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022年图灵奖颁给了76岁以太网之父!一篇失败的博士答辩论文,成就了互联网时代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51cto.com/article/74996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2022年图灵奖颁给了76岁以太网之父!一篇失败的博士答辩论文,成就了互联网时代

作者:新智元 2023-03-23 14:15:00
2022年图灵奖得主,是以太网的先驱Bob Metcalfe。如今全世界5亿人之所以可以愉快地上网冲浪,都离不开他的发明。

就在昨晚,ACM公布了2022年度图灵奖获奖人选——以太网发明者Bob Metcalfe,以表彰他对以太网的发明、标准化和商业化。

图片

ACM AM 图灵奖被称为「计算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奖者会得到谷歌提供的100万美元奖金。

以太网的发明对人类的意义,显然不言而喻。这项50年前开发的技术,是互联网的基础技术,让我们的电脑和数十亿其他设备能够联网,同时让它们互联。

谷歌人工智能副总裁Jeff Dean在ACM官方公告中说,「今天,全球约有70亿个端口,以太网无处不在,我们都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人们很容易忘记,如果没有Bob Metcalfe的发明,和他对每台计算机都必须联网的持久愿景,我们的互联世界将大不相同。」

是的,在以太网发明之前,世界还不是平的。在那时,人们根本不会想到,50年后,一个名叫ChatGPT的机器人会通过这个网络征服全世界。

一篇失败的答辩论文

这个影响了全人类的发明,源于一篇失败的研究生答辩论文。

1946年出生的Metcalfe,本科时在MIT学习电气工程和工业管理。

毕业后,Metcalfe去了哈佛读研,同时还被聘为MIT的研究员,此时恰逢美国国防部加大了对Arpanet(一种互联网前身)的投资。

他向哈佛提议,应该建立一个接口,将Arpanet连接到哈佛的大型计算机上,但哈佛拒绝了他。他又转头向MIT提出了同样的建议。

图片

还是研究生的Metcalfe构建了这个接口,将MIT的大型计算机连接到现代互联网前身Arpanet上

1972年,他向哈佛的论文委员会提交了自己的论文,描述他的这项设想,结果没有通过答辩。委员会认为,这个话题不够理论化。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好在,天才总有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

在那时,Metcalfe已经得到了施乐公司(Xerox Corporation)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 (PARC) 的工作。

实验室主任Bob Taylor告诉他,无论如何都要来帕洛阿尔托完成他的论文。

一到那里,Metcalfe就开始为一台新的PARC计算机构建另一个Arpanet接口,同时努力寻找一个够「理论」的主题,来达到哈佛论文委员会的要求。

施乐的PARC实验希望能创造第一台现代个人电脑,并且在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台。

Metcalfe说,「所以他们要求我为此设计一个网络。我得到了一张带有60个芯片的网络卡。那是我生命中第二件最幸运的事。第一件是让我出生在我父母的家庭。」

图片

MetCalfe在德州Austin的家中,手里拿着1973年的博士论文

在当时,计算机网络既是一项工程上的挑战,也是一项理论上的挑战。根本难点就在于:如何在许多用户之间共享对网络的访问。

电话网络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话时,双方的连接锁定了通信信道,使其他用户无法访问该信道,即使这个信道并没有被充分利用。

不过,这种低效率对于电话网络来说问题不大。打电话时,总有一方在说话,通话不会陷入长时间的沉默。

但是计算机不同,它的通信靠的是短脉冲形式,这些脉冲通常会被很长的死时间(dead time)分隔开。

如何描述网络中的数据流呢?

1960年代初期,计算机科学家Leonard Kleinrock证明,这个问题可以用排队论解决。这个理论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模拟了交通拥堵和人们排队等候时可能发生的其他事情。

图片

论文地址:https://dspace.mit.edu/handle/1721.1/11562

这个模型向工程师展示了,怎样可以大幅减少死时间,而Arpanet能够证明,这种方法在实践中确实行之有效。然而,如何协调网络中的流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图片

1971年,夏威夷大学教授Norm Abramson展示了一种激进的交通协调替代方案,激进到让任何城市规划者都感到震惊。

他建立了一个名为ALOHAnet的无线电网络,这个网络像Arpanet一样,以微小的数据包传输数据。

图片

但与Arpanet不同的是,ALOHAnet并未尝试避免数据包之间的冲突。相反,任何因冲突而导致消息丢失或乱码的用户,只需在随机的时间间隔后重新尝试即可。

这种「随机重传」类似就好比人们谈话中的礼仪:当两个人同时开始说话时,双方就都停下来,稍后再试。几次尝试后,问题便会自行解决。

但是,这种策略也有个bug:在在低流量的情况下,传输很畅通,但当网络变得拥挤时,碰撞变得如此频繁,以至于根本没有信息可以通过了。

Metcalfe偶然发现了Abramson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设计了一种绕过ALOHAnet排队论僵局的方法。

论文地址:https://www.clear.rice.edu/comp551/papers/Abramson-Aloha.pdf

受此启发,Metcalfe建立了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用户会独立调整传输尝试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同时还会考虑到冲突的频率。如果冲突发生的次数很少,他们就会更快地重试;如果网络拥挤,他们就会退出,来保持通信整体效率。

图片

Abramson的论文插图

这个模型终于让Metcalfe的论文变得足够「理论」,让他通过了哈佛大学的答辩。同时,Metcalfe也意识到,自己可以在工作中把这个模型付诸实践。

当时,Arpanet虽然允许研究人员共享大型计算机,但很昂贵。ALOHAnet也是将许多接入点连接到一个中央集线器。而PARC实验室正在寻求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网络方法。

图片

Abramson的论文插图

PARC的Taylor有了一个设想:在同一栋大楼中由许多计算机组成本地网络,作为新来的雇员,Metcalfe立刻开始着手设计这个网络。

永载史册的以太网,诞生了

在1973年5月的一份著名的备忘录中,Metcalfe阐述了他的设想。

图片

在1973年5月备忘录的第一页,Metcalfe阐述了他对以太网的愿景

他提议,将第一台个人计算机——PARC的Altos——连接在一座建筑物中,这为设备在局域网中相互通信和共享信息铺平了道路。

第一个以太网以每秒2.94兆比特的速度运行,比原先的终端网络大约快10,000倍。

备忘录建议,网络应该适应光纤、双绞线、Wi-Fi、电力网络等新技术,并将原有的同轴电缆作为主要通信方式换成「以太网络」。

这一贡献后来在Metcalfe和同事们在1976年的ACM通讯文章《以太网:本地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数据包交换》 中永垂不朽。

图片

论文地址:https://dl.acm.org/doi/pdf/10.1145/360248.360253

图片

左边是Bob Metcalfe;右边是David Boggs

在备忘录中,他的想法结合了Abramson的随机重传系统、Metcalfe对时间的调整以及对ALOHAnet模型的其他改进,这些改进减轻了碰撞的影响。

其中一些理论创新出自其他研究人员,但Metcalfe是第一个把它们整合到实际本地网络设计中的人。

他的设想中,还取消了ALOHAnet的中央集线器。相反,计算机将通过某种被动介质相连。

Metcalfe想到了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特定电缆。但他指出,理论上说,其他有线或无线网络也能发挥同样的作用。

为了避免强调特定的硬件,梅特卡夫将他的创意称为以太网络,这就是现在为人所知的以太网。

「以太」是19世纪物理学家假设电磁波穿过的一种介质,后来这种想法被证明是错的。但这个词在历史上永久存在了下来。

图片

Metcalfe的一个原型以太网适配器,将早期的个人电脑连接到他在1973年帮助开发的第一个本地网络上

1973 年11月,Metcalfe和同事们建起了第一个网络。

图片

他继续进一步开发这个网络,希望把它扩展到Xerox之外,但高管们在将新技术商业化的步伐上格外缓慢。

永远年轻,永远尝试

到1979 年,Metcalfe终于受够了。他离开PARC,创立了自己的公司3Com,来做在Xerox没法做的事情。

被称为互联网之父的Vinton Cerf这样描述Metcalfe——「你绝不会用谦卑(humble)来形容他,一旦他有了一个想法,就会立马付诸实践。」

创业后不久,Metcalfe就搅动了整个行业。它说服了原公司Xerox、英特尔和许多现在已经倒闭了的数字设备公司,采用以太网作为本地网络的开放行业标准。

在同其他技术的竞争中,以太网最终胜出了,可以说,这要归功于它的建议性,和Metcalfe早期推动的标准化。

3Com通过销售网络软件、以太网收发器,以及用于小型计算机和工作站的以太网卡,大大提高了以太网的商业可行性。当IBM推出个人计算机时,3Com为IBM PC及其克隆产品引入了首批以太网接口。

图片

1990年,梅特卡夫离开3Com,成为一名专家和科技专栏作家。同时继续担任风投家,后来他又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担任教授。

为什么职业生涯会有如此大的转变?Metcalf对此有一个理论:「一开始,你什么都不知道,然后你会沿着学习曲线上升,之后你就什么都知道了。」而他指出,最有趣的部分,就是曲线中间的地方。

多年以来,以太网进行了很多调整,几乎没有保留原来的技术细节。但作为如今个人计算机网络的家庭管道,它继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是以太网让一切成为可能。

现在,76岁的Metcalfe仍然没有停止折腾。他在去年又改变了职业赛道,现在,他是MIT的一名研究员,研究超计算机在能源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这位23年图灵奖的获得者说,「我现在仍然处于学习曲线的早期阶段。我知道得不多,但我仍在努力。」

如今,以太网是全球有线网络通信的主要渠道,处理从10 Mbps到400 Gbps的数据速率,并出现了800 Gbps和1.6 Tbps技术。

以太网也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数据,仅以太网交换机的收入在2021年就超过300亿美元。

而因为旧时的缘故,Metcalfe坚持使原始名称「无线以太网」来称呼Wi-Fi。

CSAIL主任、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Daniela Rus教授说,「因为发明了以太网,他实现了无缝通信和信息共享,为无数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应用程序铺平了道路。从互联网到在线视频流,以太网构成了现代技术的基础,改变了我们的连接方式。如果没有以太网带来的连接性,就很难理解生活。」

而Bob Metcalfe自己说:「现在,所有的人类忽然就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关于全人类状况最重要的事实。」

责任编辑:张燕妮 来源: 新智元

</article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