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一波阳康的滑雪人,花一万元“养生滑”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07759519898420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第一波阳康的滑雪人,花一万元“养生滑”

电商在线·2023-01-08 01:25
第一波阳康的雪友能让滑雪回暖吗?

去年的一场冬奥会,被谷爱凌和苏翊鸣矫健身姿折服的年轻人跳进了“滑雪坑”,花两三万元购买一套滑雪装备,在全国各地的雪场驰骋打卡拍照,滑雪也成为了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

今年的雪季,没有了冬奥会,却撞上了放开政策,无数滑雪人刚欢呼着“今年雪季更自由了”,又面临起了阳康后能不能滑雪、多久可以滑雪的问题。

滑雪群中,11月还在讨论各地雪场防疫政策的雪友,在12月变成了“小阳人”,每天在群里互相询问“你阳了吗?”“你阳康了吗?”

v2_32233b593b8a4ef8b471f99bbfa696a1_img_000

北京滑雪群中,大家纷纷表示“阳了”

12月底,滑雪群才重新讨论起了滑雪,大家开始了组队、拼团,调侃着“雪场缆车上此起彼伏都是咳嗽声,雪场全是阳康人”。

“12月刚放开没多久我就阳了,阳康过了一周,我才在崇礼开板(雪季第一次滑雪)。”舟舟告诉《电商在线》,和她一样在12月底才开板的滑雪人不在少数,还有不少阳康的雪友暂停了开板的脚步。

“阳”和“阳康”的影响下,本应该是旺季的雪场也变得冷清。

吉林的一位雪场工作人员告诉《电商在线》,客流高峰期是放开前的一周,“放开后,要不阳了,要不害怕阳,客流量反而少了。直到元旦前客流量才慢慢恢复,但比去年同时期还是减少了。”

而阳康之外,雪票、教练和住宿都在涨价,不少雪友选择在这个雪季先观望,即使抱着佛系心态“养生滑”的雪友,也得花费上万元:一晚一千多元的雪场酒店,来回两三千元的机票,还有一小时300元的雪场教练,都让不少雪友直呼今年“滑不起”。

但上涨的滑雪成本,并没有阻碍雪友的热情,仍有不少人愿意为这个难得的雪季一掷千金,无数滑雪从业者也期待着这个更自由的雪季,和下一个雪季的到来。

阳康后,年轻人的“养生滑”

“阳康之后多久能去滑雪?”“求助,转阴之后多少天能滑雪?”

小红书、抖音、微博和豆瓣等社交平台上,无数阳康雪友发帖求助询问。

v2_ec5183b3a47a440b8e9d874b9eef39ff_img_000

评论区的回复众说纷纭,有人表示自己刚阳康就滑了雪,有人表示自己过了一周/半个月才敢滑雪,有人表示今年只敢“脑滑”,已经把之前定好的雪票、酒店和机票都退了。

央视网的微博中提到,阳康后三到四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女子阳后一周锻炼晕倒#登上微博热搜第一,无数雪友也纠结起了到底能不能滑雪——虽然普及度变高,但滑雪依旧是极限运动中的一员,也算是一种剧烈运动。

第一波阳康的雪友也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迫不及待想滑雪,另一部分则决定先休息一段时间或者直接放弃今年的雪季。

v2_80945eefad574b8bace17d1abae16cd3_img_000

不同想法的雪友有着不同的理由:

首先是生理因素。虽然阳康了,但不同人的恢复情况不同,有的雪友表示自己阳康后一周就滑了雪,也没出现问题。有的雪友则表示阳康后体力大幅度下降,“爬三层楼都要停下歇一歇”,今年已经打消了滑雪的念头;

第二是心理因素。“靠天吃饭”的滑雪季节性很强,每年雪季只有3—5个月,不少雪友从夏天就期盼起滑雪,舟舟就是“实在忍不住想滑雪的念头”,所以阳康一周就去滑雪了。部分雪友则被社交平台上各类阳康后剧烈运动出问题的消息吓到,即使眼馋雪季,也暂时搁置了滑雪计划。

但不论是决定开板还是暂时搁置计划的雪友,都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去考虑。

已经滑雪三天的舟舟和朋友都变成了佛系的“养生滑”选手,“去年还滑高级道,今年只敢滑中级道,去年朋友还尝试公园滑雪(类似奥运会中的跳台滑雪),今年只敢和我一起滑中级道。滑一半还要停下靠边上歇歇,不敢玩什么刺激的动作了,都说自己滑雪滑成了老大爷遛弯。”

v2_b3a74d5a3e5c4e5ba9b494add3b2ac1c_img_000

公园滑雪的跳台

除了心理和生理因素,不少雪友还考虑起了自己的钱包因素。

在国内快速发展的滑雪早早分出了不同圈层,放开后更加明显:不差钱的雪友已经出现在日本、瑞士的滑雪场中;追求雪质的雪友策划起了去新疆、东北的滑雪;追求性价比的雪友就近选择起了雪场。

舟舟表示,国内最好的雪场分布在新疆、东北,大多数外地雪友会乘坐飞机,机票是很大一笔开支。难得去一趟,一次会滑三四天,住宿费也是一大笔开支,而就近选择滑雪场,滑一天就往返,能省下很大一笔钱,“不过对于资深滑雪爱好者来说,他们会追求更好的雪质和滑雪体验,还是尽量会去更好的雪场过雪瘾。”

雪季自由,钱包却没“自由”

去新疆、东北甚至国外更好的雪场,是不少资深滑雪爱好者的追求,但今年,“滑雪越来越贵了。”

滑雪群中,“涨价”成了高频讨论的话题,不少雪友都向《电商在线》反馈,今年滑雪比往年更贵。

“我们滑雪小群去年周末和假期时不时就组队滑雪,今年组队难了不少,不少都被价格‘劝退’了。”Leo告诉《电商在线》,他感觉今年投入滑雪中的成本比去年要高,自己准备了一万元滑雪基金,但感觉并不够用。

最为显著的,就是雪票、住滑套餐酒店的涨价。

v2_a62e0878d7d24cce87a18f6f08cf7917_img_000

禾木去年雪季(上图)和今年雪季(下图)的价格

今年,不少雪场都因为完善了设施、服务提升等原因提高了雪票价格。禾木吉克普林滑雪场的雪票涨价了80—100元,阿勒泰三大雪场的季卡早鸟价涨了30%,包含多个雪场通票的江山力宏通滑卡也在涨价,从前年的2022元涨价到了去年早鸟价3999元,今年早鸟价变成了4999元。

雪场附近的酒店和民宿因为需求减少而有所降价,但有住滑套餐(可以居住并且包含雪票)的酒店却在涨价:北大湖的山湖居去年价格在1478元左右,今年价格涨到了1788元,春节假期间的价格已经涨到了2388元。

另一块是隐形成本。不少雪友在出发省外滑雪都会选择快递雪具,但今年快递站点也面临“阳”的问题,运力跟不上,“人已经在雪场了,雪具还在乌鲁木齐/长春中转”的情况层出不穷。

Leo在12月底去了阿勒泰滑雪,他有两块滑雪板,就选择了快递服务,但“人到了雪具还没到,只能先在雪场租,一天租雪具就花了300多。”

众多雪友只能选择随身携带雪具,但航空托运的价格也涨了不少。小红书上,有雪友表示自己乘坐南航从北京去阿勒泰的飞机,雪具托运就花了996元。

v2_fabbe6e7706f4b7cb14a337667d03efb_img_000

雪具托运费用改革

不少滑雪教练的价格也在上涨。杭州的滑雪教练Alan透露,因为雪票价格上涨,和雪场挂钩的教练费也有所上涨,一些明星教练的课时费涨得更多。

不仅国内,国外雪场也在涨价:意大利的滑雪场因为能源问题价格涨了35%,日本的滑雪场因为降雪量减少,造雪机使用频率变高,雪票价格也涨了不少。

滑雪成本上涨,今年雪季拼团和组队的人也变多了。

去年还自己一个人住雪场酒店大床房的Leo,今年默默把大床房换成了双人房,在滑雪群中发起了拼房信息,“男,已阳康,寻找1月17日出发北大湖的雪友,最好能上高级道,滑雪时相互照顾一下。”

滑雪群中,大家分享起了最近的优惠,在闲鱼、小红书和微博等平台上找起了渠道商,想要更低的渠道价,一有优惠就在群里呼唤大家“快来捡漏”,还分析起了雪场的性价比:北大湖涨价了就看看万峰,价格更低,人也少一些。

v2_373bb581dc894f18aa6034cece1257dd_img_000

还有人在群里拼车,寻找会开车的雪友,租一辆车做到当天往返市区或县城,不在雪场附近住宿,省下一笔酒店的钱。

也有雪友因为上涨的滑雪成本,直接“弃坑”。

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出现了众多“99新”“只用了两三次”的雪具,不少雪友为了快点卖出自己的雪具还推出买就送的“促销活动”;北京的雪友群中,有人表示今年是“捡漏的好时机”,去年冲动消费购买大牌雪具的“萌新”今年退坑了,花小钱就能买到99新的大牌雪具。

冬奥会后的一年,滑雪热仍需要时间

“冲动消费”的雪友不在少数。

来自杭州的赖赖告诉《电商在线》,她入坑是因为冬奥会上苏翊鸣的帅气滑雪动作,一激动就花巨资买了全套同款雪具,“低估了滑雪的难度,滑了七天只学会了从雪道上往下‘跐溜滑’,一不小心还扭伤了腰,休息了两个月才恢复。”

v2_bf16ba67530f41cd9c5175431cbd3c44_img_000

闲鱼上众多“退坑出”的雪具

今年雪季,赖赖思考再三还是决定了退坑,在闲鱼上低价甩卖起了自己只用了七天的雪具。

去年的雪季遇上冬奥会,全民的滑雪热情得到了释放,体验消费的滑雪者和冲动入坑的雪友都不少。今年的雪季则撞上了放开政策,雪友迎来了自由度更高的雪季,但“阳康不能剧烈运动”、滑雪成本增加等因素成了束缚,也让今年的雪季显得有几分冷静,没有承接上去年的热度。

吉林的雪场工作人员大黑表示,今年明显感觉到滑雪的人变少了,“本来12月是开板期,会有人流量的小高峰,去年雪场是‘下饺子’,但是今年人流量可能只有去年的50%,雪道上人不多,缆车都不用排队了。去年还有不少南方口音的雪友过来滑雪,今年南方口音的雪友也明显少了。”

v2_031209f75f954aa1bae0e628a4011c9a_img_000

雪场直播间,不少人表示今年人少了

作为滑雪产业链上的一环,滑雪教练们也感受到了今年滑雪热的冷却。

吉林的滑雪教练小张表示,今年雪季刚开始时还没有放开,滑雪的人不多,放开后大家又阳了,雪场的人更是断崖式下降,他的学生也少了,“具体少了多少没统计,但是我身边教练的学员都在减少。”

2015年成功申请冬奥会开始,国内的滑雪产业才算是开始了飞速发展,相较滑雪产业发达的国家,中国的滑雪市场仍在初级发展阶段,即使借着冬奥会的光辉,78%的滑雪人群只是一次性的滑雪体验者,滑雪在中国的渗透率也仅仅只有1%。

不过,面对显得沉寂的雪季,众多滑雪从业者依旧抱着良好的心态。

虽然热度不比去年,但大黑认为今年的滑雪市场明显更加成熟了,不少大雪场的配套设施都更加完善了,“长春的莲花山滑雪场今年花了两亿多修了新的雪具大厅和停车场。新疆可可托海滑雪场还开了1900缆车,在海拔1900米的地方修建了缆车,可以直接到海拔2200米的雪具大厅,直接减少了半个小时的大巴路程。圈里不少雪友都说国内也慢慢有了像欧美一样成熟的雪场了。”

不少滑雪教练也表示,相比于去年,今年野生教练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资质完善的滑雪教练。

v2_76cdd92284184254b36c77ce9597cc95_img_000

DK小缘和自己的小学员

虽然滑雪热情减弱,但初学者依旧不少,滑雪教练DK小缘表示自己的学员90%都是初学者,还上过有40个初学者的团课。Alan感觉今年有更多孩子和青少年尝试滑雪,“这也是滑雪产业逐渐成熟的标识之一。国外滑雪产业链成熟,不少人都是小时候就接触了滑雪,现在国内也有这个趋势了。”

在不少雪友和滑雪产业的从业者看来,在未来,随着滑雪产业的成熟,滑雪的成本也会慢慢下降,他们也期待下个雪季的到来。

Alan决定在春节前后暂停授课,自己去新疆玩几天,支持滑雪场的生意:“今年因为阳康,可能不会有去年的热潮,但明年雪季,我觉得还会有更多雪友回归。沉淀下来的雪友热情还在,而且初学者也很多,只要有新人愿意接触去尝试,那滑雪就能一直发展下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电商在线”(ID:dianshangmj),作者:王崭,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