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阿里分家,并没有“放权红利”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30403-c635c45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阿里分家,并没有“放权红利”

• 2023-04-04 10:15:32  来源:衣公子的剑 E399G0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衣公子 来源|衣公子的剑(ID:yigongzidejian)

2007年,比尔·盖茨(Bill Gates)最叱咤风云的时候。PC出货量一直涨,智能手机的浪还没到,“操作系统之王”微软主宰世界。博鳌亚洲论坛,盖茨又被问了,你觉得,谁是下一个比尔盖茨啊?

盖茨说,亚洲的马云。

美国人的第一个反应是,Who is Jack Ma?

盖茨是真喜欢小马,第二年邀请马云来自己西雅图的豪宅吃饭,还叫上了,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

马云毫不掩饰崇拜,迎上去说,阿里成功有通用电气(GE)的一份功劳!然后走出来,给关明生打了一个电话。

韦尔奇被称为最牛CEO,最大的功勋是治好了GE的大公司病,让这家颓势的巨头,重振雄风,再攀高峰。

马云的感谢是真诚的,没有韦尔奇就没有阿里巴巴的今天,这么说都不夸张。

命运真有趣,十五年后,微软、韦尔奇,这场饭局的要素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交织进阿里巴巴的命运,绘成2023年阿里改革的画卷。

01

阿里的官方叙事,总强调马云创业之路很苦。的确,不过,准确地说,马云在阿里巴巴之前的创业经历很苦。但是创业阿里巴巴,顺利得几乎开挂。

阿里巴巴只创立半年,就有了蔡崇信加入,迅速敲定高盛500万美元投资。

宏观上,风很大,一有互联网,二有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微观上,也是运气极好。

高盛搞创新业务,交给中国的林夏如很大自由度。林夏如和蔡崇信,都出生中国台湾,读书美国,相识于暑假实习的飞机上,学生时代就是朋友。

高盛刚投完阿里巴巴,纽约总部一开会,觉得要公司应该聚焦,针对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根本不是高盛该要干的,让林夏如立刻处理掉。如果高盛早一点聚焦,也许阿里巴巴这单就投不出去了。现在好了,高盛为了退出,拿出世界顶级投行的资源,包装阿里巴巴,做下一轮。

于是有了接盘侠孙正义,阿里巴巴又拿到2000万美元。

那么多创业者在看“衣公子的剑”,你们来说说吧,自己创业多少个月,融到多少钱。怎么样,马老师的阿里巴巴是不是顺利地近乎开挂。

不过,每当风光满面就会,飘。马云和蔡崇信犯下了致命错误,差点把阿里巴巴搞死了。

简单来说,就是眼高手低,冒进主义。

阿里巴巴抛弃了小杭州,把全球总部搬到美国硅谷,中国总部设在上海。一家创业公司,竟然一口气在香港、韩国和欧洲设立了分支,全是极佳的办公地址。啥业务都没有,派头已经上天。

于是,现实的重锤狠狠砸下,互联网开花结果远没有想象中顺利,又赶上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钱不够烧了,阿里巴巴账户的钱只够活5个月。

2001年,在GE中国工作了17年的关明生加入阿里巴巴,出任总裁及COO。做过大事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帮人瞎搞。关明生把自己的工作概括为“杀人放火”。从硅谷开始,把六位数美元年薪的外国程序员一个个裁掉。退掉一个个高大上的办公地点,总部回归杭州,换到老破小的办公室,没暖气,冬天穿大衣办公。高层带头减薪,出差三星级宾馆。300人的阿里巴巴被关明生裁到只剩100人。蔡崇信再看一下账,现在剩下的钱够活18个月了。

关明生操刀的这场变革,把阿里巴巴从虚假的高大上变回实用的接地气,艰苦奋斗,重新出发。关明生再拉着马云给阿里巴巴定价值观, “独孤九剑”,整肃队伍。活下来的阿里巴巴,慢慢摸索,找到“中国供应商”这个业务,终于迈进了互联网的门。

马云和关明生说,我的梦想是跟杰克·韦尔奇平起平坐,如果有一天我见到他,我要感谢他培养了你来帮助阿里巴巴。

2008年,关明生的电话响了。马云说,Savio,我在比尔盖茨家吃饭呢,韦尔奇也在!

关明生忙问,你还记得要和韦尔奇当面说什么吗?!

马云说,说了,当然说了,所以才打电话给你啊!

感慨万千。

02

15年后,才仅仅15年后,大公司病真的找上门来。阿里巴巴到了自己的“韦尔奇时刻”。

这一次,阿里迎来了24年历史上最大的组织变革——1+6+N

也就是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6大业务集团和N家业务公司。

各板块,不再像过去一样,处处以阿里巴巴大战略为中心,而是要放权。各板块将有自己的CEO和董事会,自负盈亏,未来独立融资上市。

很多人说,阿里巴巴的变革,就像2015年Google的变革。我觉得,这个类比是错误的。它更像是1981年的GE。

2015年,Google巨变,成立Alphabet控股公司,原来的Google变成子公司,各类创新业务也变成子公司,统一由Alphabet控股。

2023年的阿里巴巴和2015年的Google有一点极为相似。利润来源单一,看似家大业大其实只有一位大哥挣钱,倒贴养小弟。Google只有搜索广告赚钱。而阿里稳定盈利业务只有核心商业(国内电商),一小部分的盈利和估值来自云计算。两家公司都是在用单一的盈利业务,支撑别的业务。

但是这两场变革的不同点也是很鲜明的。

Google要独立的是属于未来的业务,侧重点在孵化。Google专注互联网业务,独立出来的是:无人驾驶(Waymo)、生命科学(LifeScience, Calico, 后来的Verily)、智能家居(Nest)、光纤网络(Fiber)、无人机(Project Wing)、黑科技探索(Google未来实验室)、风险投资(Ventures)。通过子公司运作,创新业务会获得灵活性、自主性、透明度。

20230403-884f49406aaebbfe_600x5000.png

Google2015年“分家”

但是阿里巴巴拆分出去的业务,都是过去的业务。战争早就结束了。

本地生活十几年的业务了。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从阿里收购时的50%,跌到现在30%不到。即使集团放权,饿了么和高德地图十几岁的APP也不可能掀了天。美团大势已成,明明一家独大,但是不要利润,王兴是个多狠多有野心的人啊。业绩会上,有人问,抖音本地生活蠢蠢欲动,王兴的回答概括起来就是一句狠话,你让他来,让他来试试。

大文娱就更别想了,长视频做了十几年,亏了十几年。要不是88VIP,电商倒贴,谁看优酷啊。优爱腾,是互联网江湖有名的败家玩意。视频娱乐,只有抖音赚大钱,作为老二的B站、快手都只能亏得没底裤。

国际数字商业、菜鸟,也是互联网的老人了。菜鸟完全是阿里大战略的产物,定位模糊。国际数字商业,就更老了,很多人都忘了马云创办阿里巴巴的初衷是为了做国际电商,帮助中国企业出海,结果做着做着,淘宝和天猫成了主力。

阿里的国际化,新兴市场的代表作是投资东南亚Lazada,结果被腾讯系的Shopee反超,又添一例“阿里收购谁谁就不行”的实锤。欧美市场又长期打不下来,最终年轻人教育老人。SHEIN、拼多多Temu告诉你,上来就集中火力直接打美国。还是年轻人有魄力啊。在国际市场,亚马逊根本懒得理阿里巴巴,但是碰到SHEIN、Temu,真的抄家伙打仗。2020年大流行之后,中国的跨境电商,增长20倍,领风骚的已经是SHEIN这批年轻人。

衣公子是利物浦球迷。当年年轻的曼联冠军数超过了年迈的利物浦,红魔球迷到哪都举个牌子,“Where is Liverpool?” ,扎心。这比“where is Jack Ma”更扎心啊。

阿里云,一直是阿里巴巴最大的想象力。这几年云计算战场火热,集团对于阿里云的掣肘有目共睹。但是和“放权红利”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调整之后,阿里云智能的老大就是集团老大,张勇。

所以,不要拿阿里巴巴变革和Google的2015年变革比。Google分出去的是属于未来的业务,侧重点是放权、孵化,拥抱未来。而阿里巴巴分出去的属于过去的业务,侧重点是瘦身、减重,告别过去。

03

但是,衣公子端正立场,阿里巴巴分家,我觉得是好事,极大的利好。只是主题不是所谓的“放权红利”。

虽然它不是2015年的Google,但是可以成为1981年的GE。

2001年,在GE工作了17年的关明生,加入1岁多的阿里巴巴。这一年,韦尔奇从GE正式退休。这一进一退,简直是一场商业传奇的接力棒。

1981年,韦尔奇上任GE总裁,从爱迪生创立电灯公司开始算,GE已经103岁。已经是一个涵盖飞机引擎发电机、塑料、药品以及信贷服务的大集团,世界Top 20的巨头。但是,官僚主义,僵化体制,公司颓势尽显。韦尔奇发起大刀阔斧的改革,突破了1970年代以来在美国流行的大公司管理模式,把GE带入非凡的二十年,营收5倍,利润10倍,市值市值30倍,成为这颗星球上市值最高的企业之一。

韦尔奇改革的精髓,2001年就被关明生搬进阿里巴巴。

韦尔奇搞271考核——给员工打分,20%优秀,70%普通,10%淘汰。阿里搬过来,做成361,员工连续两年被打3.25,就淘汰。

而且考核的内容,不是KPI,而是价值观+KPI。韦尔奇尤其强调员工的价值观。这一点关明生搬进了阿里巴巴,延续至今。

韦尔奇开创的“6西格玛”原则,核心就是客户第一。关明生帮着马云定阿里巴巴价值观,最有名的就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这些关明生从GE带来的东西,给创业公司阿里巴巴注入极大的战斗力,这才有了开头,马云感谢韦尔奇。

2023年,阿里巴巴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要孵化新业务,而是要治好大公司病。

追本溯源,这才是韦尔奇当年改革的重心。首先是明确公司方向,公司再大,资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未来十年,我们往哪里冲?韦尔奇很果断的画了三个圈——核心业务、技术、服务,“圈内的企业能让我们进入21世纪”,圈子外面的全部扔掉。GE原有的几百个事业部,锐减到不到20个。

怎么判断一个业务还要不要?除了三个圆圈,韦尔奇还给过一个明确的标准——做到行业第一第二,做不到,就砍掉。

2001年关明生在阿里巴巴“杀人放火”,把300人砍成100人。韦尔奇狠多了,1981年接手的时候,GE已经世界Top 20的巨头企业,但是一口气裁了40%的人。这也是今天阿里要面对的,相比于总部掣肘,更大的问题是组织不兴奋,太久没打胜仗士气低落。所以,既打不过抖音和拼多多的饥渴的年轻人,也拼不过技术+全球化的微软Google。阿里需要大换血。

我觉得阿里的“1+6+N”,最大的利好是这三个,第一,终于下决心甩包袱了。

第二,安慰监管。树大招风,这样也好。

第三,宣布创始人回来了。

中国的企业,一些艰难的决定,必须要创始人拍板。刘强东回归,讲了几件事——价格优势是京东重心不动摇,发起百亿补贴打拼多多,高管降薪员工涨薪,再淘汰一批跟不上的人,高管汇报减少花里胡哨。这些狠事狠话,职业经理人做不了的。

最近六年,张勇以“内部信”方式,宣布过的组织架构调整就有20多次。治大国如小烹。为什么那么折腾?我调研后有一个结论,不方便文章说。大家自己琢磨吧。总之,阿里要焕发新春,要做一些艰难的决定,马云一定要在场。

马云的回归show是在云谷谈ChatGPT。为什么?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话题足够安全,特殊时期,不要让人联想。另一方面,微软孵化ChatGPT之后,AI已经对整个互联网构成严峻的挑战。

历史上,阿里巴巴的成功,在于面对时代的大机遇,敢做大动作。

面对互联网的机会,关明生“杀人放火”,把过去两年高大上的搞法完全推翻,阿里才穿过寒冬,登上互联网这艘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机会,马云让立下赫赫战功的CEO陆兆禧下课,不再执着于社交APP来往,手淘出世,登上移动互联网的船。

面对AI的这一次呢?如果阿里真有决心,1+6+N,只是热身。

我在说过,腾讯清空美团挺好,这场媾和彼此都已获得自己想要的。美团早期利用微信社交关系裂变增长,腾讯靠美团滴滴推广微信支付。彻底分开,才是对旧模式的告别,轻装上阵,更能赶上中国互联网的第三个十年的列车。

04

早期一个纪录片。90年代,记者跟拍马云失意的一天,他推销“中国黄页”,各种碰壁。

天黑了,在出租车上,马云疲惫的倒在后排,看着窗外。

突然马云说,失败了无所谓,我至少把一个概念告诉了别人。我不成功,会有人成功的。

一语成谶。

马云有过很多超前的战略。比如1999年做跨境电商,帮中国小商家直接卖东西到欧美。如今做的最好的是SHEIN们。

比如收购优酷,办双11晚会,马云提双H战略,其中的Happiness,大家一边娱乐一边消费。如今被抖音发扬光大。

真正做到了,功成不必在我。

智能手机之后,都觉得微软不行了,但是人家“移动为先,云为先”,果敢止损对诺基亚的投资,必应地图打包卖掉,连Windows都让你靠边站。凭着Office365和微软云Azure再次扬名江湖。Google和Facebook为AI打嘴炮,老人家微软不声不响,人狠话不多,扶一个ChatGPT出来。

微软是什么?每十年,这个问题都有不一样的答案。

这才是一个立志存续102年的公司该有的,也是唯一的活法。

换一个角度,如果今天微软还抱着手机操作系统不放呢。不行!都闭嘴,我要和安卓那厮决战,来诺基亚,我的好兄弟,我们每年发一款手机!

晕,那肯定没有ChatGPT了。不要迷恋已经结束的战争。有一种失败叫做坚守,有一种成功叫做撤退。

马云和盖茨很像,早早退休,但是创始人影响力永远都在。盖茨的牛逼在于,支持改革,相信年轻人。

在比尔·盖茨家,马云终于和韦尔奇吃了个饭。这就是阿里巴巴命运最好的隐喻。

左边是“和韦尔奇平起平坐”,右边是比尔·盖茨钦定的“下一个比尔·盖茨”。

韦尔奇是被高估的。1981年到2001年,美国从里根到克林顿,降税,亲商政策,经济繁荣,拥抱全球化,跨国企业盛世。更大的bug在于,十多年里,美联储格林斯潘滥发货币。韦尔奇治下的GE,脱离制造业老本行,严重金融化,金融业务的利润占了一半,所以吃尽了时代的红利。随后的经济危机,GE被严重反噬,金融业务一屁股烂账,最终一蹶不振,被踢出道琼斯指数成分股。

从韦尔奇到马云,他们的幸运和不幸,始终和所处的国家所处的时代绑定在一起,这大概就是企业家的宿命吧。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衣公子的剑(ID:yigongzidejian),作者:衣公子 

本文来源衣公子的剑,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