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系比品牌更重要,理性消费者的“感性决策之道”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57874788012173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关系有时可以带来比品牌更直接、更强烈的信任感。换言之,信任就是交易的关键。
01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我想要去看中医,但由于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个领域,所以我并不清楚哪个医院或哪个医生才是最好的,同时还担心会遭受欺诈。
于是,我想起了两位朋友——一位曾经是我的学员,她正在从事医疗健康领域的工作。另一位则是老朋友,他曾经向我推荐过一个中医。
学员推荐了一位老中医,是在方回春堂坐诊的名医。在学员和品牌的双重影响下,我毫不犹豫地预约了他。
另外,我也搜了老朋友推荐的中医,是一家完全不知名的中医馆,之前从来没听过啊。但是源于对老朋友推荐的信任,我也很快预约下单了。
这就是我作为消费者,是如何在两个中医馆中,从确认需求到做出决策,直到完成交易的全过程。
其中,推动我做出决策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人脉“关系”,也就是我的学员和朋友。他们帮我建立了与这两家中医馆之间的联系,产生了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信任。
今天,我们在选择品牌A,还是品牌B时,往往会误以为我们是在受品牌的影响。
而实际上,我们无形之中受到更多的是"关系影响”,他们谁跟我更近。这里的“近”其实就是“我”对他们的一种综合评估,多是感性成分。
所以与其跟用户建立品牌,不如说与用户建立一种关系更为重要。如果想要实现更快速地成交,那么“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优秀的企业应重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比如说,用户的好友推荐、亲戚刚好在这里工作,自己客户在跟他们合作等等,这都是影响用户决策的关系,在建立三度关系。
02
“在理性的消费中,其实都带有感性成分" 。
在这个观念之下,关系即信任,有了关系,就有了信任,品牌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无形之中就通过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做出消费决策。
比如,周围新开了一家没听过的餐厅,虽然在大众点评上查不到他们的信息,但是如果您的同事告诉您。他上周去那里吃过两次,觉得菜品和服务都不错,那么您可能在下班后就会去试一试。
再比如,公司楼下开了一个面包店,突然有天,闺蜜跟你说,那是她的一个好朋友开的,口味很不错,推荐你去尝一尝。很可能下次,你就不去经常光顾的连锁品牌买面包了。
今天,多数企业都面临着一个挑战,构建品牌很难,需要的时间久,投入的成本高。相较之下,跟用户建立关系就更为容易,见效快,成本低。
03
那么,一家企业应如何才能够和用户建立关系呢?这里我帮你总结了10条策略和建议,分别围绕强关系和弱关系进行。
强关系可以引发行为,推动交易;弱关系则有助于传播信息,增加曝光。
容易建立“弱关系”的策略如下:
1、企业通过在各类公域平台上如小红书、微博、知乎、抖音等“播种”信息,吸引和维护潜在客户。
2、通过自媒体博主或达人在公域平台上“播种”信息,进一步扩大产品或服务的影响力。
3、通过关键意见领袖(KOL)在公域和私域平台上“播种”信息,为企业增加曝光度。
4、在大众点评,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口碑平台上发布信息,并积极管理评价,以提高公众对企业的认识和信任。
虽然消费者从弱关系走向交易需要迈过更大的距离,但是不管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企业都应该去努力去建立,因为有关系总比没关系强。
而对于建立“强关系”,我提议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5、建立私域流量池:将用户引入私域流量池,并进行有计划、有规律的运营。
6、构建会员体系:通过“会员身份”为用户带来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加强用户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7、举办线下活动:通过让用户亲身参与的方式让用户体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如举办快闪活动,异业联盟活动。
8、利用员工口碑:让员工成为企业的忠诚粉丝,让他们喜欢并认同企业,这样他们身边的人就能通过员工与企业建立强关系。
9、利用合作伙伴口碑:赢得合作伙伴的认可和喜欢,让用户通过他们的推荐与企业建立强关系。
10、利用用户口碑:真正做到让用户满意,认同并喜欢企业,提高用户的满意度,通过些方法将会影响更多的用户,扩大口碑推广。
“品牌能让人记住你,但只有关系才能让人信任你。”
当下,面对激烈竞争,增长困难。我们应该重新看待与消费者的关系,将听众提升为参与者,赋予他们更大的参与度。
挖掘有直接影响力的“关系”,并通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以此超越品牌,实现经营业绩的提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晏涛三寿”(ID:yantao-219),作者:晏涛,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commend
-
8
理性与感性 2020年9月27日 1条评论 277次阅读 0人点赞
-
4
感性动物与理性机器 吃晚饭的时候,向我媳妇解释理性和感性的区别 理性是按逻辑进行判断; 感性靠直觉。(可能符合逻辑,也可能不符合逻辑) 现实生活中感性 Vs 理性比较好的例子 食物
-
5
祝融说。 理性的敌人从来不是感性,而是狂热。 祝融说。
-
4
理性感性与生活 - 白宦成 最近观察到一个现象,我认为一个非常「理性」,拥有着「理工科思维」的前辈,他的配偶却显得「贪小利」、「情绪不稳定」,这似乎是很奇怪的事情。难道「理工科思维」、「沉稳」的前辈不...
-
4
消费决策成本与财富自由的关系 -#12消费决策成本与财富自由的关系 -#12这是 GeekPlux Lab 第十三期,每期都会同步发布在我博客的周刊页面。目前已经有
-
15
0429 - 理性可能只是感性的工具 ...
-
6
理性用户X感性用户:给用户薅羊毛有正确姿势 理工男的创意营销 2022-05-05 2 评论...
-
7
感性与理性:SaaS 营销人的 “快与慢” 7小时前
-
6
本次直播我们邀请到产品体验&客户体验管理专家杠叔老师,他将为我们深度分析品牌的服务体验如何赢得用户决策,驱动品牌营收增长。本文为直播内容整理,内容有删改。
-
10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