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模型加持下,360 SaaS 能否“后来者”居上?
source link: https://www.niutoushe.com/8725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大模型加持下,360 SaaS 能否“后来者”居上?
- 43分钟前
6 月 13 日,三六零 (601360.SH,以下简称“360” )发布“360 智脑”大模型应用并开放公众申请测试。据了解,360 智脑大模型已具备跨模态生成能力,拥有文字、图像、语音、视频处理四大能力,可以应用于文生图、图生图、文生视频等场景。另外,360 智脑 4.0 已经正式接入 360 全端产品,包括搜索、浏览器、安全卫士等。
这是早就预料到的,因为在今年 4 月份,周鸿祎就要求公司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基于大模型能力开发全端产品。
周鸿祎认为,大模型的价值不只在于互联网场景,而在于把大模型的能力通用化、泛华、垂直化,与具体的业务需求深度融合,因此,未来大模型还是要往产业化、企业化、个人化发展。
在这一思路下,360 对外明确了其人工智能战略:坚持“两翼齐飞+四路并发”战略。一方面,坚持自主研发,自研 360GPT;另一方面,做大场景优势,将在 To C、To SME、To G&To N 方面进行商业化场景落地。
如在 To C 端,360 将借鉴微软与 OpenAI 能力结合所推出的 NewBing 模式,推出新一代智能搜索引擎,并基于搜索场景推出人工智能个人助理类产品;在 To G&To N 端,360 已将核心数字安全能力融入安全 AI模型,计划结合数字安全业务推出企业私有化AI服务,满足客户对私有知识、资产的索引需求;在 To SME(中小型企业)端,360 将基于生成式大模型推出 SaaS 化垂直应用,如结合生成式 AI 的“苏打办公套件”和“企业即时通讯工具-推推”等,以解决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
或许是对 AI 在未来市场中为中小企业提供 SaaS 化服务的预判,360 早在去年就在中小企业市场进行了布局。
去年 3 月,360 率先从安全切入推出了 360 企业安全云,将自身安全能力 SaaS 化,免费开放给中小微企业使用。此后,又进一步布局 SaaS 服务赛道,推出SaaS商店布局生态。
在今年两会提案中,周鸿祎建议加快推广 SaaS 化服务,把数字化 SaaS 服务作为重点产业方向进行培育。很多人认为 360 抢占 SaaS 赛道,是希望将其发展成为 360 新的支柱型业务。众所周知,中小微企业是一个付费能力和意愿偏低的目标市场,SaaS 在这个市场短期内收益不会太明显。360 是否另有所图,我们先来分析看看。
首先,360 在 PC 端的业绩近几年一直太不理想,其互联网广告业务逐年下降。根据第三方机构的数据,中国 PC 端互联网广告的市场规模由 2018 年的 1172.7 亿元(占比 23.62%)下滑至 2021 年的 470.4 亿元(占比5.03%),CAGR为-26.1%。而 360 的产品矩阵(360 浏览器、360 安全卫士、360 搜索)主要集中在 PC 端,且都为高渗透率和高月活的产品,细分行业整体的萎缩对 360 的影响极大。公司需要找到一个发力方向,中小企业巨大的市场前景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其次,面向政府和大型企业市场,360 自 2019 年全面转型安全公司以来,以“城市安全大脑”为代表的 toB、toG 产品已经取得超预期的效果,该项业务在近两年都保持着良好发展水平。
深耕多年的 PC 端市场逐年萎缩,政企市场业务渐趋成熟,唯有中小企业市场 360 还未涉猎太深。
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微企业数量现有 4000 多万户,随着数字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周鸿祎认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 SaaS 市场即将迎来爆发。他表示,过去大型企业实现数字化的路径中小微企业跑不通,它们需要的是“拎包入住”式的 SaaS 服务。为此,360 推出 SaaS 服务开始布局中小微市场。
可以说,360 进军中小企业市场,在产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为它面向中小企业推出的企业安全云和 SaaS 商店,实际上是以 SaaS 软件即服务的形式,把 360 原来面向国家、政府和大企业提供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软件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人员上网行为管理、数据文件管理,以最低门槛的方式提供给中小微企业。产品能力强,竞争优势突出,但市场上对此仍不看好。
当初 360 上线 SaaS 商店,牛透社为此还做了一次话题调研,参与调研中有 70% 不看好 360 的 SaaS 商店,认为其没有企业粘性,更没有触达优势。现在回头来看,周老板布局 SaaS 更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中小微企业是未来大模型的蓝海市场,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私有大模型,而是人工智能驱动的各种实用的办公工具,需要 SaaS 化服务。”今年 360 在一次采访中称。可见,在中小企业推出 SaaS 服务是 360 布局大模型提前下的一步棋,意在占据应用场景。
周鸿祎在今年 3 月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3 年年会上就曾表示,360 的人工智能战略首先要占据应用场景,同步全力发展核心算法技术。
场景是获取数据的入口,它决定着数据的质量、可用性和适用性,而数据基础对大模型输出内容的质量和丰富度产生直接影响,基于大数据,大模型可以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并提取出复杂的特征和规律,完成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可以说,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模型场景应用起点。
目前,场景化落地是大模型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大模型玩家们比拼的重要环节。因为各家大模型能力相差无几,目前没有一家能够遥遥领先、一统江湖,最后能够胜出的决定性因素是“场景”,拥有场景的公司才能在未来的大模型产业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这也是 360 为什么跑马圈地,尽快占据应用场景的原因之一。
在国内,除了 C 端,B 端是大模型落地场景的重点区域,尤其是在现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节点,抓住这一机遇,找到更多落地场景,对各大模型玩家来说十分重要。
360 在中小企业市场的发力势必会与现有巨头钉钉、企业微信形成竞争态势,没有先发优势的 360 如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优势,在牛透社看来,错位竞争,突出特色是关键。
360 推出的 SaaS 服务和钉钉、企业微信在功能上有重叠,竞争不可避免。比如,在企业级通信领域,钉钉和企业微信是市场上最主要的产品,360 办公提供的开发团队协作、视频会议、移动端管理企业级通讯服务,涉及到了类似的业务范畴。因此,在这些领域上,360 办公与钉钉、企业微信一定存在竞争关系。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360 在网络安全、云计算、智能管理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钉钉和企业微信相对而言,更加注重企业级通讯和办公协同的功能,而 360 的 SaaS 则更加注重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这是 360 的 SaaS 可以与它们区分开来的地方。
此外,虽然 360 办公和钉钉、企业微信在某些方面存在竞争,但是 360 还有其他的特色和目标用户群体,如 360 在 PC 安全软件、杀毒软件上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这些用户就是 360 办公的潜在用户。并且,360 还可以根据互联网安全需求,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专业的产品和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借助大模型这股浪潮,360 会进一步扩大和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粘性,扩大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内容,同时包括安全、办公在内的服务,也会和搜索业务形成生态效应。
综上分析,360 在中小企业市场的竞争客观存在,不可避免,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与此同时,360 SaaS 也面临的诸多挑战。
比如,SaaS 面向 SMB 的业务,有一定产品复杂度及落地难度,销售、服务成本高;SaaS 产品客单价不高,然而客户开拓的成本却并不低;SaaS 的本质是续费,对客户有一定要求,挑选正确的客户才有续费、才能产生 LTV,如果把关不严格,还会导致续约率和续签率很低。虽然 360 在 PC 端积累了大量用户,但是这个转化率有多少,又有多少是优质客户?所以,规划是美好的,落地很现实,360 SaaS这个“后来者”能否居上?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 本文作者:李雪曼 本文来源: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