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eb3.0,数字资产革命进行时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00276097726541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Web3.0,数字资产革命进行时

格隆汇·2022-11-15 12:40
用户,内容,财富
v2_e4c2ee6186c546b6a6c92006c1751d0a_img_png

数据支持 |

最近,子弹只飞了一天,Meta裁员的靴子正式落地:扎克伯格正式宣布裁员1.1万人,占员工总数的13%。

虽有原因众多,但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元宇宙转型失败。

种种迹象表明,“元宇宙”这一概念,在现阶段似乎并不那么靠谱。

于是,大家转而把目光投向一个稍微靠谱些的概念——Web 3.0。

数字资产革命

Web 3.0,是一个相对概念,通俗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新一代的互联网的简称。

为了便于理解,有必要回忆下1.0和2.0的模样,才能明白为什么我们需要3.0。

Web 1.0,是PC时代的静态互联网,主要载体是媒体和搜索引擎。

各种网媒雇佣一大帮管理员,把图片、文字、视频整合成网页。用户访问网站,只能获取信息,无法发布信息创造价值。

相当于是,把传统的纸媒,或者是实体的DVD播放器,搬到线上。优势在于高效地传输信息,互联网用户被迅速连接起来,降低了信息获取的门槛,提升了全球信息传输的效率。

这一阶段的代表公司包括雅虎、美国在线、谷歌、亚马逊、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等。

属于门户时代,内容的生产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创作权、所有权、受益权,全部在平台手中。

v2_30879d950efc4a9ab48d5211bbd84b08_img_000

起点中文网的前身“中国玄幻文学协会”

Web 2.0,是具有交互性质的移动互联网,主要载体是电商平台和社交网络。

大约是从2008年开始,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各种传感器开始普及,物理世界加速映射进互联网,同时也让互联网上各种服务具象化到现实生活中。

互联网金融、直播、短视频、手机游戏、外卖、电商,一个接一个出现,迅速成为社会主流。

上网”这个概念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众互联网巨头崛起。

这个阶段,用户不仅可以获取信息,还可以发表作品,贡献了社交网络中绝大多数的内容。

但由于对基础设施的控制权,用户发表的作品所有权仍属于平台,平台方有权对内容进行修改、编辑、删除,乃至将用户驱逐出自己的网络。

同时,内容创造的价值该如何分配,也是由平台说了算。数以亿计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留下的大量数据足迹,依然是属于平台的财富。

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在最近十几年,会诞生如此多巨头。

因为全球50亿移动互联网用户生产出的价值,大部分都被平台方无偿占有,实际上是“数字奴役制度”。

巨头公司掌控所有参与者的数据、信息,并享受着互联网发展的红利,用户则只能出卖自己的数据、信息等,享受到一些便利,吃到的时代红利却极为有限。

从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这显然不合理。

v2_9ba231aa063043589298745ea4db3330_img_000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将互联网打造成一个真正合理的虚拟世界。

按市场经济的正常认知,交易是自由的,谁创造的东西,所有权就归谁,卖给谁是自己的事,产生的经济收益大部分也得归自己所有。

将之类比到互联网中,个人创造的作品将不再是简单的数据,而是与实物等同的资产,属于拥有确认、尊重和保护的产权,基于契约进行价值交换。

也就是现在常说的web 3.0。

v2_da045e280ed14075bb1cc45ea563a575_img_000

简而言之,在所有人迫切想要摆脱互联网巨头垄断控制,拿回所有权、收益权的时代背景中,Web3.0是关于数据所有权的自然进化与重大升级。

有人称之为革命!

通俗而言,就是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背后对应的是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即游戏规则的重塑。这意味着蛋糕重新划分,乃至天翻地覆的巨变。

第一生产力

用历史学中的名词来说。

Web1.0属于蛮荒时期,平台相当于是部落首领,用户相当于普通战士。

这个时期,人口较少,生产力低下,物资缺乏,所有猎物交由首领统一分配。最多首领多吃点肉,大家相对还是比较平等的,反正都穷。

合作大于竞争。

如果战士不爽首领,也可以直接挑战首领或离群索居都行。

Web2.0,相当于农业社会,奴隶与封建制并存,几个互联网巨头各自为政,用户则是它们相互争夺的财富,成为“货币”的一种。

这一时期,无数个部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社会”这一概念,按照血统高低划分阶级、各司其职,生产力大幅提升,人口数量是上个版本的10倍以上,人类的生活质量比渔猎时期安定得多。

失去的是自由与平等。

农民可以安居乐业,无论多么努力,创造的价值大部分要上交给封建主,包括自己也属于对方的私产。即便实现财富跃迁,成为“人上人”,但财富的来源依然是“赏赐”,而不是交易。

v2_89a36771b61c4c1d981e0e41d525ee68_img_000

同时,各大巨头之间的竞争关系,逐渐成为制约生产力上升的主因之一——这正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深恶痛绝的。

除了底层人难以继续接受被剥削,自然选择也不会允许如此。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

万事万物臣服于熵增原则,永无止境地从低熵有序向高熵无序的状态演化。

在《人的行为》一书中,也有这样一句话:

生产技术手段的巨大进步以及由此而来的财富与福利的增加,只有通过实施那些体现经济学原理的自由政策才有可能。

生产技术手段的巨大进步以及由此而来的财富与福利的增加,只有通过实施那些体现经济学原理的自由政策才有可能。

而无论是中国的经济腾飞,还是美国早期的经济腾飞,都不是因为突然取得了科学技术上的革命,而是经济自由的结果。

打个比方,我们的动漫行业,为什么迟迟发展不起来?难道真是中国人没想象力?

当然不是,本质原因是行业里的创作者,长久以来都赚不到钱,很多创作者只能把作品贱价卖给渠道大佬。

只有让参与者得到实际好处,才会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自然会有越来越多人崭露头角,整个行业才会发展起来。

道理都是相通的。

一旦现有的垄断失效,普通人就有机会打破原有的资源阶级。

比如你发布了一个视频,版权百分百归自己,收益能赚500块。在金钱的驱动下,会极大激发创作激情,延伸到其他人,创作的数量多了,优质的作品自然而然就更多,就是这个道理。

人性本是如此。

看到这里,大家基本都明白了,想让见顶互联网打破现有桎梏,只有web 3.0才能实现。

这个概念,绝对不是让那些割韭菜的人拿来炒NFT头像、炒币那么简单。

具体到现实中,该怎么做呢?

如何抵达?

回顾历史,从Web1.0时代到web2.0,诞生了N个独角兽。

然而,寡头和垄断带来的结果是,

无数的产业、生态无法参与其中,自下而上的创新也无法发生。

显然,Web 3.0不是无根之水,它植根于1.0与2.0版本迭代构建的互联网世界,在此基础上升级。

除了技术变革,更重要的是用户与商业模式的革新。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真正的Web3.0,将引导互联网走向个人控制数据所有权,以颠覆现有的平台方垄断局面,是以个人为中心。

目前,互联网对用户的身份和账户等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在网络上留下的公开信息越来越多,所有人都可以无需许可进行查阅,存在安全隐患。

而在Web3.0中,人们对数据和隐私的保护意识会更强,用户不再希望以牺牲隐私的方式来获取便利,当前的模式不能满足Web3.0对隐私保护的需求。

既然如此,

信息加密、以及隐私加强技术,将成为优先入局者。

其中,隐私加强技术可以解决交易信息的机密性和隐私保护问题,限制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交易信息。并在不影响安全性和隐私的前提下安全地共享、汇集和分析数据。

只有解决了信任度与透明度问题,才能保证创作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此环境中,他们的身份将进一步丰富:既是秩序维护者,也是利益既得者;既是创作者,也是使用者。

这是进入Web 3.0时代的重要入口。

v2_159b6dfa1c1844558cffca49d1cbc2fb_img_000

内容保护系统,来源:百度

同时,新时代用户还必须具备一个特点,即凭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无需账号密码,实现跨平台登录。

这就意味着,单个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社会连接,触及包含AI算法的多硬件、多平台的全球互动网络,并与现实产生交互。

这一过程,极为依赖高速且稳定的网络。

即将出现的6G,将保证网络速度;智能设备、物联网、隐私计算等技术框架,则保证其稳定性。

但这又暴露了下一个问题:

传统的中心化储存,无法满足未来爆发增长的数据储存需求。

比较可靠的解决方案是“分布式储存”。通过点对点的分布式版本文件系统,在兼顾效率与隐私的前提下,将数据回归到个人所有。

目前,国内已经涉猎到这一块的,已有阿里云、腾讯云、杉岩数据、华为、元核云、XSKY、青云等知名公司。

此外,在如今Web 3.0热度直线上升的同时,其应用也不只是存在于畅想中,已经开始着手抢占市场份额。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众生活与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涵盖社交、游戏、金融、媒体等各个方面。

包括去中心化应用Stacks、去中心化预言机Chainlink、去中心化写作平台Mirror、流媒体Livepeer、音乐流媒体Audius等等,都有望在新时代,成为各自领域的头部应用。

可以预见,当新时代的生产力赋能给个人后,每个人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整个互联网世界也将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而在此间不断尝试的所有先行者,即是照亮前路的烛火,也是新纪元开启的曙光。

尾声

1765年,珍妮机问世,随着工业技术发展,英国工人反而愈发陷入贫困难以自拔。

恩格斯曾说:

“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却没有带给工人阶级多少福利;相反,这种社会财富的增加是以牺牲工人阶级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

(《英国工人阶级现状》)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技术发展吗?

并不是,而是技术的使用方式,让机器变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资本家用以盈利的机器,自然也被用来压榨劳动者。大量的劳动者被机器淘汰,走上街头,成为被“解放”的劳动力。

留下的“幸运儿”也被更高效的“分工”制度而走上机械重复的工作岗位,以牺牲健康的代价来做更简单艰苦的工作。

显然,仅仅解放”的劳动力,并没有使得社会进步。

数据显示:1861年到187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男仆役的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家奴人数甚至比工人还多。

越来越多的妇女、儿童以更低的工资参加劳动,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保证生存越来越艰难,带来了社会的道德丧失和智力荒废。

就像马克思所说:

“工人要学会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分开来,从而学会把自己的攻击从物质生产资料本身转向物质生产资料的社会使用形式,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

回到现在。

谁拥有技术?想用技术创造代表谁的财富?

应该是让大多数人掌握最先进生产技术,创造属于大多数人的财富,才能给社会带来福音。

Web 3.0 时代,必然将崛起若干全球性的巨型平台,以及比现在多数十倍的成功创业者,多数百倍的互联网富豪。

但是,我们也许看不到今天这样的社交网络帝国,至少希望如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隆汇研究”(ID:glh_tushuocaijing),作者:万连山,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