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识别与密码哪个更安全?
source link: https://www.51cto.com/article/75897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生物识别与密码哪个更安全?
保护个人和敏感信息是当今数字时代的首要任务。随着 网络安全攻击 的增加,企业和个人不断寻求更有效的身份验证方法。
生物识别技术和密码是两种流行的 身份验证 方法,用于验证用户身份并授予对设备或帐户的访问权限。
本文讨论了生物识别技术与密码技术,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评估了哪种安全机制更安全。
什么是密码认证?
密码身份验证是一种安全机制,用于在授予用户访问系统、应用程序或在线服务之前验证用户的身份。它涉及使用密码(用户指定的字符的秘密组合)来证明其身份。
当用户尝试访问受密码保护的资源时,系统会提示他们提供密码。系统将该密码与与该用户帐户关联的存储密码进行比较。如果输入的密码与存储的凭据匹配,则身份验证成功,系统授予访问权限。但是,如果密码不匹配,则身份验证失败,并且用户被拒绝访问。
密码身份验证依赖于这样的假设:用户是唯一知道其密码的人。由于其简单且易于实现,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身份验证方法。然而,为了使这种身份验证方法有效,使用 难以猜测或破解的强密码非常重要。
使用 phoenixNAP 的 密码生成器工具安全地生成强而复杂的密码。安全的密码应至少使用 12 个字符,但越长越好。
什么是生物识别认证?
生物识别认证是一种利用个人独特的生物特征或行为特征来验证其身份的安全机制。它依赖于这些生物识别特征独特且难以复制的概念,使其成为可靠的身份验证方法。
生物特征认证系统捕获并分析个人的各种身体或行为属性以确定他们的身份。一些常用的生物识别特征包括:
- 指纹识别:涉及扫描和匹配人指尖上的脊和谷的独特图案。
- 虹膜识别:使用眼睛有色部分(称为虹膜)的独特图案进行识别。
- 人脸识别:该方法分析个人独特的面部特征,例如眼睛之间的距离、鼻子的形状和面部轮廓。
- 语音识别:依赖于个人独特的声音特征,包括音高、音调和语音模式。
- 视网膜识别:该技术检查眼睛后部(称为视网膜)的血管图案,以验证一个人的身份。
- 手部几何形状:测量并比较个人的手和手指的大小和形状。
- 签名识别:涉及分析个人签名的独特方面,例如笔划顺序、压力和速度。
与密码等传统身份验证方法相比,生物识别身份验证具有多种优势。生物识别特征是个人固有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容易被遗忘、丢失或被盗。它们提供了更高级别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因为用户不需要记住或携带任何额外的令牌或密码。
生物识别数据包含敏感的个人信息,实施生物识别身份验证系统的组织必须确保适当的数据 安全性并遵守 隐私法规,以保护这些数据。

为什么生物识别技术比密码更好?
一般来说,密码比生物识别更容易破解。生物识别技术也优于密码,原因如下:
1. 增强安全性
生物识别身份验证增加了额外的安全层。此外,生物特征对于个人来说是独一无二的,通常难以伪造或复制。与可以猜测、窃取或共享的密码不同,生物识别技术本质上与个人本身联系在一起,这使得未经授权的个人更难冒充他人。
2. 便利性
生物识别身份验证无需记住或管理密码。用户不必担心忘记密码,也不必经历为不同帐户创建和维护复杂密码的麻烦。生物识别技术提供更加无缝且用户友好的身份验证体验。
3. 难以被滥用
密码可能会被有意或无意地共享或窃取。另一方面,生物识别特征与账户持有人有着内在的联系,并且不易转让。对于某人来说,向他人出借或共享其生物识别特征以提高整体安全性更具挑战性。
4. 不可否认性
生物识别技术在不可否认性方面提供了更高水平的保证。当一个人独特的生物特征作为身份验证的证据时,很难否认他们的参与或存在。
5. 抵抗暴力攻击
生物识别身份验证更能抵抗传统的攻击方法,例如 黑客试图猜测或破解密码的暴力攻击或字典攻击。生物识别功能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可以防止暴力攻击,尤其是在多因素身份验证设置中。
生物识别技术的缺点
没有一种身份验证方法是完全万无一失的。生物识别系统有其局限性,例如误报或漏报,并且存在针对生物识别系统的成功攻击案例。
让我们考虑一下生物识别技术最显着的缺点:
- 不变性:受损的生物特征数据无法像密码一样被更改,因为它与用户的生物特征相关。如果发生安全漏洞或个人生物识别数据被盗,不变性就会带来挑战。为了最好地防御网络攻击,请实施将生物识别技术与其他身份验证因素相结合的双因素身份验证 (2FA)。
- 数据敏感性:生物识别数据通常是高度个人化和敏感的信息。收集、存储和处理生物识别数据会引发隐私问题。存在未经授权访问或滥用生物识别信息的风险,可能导致身份盗窃或监视问题。实施生物识别系统的组织必须遵守严格的隐私法规,并采用强大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这些数据。
- 误报和漏报:生物识别身份验证可能会以误报或漏报的方式响应请求。当系统错误地将未经授权的人员识别为已授权人员并授予他们访问权限时,就会发生错误接受。当系统错误地拒绝授权人员的访问时,就会发生错误拒绝。环境条件、生物识别特征随时间的变化或所使用的生物识别技术的弱点都可能导致这些错误。
- 实施复杂且成本高昂:想要自己实施生物识别系统的组织可能会发现这样做具有挑战性。部署生物识别传感器或设备、集成软件以及维护系统需要大量投资。组织应考虑硬件成本、软件开发、系统兼容性和用户注册流程等因素。
- 甚至生物特征也会发生变化:通常,生物特征是不可变的。然而,新的面部疤痕可能会使面部识别设备产生误报,并且如果您有护手霜,指纹扫描仪可能无法工作。
- 社会接受因素:使用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身份验证可能会引起文化或社会问题。并非所有用户都希望将其个人生物识别数据存储在身份验证系统中。有些人甚至可能因宗教、文化或个人原因反对使用生物特征认证。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必须尊重个人的偏好和信仰。
从本质上讲,生物识别技术提供了明显的安全优势和易用性。然而,密码很容易更改,并且不需要用户在身份验证系统中留下个人身份信息。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好处,生物识别身份验证被证明是更安全的选择。
生物识别技术与密码:这次对话不应集中于您的组织是否应该使用其中一种。为了获得最佳保护,请将密码和生物识别技术结合到多因素身份验证系统中。
Recommend
-
185
36氪独家 | 蚂蚁金服将成立独立科技平台ZOLOZ,开放金融级生物识别技术能力-36氪36氪独家 | 蚂蚁金服将成立独立科技平台ZOLOZ,开放金融级生物识别技术能力卢晓明
-
71
首先从用户体验来说,用户一次通过率达到95%。从企业角度来说自动化处理率高达96%,自动化处理很重要,这样节省了人力成本。客户体验度很高,几秒钟就可以认证完成了。再就是通过我们实人认证以后,让我们整个阿里的平台风险下降了80%。
-
85
首轮融资超亿元,「眼神科技」强调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希大·2017-11-03 00:04眼神科技可以针对不同的领域,实现多生物识别技术融合的规模化应用
-
70
热爱刑侦反恐剧的你,一定看过美剧《疑犯追踪/Person of Interest》。在剧中,AI技术“天才”Harold Finch开发了一套能够预测恐怖袭击的人工智能系统,名为“TheMachine”。
-
57
从2015年7月发布Build 10240开始,Windows 10已经诞生3年的时间了。虽然对外绝密,但Synaptics的一次偷跑,意外曝光了微软的下一代OS(操作系统)。 在Synaptics的新闻搞中,上来大标题就是“Synaptics, AMD Collaborate on Enterprise-G...
-
53
据 CNBC 报道,新的招聘信息...
-
52
编者按:我们过去常常在电影中看到身份识别技术,现如今,它正以极大的发展速度改变我们的未来。本文作者 Jean Chatzky,原文标题Biometrics are here: The crazy ways you're going to be paying in the future。
-
61
-
51
站长之家(ChinaZ.com) 9月3日 消息: 今日,针对隐私争议,AI换脸APP ZAO发布声明回应称,“ZAO”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ZAO”...
-
49
技术不应该抛弃弱势群体。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