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这个小区业委会给1600余户业主发钱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17241905870874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原标题:厉害了!海南这个小区业委会给1600余户业主发钱,怎么做到的?)
海口滨海国际君御湾小区。陈标志/摄
中房报记者 陈标志丨海口报道
3年多时间,因新老物业交接问题,海口一小区业委会打了6个“拉锯”官司,至今仍无结果;同样,另一小区也因新老物业交接,业主一怒之下推倒小区道闸,并与老物业管理企业保安发生肢体冲突,4人因“聚众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拘。
上述两个小区因屡屡被媒体“曝光”而成为“网红”小区。但在这座城市的另一头,一个有上千户住户的小区,却拿出数十万元公共收益金给全体业主发红包。
上千份红包背后,是业委会争取权利的胜利与小区公共收益自管的结果。
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甚至开发商之间的“积怨”,主要集中在业主对交付房屋质量、小区物管服务水平、共有部分产权收益等诸多问题不满。业主从最初单打独斗维权,最后萌生要成立业委会念头,希望以合力与物管企业、开发商抗衡。
但业委会成立并非易事。据了解,目前海口有超过3000多个住宅小区,但成立业委会的小区仅为450个,占比为14%。小区成立业委会比率之低,在全国范围较为普遍,其原因构成十分复杂。
有行业人士认为,小区居住体验感不仅关乎城市民生,也属于较为迫切又容易被忽略的营商“软环境”范畴,破解小区现实存在的各类难题,除了成立小区业委会,还应大力推进“信酬制”物管模式,出台有针对性、前瞻性的系列配套管理细则,提高小区治理水平。
━━━━
业委会发通知领红包
34万余元小区公共收益,业委会以红包方式发给了1600余户业主。
“不领了,直接冲抵物业费吧。”3月10日,海口滨海国际君御湾小区业主陈洪德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证实,最近社交平台流传的一则《关于向全体业主发放红包的通告》确有其事。
记者了解到,这则落款时间为“2023年3月7日”的小区通告,系滨海国际君御湾小区业主委员会发出的,并张贴在小区各楼道的公告栏里。
通告称,自2018年4月滨海国际君御湾小区召开首次业主大会及业委会成立以来,小区公共收益逐步收归小区业委会公共账户管理,公共收益收支情况每年都通过小区微信公众号予以公布。
通告还称,截至2022年底,小区公共收益结余50余万元。经小区业委会会议决定,从小区结余的公共收益中拿出345389.48元,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元标准,给全体业主发放红包。
记者了解到,滨海国际君御湾小区计容建筑面积为17万余平方米,其中包括16.8万多平方米住宅和3725余平方米商业及配套,住宅总户数为1628户。无论是小区建筑面积还是住户数量,该小区在海口均属中大型小区。
据介绍,该34.5万元小区公共收益在3月15日至5月31日期间发放,住宅和底层商铺业主均可前往该小区物业服务中心领取红包,或者直接要求物业冲抵物业费。从6月1日起,仍未被业主领取的红包将自动转入业主的物业管理费账户,冲抵6月份以后的物业管理费。
“在海口住了20多年,换了4个小区生活,这是第一次被通知领公共收益红包。”滨海国际君御湾小区一刘姓业主告诉记者,虽然钱不多,只有两三百元,但这件事已远远超出了红包本身的意义。
还有部分业主向记者表示,他愿意将自己的红包留在公共账户上,用于小区公共设施的维修维护及物管服务质量的提升。
━━━━
多方博弈的小区
滨海国际君御湾小区上述发红包的做法,在海口并非首例。
今年1月1日起,海口滨江海岸小区拿出54万余元公共收益,向1500余户住宅及小区商铺业主发放红包。在外界“又是别人小区”的感叹声中,公共收益红包的背后却是数以万计小区的症结:维权、成立业委会、换物业公司等错综复杂、斗智斗勇的矛盾冲突。
早期,滨海国际君御湾小区业主要成立业委会,也是始于业主维权。
“业主最早的维权是因为房屋未竣工就强行交房。”陈洪德告诉记者,之后是小区部分房屋天花板露筋、公共水电分摊不合理、小区时常停水、未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以及小区会所、游泳池被小区物业公司擅自出租他人经营等系列问题,引起了业主的不满。
作为小区的业主,同时也是一名资深律师,陈洪德认为,小区只有成立业委会才有可能解决上述问题。
“贴公告、和物业交涉都是我一个人。”陈洪德告诉记者,小区筹备成立业委会是他起的头,当初成立业委会他一个人坚持了半年多时间,后来越来越多的热心业主也开始加入,“没有热心邻居的牵头和大多数邻居的配合,也不会有如今让人羡慕的小区。”
在滨海国际君御湾小区业委会5年工作回顾里,也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罗列了所完成的事项:2017年6月成立业主大会筹备组、2018年4月成立第一届业委会,着手组织了小区房屋天花板露筋检测。之后,完成了近10项小区大小事项。
此前,本报曾报道过海口两个“网红”小区,但它们的遭遇更为坎坷。
位于海口新埠岛的较早高档小区——新世界花园度假村,在新旧物业交接上遇到了阻力。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由于业主与小区物业管理企业矛盾加剧,小区筹备业委会过程中与物业管理企业发生多次冲突。2019年4月,该小区终于通过业主大会选举成立业委会,并在新埠街道办完成备案登记。
“业委会上半年成立,下半年开始打官司,打了6个官司,最长的一个官司打了15个月。”新世界花园度假村业委会主任黄云岚告诉记者,官司打了一场又一场至今未了,业委会公开选聘的物业公司至今不能进行新旧物业交接,“我认为这中间有人为的因素干扰。”
海口另一“网红”小区——夏威夷花苑小区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由于对小区物业管理不满,该小区业委会组织召开小区第二次业主大会,表决撤换小区老物业企业。2019年5月25日上午,该小区在进行新老物业交接过程中,老物业企业不配合,为此双方发生冲突,小区老物业企业一名保安受伤,小区大门道闸受损,物业交接失败。两个月后,当地警方以“聚众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该小区业委会正副主任、委员等4人分别做出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
小区纷繁的矛盾纠纷,已经演变成一场事关小区和谐安宁且不容忽视的“多方博弈”。
━━━━
有业委会的小区占比仅14%
“当前海口共有住宅小区3182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450个,占比仅14%。”海口市政协委员、海南省业主委员会协会会长肖江涛告诉记者,根据海口市12345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共受理小区物业类办件82276件,内容主要是物业公司管理不到位、公摊费用不公开、小区卫生清理不及时等。
数据还显示,2018年至2022年连续5年,涉物业问题投诉一直排名前四位。
“由此可见海口住宅小区业委会成立率较低、物业纠纷矛盾多等问题。”肖江涛向记者表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大力引进人才的背景下,小区居住体验感不仅关乎重大民生问题,也直接关系各类人才对海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属于比较迫切又容易被忽略的营商“软环境”范畴。
为此,肖江涛在今年海口两会上提出了大力推进“信酬制”物管模式,出台有针对性、前瞻性的系列配套管理细则,比如《海口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小区公共收益管理办法》等。
其中“信酬制”是指将小区的物业费和公共收益归集为共有基金,共有基金账户接受全体业主监督,业主随时随地可通过手机查看小区各项收支明细。他说,经过两年实践证明,“信酬制”可有效破解小区服务收支不透明、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不信任等一系列小区治理难题。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法律与政策委员会委员、河南千业(海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留喜告诉记者,《民法典》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如公共区域的商业广告、泊车、摊位等收入,均属公共收益,应当归全体业主共有。
“通过发红包的方式向业主分配公共收益,也是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中一种方式,能激发全体业主对物业公共收益的监督意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关系,更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胡留喜认为,此方式应当提倡,在法律上并无障碍。
胡留喜告诉记者,虽然公共收益属于全体业主,但公共收益运营与管理离不开物业服务人的辛劳付出,相关法律法规也有规定,应扣除物业服务人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合理成本,确保物业服务人运营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费用支出,并取得合理利润。否则,物业服务人将对公共部分的运营失去兴趣。
不过胡留喜也表示,公共收益的处分权归全体业主,其权利体现通过业主大会决定,业委会仅作为执行机构并无相应权限,业委会向业主发放公共收益时,应取得业主大会的授权,否则就属于越权处分。
“公共收益来源于公共部分的经营所得,法律规定应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的不足,用于小区共有部位设施的维修维护。”胡留喜称,当然,收益权既然归全体业主,业主大会也可以决定其他用途,如小区公共部分建设翻新修缮、物业服务费、业主委员会委员津贴、业主大会聘用人员的费用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房地产报”(ID:china-crb),作者:中房报,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