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还记得那个要做你“人生搜索引擎”的App吗?它出了iPhone版,还集成了GPT-4

 9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it/588133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还记得那个要做你“人生搜索引擎”的App吗?它出了iPhone版,还集成了GPT-4

2023-08-07
1 评论 507 浏览 1 收藏 14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年初的时候国外有一款叫作Rewind的产品爆火,这款产品的场景类似《黑镜》里面描述的那样:只要在人体植入一块记忆芯片,就能完整地记录下人的全部记忆,并在日后随时读取。使用Rewind,你可以找到任何你曾经看到的、说过的或听到的信息。而现在,这个应用还出了iOS版本,甚至还接入了GPT-4,效果怎么样?我们来看看作者的体验。

d0f3ce90-ec00-11ed-94e0-00163e0b5ff3.jpg

品玩曾在今年初报道过一款叫做Rewind的产品。

简单理解这款产品想做的事情就是,它想像《黑镜》第一季《你的全部历史》那集那样,只要在人体植入一块记忆芯片,就能完整地记录下人的全部记忆,并在日后随时读取。

听起来相当科幻。

当然Rewind不是一块芯片,而是一款在MacBook提供服务的App。

往具体说,它目前的使用场景包括了去帮用户回忆在某个网页看到或在某个时刻说过的某句话,记住开会时候的某个点子,以及找到忘记曾在哪看到过的图片和视频等等。

总之使用Rewind,你可以找到任何你曾经看到的、说过的或听到的。

这家公司多少有点“背景”在身上,产品刚推出就拿到了a16z领投的10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估值达到7500万美元,迄今融资额已经有3300万美元,其他投资者则包括了First Round Capital、NEA,以及那个ChatGPT背后的男人,Sam Altman。

就在最近,Rewind正式推出了iPhone版,品玩也在第一时间上手体验了这一新版本。

Rewind目前在App Store的中国区商店也能下载到,进入App后,它首先会提示你需要开放iPhone的照片访问权限和Safari浏览记录的访问权限。

xX7gpXQWZQX5JiUYmnGo.png

这两者至少需要选择一种开放,因为关系到后面的使用。

接下来无需注册登录,就进入到了应用的主界面。整个操作界面非常简洁,中间大部分区域显示了过去的截屏记录和Safari的浏览记录,最下方则是一条可以左右滑动的时间轴,向右拖动就可以直观地看到之前的记录。

NiXETDzw4ZGrOPVqRXli.png

在选择开放手机照片访问权限的情况下,初次进入主界面向前滑动时间轴,默认是能看到这台手机从前所有的截屏记录的。

Safari的浏览记录则在应用启用后开始被计入时间轴。

下面重点是这款App的两大功能,“Search”和“Ask Rewind”。

点击左下角的搜索图标,首先会跳出一个搜索框,输入你想查找的关键词,便可以在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的辅助下定位到任何曾出现过这个关键词的网页或截图。

比如输入“iPhone”,它甚至定位到了我以前看过的某场直播的截图,因为画面里有iPhone抽奖的字样,这属实也是没有想到。

dbAtNc7FU4AL7sli19kg.png

如果你想找的关键词在一个网页里,它还提供了“Open in Safari”的选项,点击就可以在浏览器直接打开(不过虽然是Open in Safari,触发的实际是默认浏览器,比如我最后就是在Chrome打开的)。

Km2zpOtqdLpTEVGbgx9I.png

“Ask Rewind”的功能则整合了GPT-4,你可以输入问题,它便能基于之前的截图或网页浏览记录给出一段答案,答案中甚至还标明了某句话的出处。

bxrbbBT2wZX3WKvQhzw4.png

这一功能支持中文提问,不过从实测来看,它对英文的反应速度要比中文快不少。

当然能得到回答前提是,你的问题在之前是有相关记录来为其提供素材的。从官方介绍来看,你也可以用它来起草邮件,或是总结信息等等,用途也不少。

C0mZ7jm8wSyBm9vqCs2L.png

这大体就是iPhone版Rewind的全部功能。

不少网友当得知Rewind上线iPhone之后感到非常兴奋。比如这位有两个办公室的老板,他本来考虑着要给两个办公室贵贵的电脑升级芯片来适应Rewind,直到他看到Rewind推出了iPhone版的消息:

5ZWL0nsckxkkX0tWHgmD.png

手机明显更符合现在人的使用习惯,Rewind的创始人兼CEO Dan Siroker自己也说,他平均每天拿起手机的次数有107次,也就是每9分钟就会看一次手机。

hxg4jhUn7X67WNCisnDH.png

这让iPhone版Rewind的推出显得非常合理。

尽管想法很浪漫,目标也很远大(Rewind之前在官网的简介是“你的人生搜索引擎”),但从它目前在iPhone端的功能表现来看,还是存在非常多不完美的地方。

就像上述介绍的,目前Rewind在iPhone端仅支持对屏幕截图和Safari浏览记录的回溯,这比起Mac端几乎能记录并回溯用户所有的屏幕活动、甚至是麦克风录音的功能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不是所有用户都有截屏或是使用Safari的习惯。

Rewind在iPhone上相当于是Safari的一款扩展程序,初次使用时也会要求用户允许将Rewind加入Safari的扩展。这让Rewind就像是为Safari而生的,Chrome等非Apple原生浏览器在iPhone则不能拥有接入Rewind的“待遇”。

有用户就在推特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TxKSmWgeq9mlEMsgLysY.png

对于这些用户来说,就目前Rewind提供的应用场景,在单个的应用里查找历史记录比用Rewind查询效率可能更高——

现在的浏览器都有搜索历史记录的功能;至于屏幕截图,iPhone的相册现在也已经进化到了能够搜索带有某些字词的照片,甚至输入地点和某些特征(比如搜动物、食物等)也能成功找到照片,用起来感觉比Rewind智能多了,更关键的是,照片搜索范围还比只能搜截图的Rewind广。

除此之外,iPhone版Rewind在使用体验上也不全都尽如人意。

虽然Rewind此前称可以实现高达3750倍的压缩率,能把一个10.5GB的未压缩录屏压缩到只有2.8MB,但我们实测发现,在iPhone使用Rewind不到半天就制造了将近10GB的数据(App本身大小只有36.4MB)。

JGCI5bX3Uv7RDFh5GCus.jpeg

而尤其考虑到很多用户如果想用Rewind就只能截屏,本就不富裕的手机存储空间更是雪上加霜。

Rewind似乎也对一些版本更低的iPhone不那么友好。

尽管在回答网友疑问时,Siroker晒出了一张图称自己使用Rewind 24小时只耗了4%的手机电量,但有分析认为,如果是老款iPhone,这一耗电表现可能又会不同。

ACFWwdRla653OYGR3oeZ.png

另外当我们用iPhone 13来体验Rewind时,还频频出现了闪退的问题。

所以当得知Rewind还要收费多少也是有点肉疼的。

目前Rewind为用户提供50次免费体验的机会,打开App来回滚动浏览历史记录算一次,搜索算一次,让GPT-4回答问题也算一次。此外则是12美元/月的基础版(每月10次体验,约合86元人民币)和36美元/月的专业版本(不限体验次数,约合258元人民币)。

coz7EfJcpWGCLWeCUjR1.png

这次借iPhone版上线的契机我们也注意到,比起年初刚上线时在官网首页写着“你的人生搜索引擎”等等有些抽象且画饼式的宣传定位,Rewind现在会更侧重对其“办公助手”功能的强调,着重在首页介绍了会议、备份和AI助手三大使用场景。

其宣传语也从“你的人生搜索引擎”变成了“一个真正个性化的AI”,“你的同事会想知道你是怎么做的”。

W4xTLsV2httrGAS5rWXp.png

从好的理解来说,Rewind正在用一种更切实的方式来慢慢实现其“人生搜索引擎”的终极目标。

或许也是注意到了之前Mac版在推出时被很多人质疑可能会泄露隐私的问题(毕竟浏览、照片乃至录音都是非常私人的行为),这次推出iPhone版时,Rewind也再三向用户保证不会泄露隐私。

首先在初次打开Rewind时,就把数据隐私说明放在了显眼位置,并且在照片访问权限设置的部分明确提到“不会访问除屏幕截图以外的任何照片”。

wcltbfiQMbqjkz1LTftJ.png

官网上《隐私政策》的第一句就写道:

“Rewind承诺会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和您的隐私权。对我们来说,您的信任和隐私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永远不会买卖您的数据或利用其做广告。”

iPhone版上线时Siroker也在推特再度重申:

“Safari上的私人浏览记录不会被捕捉;使用GPT-4是可选项,并且只有与回答您问题相关的必要文本会被使用;您的数据不会被用于训练AI;所有的记录都在本地存储,且只有您有权访问它们。”

g8ytaeLsybXNXkeWHFCp.png

尽管如此,依然有网友表示担忧,“我导入了一张涉及敏感财务信息的屏幕截图到Rewind,但当我删掉了手机里的这张截图时,发现它仍保留在Rewind的历史记录里。”

Do3MF9n1N5tqxfk7HRfY.png

“谁能保证我们的数据不会被黑客入侵呢?”

U92w09aKAcVR1d4Y6WEj.png

Rewind引发的隐私顾虑也再次提醒开发者,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尤其是AI时代的到来,任何的产品创新都必须更严肃地对待隐私和道德。开发者必须在开发阶段就将这些问题的潜在后果考虑在内,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才亡羊补牢。

作者:李禾子

来源公众号:品玩(ID:pinwancool),有品好玩的科技,一切与你有关。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品玩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