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店和高质量万店,瑞幸做到了后者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30804-c27fa36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万店和高质量万店,瑞幸做到了后者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湃动大商业组 来源|进击波财经(ID:jinbubo)
中国餐饮进入万店时代
新一轮万店时代来了,这一次,主战场在中国。
万店规模是餐饮和线下零售品牌的里程碑式门槛,但由于市场发展程度等问题,中国的万店品牌并不多,且多存在于餐饮行业。但即使是餐饮行业,万店品牌也屈指可数。
事实上,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有肥沃的孕育万店品牌的土壤,尤其是对吃喝这样的刚性需求。
2023年,随着消费的复苏,我们看到中国餐饮正在跑步进入万店时代。尤其是快餐小吃和现制饮品两个赛道。由于这两个赛道标准化且模式轻量化,目前已经成为千店品牌最多的类目之一,很有可能在接下来跑出新的万店品牌。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尤其是咖啡和新茶饮品牌,定下了万店目标。
瑞幸率先达成了这一目标。
6月5日,瑞幸厦门中山路店正式营业,标志着瑞幸正式加入万店俱乐部,中国诞生第一家门店数破万的连锁咖啡品牌。达成万店,瑞幸用时不到六年。
有人已经实现了万店梦,有人还在圆梦的路上。为什么瑞幸、蜜雪冰城、正新鸡排等品牌可以突破万店?它们是否有什么特征,使其可以率先闯入万店圈?接下来,我将对此进行拆解。
万店狂潮背后的理性博弈
很多人将万店潮理解为数字的狂欢,事实并不是这样,万店背后是品牌硬实力的博弈。能够做到万店,背后一定有支撑着规模进阶的隐性要素。为了找到万店的秘密,我分析了中国所有万店品牌,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特征。
做深供应链
供应链的搭建是万店企业的基石,如果我们去研究一些享誉全球的万店企业,比如零售业的沃尔玛、7-11,或是餐饮业的肯德基、麦当劳,可以发现它们都在供应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供应链一定是它们得以成为伟大企业的关键要素之一。中国的万店餐饮品牌也是如此。
比如蜜雪冰城打造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运营管理”的三位一体产业链;绝味鸭脖的产业链覆盖食品研发、生产加工、物流供应等多个领域;瑞幸不断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与多个咖啡原产地紧密合作,保证挖掘到最优质的咖啡原料……
几乎所有万店品牌,都在做深供应链上下了功夫。这样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不但可以做低成本,还可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为品牌提供高效的门店复制效率。
瞄准下沉市场
真正的中国,藏在下沉市场里。我国三线以下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中国约10亿人口规模的下沉市场里,隐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性价比,是这个市场里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的万店餐饮品牌,包括瑞幸、华莱士、蜜雪冰城等,走的都是平价路线。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有7200万人,2000元以下的9.6亿人。亲民的平价餐饮,才是中国普通人最普遍的选择。
大单品策略
什么是大单品?大单品就是一家企业或品牌的主力产品,公司往往可以靠大单品快速扩张、占领市场、打出心智。中国的万店品牌也在遵循这个逻辑。
比如正新鸡排最初叫正新小吃,有100多个SKU,为了更好地发展砍掉了90%的产品,只保留鸡排和少数几款产品,改名为“正新鸡排”。这之后正新鸡排门店数迅速增加,直至万店。聚焦“鸡排”,就是在做心智占位。
瑞幸的快速扩张,也离不开大单品策略。瑞幸的出新速度很快,且SKU非常多,仅仅在今年二季度就推出了24款现制饮品,但这和“大单品策略”并不违背。瑞幸的大单品策略,在于推出了一款又一款现象级爆品,比如生椰拿铁、椰云拿铁、生酪拿铁等等。瑞幸的爆款大单品,快速占领了用户心智,甚至带来了以单品带动品牌的效果。
做深产业链、瞄准下沉市场、大单品策略,是万店品牌的共有特征,也是这些品牌之所以能成为万店,背后的支撑。众多餐饮品牌都有个“万店梦”,都有做成万店的野心,但这样的规模并不是靠着一腔热血就能实现的。搞清楚万店背后的“密码”,才能避免打法混乱,才有机会做成真正的万店“品牌”。
瑞幸,共性之外有个性
在中国所有万店餐饮品牌中,瑞幸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样本。
奔跑中的瑞幸,用不足六年的时间完成了很多品牌用十几年、几十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近日,瑞幸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再次验证了其澎湃的增长动力:瑞幸在第二季度,净新开门店数1485家,总门店数季末达到10836;随着业务规模优势的体现,瑞幸二季度收入和利润再创新高,总净收入62.01亿元,同比增长88.0%;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营业利润第二季度为11.73亿元,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营业利润率为18.9%。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星巴克发布的2023财年第三季数据,4月3日至7月2日,星巴克中国收入8.2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9.6亿元),这意味着,瑞幸的收入首次超越星巴克中国。而在更早之前,瑞幸实现了对星巴克门店总数的超越,目前星巴克中国拥有6480家门店。
通过总营收能力、门店总数我们可以看到,瑞幸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咖啡市场份额第一的咖啡品牌。虽然目前还没有权威统计机构去统计整个咖啡市场的品牌占比,但我认为不管从门店数、营收水平、还是市场分布、增长潜力来说,瑞幸都在市场份额占比领先的地位上更有主动权。首先门店数已经领先星巴克4000多家,而最为重要的是瑞幸的市场中有大量新兴咖啡市场,年轻受众更多,加之至少持续两年的优惠活动,瑞幸的市场份额将与星巴克快速拉大。处于大量成熟市场的星巴克想要竞争则需要更多拓展新兴市场。
而还在高速增长中的瑞幸,具备万店品牌的全部特征,同时它在共性之外,也有自己的差异性。
高自营率
瑞幸的自营率,是中国餐饮万店连锁品牌中最高的。截至第二季度末,瑞幸共有门店10836家,其中自营门店数高达7188家,占比66.3%。
瑞幸的自营门店、联营门店增速都很快,但高自营率,意味着瑞幸有更高质量的门店布局。高自营率,有利于保证产品和管理的统一性,和较高的门店层面利润率。另外快速的门店增长并没有让瑞幸的门店运营效率下滑,依托于数字化智能化的体系化运营,2023年第二季度瑞幸自营门店门店层面利润率达29.1%,同店销售增长率为20.8%。
当然,高自营率的优势不代表联营模式不好,这两种模式其实是高度互补的关系。前期瑞幸凭借自营模式打磨出了成熟的运营管理体系,这样成熟的标准可以在联营店上快速复制;另一方面,自营+联营的模式,使瑞幸能够在一、二线城市不断加密,在低线城市快速下沉,整体规模快速上涨。
长供应链
瑞幸的产业链,几乎是中国万店餐饮品牌中最长的。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是增强用户体验、提高产品质量、做低综合成本的重要手段。
瑞幸建立了完善的原材料采购、加工、物流配送体系,尤其是在原料上不断向上游延伸。在原材料上,瑞幸和多个咖啡原产地紧密合作,今年年初开启了“全球寻豆计划”,奔赴全球优质咖啡原产地,只为找到高品质的咖啡豆;今年五月,瑞幸在埃塞俄比亚成立办公室,依托这个办公室,瑞幸将在原产地建立严格把控的标准和规范化流程,把高品质要求推进到原产地“最后一米”。
为了保证咖啡豆的品质和供应能力,瑞幸早在2021年就在福建投产了首个烘焙工厂,2022年又在昆山启动了第二个烘焙基地。福建、江苏两大烘焙基地,将形成年产4.5万吨的自加工烘焙供应网络,成为门店优质原料的活水,也是瑞幸高速扩张的底气。
瑞幸从建立之初,就在做“品牌”。瑞幸的品牌建设完整且清晰,凭借“专业、年轻、时尚、健康”的品牌调性,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完善的品牌建设,使其拥有了很强的品牌势能,瑞幸的万店之势,与完整的品牌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在万店目标达成之际,瑞幸提出了全新的品牌主张——“幸运在握”。什么是“幸运在握”?这一主张意味着,幸运不会从天而降,只有脚踏实地、勤奋努力才能真正把握住幸运。这一全新主张与瑞幸的发展路径高度契合,也与咖啡消费者的生活理念不谋而合。
看到瑞幸万店和“其他万店”的差异性,可以发现,瑞幸在万店之上,做到了“高质量万店”。这样的发展路径,给有“万店梦”的餐饮品牌,提供了更好的解题思路。
纵观整个餐饮市场,规模化、品牌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做大规模,是餐饮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快速增长的必经之路。万店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数字上。
万店,不仅仅是数字
瑞幸达成万店成就,不仅是瑞幸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中国连锁咖啡,甚至现制饮品大类的关键节点。门店数字确实让人兴奋,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万店不仅仅是数字,背后还有更值得关注的意义。
瑞幸有个很鲜明的特质,就是在价格上长期让利客户,而这又不同于简单的低价策略,因为瑞幸在高性价比的基础上,还兼顾了高品质和便利性。
瑞幸在咖啡市场竞争局势下,表态非常明确,近期首次明确表态9.9元优惠活动将至少持续2年。这引发了市场的两点疑问:第一,瑞幸这样做,是出于什么目的?第二,瑞幸开启了高品质咖啡的9.9元时代,它是如何平衡让利客户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的?
关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很多人认为根源在于“市场竞争”,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低价策略固然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但究其根源,还是对用户价值的实现。用户想要喝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咖啡,于是瑞幸就去提供这样的咖啡。这样的策略,也将让更多中国用户养成喝咖啡的习惯,从而扩大整个咖啡市场的规模。从这一点上看,用户价值的实现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企业都有盈利目标,瑞幸要如何平衡低价策略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有人疑惑,对于很多现磨咖啡店,9.9元连成本都覆盖不了,瑞幸是如何做到持续做9.9元且保持一贯品质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和万店规模密切相关。
作为国内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瑞幸形成了非常有竞争力的规模优势和供应链优势,这使得同样品质的产品,瑞幸可以依靠规模做到更低的综合成本,从而兼顾价格优惠和企业盈利。
这一点,是大部分现磨咖啡店和现磨咖啡品牌,难以做到的。
五
用户价值和未来发展
事实上,用户价值和品牌盈利,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万店规模带来的综合成本优势,使瑞幸有实力做长期回馈;这样的长期回馈,使用户价值得以实现,在用户的支持下品牌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品牌高速增长之下,又具有更强的回馈用户的实力……
在这个链条下,用户价值与营收之间,得以形成互相促进的增长飞轮。从这个意义上讲,瑞幸的万店规模,正向价值不仅属于品牌,还属于用户。万店规模下,用户得以享受到更优惠价格,和更便利的门店触点。
万店,不是瑞幸的终点。根据公开信息,万店目标达成后,瑞幸将加快自营和联营布局,提高扩展市场的速度。按照这个速度,将有更多中国人,享受到高性价比、高品质、高便利性的咖啡。
中国现磨咖啡市场,将在瑞幸的推动下,实现更有活力的良性发展。行业全局发展之下,受益的不仅有品牌,还有所有用户。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进击波财经(ID:jinbubo),作者:湃动大商业组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