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槽設計搭配 240mm 冷排,MSI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實測
source link: https://benchlife.info/msi-geforce-rtx-4090-suprim-liquid-x-with-240mm-radiator-review/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 槽設計搭配 240mm 冷排,MSI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實測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是張非常不錯的顯示卡,但口袋說不行…
過去我們從 Founders Edition、ROG Strix 到 GIGABYTE 的 Gaming OC 共測試了 3 款 GeForce RTX 4090 顯示卡,現在我們要來看看採用 Asetek 水冷解決方案的 MSI Suprim Liquid X。


這次 Suprim Liquid X 預先搭載的風扇型號為 MSI MEG SILENT GALE P12,轉速、風流與風壓分別是 2000RPM、56.2 CFM 和 2.21 mmH20,採用 HDB 軸承的它,最大噪音值為 22.7 dBA。搭配上 240mm 的水冷排配置,雖然 360mm 散熱表現要更佳,但考量到相容性問題,120mm x2 的水冷也許會更方便許多;冷排為鋁材質。
同時,120mm 風扇線材也有經過整理,讓它整合到水管的包覆網內,相當方便,至於想要更換風扇的使用者來說,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採用的水冷方案並非來自 Asetek。
就我們所知道 Asetek 已經停止顯示卡水冷方案的開發,目前僅專注於 CPU 水冷方案部分,最新的產品代號為 Emma,也就是 ASUS ROG Ryujin III。
MSI 銅底部分有特別考量到 GDDR6X 記憶體的溫度,因此銅底部分除了針對 GPU 外,同時也有直接接觸到 GDDR6X 記憶體,透過水流傳遞,快速將 GPU 與 VRAM 的熱帶走;就我們與 MSI 確認,MSI Suprim Liquid X 這次是與 Coolor Master 合作。


顯示卡上除了既有的塑膠外罩外,更加入了鋁材制銘版以及八角形風扇和人字形燈效。另一方面,顯示卡本體所使用的風扇為 TORX FAN 5.0,透過其獨特的設計增加氣流,這會比過去的 TORX FAN 4.0 增加 10% 的氣流。
對了,Suprim Liquid X 背板為金屬材質。
看看眾多 GeForce RTX 4090 顯示卡,這 Suprim Liquid X 幾乎可以用碩果僅存來形容它,畢竟 2 槽設計的 GeForce RTX 4090 顯示卡,非常少見。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的測試數據我們看了不少,但還是快速的看一下 MSI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的效能表現,跟著就快轉到這款一體式水冷的溫度表現,而這也是我們想要測試這款顯示卡的重點。
3DMark – MSI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3DMark | MSI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
---|---|
TIme Spy | 34168 |
Graphic score | 37112 |
CPU score | 23573 |
Time Spy Extreme | 18392 |
Graphic score | 19546 |
CPU score | 13785 |
Fire Strike | 47362 |
Graphic score | 63880 |
Physics score | 56014 |
Combo score | 14936 |
Fire Strike Extreme | 39553 |
Graphic score | 45315 |
Physics score | 56087 |
Combo score | 16510 |
Fire Strike Ultra | 24961 |
Graphic score | 24835 |
Physics score | 55915 |
Combo score | 13928 |
Port Royal | 25773 |
Ray Tracing | 138.92 |
Speed Way | 9921 |
DLSS Feature test | |
NATIVE | 57.49 |
DLSS 3 | 175.42 |
4K Gaming – MSI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4K Gaming | MSI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
---|---|
Cyberpunk2077 | 83.05 |
Cyberpunk2077(RT) | 41.6 |
Cyberpunk2077(DLSS 3 / DLSS / RSR Quality) | 147.56 |
Cyberpunk2077(Overdrive) | 21.35 |
Cyberpunk2077(Overdrive with DLSS 3) | 85.46 |
F1 22(Ultra) | 83 |
F1 22(DLSS 3 / DLSS / FSR) | 165 |
Hitman 3 | 216.75 |
Hitman 3(RT) | 65.52 |
Hitman 3(DLSS 3 / DLSS / FSR) | 134.5 |
Portal RTX | 29.4 |
Portal RTX(DLSS 3 / DLSS ) | 89.24 |
Horizon Zero Dawn | 152 |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 187 |
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 | 532 |
Boderlands 3 | 138.6 |
Total Wars Three Kingdom | 190.3 |
Metro Exodus | 136.97 |
跟著就是來看看這組 240mm 的一體式水冷散熱表現,但在看數據之前,我們測試做了個手腳,就是手動將這張顯示卡的 Power Target 提早 10%,讓它滿載的條件下可以來到 520W,因此各位見到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的 TGP 中間值在 521W。





在這樣的設定下,MSI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的溫度表現仍舊低於 60°C,而且風扇轉速(顯示卡本體 + 水冷排)也都低於 1600 R.P.M,整體表現算是相當優異的。ASUS ROG Strix GeForce RTX 4090 以近 500W 的 TGP 表現,GPU 溫度在 68.1°C。
我們手動將風扇轉速調至全速,維持 110% Power Target,也就是 520W 左右的 TGP 時,顯示卡的溫度從 59.8°C 下降至 53.4°C,只是這時候風扇的聲音就相當地大,不建議長時間這樣使用。
MSI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外觀相當有設計感,同樣 2 槽設計的 GeForce RTX 4090 顯示卡已非常少見,就如同日本製的壓縮機…
然而使用一體式水冷比較大的麻煩就是那個冷排到底要怎麼安裝,畢竟不是每個人的機殼都能輕鬆安裝 2 組水冷排(CPU + GPU),即使能安裝,也得考慮一下冷排水冷的長度是否足夠。
整體來說,採用一體式水冷散熱的 MSI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的溫度表現相當優異,在 520W TGP 的條件下也能壓到 60°C 以下,更不要提以預設的 450W TGP 時的溫度表現,因此我們決定給予 MSI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這款顯示卡 BenchLife 的「Bronze」推薦。

你可能也想知道:
Powered by YARPP.
Recommend
-
10
搭配 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主機板,Intel Core i9-11900K 與 Core i5-11600K 實測 代號 Rocket Lake-S 的 Intel 11 代 Core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在台灣時間 2021 年 3 月 30 日晚間正式解禁。作為 Intel 最後一個 14nm 製程的桌...
-
4
微星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泄露,来自未知的配送中心
-
5
阿联酋零售商提前开卖微星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售价约3500美元
-
9
微星与育碧发布GeForce RTX 3080 SUPRIM X刺客信条英灵殿特别版
-
7
一體式水冷與 240mm 冷排散熱,ASUS ROG Strix LC GeForce RTX 3090 Ti 顯示卡實測 很顯然大家的重點已經放在代號 Ada Lovelace 的 GeForce RTX 40 系列上,但距離它正式發表,應該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而有些人可能...
-
8
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顯示卡,AMD Ryzen 9 7900X 與 Ryzen 7 7700X 實測 Zen 4 架構處理器系列測試再添 2 款處理器 – Ryzen 9 7900X 與 Ryzen 7 7700X。 在 Ryzen 9 7950X 與 Ryzen 5 7600X 之後,我們其實已經收到 AMD 寄出來的 Ry...
-
11
出廠預設時脈就達 6.0GHz,Intel Core i9-13900KS 搭配 ROG Maximus Z790 Hero 實測 時脈最高可以達到 6.0GHz,來看看它實際表現到底如何。 CES 2023 迎來 65W 的 13 代 Core 系列處理器,緊接著在 1 月 12 日推出處理器核心時脈可以達到 6.0...
-
3
微星推出GeForce RTX 3060 Ti SUPER 3X:配SUPRIM散热设计,采用G6X
-
11
Intel Core i7-14700K 搭配 GIGABYTE Z790 AORUS Elite X WiFi7 實測
-
6
平價裝機組合:MSI MPG B760M Edge Ti WiFi 搭配 Intel Core i5-14400 實測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