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来城市大哉问:城市如何催生与适应新技术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02669980235674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未来城市大哉问:城市如何催生与适应新技术

腾讯研究院·2022-12-02 09:54
技术应用从产生到融入城市,发生了什么?

支撑一套技术体系的,往往是背后更大的体系。城市中的技术应用,总由某些现实的力量所催生。这套新生的技术应用,在落地的过程中,又会对城市产生新的影响。而这套技术体系逐渐运作下去,还会创造新的需求。如此循环向前。这就是城市中一直在发生的事。 

未来的城市中还会发生什么?我们无法全知全能,但仍希望尽力探求,技术应用从产生到融入城市系统,这个过程究竟遵循怎样的原则发生,会产生哪些方向性的影响,又该如何对城市生活做出适当调整。理解这些规律性的脉络,会让我们在面对未来时,不至于不知所措,也更能有的放矢。 

设计未来城市,并使其能够生长,就要思考和理解城市。针对有关城市的大问题,我们访谈了许多处在前沿的思考者和实践者,包括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者、人文地理学者、技术史学者、互联网法学者、经济学者、公共管理学者、未来学家、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以及从事城市服务的企业管理者,试图得到一些答案和线索,能够更好地前行。 

产业逻辑:协同与替代

v2_70433fffe439412496b584056e60bb9c_img_000

是什么决定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经历过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浪潮,很多人立马会说:要回应人的需求。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起点。具体到城市系统之中,部门协同的因素,可能尤其关键。

也就是说,某种技术系统,在因应人的需求、不停打补丁的过程中,倘使能在其他层面借力,便可节省成本,一举多得。现实中的技术路线图,也便由此勾连而来。

最初水厕并非城市的标准基础设施。土厕的方案也曾施行——原理即为当下养猫用的沙盘。为何最终水系统胜出,抽水马桶得到普遍应用?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青年作家沈辛成对我们说到,这固然是由于人存在时常喝水的需求,便顺势而为,吃喝拉撒全用水处理;但更关键的因素是,城市难以承受火灾的损失。人们将水贮存在高塔之中,恰可应对不时之需,用强力的水压去灭火。也就是说,城市采用水系统,背后也有保障安全的诉求。 

沈辛成说到,有了上述协同因素,水系统尽管也经历了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始终为城市生活生产所仰仗。起先,水用于清洁便溺,但局部排水系统,使得粪水漫出沟渠,污秽遍地,于是人们发明了净水厂,采用沉淀法处理河中污水,进而又建造自来水厂,把干净的水送到千家万户。 

在相互协作之外,技术应用会更新换代,还会替代人力。史无须多言,当下便可见到,围绕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变革,正在令产品与服务合乎精确定制的标准,能够远程衔接,同时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

这也是智能城市的要义所在。针对物业的四保一服——保安、保洁、保绿、保修与客服中心,万物云管理合伙人、首席科学家丁险峰对我们说起,万物云的智能化,由内到外分为IT、OT和Internet三个板块。IT对应的是内部人事、财务、法务的数字化;OT指作业面,让作业面和结算面通过数字化打通,使保安、保洁等每项具体工作都与用工单相关,可以实时做到精细化成本管理。而Internet指的是,用互联网的手段,在有限时间内,触达所有服务对象和潜在服务对象。 

如此,则可达成这样的物业管理模式:在不同的标准设置下,规定工作人员的操作方式,远程便可通过抽检,保证服务质量,并且控制成本。从而改变以往较为混沌无序、查验不力的状态。另外,一些无需灵活应变的服务,还可以采用机器人替代人力。 

在丁险峰看来,城市最为末端、重复单调的工作,正是四保一服。绝大多数事项,无需工作人员发挥创造力;而这类物业服务需要润物细无声,以不打扰业主为上。无需面对面沟通解决问题,因此对其过程和结果的标准化要求,存在现实性和必要性。 

由此可推测,越是预算有限的小区,越倾向于迅速拓展数字化和机械化。丁险峰认为,如此一来,采用更多机器工作,实际可以把更多的人力解放出来,去从事创造性的事情。 

这是当下大势所趋。建筑、汽车等行业,正向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向我们介绍,建筑行业这两年正研究机器人化建楼。围绕结构、瓷砖、喷漆、门窗等,形成自动化造楼体系,可相当程度上实现快速建造。另外,现在建筑工人大多是高龄化的,很难招到年轻人,因为具体工作内容非常辛苦,大量工种对身体健康有伤害。生产环节被机器取代,正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率,资本自然追求。 

在智能化基础上,万物云正在多个城市街道进行四保一服的服务。这是因为,保持城市面貌整洁等任务,宏观而言,和小区物业的职责几乎一致,只需设置不同的标准与规则,工作人员便可依照执行。

丁险峰说,技术上的努力方向,是智慧小区、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的即插即用。他展望道,未来可令物业服务延伸到所有与住相关的事项,进入千家万户,比如修理家用电器、装修卫生间等。 

从实体的水管,到看不见的信息流,城市的运转被技术所改变。有人会提出,这样一来,所有劳动过程,都潜在地被置于管理者的注视之下,这是否令从业者感到不适?对此,丁险峰抱有乐观态度。他认为,诸如传感器、数据终端等设施,也许看起来是冷冰冰的机器,背后都有真实的人存在。实际需要关注的,仍然是人和人的关系。 

沈辛成也有相同看法。在他看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人们也在让渡隐私。英国伦敦最早实行死亡人口的汇报制度,请家人汇报逝者的死亡过程和原因,当时也令人疑惑和抵触。用当下的眼光看,这些数据有助于研判公共卫生状况,是开展公共服务所必需的。由此,沈辛成说,我们不能冷漠,也不必畏惧。人类历史就是这样过来的。最终经过调节,技术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正向作用。 

技术是人欲望的物化的集成。无论协同还是替代,技术演进必定仍会回归人的需求。 那些一度认为重要,但随着时间过去而不再必要的事物,最终也会显露出收缩状态。 

延后发生:从内容到形式

v2_1dce1ccafa834162953294fbc01c6643_img_000

面对技术和社会的迅速变化,作为个体的人,相对会比较快地适应;而组织形态的适应则相对滞后 ,比如家庭、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等。《科幻世界》副总编拉兹对我们说到,这是因为,要处理人跟人之间的协调,要顾虑运行平稳和安全性等,组织内部遗留的惯性作用更为强烈。

这种惯性在实体空间的表现更为明显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宇星说到,相比科技创新、ICT技术迭代等,建筑或城市基础设施总是坚固持久又很难改变,但一旦迭代成功,模型持久性也最长。因为切换的代价太大。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整套系统进行迭代,难度就要比汽车、电脑芯片迭代大得多,对稳定性、坚固性、持久性的要求也非常高。 

但ICT技术也必然影响硬件系统和城市物质空间。张宇星举出一个互联网改变建造方式、让人们能够DIY建造的设想:当下有很多空置房,开发商可售卖DIY的权利以及运营权,产权还是开发商的。而DIY的材料、专业人员的技术服务,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匹配。每人所盖的最小颗粒,可以是3-5平方米。如果有这样一个小颗粒,引导人们盖房子,会对未来有很大的影响。城市就是一个个房子盖起来的。 

尹稚也说到,建筑是遗憾的艺术。而一种极端的设想是,可以将建筑变成一个试验体。只保留核心的基础设施和支撑线,其他外围空间单元都可灵活组装变动,甚至采用流媒体表皮。总体而言,建筑要留下足够的技术弹性,为未来技术发展做空间预留。

科幻作家陈楸帆对我们说,当城市的自动化水平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也要为广义上的机器人设置一套立体和复杂的规则,确保人能跟机器人在同一个时空里安全高效地共生。

他举例说到,比如,医疗过程里,手术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等,在就诊、手术的流程中,要进行怎样的设计,怎样确保安全性、与人交互的友好性。又比如,机器人怎样去充电,在什么样的环境,以什么样的频次,能否无线充电,以及数据层面上的协议,通讯等,都需要设计。还有,家里也会越来越多地出现机器人,可能采集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怎么用,储存在哪里?这户人家对这些数据,又有多大控制权?人与机器人共生的规则,是接下来需要纳入考虑的事情。 

就此,张宇星提到,机器人最核心的价值是,作为系统让城市效率更高,而人类则要为这个系统提供更好的环境。而对人类本身而言,最重要的还是个体的人。 

以人为本,另一些组织结构也要重新建立。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金泽大学教授沈振江说到,技术发展过程一定有两面性,消极一面要通过相应政策平衡。在社会公平方面,可以通过职业培训,转化传统工人的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技术发展。相对而言,日本行业转换思维阻力较大,且培训时间较长,社会成本更高。 

某种程度上,城市的内在需求决定了技术应用演化的形态。 但我们仍然关心,技术应当如何为人所用。尹稚提到,技术最应审慎推进的,是用来管理社会和人。张宇星也认为,相比城市智慧,个人智慧更有意义。科技回归颗粒化的个人,是最好的出路,而不是参与决策架构。 

或许,人先于技术的主动性在于,可以思考那些尚未存在的事物,对其进行改造和适应。最终欲望需要归于有序。 

适应路线:旧工具重启的可能 

v2_ac5caa5b132448deb6417e9c05c36170_img_000

前几轮的技术革命,使得工业化大生产成为可能,大型企业以其集中和规模化,来支撑城市运转;而当下的信息系统,则为城市引入了分布式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可能性,进而为独立存在的小单元开拓了空间。

这令人回想起许多过去没有被应用的发明成果。在这一轮技术革命所打开的、集中与分布相互混杂的基底上,我们想到,需要重新认识这些工具的可能性,它们也许可以为城市未来创造新的格局。

建筑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对我们说起,直流电与交流电之争的往事。在直流电与交流电论战中,特斯拉的交流电获胜,因为交流电可以做到高电压,进而让远距离输送成为可能。当下的城市形态便由此而来,连绵的城市群也得以发展。而直流电的送电距离有限,其发明者爱迪生由此所构想的未来城市,是由围绕一个个小型发电站、半径几公里的空间单元构成。千万人的城市可能有几百个发电站,彼此用花园分隔。可以想像,倘若爱迪生的直流电得到普遍应用,城市的形态就会类似霍华德的花园城市。 

不过,直流电的优势从未消失,它广泛用于家用电器、电子设备与充电电池等设备。当下,在城市系统中,得益于信息技术和储能应用,光伏电站、数据中心和轨道交通多采用直流电,既可降低电力损耗,又使设备更加便宜可靠,同时对人更为安全。而这又改变了城市的底层结构。尹稚对我们说,过去不同城市系统彼此独立运转,现在走向多网合一,数字信息技术加持下,改变了传统系统的算法模型以及综合调度能力。例如,美国分布式能源站,和国家大网结合后,能够实现短时距各种调配识别,最终跟用户的实际费用绑定。 

以盖茨基金会的厕所创新项目为例,沈辛成说到与连通大规模下水道、污水处理厂的抽水马桶相对应,厕所的分布式变革也在发生。2011年,盖茨基金会发起挑战,请研究人员开发不依赖排水系统或自来水而安全运行的卫生设施解决方案。在世界上,由于当地条件所限,水资源以及财政不足,没有厕所可用或正在使用不安全的卫生设施的情况仍然十分普遍。据介绍,该项目的前期成果是,设计出几乎或完全不消耗水并能安全处理人类排泄物的厕所,可以将粪便转化为宝贵的资源,包括肥料、清洁的水和电力。它们所需要的能源、空间和成本,只是传统下水道和污水处理厂的一小部分。 

反过来看,这类技术的落地,不仅可造福于卫生设施不足的地方,还可解决原有水系统的方案的问题。当下的污水处理方式,不利于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肥水无法归田。如果能够推动这类厕所进入城市,可使在城市中生活的人类,与大自然更为持续与和谐地相处。 

沈辛成说到,所有的技术相当于人类的一个巨大的工具库。有些东西现在趁手,不意味着一直趁手。这与技术工具本身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毋庸讳言,在过往的技术发展中,如何对产品与服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让废弃物得到重新利用,纳入能流物复的循环,这可能是被排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上的一件事。

而当下,气候变化、生态多样性等问题令人关注。人们开始担忧未来的可持续性,进而提出ESG等评价标准,试图在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等层面,针对相应的努力成果,给出更为明确的激励。在这样的框架下,我们正可重新思考,过往曾被放弃的技术路线,能否更好地与这一目标相契合。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金泽大学教授沈振江就提出,新科技发展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亦以社会公平与环境生态保护为目标。中国应该通过智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但同时要推进绿色建筑等绿色技术,避免更多能源消耗。 

另外,也需要扩充工具箱中的技术工具,并使之效力于上述目标。 AECOM 亚洲区高级副总裁刘泓志给出的设想是:如果把区块链视作一种建立信任机制的技术,有没有可能将其从新金融市场,更多朝向新基础设施市场发展,解决多方多层级契约关系或协作成本等方面的诸多难点;Web3.0能否更突出个性化、用户参与导向的平台特质,促进城市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同时保障个人与企业的商业利益。 

推进试点:小的模拟系统 

v2_8cb841241c7441eab6e5da2018fdd104_img_000

城市是复杂系统。作为公共政策,城市规划对技术应用的影响不可忽视。根据城市生产生活状态而制定,服务于城市的规律性演进的规划,也给众多技术应用创造了实施条件。

清华大学的周榕老师从现代城市的起源说起。他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城市人口在200万左右。全球首个达到5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就是1880年的伦敦,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由英国所主导。此前人类历史上从没处理过这样量级的复杂系统。自组织与自我协同进化,赶不上人口爆炸式的增长。这就需要运用规划手段。而在城市巨系统里,各个部分的进化速度也不一样,故而其复杂度远超前现代城市,需以更为复杂的技术系统应对。 

当下的规划技术系统,又应该是什么样的?科幻作家陈楸帆认为,从小规模的社区,比如村镇、工业园区,进行试点和探索,也许是更合适的做法。 因为人口组成相对单一,数据量以及交互的复杂程度都相对可控。如果放到城市规模,其复杂程度会呈指数级上升,不易于把握其中的规律。就在这样的小规模社区中,通过真实的社会场景,人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个体,与系统之间产生怎样的互动。而这种第一手的反馈,会帮助人们改善系统的设计,包括算法本身。 

尹稚同样认为,最应该积极推进的,是可闭合的技术系统。 他指出,城市中台大多是对城市复杂系统自上而下去建构。但这样做没有出路。因为城市中的人,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人的行为具有不可预计和多元性。这也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面对的最大挑战,即如何适应人性,让人们觉得其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也有人提出,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模拟城市,让公众进行参与,推演未来的可能。 我们想知道,日本电子游戏产业发达,是否也曾对此有所考虑?对此,沈振江介绍到,用游戏去做城市的模拟,日本有很强的推广意愿,但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日本的游戏公司,投入动力不足。日本开发项目主要由民间推进,因为土地是民间的。如果民间建筑应用新技术,财政会进行一定补贴,包括灾害、健康、农业生产、能源等方面。因此,运营常由多主体合作。而在中国,财政力量较大。但民间力量其实也很大。由企业进行产业探索,由政府购买服务,可能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增长来源:审美感受与创造力 

v2_bdef119acca044209cffd6a723369250_img_000

这样说也许有点拗口。在一座智能城市之中,一切需要确定的事情,都可以得到确定。不过,对一座真正意义的城市而言,不可能穷尽一切可能。那些真正产生无序的地方,才会具备各种可能性,其中就包括面向未来的增长。

那么,在未来的城市里,这些无序和可能性,最终从何而来?陈楸帆认为,虚实相生的感受,也许可以带来新的审美体验和消费增长点。

陈楸帆提到,未来线上线下都有非常多的环节,需要设计师去完成。比如,已有许多虚拟服饰,未来可能做得更加精细化。而现在的虚拟空间之中,无法有味觉、嗅觉等替代性体验。如果以后仍然无法完全匹配,那么分别在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中吃饭,体验可能完全不同。总之,生活不再只有一个面向,可能有非常多的维度,每个维度都有无限多的内容和审美体验被创造出来。 

这正可视为城市中无序的部分。在审美创造力方面,机器没有身体的感官系统,只能通过统计数据得到关于时尚的结果,但不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感受。陈楸帆认为,这可能是未来人类会比较长时间掌握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力的部分。因此,现在的小朋友,都要培养这种审美能力、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尹稚也说到,技术本身给了人更多的闲暇时间与可能性,人可以做更具有创造性的、对文明文化发展更有贡献的事。毕竟,文明或文化的演进,与人的钱和闲都有关。 

另外,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进行的工作,并非机器能够取代。 丁险峰也向我们提到,一些用户可能需要更精细化的、以自己为中心的服务,这无法用机械化、标准化去实现,仍然需要专人面对面去完成。另外,在未来的岁月里,城市的老龄化会更加凸显,养老与照料的需求也会更为多元,很可能无法大规模地用机器人来完成这些服务。 

对意义的找寻,也是在创造可能性。 刘泓志说到,当下这轮技术革命中,不仅是简单重复的劳动,脑力也会被机器所替代。但技术取代脑力,不能取代对意义的探索。而沈辛成同样认为,只有坚持探索意义,才能获得生产性,从而继续生成新的技术。技术并非异于人类的存在。真正智能的城市,正是帮助人们找到新的意义。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执笔) 

WeCityX团队总结: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到,“正在发生的第三次浪潮 (信息革命) 相当接近第一次浪潮 (农业革命) 社会的模式,看起来似乎是时光倒流。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所代表的并不是工业社会直线的延伸,而是方向的骤变——往往呈逆向发展。此转变至少应和300年前的工业文明等量齐观。同时,我们所面对的并不只是一场科技革命,而是一种全新文明的到来”。 

我们面临的技术选择,往往不是对既有技术路线做简单改进,而是可能需要重新拾回并改造以往抛下的工具。有时改造环境比提高技术本身更为简单,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文明创造过程,需要在真实的城市环境里面不断试验和推进。

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在近3平方公里的世博园中,西屋公司以通用电气报价的一半中标并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交流电系统和人工集中照明工程,25万盏电灯每天消耗的电量是芝加哥整个城市的4倍。从此交流电验证了其优势并战胜了直流电,开始了全球城市中的普及之路。除了交流电,芝加哥世博会也是电话、电影、电梯、汽车、打字机等新发明进入公众视野的转折点。 

沈辛成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青年作家

丁险峰  万物云管理合伙人 

尹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拉兹  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科幻世界·少年版》主编 

张宇星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创始人兼主持设计师,深圳“趣城计划”和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发起人之一 

陈楸帆  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周榕  中国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全球知识雷锋发起人 

沈振江  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国立金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泓志  AECOM亚太区高级副总裁 

————————

出品: 腾讯研究院 澎湃研究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龙瀛课题组 

WeCityX特约观察: 澎湃研究所 

访谈执行:  刘琼 李瑞龙 窦淼磊 王鹏 刘莫闲 徐一平 张翼 李孜 王昀 龙瀛 张炜仑 李伟健 张恩嘉 

视觉设计: 帝都绘 

插画: 罗渣 

媒体支持: 澎湃新闻、腾讯新闻、北京城市实验室BCL、国匠城、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全球知识雷锋、City+、爱范儿 

社区支持: 广宇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腾讯研究院”(ID:cyberlawrc),作者:WeCityX,36氪经授权发布。(原标题:《城市如何催生与适应新技术|未来城市大哉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