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突围百模大战,周鸿祎的矛和盾

 11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30619-1912772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突围百模大战,周鸿祎的矛和盾

 唐辰同学 • 2023-06-19 10:20:48  来源:唐辰同学 E1363G0
20230619-6c57bb0dfd0b94f7_600x5000.png

(唐辰现场拍摄)

作者|唐辰 来源|唐辰同学(ID:late-news)

中国已进入百模大战。

6月13日,360智脑大模型应用发布会现场,再次在公开场合见到老周,他仍旧一身红衣,脾气倒是温和很多。上一次碰面,还是多年前在央视财经活动的现场。

这是周鸿祎的大模型研发进度汇报会。本次发布的“360智脑4.0”,是一个千亿级别的自研多模态大模型。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经有近百家企业发布大模型相关应用或者信息,赛道竞争的强度不亚于当年团购领域的“千团混战”。周鸿祎对此给出判断:中国已进入百模大战。

赛道竞争激烈,360如何突围?发布会上,我看到周鸿祎亮出的矛和盾以及他将面临的挑战。

突围之矛

周鸿祎抛出的第一支矛是数字人。周鸿祎称,这是360在大模型上的核心创新。在他看来,数字人是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重要应用入口。这个判断怎么理解?目前各家大模型的交互基本呈现为简单的搜索框,这对普通人、中小企业并不友好。在同等技术水平下,与大模型对话,输出结果的质量几乎完全取决于提示词Prompt 能力,简单来说,有好问题,才会有好答案。对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对结果产出有关键性影响,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熟练掌握。从这个角度来说,浏览器、搜索、桌面都未必是人工智能时代,普通人或者中小企业进入AI大模型的最佳入口。

由此,周鸿祎认为,未来进入AI大模型最重要的应用入口,最有可能是数字人。“AI的进化要以人为本,大模型应该成为人类的朋友和助手。” 目前,360 AI数字人平台上已经拥有200多个角色,分为数字名人和数字员工两大类:数字名人包括历史人物、偶像明星、文学形象等。数字员工可以成为企业员⼯的知识助⼿和办公助手。比如,虚拟角色中就有“程序员”“运营”“法务专员”等公司内常见职位,用户可以问角色对应的专业问题。

此外,360AI数字人支持定制,每个人都能通过上传私人知识库,低成本生成自己的专属数字人,如数字分身、数字助理、数字偶像等。这意味着,360极大拉低普通用户创建专属数字人的门槛。也与此前常见的“中之人”、“套壳”等玩法大为不同。360 AI数字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生成声音、视频并拥有长期记忆,甚至拥有目标分解和规划的能力,并且拥有“手和脚”,甚至未来很有可能出现“数字永生”,让数字人之间也可以进行自主交流。斯坦福大学曾做过实验,使用GPT生成20个数字人在一个虚拟小镇生存,产生的结果令人称奇,犹如美剧《西部世界》走向现实。

多模态是本次发布会周鸿祎掷出的第二把重矛。他强调,GPT时代中国自研大模型弯道超车的关键在于发展多模态。这在于,当前中国自研大模型和国外产品的基本能力差不多。从GPT的发展路线看,GPT-1到GPT-2都是围绕着文字为主,GPT-3把参数做大,是涌现;GPT-3.5,是大家看到的GPT的基本面目;GPT-4露了一手多模态能力。基于此,周鸿祎判断,从路线演进看,GPT-5是全面支持多模态的能力。

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具备四大能力:文字处理、图像处理、语音处理、视频处理。过去的大模型只能输入、输出文字,对图片和视频缺乏理解。具备多模态能力的大模型,学习速度快并且可以覆盖图片、视频等内容。比如《流浪地球2》里的MOSS超级计算机,它控制了人类的摄像头。当大语言模型具备多模态能力,“跟现实世界的摄像头发生了连接之后,它每天都会看到有多少人在摄像头前面谈话、冲突、吵架,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它对人类世界就会有了新的学习能力,有了新的知识的理解。”

基于这个理念,目前,360智脑大模型已具备跨模态生成能力,包括四大核心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图像处理能力、语音处理能力以及视频处理能力,并可实现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表、图生图、图生文、视频理解等功能。目前,360智脑已具备生成与创作、多轮对话、代码能力、文本分类、文本改写、阅读理解、逻辑与推理、知识问答、多模态、翻译等十大核心能力,维度涵盖数百项细分功能,可覆盖大模型全部应用场景。

全端应用是周鸿祎亮出的第三把长矛。周鸿祎断言,当前国内大模型的基础能力都差不多,特别是互联网公司,比如百度、腾讯、头条、阿里、360等都有自己固有的场景,大家会在自己的固有场景里把自己的AI能力赋能。接下来真正比拼的还是应用落地的能力,就是如何使AI让普通人、普通企业用得方便、用得简单。

微软率先把AI能力接入了旗下的“全家桶”,并取得市场和用户的双重认可:股价大涨,好评一片。与之类似,360拥有月度活跃用户超4亿的浏览器、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接近5亿的安全卫士、日均搜索请求量超过10亿次的强悍全端应用矩阵,产品覆盖全球15亿终端。从这个角度看,360智脑天生拥有大量应用场景。本次发布的“360智脑4.0”将接入浏览器、搜索、安全卫士等360全端产品。360智脑还将与浏览器、数字助理、智能营销、苏打办公等场景应用深度结合,提升用户体验及生产力,未来还将开发出更智能、更具个性化的搜索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周鸿祎本次发布会展示的三把“长矛”是360投身大模型赛道的阶段性成果。其中,数字人角度的切入比较巧妙,打破了传统数字人的定义和生产方式,也许将重新定义“数字人”概念。有媒体评价称,从数字人智能化和业务价值提升的维度来看,这都将数字人的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底气之盾

在周鸿祎展示突围之矛的背后,还能看到360深挖的护城河,这也是其参与百模大战的底气。

首先是安全。周鸿祎认为,最早的三大要素是算力、算法、数据,现在是算力、数据和训练。但还漏了一个词:安全。“大模型的安全问题,超越了内容安全,还有更多的内涵。人工智能大模型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它会研发非常多的安全问题,比如大模型本身会有漏洞,有漏洞就会被人利用。”

360是一家安全业务起家的互联网公司,有安全的基因,同时又有人工智能的基因,这是360的优势,一定程度上也是360发展人工智能的“护城河”。周鸿祎表示,在大模型中建立了很多安全的防线,其实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360从两个方向来进行探索。一方面,360建立了一个“安全大脑”大模型,用以监督大模型中的不当行为。这也和OpenAI近期提出的监管思路类似。在360智脑大模型发布之前,360智脑已经通过工信部信通院测试,成为国内首个“安全可信”AIGC大模型。

商业化可落地是第二块护盾。如周鸿祎所言,人工智能不是新物种,是新工具。工具就需要创造收益,如果不能商业化,再好的大模型都将被束之高阁。从商业化整体思路看,360大模型发展策略是“两翼齐飞+四路并发”,拆开来看,一方面360发展大模型技术,坚持自研360GPT,这是造“发动机”;另外一方面,做大场景优势。“除面向C端消费者,打造个人用户全能AI助手外,360还将围绕中小微企业、行业等的不同需求,打造不同的大模型产品及服务。”其中, “四路并发”包括:To C的场景(搜索引擎+浏览器和桌面,为数亿用户提供AI帮手)、中小企业(提供基于AI能力的SaaS服务,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政府和大型企业(需要专有部署大模型)以及行业GPT(通过训练大数据,打造专属行业模型)。

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360披露了更加具体的商业化落地场景,也是“四路并发”应用,将安全领域能力与用户端、中小企业端、政府及企业端三端平起平坐的级别,计划将核心的安全能力与GPT结合,推出360GPT安全应用框架。

有计划,可落地。这点上,360很务实,也是周鸿祎主动出击,快速试错的方法论实践。

还有一个可能被忽略的优势,“全家桶”产品的历史沉淀,这是突破之矛里全端应用的一体两面。360全端应用带来的技术积累,也为其发力大模型沉淀数据优势。360在2015年就成立AI研究院,自2018年开始探索多模态、跨模态技术应用以及NLP等大模型核心技术。比如,基于搜索业务,360具有强大的数据获取和清洗的能力。单日全球抓取1.4亿网站的数据、2.8亿的专业文献、1.2亿的行业数据,规模非常大。不仅如此,360有智能家居互联网,比如智能摄像头、车载行车记录仪、智能门铃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智能视觉和智能音频的处理技术的开发。

多重挑战

正如周鸿祎所言,国产大模型在许多方面已经赶上GPT3.5,追赶GPT4的速度也远超想象。此次发布会可以看作是360正式加入“百模大战”打响的信号枪。前路漫漫,周鸿祎也不得不面对多重挑战。

首先,是否能做大应用场景优势。周鸿祎坦承,从360多年做中小企业服务的经验来看,要让大模型服务“平民化”“产品化”,简单提供大模型API就想让企业用起来,并不现实,还需要更多的产品化工作。同时,360商业化规划的纸面蓝图很宏大,但周鸿祎还得直面,家里有粮,可以请到多少人吃饭?交到多少朋友?这里列举一个三个月前的数据,文心一言抢先发布时,百度就公布一组数据,截至3月17日12点,申请文心一言API调用服务测试的企业已达8万。邀请测试当天,五家企业与之签约,还有数万家企业在排队申请使用。这个数据目前会更庞大。对于360来说,百度机巧的操作是个启示。希望下次参加的发布会,周鸿祎所站的舞台是“合作伙伴大会”或者“生态伙伴大会”。

其次,如何规避360 AI数字人的版权和隐私问题。这在虚拟数字人行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360短时间内也难以跨越。目前360 AI数字人的数字名人包括历史人物、偶像明星、文学形象等,就很难规避版权问题。周鸿祎现场演示的马斯克,或者未来出现的刘德华等明星偶像,对簿公堂的可能性大增。同时,360拉低数字人生成门槛的同时,大量的隐私问题也是平台需要出台相关措施予以整治的。数字人的体验是否符合预期以及元宇宙降温市场是否买单,同样会成为一个头疼的问题。

此外,多模态全方位切入对360算力、物力和团队能力的挑战;比如基础模型能力差距不大,360如何在安全之外,做出更大的差异性;比如360一贯先声夺人,但后续是否能坚持做下去;还有在多模态下,360大模型的发展是否能做到战略聚焦,此次发布会上,周鸿祎称自己不会撒谎,坦承在OpenAI尚未突破之前,360的大模型尝试也只是集中在商业一侧,比如“怎么用大模型提高广告点击率、提升推荐精准度”。接下来,类似的问题不会少,都将是周鸿祎急需应对的挑战。

“这样的产业机会实际上才刚刚开始,未来至少有10年的红利时期。”周鸿祎说。IDC研究显示,到2026年,中国AI市场规模将达到26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94亿元),2021-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20%。

360已经在路上。从今年3月底,360智脑大模型率先落地搜索场景,到当日认知型通用大模型“360智脑4.0”发布,短短不到3个月时间,360大模型已完成从1.0版本到4.0版本的迭代,刷新国产大模型的“中国速度”。

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才是最佳方案。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唐辰同学(ID:late-news),作者:唐辰 

本文来源唐辰同学,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