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如果恐龙从未灭绝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jandan.net/p/11202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迄今为止最有希望的长寿药物

八里 @ 2022.12.28 , 13:35

17

如果恐龙从未灭绝

它们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六千六百万年前,一颗小行星以一百亿枚原子弹般的能量撞击地球,改变了进化的历程。天色变得漆黑,植物停止了光合作用,植物灭绝,而以它们为食的动物也随之死亡,食物链崩塌,超过九成的物种消失。当尘埃落定时,所有的恐龙灭绝了,除了少量的鸟类幸存。

然而,这场灾难犹如一场重大的进化实验,为人类的演化提供了可能性。幸存的哺乳动物繁衍生息,有些进化成了我们的远古灵长类动物。

想象一下,如果小行星没有撞击,恐龙仍然存活,更高级的猛禽将把他们的旗帜插在月球上。恐龙学家们发现相对论,或者讨论一个假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哺乳动物占据了地球。这听起来可能像是科幻小说,但它提出了一些深刻的哲学性问题,关于进化。人类是碰巧出现在这里,还是智能工具使用者的进化是不可避免的?

大脑、工具、语言和大型社会群体使我们成为这个星球上的主宰物种。地球上有80亿智人,遍布七大洲。从重量上来看,人类的数量超过了所有野生动物。我们已经改造了一半的土地来喂养自己,可以说,像人类这样的物种注定要进化出来。

上世纪80年代,古生物学家Dale Russell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描述一种肉食恐龙如何进化成一个拥有大脑的、拥有可以相对四肢的拇指、以直立行走的智能工具使用者。然而,这种情况并不不可能,但也不太可能,因为动物的生物学会制约它们的进化方向,你的起点会限制你的终点。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走的路会打开一些大门,也会关上另一些大门,而在进化中也是一样的。

如果恐龙从未灭绝

恐龙人? Dale Russell & Ron Séguin

考虑一下恐龙的体型,从侏罗纪起,蜥脚类恐龙、雷龙和同类进化成重达30-50吨,长达30米的巨兽,是大象重量的10倍,与蓝鲸一样长,发生在多个群体中,但在这些环境中生活的其他恐龙没有变成超级巨兽。连接这些动物的共同点是,它们是蜥脚类恐龙,而它们解剖学上的一些特点——肺、高强度轻量级的空心骨、新陈代谢等——解锁了它们的进化潜力,让它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变得庞大,而至今也没有发生过。

同样,食肉恐龙不断进化出庞大、长达十米、体重达数吨的掠食者。在一亿多年的时间里,巨特龙科、奥洛特龙科、翼龙科、新翼龙科以及最终的霸王龙科都进化出了巨型的顶端掠食者。

如果恐龙从未灭绝

巨型恐龙和哺乳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

恐龙的优势在于它们身材庞大,但大脑却不是那么强。它们确实显示了一个微弱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大脑体积也在逐渐增加。侏罗纪时期的恐龙比如奥洛特龙、剑龙和腕龙,它们的大脑都非常小;而到了白垩纪晚期,也就是8000万年以后,暴龙和鸭嘴兽就进化出比较大的大脑。但是,尽管体型庞大,霸王龙的大脑也只有400克重。而一只迅猛龙的大脑重量仅为15克。人类的大脑平均重量则达到了1.3公斤。

随着时间的推移,恐龙不断进入新的生态位,小型植食动物变得更加常见,同时鸟类也开始多样化。腿越来越长的物种也出现了,表明捕食者和它们的猎物之间一直在进行着军备竞赛。恐龙开始群居,进化出精美的角来斗争和展示,但它们似乎总是在重复自我,进化出巨型植食动物和脑容量较小的食肉动物。

在1000万年的恐龙历史中,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们在小行星撞击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可能仍然会看到巨大的长颈植食动物、猛龙般的捕食者,它们也可能进化出更大的大脑,但无从证明它们会变得更聪明。哺乳动物也不可能取代它们,除非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才会让出它们的环境。

如果恐龙从未灭绝

恐龙、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大脑体积与体重的比较。

哺乳动物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它们未能进化出超级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但不断进化出了大脑。大脑(与我们一样大或更大)进化出的动物包括虎鲸、抹香鲸、鲸鱼、大象、豹海豹和猿类,一些恐龙后裔——乌鸦、鹦鹉等鸟类也拥有复杂的大脑,甚至能使用工具、说话和数字。最大大脑和最复杂行为则是猿类、大象和海豚等哺乳动物。

消灭恐龙是否保证哺乳动物进化出智能呢?也许未必。

起点可能限制了终点,但仍然无法保证一定会达到终点。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都是辍学生,但即使同样辍学,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发家致富。即使有最佳起点,也需要机遇和运气。

灵长类动物的进化史表明,进化并不总是必然发生的。在非洲,灵长类动物进化成大脑袋的猿人,并在700万年的时间里产生了现代人类。而在其他地方,灵长类动物的进化发展出了完全不同的路线。在过去的3500万年里,猴子到达南美洲,但只是进化出了更多的猴子物种;而灵长类动物至少三次到达北美,分别是5500万年前、5000万年前和2000万年前,但在冰河时代,再也没有灵长类物种存在。然而,它们没有进化成一个可以制造核武器和智能手机的物种。相反,由于我们不了解的原因,它们灭绝了。

仅在非洲,灵长类动物的进化走上了一条独特的方向。非洲的动植物或地理环境中的某些因素推动了猿类的进化:陆生的、体型巨大、大脑负荷重、会使用工具的灵长类动物。

即使恐龙消失了,我们的进化也需要机会与运气的完美结合。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八里 编辑发布。

赞一个 (6)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