销售费用率也逐年走高,从37.52%提升至43.63%。这五年间,公司形象宣传推广费合计超过66亿元。
其次,是大胆的营销策略。珀莱雅是行业内率先进驻抖音平台、开启自营直播、深度绑定KOL的国货企业。除合作代言人等传统营销方式外,珀莱雅开始在社会议题的内容营销上下足功夫,加强品牌力建设。
作为“功臣”之一,叶伟离任对珀莱雅将产生哪些影响?
在美妆资深评论人、美云空间电商平台创始人白云虎看来,“总体而言,珀莱雅是创始人团队主导的决策机制,并非一般职业经理人可以左右。”
近期,方玉友透露,他一共管了23个部门,公司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我还是自己干,做线上的一定要自己干,要自己投入其中,这很重要。”
珀莱雅更大的“野心”
珀莱雅的五年转身成为行业津津乐道的案例。2018年至2022年,珀莱雅业绩“起飞”,从23.61亿元增至63.85亿元,年均增速超过了20%。根据Euromonitor,2018年至2022年,其主品牌珀莱雅的市占率从1.1%稳步提升至2.3%。
2023年以来,珀莱雅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业内人士认为,叶伟的离职或透露了一些新信号。
白云虎指出,随着行业与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传统的管理职位与角色亦会纳入新定义。在部分国际企业管理架构中CMO(首席市场官)和CIO(首席信息官),正在呈现融合的趋势,这是越来越多参与全球竞争的头部企业必将面临的变革。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的战略与目标都在动态调整。
今年1月,方玉友在活动上提出,珀莱雅上下游生态建设,是根据阶段性的发展和需求来调整的,对于当下的珀莱雅来说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高效益。
坐上国货头把交椅的珀莱雅,一方面需要稳固增长态势、维持优势;另一方面则瞄准与欧莱雅等巨头集团的较量。
一个重要的渠道策略转变值得关注。在2023年5月的投资者交流会上,珀莱雅提出“2023年是公司线下渠道重启元年”。
珀莱雅副总经理、董秘兼财务负责人王莉透露,珀莱雅在放弃超市渠道的同时,保留日化CS和百货渠道。其中,百货商场渠道是未来高增渠道。“一是做好线下产品线,二是进入一二线城市商场的柜台。”王莉指出。
这对于珀莱雅来说是一场新挑战。白云虎指出,线下渠道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更取决于零售商,并非品牌商。已经习惯于线上DTC模式的品牌,可能会面临不适应的状况。对比一场直播动辄数千万元的交易体量,重拾线下渠道能对珀莱雅做到增量补充,但也会增加成本、影响整体运营效率。
与此同时,珀莱雅线下渠道的拓展亦面临着来自欧莱雅等国际集团的竞争。2023年3月,时代财经从欧莱雅方面获悉,该集团有意在中国进一步“下沉”,兰蔻品牌在中国线下渗透达130个城市,兰蔻东莞专柜开业一年销售揽金高达3000万元。
作为欧莱雅集团旗下唯一中国本土高端美妆品牌,羽西在三年前大举关店之后,也在去年重启开店节奏。欧莱雅中国方面也曾透露,相较于兰蔻品牌来说,渗透率较低的赫莲娜、科颜氏、植村秀等品牌均有机会借线下扩张收获增长。
重新回归线下渠道与巨头掰手腕,对珀莱雅的组织架构基本盘提出更多挑战。CMO出走后,谁来匹配珀莱雅更大的“野心”?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ID:tf-app),作者:周嘉宝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