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当ChatGPT撞上教育:国外助“作弊”,国内当“助教”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tech.sina.com.cn/csj/2023-02-15/doc-imyfuram2111573.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当ChatGPT撞上教育:国外助“作弊”,国内当“助教”

2023-02-15 19:17:06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财经故事荟    我有话说(0人参与)

8797-a38c1c198a937f78779f4e9168eec6cf.jpg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王舒然

  来源/财经故事荟(ID:cjgshui)

  上线才俩月,月活已过亿,ChatGPT火得猝不及防,它可能是迄今为止,最接近人类想象的聊天机器人——会作诗,能谈心,写论文,善玩梗,代写信,几乎“有求必应”,“无所不能”。

  惊艳之余,恐慌也接踵而至,“就像你被第一次核爆炸惊醒,你还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但你知道,此后世界将不再一样”,一位国外网友对其评价。

  在文秘、客服、数据分析师等数十个行业,不少打工人深陷失业恐慌,担心被ChatGPT取而代之。

  其实,对大部分行业来说,上述担心,都是“远虑”而非“近忧”,但对教育领域而言,似乎已是“兵临城下”了。

  在线课程供应商Study.com的一项调查显示,截止2023年1月,美国89%的大学生利用ChatGPT应付作业,53%的学生用其写论文。

  为此,全球多个学校已经禁用ChatGPT,理由是担心学生利用ChatGPT作弊,沦为ChatGPT喂养的“宠物”,丧失学习能力以及批判思维。

  美国西雅图公立学校发言人蒂姆·罗宾逊更是“出言不逊”,把 ChatGPT 列为应该封禁的六种作弊工具之一。

  但在大洋彼岸的这一端,国内机构却“反其道而行之”,将类ChatGPT技术落地于教育领域,抢占风口。

  科大讯飞追风而至,宣布5月6日在学习机上落地ChatGPT;网易有道以在线教育为切入口,不过,相关产品上线时间尚未明朗;学而思的路径则是人机互动,计划将该技术用于AI讲题机器人。

  相比之下,小度出手最快。2 月8 日,小度推出旗下首款搭载类ChatGPT 技术的教育硬件产品——小度光学护眼学习平板,其中就提供了作文批改和润色等AI 功能。

  国外一味封禁,国内加紧应用,两种理念截然不同,孰对孰错?ChatGPT对教育到底是威胁,还是助攻?

  答案或许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ChatGPT“入侵”教育,该堵该疏?

  教育机构的集体封禁,导致ChatGPT的孵化机构OpenAI坐不住了,公司发言人主动出面“平息”,透露正在开发反作弊系统,检测AI自动生成文本。

  但这样被动的技术“反制”,更像是“左右手互搏”,有点治标不治本。

  就连OpenAI CEO萨姆・阿尔特曼也无奈承认,“从根本上说,我认为它(作弊检测系统)不可能做到完美,有些人可能会找到绕过检测的方法。”

  其实,部分学校将ChatGPT视为“洪水猛兽”,不足为怪,过往几乎每一次AI新技术的更迭,都会引发“威胁论”。

  上一次是2016年,AlphaGo战胜职业围棋世界冠军李在石,就引起了“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恐慌,但彼时AI还未贴近普罗大众,担忧也很快烟消云散。

  而这一次,ChatGPT出色的能力,快速的普及,和普通大众贴面相逢。

  不少教育人士担心其任人予取予求的能力,让学生沉迷于“拿来主义”,从而丧失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与教育本质背道而驰。

  彻底将ChatGPT挡在学校门外,是否真的科学合理?

  在美国,有老师让学生和 ChatGPT辩论,以训练批判性思维,还有老师试用ChatGPT 出题,提高备课效率,还有老师用其快速搜索资料,提高课程丰富度……

  非营利机构All4Ed 的教育技术专家Adam Phyall 则建议,可以使用ChatGPT 帮助孩子们提高写作水平。

  Adam Phyall的建议在国外是否落地不得而知,在国内,小度已经捷足先登,默契“回应”了Adam。

  小度新款学习平板内置的学生作文助手,可以自动识别作文错别字,并针对字、词、句子给出点评、优化建议和润色示例,以此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比如,原文是“一到三亚,你一定会被那儿的美景吸引”,小度会建议“把细节勾画出来,让三亚美景跃然纸上。”

小度“批改作文”demo
小度“批改作文”demo

  该功能基于类ChatGPT 的生成式大模型实现,不过,针对教育场景,小度做了更多限定——学生总要先写一篇作文,AI才能“吐”出“批改意见”,彻底规避了纯粹的“拿来主义”,杜绝了作弊抄袭。

  即将面临中考的青海初三学生李言认为,这就像自己聘请了一对一的私人导师。

  “我的作文水平不差,但总是容易忽略细节,导致拿不到高分,小度的建议就很精准,是我通过其他信息渠道难以搜集归纳的。”

  在他看来,AI就像一位私人教师,一对一对他进行辅导。

27d5-70fc2cb88c06cbc2370f630d5dae262c.png

  何况他所在班级总共51个人,老师除了批改作文,还要备课讲课、管理学生等,非常忙碌。

  “每次找老师讲题的机会都很宝贵,有时我似懂非懂,还想继续追问,看到后面排队同学幽怨的眼神,只能作罢。”

  某种程度上,像小度这样的AI助手,可以一定程度弥合教育可及性的个体差异和区域差距,推动教育机会普惠公平。

  一款教育产品不能只对学生有益,考虑到老师的立场同样关键。

  毕竟,有一部分老师担心ChatGPT强大的知识输出能力,会导致其丧失价值。

  对此,小度内部人士告诉《财经故事荟》,AI的意义并非取代,而是辅助。由AI识别出错字病句等基础问题,可以将老师从机械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设计课程等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

c36a-7569033376c78aace3788639b57aabe9.jpg

  比如,当小度先对作文的字、词、句子初步批改后,再交由老师去完成起承转合、谋篇布局、主题立意等AI现阶段完成不了的创作性工作。

  归根结底,AI的价值取决于如何使用它,以人为本,便可成为助力者,而非令人谈之色变的入侵者,这不止适用于教育,其他领域皆然。

  前所未有的ChatGPT“大众化”速度

  ChatGPT和类ChatGPT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落地,是其大众化应用的缩影。

  与过往AI技术相比,ChatGPT展示出了To C的强大生命力——“一朝为人知,快速大众化”。

  根据瑞银分析师预估,ChatGPT从2022年11月底推出,到2023年1月底达到了1亿月活用户,仅用时俩月。

  过去,人工智能虽已历时60余年,但其大规模应用多在B端,普罗大众对其感知更多是技术秀。惊艳一时,却难走进日常。

62e7-8047a5539cdcc4b3404e27d6ea780a07.png

  而ChatGPT就像当年iPhone的横空出世,以“好用到吓人”的人机交互实力,第一次向众人展示了其融入生活场景的无限潜能。

  当下,ChatGPT和类ChatGPT的全球较量中,已经全面覆盖“技术比拼”和“应用速度”。

  2月7日,微软推出了ChatGPT支持的必应和edge浏览器,一天后,谷歌也推出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Bard。

  国内企业也紧随其后,根据《财经故事荟》粗略估计,当下,已有10余家科技公司入场。

  百度更为直接,宣布在3月初推出中国版ChatGPT“文心一言”。

  而小度的路径则是软硬一体化,涉足全链条。除了前述落地到教育领域的“批改作文”外,小度也官宣将打造针对智能设备场景的人工智能模型“小度灵机”,并应用到小度全系产品上,如智能学习机、智能音箱、智能屏、智能健身镜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小度的海量智能产品,已经拥有很高的国民度,以小度学习机为例,IDC数据显示,其市场份额位列中国学习机平板市场第一。

7710-42c07305316f0bf12a543ea8112799a9.jpg

  这意味着“小度灵机”也可借道小度海量硬件入口,快速触达大众群体——适配细分场景,对类ChatGPT技术,发挥所长,隔绝其短(比如“批改”作文而非直接“生成”作文,防止作弊),如同驯化猛兽,用其能力而避开獠牙。而海量智能终端,也成了类ChatGPT技术大展身手的最佳载体之一。

  综上,“AIGC技术深耕+刚需应用场景+海量硬件入口”的三位一体,才让小度在类ChatGPT技术应用上,先行数步。

  风口之上,泥沙俱下,在这场应用竞赛上,追风口蹭热点抄近道只能一地鸡毛,比拼技术创新和应用转化才是正道。

  在应用转化上,落地ChatGPT既需要想象力,又需要接地气。

  想象力是指打破思维惯性,敢于创新试错;接地气则需以人为本,紧贴刚需,挖核心场景。

  ChatGPT作为一项“新”技术,如何落地,尤其是To C层面,并无先例可循,再加上,现阶段的ChatGPT展现出的更多是通用能力,落到垂直领域是否可行,还有待验证。

  以小度“批改作文”为例,其首先源于对“老师批改作文费时费力”和“学生得不到充分指导”的真实痛点的洞察,又遵循了“不滥用AI”的原则,放弃了“代写一篇作文”的惯性思维,才能找到立足点。

  技术方面,AI能力进化并非一日之功,真正的比拼不在今天,而是“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ChatGPT火了后,一度引发了外界对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和国外的差距讨论。

  但不妨吃上一颗定心丸——中外技术差距没那么大。

  乐观的底气在于,国内大厂对于类ChatGPT的技术探索,并非今日仓皇跟风,早已潜心布局已久。

  据腾讯研究院近期发布的《AIGC发展趋势2023》报告,目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AI生成内容)产业生态体系,分为三层构架:以预训练模型为主的基础层;以垂直化、场景化、个性化模型为主的中间层;和以图像、语音、文字生成等具体AIGC应用为主的应用层。

图片来源:腾讯研究院
图片来源:腾讯研究院

  还是以小度为例,在以上三层均有布局,比如,小度助手为代表的通用基础层,“批改作文”模型为代表的垂直中间层,还有小度智能硬件产品等终端应用层。

  当前,ChatGPT和类ChatGPT的落地备受瞩目,第一把火最先烧到了教育,小度以“批改作文”这一垂直场景撕开了一角,也只是起点。

  就像ChatGPT自己回答的那样,“我认为我可以分享我的知识和经验,与现有的教师一起合作,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

  让AI归于教育之道,以专业能力答疑解惑,让老师归于教育之本,以思想启智润心立意,这场“合作”任重而道远。(文中李言为化名)

1.pn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