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锂价跌至25万“生死线”,宜春锂矿小老板:日子苦不堪言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30404-ce42897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锂价跌至25万“生死线”,宜春锂矿小老板:日子苦不堪言
作者|邓宇晨 来源|猛犸资本局(ID:mengmazibenju)
宜春锂矿资源争夺战进入淘汰赛
“亚洲锂都”宜春的环保整顿仍在进行中。
3月24日,宜春高安的某小型锂矿煅烧厂负责人黄强(化名)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的煅烧厂在2月份就停工了,复工时间仍不确定。该负责人表示,停工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环保整顿和锂矿价格的暴跌,但无论能否开工,都无法盈利。“现在不让开工,但就算是开工还是亏,(锂矿)价格每天跌成这样,谁还有钱挣?不倒贴就不错了。”黄强说,“对我们来说,现在的状态是苦不堪言。”
黄强的经历是宜春锂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锂电新能源产业如火如荼,宜春也因此掀起“锂矿投资热潮”,吸引了大量商人参与“淘金”。但矿山开发资质较难获得,因而不少人选择参与贸易、选矿、煅烧等环节。但如今,他们成为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批人。
与苦苦煎熬的中小企业相比,宜春锂矿的大型企业的境遇则好得多。
一位宜春锂电产业链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规模较大的锂电企业普遍已经复工复产,“那些自己有矿山、有加工能力的企业,普遍都影响不大,但高安、宜丰等地做选矿、煅烧的中小企业都还在停工整治阶段,复工时间也不确定。”该人士表示。据他估算,在宜春的碳酸锂出货量中,中小厂商的产能占到了40%。
受环保整治与锂矿价格暴跌影响,锂电上游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产能加速出清,大批中小企业无奈离场,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提升。
3月25日,从事锂电回收行业的资深从业者陈亮(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锂电的矿石生意本就是重资产投入的模式,中小企业本就不占优势,“前两年因为锂电行业整体上行,市场可以容纳下这些玩家,但参考此前铁、煤、稀有金属等行业发展逻辑,中小玩家被淘汰是必然的结局。”陈亮说。

锂云母样品,邓宇晨摄
中小矿商:跌破20万会“血本无归”
3月底,碳酸锂的价格下探至25万元/吨,单日跌幅超过万元,刚步入4月,锂价进一步大跌。4月3日,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跌12500元/吨,均价报23.2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跌10000元/吨,均价报19.5万元/吨。
对宜春中小厂商而言,25万元/吨是盈亏的“生死线”。宜春从事锂矿生意的贸易商刘鹏(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如果保持在25万以上,那么还有的赚,但如果跌破20万元/吨的话,就真的会血本无归”。
与可以独立完成开采加工出货的大型企业不同,位于锂电上游的中小企业供货量少,谈价能力弱,基本与市场价格保持一致,因此对稳定的价格更为依赖。黄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煅烧环节至少要进行5天时间,“5天前按照当天现价进的货,5天后结算仍然是当日的市场价格,但锂价(电池级碳酸锂)每天都跌个5000元多元,任谁都受不了,不倒贴就算不错了。”
如今,黄强正打算离开锂电行业,盘算着转型的机会,“身边不少人把去年赚的钱都赔进去了,我还算赚到了一点钱。但现在这个行业挣钱难度大大增加了。”黄强说。
相比之下,黄强已算是幸运儿。不少从业者则是在2022年锂矿暴涨的时候入局,如今已被深深套牢。
2022年5月,赵杰和几位合伙人投资了几千万,在高安开了选矿厂,主要负责锂矿石的破碎和水洗,转化为锂云母后便可以送去煅烧厂进行进一步的提锂。如今,开了不到一年的选矿厂被迫停工整顿,复工时间遥遥无期。如今,选矿厂的仓库里还堆放着3000吨的锂矿石,赵杰近期的精力则主要在于应对各级政府部门的检查考核,“我们的各类证照都是齐全的,但到底能不能复工,什么时候复工,谁也不敢给个准话。”赵杰苦笑道,对复工一直抱着期望的他不愿意遣散手下的员工,每天睁眼就要面对两三万元的开销。

赵杰的选矿厂,邓宇晨摄
二
力保锂价稳定已成共识
作为中国锂云母的最大产地,宜春在中国锂电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据宜春市官方数据,宜春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锂云母矿,氧化锂的可开采量占全国的31%、世界的12%。目前,云母提锂技术已趋于成熟,成本在3-4万元/吨,且碳酸锂产品质量稳定,已获得下游电池厂商的认可。
丰富的锂矿资源自然也吸引了众多巨头参与其中,目前已在宜春市布局锂矿选矿厂的大型企业包括宁德时代(300750.SZ)、国轩高科(002074.SZ)、永兴材料(002756.SZ)、江特电机(002176.SZ)、九岭锂业等多家企业。
另外,哈工智能(000584.SZ)于2月公告称将收购鼎兴矿业及兴锂科技,并借此拥有宜丰县东槽鼎兴瓷土矿的采矿权。
2022年4月20日,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以8.65亿元的报价成功竞得江西省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矿区陶瓷土(含锂)探矿权。该矿探矿权面积6.44平方公里,推断瓷石矿资源量96025.1万吨,伴生锂金属氧化物量265.678万吨。另据媒体报道,宁德时代的锂矿选矿厂主体预计将于5月份建设完工投入使用。
据国新证券的研报,目前宜春拥有云母提锂技术和成熟产线并拥有锂云母矿的企业主要有四家,分别为永兴材料旗下的永兴新能源,已有1万吨产能,规划2万吨云母提锂产能;已拥有1.5万吨云母提锂产能的江特电机;已拥有2万吨云母提锂产能的飞宇新能源和已拥有6万吨云母提锂产能南氏锂电。
其中,飞宇新能源是九岭锂业的全资控股子公司。2023年2月,九岭锂业发布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九岭锂业营收21.76亿元,归母净利润12.72亿元。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九岭锂业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00%、21.80%、34.75%和77.80%。
贯通锂电上游产业链的经营模式使得巨头们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九岭锂业表示,目前公司完整覆盖矿石资源、采选冶、基本锂产品、锂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形成了从资源到深加工锂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据招股书披露,九岭锂业的销售模式有散单和长期供货两种模式。前者供货量较少,后者主要针对订单需求量大、供货期长的客户,既可以选择基于市场价格和未来行情预测,按锁定价格供货,也可以选择根据市场报价的基础上按约定的定价公式计算确定价格。长期供货也是九岭锂业的主要销售渠道。2022年上半年,九岭锂业来自前五大客户占总营收的90.92%。
就公司锂矿的定价及产能问题,3月21日,九岭锂业相关负责人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目前正处于IPO缄默期,不便接受采访。
虽然长期供货模式对头部锂电企业而言较有优势,但在此轮环保整治风暴中,头部企业由于出货量大,仍然是整改的重点。赵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宜春产能最大的锂电企业南氏锂电在高安的煅烧厂也都处于停工状态,“高安有十余家煅烧厂,其中有将近一半是南氏锂电的,目前也都还没有开工。”
在经历过暴涨暴跌的行情后,力保锂矿价格稳定已成为各方共识,巨头纷纷寻找出手。
其中,宁德时代推出的“锂矿返利”计划无异于“重磅炸弹”。今年2月,有媒体透露宁德时代正面向下游整车厂商们推出一项“锂矿返利”计划:在未来三年为下游车企提供的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以20万元/吨结算;签署该项计划的车企,则需要将自身约80%的采购量交给宁德时代。该项计划主要面向包括理想、蔚来、极氪等战略客户。
另据媒体报道,有市场传言称,包括赣锋锂业(002460.SZ)在内的多家锂电巨头达成协议,同意将电池级碳酸锂底价定在25万元/吨,以减缓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暴跌。4月1日,赣锋锂业相关人士对外表示,经过内部核实,并不存在该环节或讨论。赣锋锂业始终坚持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绝不会主动控制价格影响市场,且行业中也没有企业具备相应能力。
刘鹏认为,在中小厂商暂停出货的情况下,锂矿价格仍在暴跌,不符合市场规律,“不排除大厂商联合出货刻意压低锂价的可能性”。陈亮则指出,去年新能源放量较猛,导致锂矿价格虚高,如今转跌后纷纷抛售,导致锂价暴跌。“但从价格的判断上,我认为目前仍然没有到底,跌破20万/吨是一定的。”陈亮说。
(时代财经武佩璇、时代周报杜苏敏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猛犸资本局(ID:mengmazibenju),作者:邓宇晨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