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游戏板块的行情来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30106-7678eb8a.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游戏板块的行情来了?

• 2023-01-06 16:23:58  来源:格隆汇APP E2310G0

作者|万连山 来源|格隆汇APP(ID:hkguruclub)

今天聊聊最近走势颇好的游戏板块。

游戏是2022年最惨的板块之一。惨遭政策暴击,全网口诛笔伐,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整个行业大喘气,不是累的,是痛的。

毕竟这一年的开年大瓜,是微软准备拿出687亿美金收购暴雪;某95后游戏策划,在年会上获批了一套深圳核心区房产……

此起彼伏的造富神话,依然散发着纸醉金迷的气息。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寒风渗透到行业每一个角落。

从米哈游《Project Shanghai》、莉莉丝《剑与家园2》、《战争2061》被裁撤,到一个接一个游戏工作室裁员乃至倒闭,被迫离开的人不断重复着彼此的故事……

整个行业似乎跌到了谷底,全年也没有什么大作。

20230106-189508088996d387_600x5000.png

直到11月,风向才悄然转变。

11月10日,欧盟议会以560票赞成、34票反对、16票弃权,高票通过电子游戏长期发展战略,扶持初创企业成长。

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某项决议,并不稀奇,这则新闻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在于欧盟正式赋予了电子游戏以极高的科技、文化以及经济地位。

紧接着,日韩加澳乃至我国等多个经济体,纷纷官宣将加快布局游戏产业。

11月16日,人民网发文,力挺电子游戏,赋予其“中华文明传播”、“科技创新”、“数值经济”三重重磅光环,态度180度大转弯。

20230106-f06c865dc993fd7b_600x5000.png

12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官一口气放行84款游戏版号,其中包括2022年唯一一批进口网络游戏版号过审名,终于让整个游戏板块迎来难得的狂欢。

20230106-f601276dae3b0085_600x5000.png

正如官方所说,电子游戏早已摆脱娱乐产品的单一属性,成为了对国家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值得我们重视和深度挖掘其潜在的价值。

01

超跌与周期

游戏板块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游戏股的历史炒作阶段在2013-2015年,当时整个互联网领域都在狂奔,网游作为重要的分支当然也一飞冲天。

早从2016年起,监管对游戏公司的审查便极为严格,几乎不再有以游戏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于A股上市。

监管部门对游戏公司不待见,倒不完全是因为游戏行业本身的“道德争议性”和对青少年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有因为这类公司容易出现财务造假有关。

比如,手游换皮、刷榜单、各种充值渠道,很难通过审查去杜绝。

长期看,观察网络游戏指数月线,自2015年6月最高点至今,长周期调整时间长达90个月,现为第91个月。在11月政策反转前,跌幅高达70%。

20230106-a016b0b47e601052_600x5000.png

中期看,2018年起,游戏行业是周期性非常明显。或者说,从一个大周期,进入了时间更短、幅度更小的小周期。

目前的位置,大约在“U”的右下部分。

这个听起来像是在胡扯,游戏什么时候变成周期股了?

其实是有依据的。

20230106-9810356a1901dc5c_600x5000.png

从2014年开始,国内端游的市场规模,基本上已经停止了增长。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游戏行业整体规模的增长,更多来自手游。

2016年,国内手游市场收入达到819亿元,首次超过端游、页游之和。

然而,手游的游戏性毕竟是不足的,社会系统、世界观、成长体系,较端游都比较简单,往往只能提供一种玩法体验,更多是依靠与游戏相关的社交属性存活。

如果说,把玩《梦幻西游》比作带你进入一个旅游景点,那么玩手游就只是品尝当地的一道特色美味。

所以与端游长达十几二十年的寿命相比,大多数手游的寿命只有2-3年,形成了一种快消品模式的商业生态,导致近些年行业进入一个又一个小周期。

20230106-9d036d67db99dada_600x5000.png

而与跌去的市值相对应的,是游戏行业整体的增长乏力。

20230106-351e2bdb3ff97cd0_600x5000.png

但即便如此,板块中的个股基本盘依然牢固,各自流行的爆款大单品游戏忠实用户还在,并能持续创造稳定的现金流。

以巨人网络的《征途》为例,面世至今17年,虽不复曾经的火热,其IP仍在为公司贡献稳定的营收,累计收入已超过200亿元,主要有《征途》、《征途 2》、《绿色征途》、《征途怀旧版》以及刚刚上线的《原始征途》等。

又比如吉比特的《问道》系列,16年的老IP依然能创造巨额利润。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款游戏一旦成为爆款,后期的运营维护成本很低,而利润则非常丰厚,形成了游戏板块普遍较高的毛利率。

也就是说,游戏公司们的成长性,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在2022年,被政策以及版号停发,抑制住了。

20230106-ea723b931d677093_600x5000.png

总而言之,一方面,经过90个月的长期出清,以及近一年的短周期调整,游戏行业各家的股价都已被杀到很低的水平了;另一方面,在基本盘稳固的情况下,随着版号大规模发放,各家业绩也很可能迎来复苏。

展望新的一年,市场整体如果有行情,压抑了这么久的游戏板块,容易产生报复性反弹,甚至会有超预期表现,最近的强势,也许只是开始。

20230106-9635e5616edc6fff_600x5000.png

接下里再具体聊聊,哪种游戏公司更有看头。

02

选择逻辑

好的游戏,创造出虚拟世界,提供娱乐空间,给人一种精神满足感。当这种满足感超出物质需求,稍加引导,玩家就想氪金,厂家就能数钱。

所以这么多年过去,玩游戏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游戏的本质从未改变:内容+渠道。

前者是一切的根本,即游戏的开发制作。后者是分发,即游戏玩家的入口。

得其一者,如网易;两者兼得,如当下的鹅厂,早期的任天堂。

20230106-a7564d758970b827_600x5000.png

而A股中的游戏公司,基本都是研发商,我们主要关注的点也在这方面。

不过,对优秀的研发商而言,仅有研发能力,也是不足的。

好业绩的前提,永远是爆款产品,仅靠广告推广(买量),很难将流量变现,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成本负担。

而爆款本身,除了要看游戏的质量,发行能力,即游戏本身能否扩大流量,并带来现金流,同样十分重要。

这就是A股游戏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研发+发行能力。

比如,国产游戏《仙剑奇侠传》系列,是众多80、90后心中的经典之作,然而只有少数人愿意为情怀买单,叫好不叫座。

以市场的角度看,这自然算不上成功之作。

所以,当具体研究某家公司时,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其最近的主打产品,以及相应的周期和流水。

尤其是流水,对股价的短期走势最为明显。

20230106-b11ad6d74457152a_600x5000.png

不过,大多数爆款游戏的流水是非常不稳定的,导致游戏公司的营收也不稳定,每个季度的水平相差很大。

所以评估流水金额,如果认真跟踪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和排名,十分繁琐和消耗精力。

对于散户而言,若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去掌握最新流水数据,可以改为关注现象级爆款游戏,紧盯对应公司最新研报中的营收数据即可。

比如完美世界旗下的《幻塔》海外版,时而受欢迎,时而被冷落,畅销度每个月都不一样,而且差别很大。

20230106-8b2c76be949a3229_600x5000.png

同事,目前,国内几乎所有游戏公司都是项目制。

而一个游戏项目是否成功,是很难预测的。即便成功,因用户偏好转换、技术变革等特点,一款游戏的生命周期也很难超过5年。

简单来说,除了头部的两家大厂,虽然所有玩家时刻都有落伍被淘汰的风险,但也伴随着异军突起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种商业模式,游戏公司的股价长期处于过于高估或过于低估的状态。

若新游戏获得市场认可,将迎来戴维斯双击,预期和盈利同时转好;若新项目拉胯,则出现戴维斯双杀。

所以,自2022年4月11日起,虽有六波版号下发,但因为政策并未反转,整个游戏板块的走势并没有预想中的好。

从正常的估值角度看,这显然不合理。

但如今,这种特殊性却是投资人的机会。

20230106-79c5c913655c1769_600x5000.png

其次,则是关注获得版号即将上线的新游戏,不一定是大厂游戏。

2017年,流量天花板出现,国内游戏用户增速正式进入个位数时代,这也可以视作游戏行业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同时,次年开始的版号审批暂停,出清了大量中小厂商,较大程度上减少了行业的内容供给。

加下来三年的疫情肆虐,大体量玩家凭借多维度优势继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小企业则遭受巨大的冲击。而到今年,随着疫情被控制,大体量玩家难以继续维持高增长,小企业反而困境反转。

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如今行业因进入存量市场而引发的“跷跷板效应”

20230106-615fd9923c294994_600x5000.png

这个逻辑跟互联网的“赢家通吃”不太一样。

因为,产品服务类消费领域是做不到赢家通吃的,人对于服务性需求永远具有区别性,线上线下都无法脱离这个商业本质规律。

在现有机制下,小厂可以单纯依靠爆款取得不错的利润收入,至少在一两年内不会有问题,股民持股赚业绩增长带来股价推动的钱。

03

尾声

对游戏行业而言,2022年充满太多遗憾。

幸运的是,在新的一年,越来越多人的信心正在重燃。

内部,版号发放终于恢复常态,经济也有了复苏信号;外部,游戏技术正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要地,重要性愈发明显。

当下,AI聊天、AI作画正悄悄塑造新的工具链;未来,也许VR设备的普及,将给行业带来更大的冲击。

无论如何,游戏行业仍可被视为一个永续行业。因为人类的娱乐需求永远存在,而电子游戏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此时此刻,不知有多少游戏人正在耕耘,多少好游戏正在酝酿。(全文完)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格隆汇APP(ID:hkguruclub),作者:万连山 

本文来源格隆汇APP,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