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打开GoPro的小红书,一起肾上腺素狂飙

 5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90682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最近的上班搭子是GoPro的小红书。

在这繁忙且疲倦、贫穷又寒冷的年末,“剌一刀流出咖啡”的血液浓度都已经唤醒不了脑浆被榨干的打工人了。

但GoPro的小红书可以。

1704785245377633.jpeg

那些第一人称、荒郊野岭,一般伴随高空、下坠、入水、起飞等等体验的GoPro视频,是我的精神咖啡因,从视网膜直达大脑皮层,给困倦的打工人一点肾上腺素震撼。

如果咖啡真的不能加入医保,GoPro也行吧。

在GoPro的小红书,
从1000英尺高的悬崖上滑雪
在阿尔卑斯的雪山上走绳索
向着峡谷中间的河流纵身一跃
……

1704788481102510.jpg

被鲸跃撞飞过
被海豹亲亲过
看鲨鱼打喷嚏
看海龟吃肉
……

1704788527551732.jpg

这是什么人生清单大集合啊!

01 第一人称视频

作为运动相机鼻祖,GoPro最具标示性和辨识度的就是它的第一人称拍摄视角。

拍摄者将相机固定在自己的头顶上、胸口,于是我们观众就得到了,沉浸式的第一人称冒险体验。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来品一下GoPro的2023年度总结。

年度总结是聚集到一起的烟花大爆炸,小红书上的内容是平时的每一朵小火花,在大家觉得“真不敢相信,我生活在这样一个有北极光、珊瑚礁、雪山、长满苔藓的石头、闪闪发光的瀑布的星球,而我,只能去上班”的时刻,给我们来一场“看到就是体验过了”心灵按摩。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第二勇敢的人享受GoPro拍下的世界。

作为感官的延伸,GoPro如此准确地延伸出拍摄者在彼时彼刻。眼前的景色,耳边的风声水声尖叫声,变成我们的此时此刻。

看完很难不心生向往,“我有我也行”的豪情壮志油然而生。

这些第一人称视频从哪来?

事实上,GoPro向用户征集视频、用户自发向GoPro投稿,已经形成了某种户外传统了。

POV挑战赛、GoPro百万美金大挑战、GoPro Awards等等各式各样的征集挑战每年都在面向全世界展开。

参赛作品,最终通过GoPro自己的社媒渠道、以标明创作者的形式分享出来。

既能拿钱,还能让更多人看到我的酷炫瞬间,用户们不要太乐意给GoPro分享。

今年GoPro百万美元大挑战的获奖视频
价值12万人民币

GoPro如何展示这些瞬间?

在类型高度统一、且足够有刺激度的内容面前,GoPro的社媒运营其实只剩下了对视频内容的搬运、集锦。

顶多在封面上做点文章。

这让GoPro的小红书形成了一种有辨识度的整齐——封面的字体设计、logo融入,都是基于最刺激或最有代表性的那个运动场景,然后让字变成主体的背景。

1704878021787302.jpg

截取部分封面给大家感受一下

起标题也是,主要突出一个简洁,以视频为中心只做简单描述。标题配合封面图片文字,用最平淡的句子讲最挑战肾上腺素的内容:

谁发现这个雪洞能钻进去的?
【图片配文:滑进去了!】

在阿尔卑斯雪山上走绳索,生死一线!
【图片配文:高空绳索】

这个地方简直就是在呼唤着你要跳下去...
【图片配文:okay...】

这角度是认真的吗
【图片配文:??!】

和200个人一起在空中遨游是什么体验?
【图片配文:Head-down Freefly】

历史性时刻!史上首次拍摄到极为罕见水母!

这是玛丽,她想提醒你周末要结束了。

——以上摘自GoPro那些过千赞的笔记内容

02 只需讲产品操作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也发现了,GoPro的小红书运营是不是有点太简单了?

用户投稿的第一人称视频占了大多数,官方实际出品的部分就「GoPro酷炫大片」「GoPro配件系列」「GoPro使用教程」这三个栏目里的内容——更关乎产品实际操作的部分,产品广告的内容几乎看不见。

1704881620280915.jpg

不仅仅是小红书如此,在YouTube、instagram等国外主流社交媒体上,都是如此。

从2004年诞生以来,GoPro在过去20年里做成了很多品牌梦寐以求的十个字:“品牌即品类,产品即内容。”

GoPro就是运动相机,运动相机就是GoPro;
因为运动相机所拍摄画面的独一无二、高度辨识,可以让人在看到这种画面的时候不假思索地确信这是由GoPro拍摄生成的。

内容—产品—品牌—品类,在GoPro这里被高度同一化了。

那品牌需要运营的部分还剩下什么呢?静待圈层的卷入就好。

在GoPro的「标记」中可以看到很多中文玩家的分享,「群聊」里有一个叫“GoPro玩家社群”的聊天。这是GoPro卷进来的圈层;
在小红书站内搜索GoPro,多的是来自用户的自发分享。这是GoPro的圈层外溢。

1704882692998059.jpg

尽管大疆们在身后虎视眈眈,GoPro依然凭借自己独树一帜的内容气质和圈层滤镜,把品牌树得扎扎实实。

内容成为GoPro在这个十年的发展重心,创始人尼古拉斯•伍德曼曾在一次季报分析师会议上提出构建一个内容生态的构想:

我们通过收集其设备拍摄的内容,组合成「GoPro 节目」。通过「GoPro 网络」,将从频道内容发布到不同的平台上。

今天我们看到,GoPro自有社交媒体的布局寻着这个梦想展开,每位用户分享的内容都成为GoPro的一个接点。

GoPro记录下这个星球上那些无人之境中的探险、日常生活里的奇遇。

它可以拍极限冒险、生死一线,也可以拍宠物、拍小孩、拍氛围感照片。它提供了一种“以我为主”的视角,让大家可以“我”的视角放在正中间,大喊、大叫、狂欢、哭泣,分享也享受着那个略带广角畸变的主观世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